"独"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是什么?
独 dú
1. 单独;独自。
例:《易·小畜》:「‘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2. 老而无子孙者。
例: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治水五行》:「存幼孤,矜寡独。」
3. 指无妻者。
例:《后汉书•独行传·刘翊》:「乡族贫者,死亡则为具殡葬,嫠独则助营妻娶。」
4. 独特;特别。
例:《庄子•德充符》:「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
5. 通「孰」、「熟」。相当于何,哪。
例:《吕氏春秋•必己》:「其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之人?’」
6. 通「孰」、「熟」。深透。
例:《吕氏春秋•听言》:「此四士者之议,皆多故矣,不可不独论。」
7. 犹如,类似。
例:汉王充《论衡•谢短》:「古礼三百,威仪三千;刑亦正刑三百,科条三千……礼与律独经也。」
8. 副词。仅仅;唯独。
例:《墨子•尚贤中》:「且以尚贤为政之本者,亦岂独子墨子之言哉?」
9. 副词。岂;难道。
例:《礼记•乐记》:「且汝独未闻牧野之语乎?」
10. 副词。表转折。犹却。
例: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太公、伊尹以如此,龙逄、比干独如彼,岂不哀哉!」
11. 副词。还,依然。
例:唐杜甫《上牛头寺》诗:「何处啼莺切,移时独未休。」
12. 副词。犹将。多用于疑问句。
例:《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宗不余辟,余独焉辟之?」
13. 连词。尚且。
例:汉刘向《说苑•杂言》:「夫善恶之难分也,圣人独见疑,而况于贤者乎?」
14. 兽名。似猿而大。
例:《古谣谚•独兽谚》:「独一鸣而猿散。」
15. 姓。
“之”的作用
“取消句子独立性”。。
《庄周。逍遥游》里:“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这里的“之”字就是放在主语“鹏”和谓语“徙”之间,用来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因为词组“鹏徙”是一个独立的句子来着。
比方说吧,现代汉语里“他的到来让大家很兴奋。”和“大家都很盼望他的到来。”两句。“他到来”是一个有主语和谓语的独立句子。而“的”字在这里的用法,就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在加上“的”后,“他的到来”在“他的到来让大家很兴奋。”里作主语,在“大家都很盼望他的到来。”里作宾语。。。而在古汉语里“之”字跟这里的“的”字用法一样。
在文言文中,“独”有以下几种释义:
难道,岂:“君独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语助词,犹“其”:“弃君之命,,独谁受之?”
独特:圣人所独见,众人焉知其极?——《吕氏春秋·制乐》
同本义:
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说文》。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
君子慎其独也。——《礼记·礼器》
儒有特立而独行。——《礼记·儒行》唯独,仅仅: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特,特别地:独惨(特惨);独甚(特甚)
名词,无子孙的老人:老而无子曰独。——《孟子·梁惠王下》
(图为诗句“独钓寒江雪”)
独 【 dú 】:
单一,只有一个:独唱。独立。独霸。独裁。独创。独特。独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独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老而无子:鳏寡孤独。
“独”字组词:
独占鳌头:
科举时代称中状元,据说皇宫殿前石阶上刻有巨鳌,只有状元及第才可以踏上迎榜。后来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
殿前兽献升平策,独点鳌头第一名。——《元曲选·陈州粜米》独语 :
神志一般清醒而喃喃自语,见人语止。属虚证。多由心气虚,精不养神所致。见于癔病、老年性精神病等。也有人习惯独语 。
独行其是:
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只按自己的信念行事。形容独断独行,自作主张 。
大概是不行的罢?美国还不能在世界上独行其是,尤其在东方,他有两个劲敌。——茅盾《子夜》七独步:
独自行走,亦指超群出众,独一无二 。独出心裁:
原指诗文有独到之处,后来指想出来的办法独特新奇。
王弼注释《周易》,撇了象占旧解,独出心裁,畅言义理。——清·李汝珍《镜花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