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感观营销运用到银行经营当中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商业银行存款营销策略
今年以来, 央行已连续五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两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 利率,加上股市对银行资金的持续分流,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压力进一步增大。 当前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贷存比持续上升。 二是资金来源的短期化和 不稳定性。今年以来,伴随着股市指数的持续上升,企业和居民储蓄存款大量向同业存款转 化。 由于同业存款具有波动性大的特点, 而新增存款中短期资金占比又较高, 在这种情况下, 商业银行将会面临流动性管理难度增大问题, 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管理压力会 更大。 随着在商业银行中数以千亿计的存款开始撤离, 这让视存款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银行面临 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现在基层行出现了柜员下班后忙着拉存款、小储户存款送礼品、大 储户可赚取高额手续费、中间人介绍大储户有提成这样很久未见的营销热情。 银联信分析: 存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业务,也是金融同业竞争的重点。存款营销策略的选择,既 是积极参与同业有序竞争的客观需要,也是存款稳定健康增长的实际要求。 一、研究存款主体的需求是营销策略选择的前提 客户在存款需求上存在着个性与共性的差异。 无论存款人来自城市或来自农村, 其行为 习惯、性格、职业、年龄和性别对他的存款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个 性特征。比如对存款工具的选择,存款期限的确定,存款回报的期盼等,甚至对存款机构的 取舍, 对银行工作人员操作水平的包容都表现出一定的个性倾向。 但无论这种倾向存在多大 差异,就其总体倾向考察,也会表现出一定的需求相似性或趋同性,由此对金融产品、金融 服务的需求又会表现为群体内的相同性。 首先, 有必要了解客户的存款个性需求。 由于从事职业的不同, 就可能产生不同的需求。 比如从事商业活动的个体,其存款选择不但在于回报,而且重视提款方便;工薪族的存款需 求则可能从资金积累和安全考虑。就年龄的因素考察,老同志容易接受或选择的存款工具, 而年轻人则喜欢电子货币。从个性需求的差异可以看出,存款营销的指向必须因人而异,应 当从人们所处的不同位置,如城乡因素、行为因素、心理因素、人口因素及职业因素等。研 究不同的社会属性的客户需求,作出市场细分并选择相应的营销策略。
其次, 要深刻地剖析客户存款的共性需求。 人的需求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可 以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 由此延伸到人的存款需求,也可相应划分为五种类别: 一是生存需要。即人们统称的“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观念,促使人 们选择储蓄,以应生活中的不时之需。 二是安全需要。将暂时闲置的资金存放银行总比放在家里或随身携带来得安全可靠。 三是发展需要。当个人的生活保障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更高的需求欲望,如用于 经营上的扩大再生产,用于消费上的档次高标准等。 四是尊重需要。表现为人的自尊自重,实力强则信心足;另一方面表现为受尊重,如得 到满意的服务,高标准的礼遇或因拥有崇高的地位和威望而得到人们的高度依赖。 五是政治需要。即为国家建设出一分力量。 以上这五种需求对大多数的人来说具有共性,只有侧重点有所差别和程度上的不同而 已。 分析客户存款行为的不同需求, 其本身就隐含着许多有益的营销机会。 建立以客户为中 心的金融服务系统,必须以深刻了解客户的需求为前提,通过客户需求的研究和分类,界定 营销策略;经过目标市场的选择,对市场要素进行合理细分,所有这些努力都是市场营销过 程所要考虑的因素。 二、分析银行内部运作的差距是营销策略选择的关键 由于商业银行营销的标的具有无形性、 金融产品的共同性以及金融服务的灵活性, 决定 了银行市场营销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因此, 有必要对现行的银行存款系统运作情况进行分析, 寻找差距,方能有的放矢,立竿见影。 (一)观念上的差距。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商业银行运作机制的建立标志着金 融业被推向市场。 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尚未完全确立, “客户是衣食父母”的观点还 没有在从业人员的实际行为与经济效益的联系上体现出来。 因此, 从思想上确立市场营销意 识是非常必要的。 (二)市场定位的差距。商业银行之间竞相建立网点,增设机构。为了争得市场份额,不 惜采取种种手段,甚至以自我牺牲的方式换取系统存款,挖转他人存款,殊不知这种运作本 身,其形象上付出的代价,经济上的重负可能得不偿失。恰恰是银行之间由于市场定位的偏 颇, 在相互竞争的过程中, 人为地刺激客户的不良欲望, 从而形成金融同业无序竞争的局面。 (三)服务上的差距。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几乎可以涵盖全部金融活动。但狭义地分类,可 以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探讨。比如,网点布局不合理、 手段滞后、 功能单一、产品单调、
识别系统推广慢、管理缺乏刚性、服务工作水准不平衡等。特别是服务主体本身,其服务的 主动性、恒久性还有许多差距。 (四)大众传播及公共关系的差距。运用大众传播媒体塑造银行形象,推销金融产品,扩 大市场影响已成为银行业者普遍认同。然而,现有的金融传播由于缺乏市场调查,针对性和 有效性并不乐观,甚至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密密麻麻的红布条,五彩斑澜的空飘汽球, 群众并不以为然,认为是银行有钱“作秀”。公共关系在揽存中的作用固然重要,但近年来 也有些变味,有些存款机构为此处心积虑,付出不少代价。而市场存款总量并没有增加,银 行的公众地位和形象却在下降。 (五)经营管理和规范市场的差距。 粗放的经营管理已经造成银行机构在人财物上的大量 浪费,扩张规模、提高费用、扩大资产的冲动以及资产质量的日益下降,构成了存款增长的 潜在威胁。许多一线员工因此而感到茫然,存款增长了,经营效益却下降了。近年来,存款 市场在人行的监管下发展走向良好,但要成为业者的良好行为习惯尚待时日。 三、优化客户需求与银行促销关系是存款营销策略的正确选择 (一)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观念。 有市场就必定有市场营销。 市场是由客户主体的需 求, 商家为满足这种需求的购买能力以及购买意愿三因素组成。 从这三因素的市场地位考察, 买方将成为市场的决定因素。所以,银行存款要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树立以客户为 中心, 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全新观念。 切实转变计划体制下国有专业银行遗留的卖方市场的 观念, 积极主动在行动上采用满足各种需求, 刺激购买冲动, 诱导购买行为的市场营销方法, 以求得立足市场、进入市场、争得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二)坚定集约化经营的营销方向。商业银行经营方向正确与否,对市场营销至关重要。 可以认为,集约经营和市场营销的核心都是以客户为中心,注重结构、质量和效益。因此, 商业银行的集约化经营,通过内涵发展,在机构上撤并重叠的分支行,摈弃按行政区域设置 为经济布局设置机构。在存贷款方面,应讲究资金成本结构和资金使用效率,不以总量的扩 张为主要目标, 全面贯彻抓大放小的战略, 还资金以商品的本来面目。 费用管理与存款效益、 经营效益挂钩,与拓展市场、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挂钩,集中力量建立一个以人为本,高效运 作的银行结构体系。这种体系的建立对存款促销,产品开发,发挥整体营销功能将起到积极 的促进作用。内部体系的优化,将从实质上为满足客户需求创造条件。 (三)奠定优质服务的营销基础。 由于金融机构推销的产品种类大致相同, 且产品价格从 属于中央银行的
宏观调控,没有太大的弹性。在这种环境下,优质服务将是银行营销获得成功的重要选择。 优质服务是金融产品营销的最好载体。通过服务,把金融产品附加值加以提升,强化服务主 体对客体的形象感受,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诚然,在服务上满足不同存款需求的客户并不 容易,但不能因此而弱化服务。特别是服务主体的思想意识、服务环境、服务措施、便利服
务、创新服务等的全面完善,是一种无形的营销。常言道:“广告做得好,不如服务好”。 服务正是满足客户需求与银行营销之间不可或缺的纽带和桥梁。 (四)组织人员开展存款营销。人员促销是最古老、最普遍、最直接的营销手段。有其显 著的特点, 即可以与顾客保持最直接的联系, 通过谈话、 示范、 表演等方式了解客户的需求、 欲望和动机,有针对性地调整工作方法,解答客户的问题,消除顾客的疑虑,诱导客户的购 买欲望,促成客户的购买行动。 通过人员促销, 可以激发客户的信任,促进了解,建立互信, 巩固已有的营销成果。总之,组织人员促销,既不受时空限制,又可以及时收集市场信息, 对营销过程中存在的工作差距进行调整,藉以提高服务质量和促销效果。 (五)开通大众传播的信息和促销管道。 大众传播可以直接指向目标市场上的客户, 通过 信息传递,引导客户识别存款,并进行沟通,促进客户对发出信息的商业银行产生深刻印象 和唤起存款客户作出倾向性选择的目的。大众传播的媒体很多,如声像图文、电子信息、实 物造型、户外标识等。广泛用于刺激客户的感观注意,把存款的方式、种类、利率及期限、 网点分布、联络方式等信息传播给客户,通过介绍使客户产生需求和欲望,指导客户完成存 款过程。传播的对象要有所研究,根据促销产品的特点,针对客户群中绝大多数人的需求和 兴趣,做到有的放矢,其效果才有保证。 (六)强化商业银行的公共关系促销。 公共关系是现代企业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是企 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活动中,正确处理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从而树立形象,促进产品销售 的有效方式。商业银行公共关系的核心是信息交流,促进了解,广泛宣传银行的经营方向、 产品特点及服务内容,达到争取公众的支持,提高自身的社会知名度,加深产品印象,激励 全体员工的目的。 商业银行要实现公关促销的目标, 有必要与传媒机构建立长期和经常的密 切关系,随时通过传媒的影响力展示银行的形象,介绍产品,沟通信息。通过支持社区的公 益事业,关注和配合地方的重大活动与政府成员单位取得联系,不断改善经营环境。有计划 地选择重点联系客户,经常上门听取意见,改善内部管理,赢得客户的谅解和支持。这样, 不但能巩固已有的存款业务关系, 而且通过客户代表的影响力扩大影响力半径, 必将取得更 大的稳存增存效果。 四、金融脱媒时代的对公存款营销 对公存款因其成本低、数额大,在银行拓展业务空间的过程中而成为竞相争夺的焦点。 如何在同业竞争中抢占市场先机, 就要求商业银行积极转变对公存款业务营销经营战略, 充 分发挥网络、网点、产品和服务的优势,深化与客户的合作,进而赢得客户的信任与支持。 一、要深化与客户的合作,实现客户发展与银行发展的共赢。银行在同业存款市场的竞 争中,要采取科学而稳健的措施,避开竞争的焦点,与客户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达到 协作共赢的营销目标, 面对客户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要积极主动与金融同业及当场政府 联系,成功代理相关项目贷款资金的管理,并利用代理金融同业业务的优势,成功营销其他 相关的优良客户,由此实现服务措施的多元化供给。
二、 以优势产品赢得客户, 是增强服务磁场的必要保障。 银行要充分利用现有产品资源, 把客户营销与客户
理财相结合,把品牌营销与整合产品资源相结合,积极加强金融新产品的营销,把营销重点 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与现金管理平台、
企业年金、企业财务顾问、网上银行、国际结算、金博士 IC 卡等一系列金融产品相结合, 进行联动营销。同时,要针对民营企业的需求进行一系列本土化的创新,融入可循环使用自 助贷款功能、账户透支、票据买入、单位定期存款自助质押贷款、活期超额转定期或通知存 款、单位定期存款自助质押贷款功能。积极利用现金管理平台拓展行政机关存款大户。 三、 要把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作为根本保障。 针对客户对金融产品及服务的特殊 需求,结合企业的不同特征及需求,为企业度身定做个性化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通过优质 服务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与支持, 多元化的产品更应成为银行向客户提供特色服务的综合能 力体现。因此,要拓展本外币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国际结算等综合业务办理的效率,实现 更多的优良企业进一步与银行的业务合作领域。
今年以来, 央行已连续五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两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 利率,加上股市对银行资金的持续分流,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压力进一步增大。 当前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贷存比持续上升。 二是资金来源的短期化和 不稳定性。今年以来,伴随着股市指数的持续上升,企业和居民储蓄存款大量向同业存款转 化。 由于同业存款具有波动性大的特点, 而新增存款中短期资金占比又较高, 在这种情况下, 商业银行将会面临流动性管理难度增大问题, 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管理压力会 更大。 随着在商业银行中数以千亿计的存款开始撤离, 这让视存款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银行面临 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现在基层行出现了柜员下班后忙着拉存款、小储户存款送礼品、大 储户可赚取高额手续费、中间人介绍大储户有提成这样很久未见的营销热情。 银联信分析: 存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业务,也是金融同业竞争的重点。存款营销策略的选择,既 是积极参与同业有序竞争的客观需要,也是存款稳定健康增长的实际要求。 一、研究存款主体的需求是营销策略选择的前提 客户在存款需求上存在着个性与共性的差异。 无论存款人来自城市或来自农村, 其行为 习惯、性格、职业、年龄和性别对他的存款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个 性特征。比如对存款工具的选择,存款期限的确定,存款回报的期盼等,甚至对存款机构的 取舍, 对银行工作人员操作水平的包容都表现出一定的个性倾向。 但无论这种倾向存在多大 差异,就其总体倾向考察,也会表现出一定的需求相似性或趋同性,由此对金融产品、金融 服务的需求又会表现为群体内的相同性。 首先, 有必要了解客户的存款个性需求。 由于从事职业的不同, 就可能产生不同的需求。 比如从事商业活动的个体,其存款选择不但在于回报,而且重视提款方便;工薪族的存款需 求则可能从资金积累和安全考虑。就年龄的因素考察,老同志容易接受或选择的存款工具, 而年轻人则喜欢电子货币。从个性需求的差异可以看出,存款营销的指向必须因人而异,应 当从人们所处的不同位置,如城乡因素、行为因素、心理因素、人口因素及职业因素等。研 究不同的社会属性的客户需求,作出市场细分并选择相应的营销策略。
其次, 要深刻地剖析客户存款的共性需求。 人的需求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可 以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 由此延伸到人的存款需求,也可相应划分为五种类别: 一是生存需要。即人们统称的“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观念,促使人 们选择储蓄,以应生活中的不时之需。 二是安全需要。将暂时闲置的资金存放银行总比放在家里或随身携带来得安全可靠。 三是发展需要。当个人的生活保障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更高的需求欲望,如用于 经营上的扩大再生产,用于消费上的档次高标准等。 四是尊重需要。表现为人的自尊自重,实力强则信心足;另一方面表现为受尊重,如得 到满意的服务,高标准的礼遇或因拥有崇高的地位和威望而得到人们的高度依赖。 五是政治需要。即为国家建设出一分力量。 以上这五种需求对大多数的人来说具有共性,只有侧重点有所差别和程度上的不同而 已。 分析客户存款行为的不同需求, 其本身就隐含着许多有益的营销机会。 建立以客户为中 心的金融服务系统,必须以深刻了解客户的需求为前提,通过客户需求的研究和分类,界定 营销策略;经过目标市场的选择,对市场要素进行合理细分,所有这些努力都是市场营销过 程所要考虑的因素。 二、分析银行内部运作的差距是营销策略选择的关键 由于商业银行营销的标的具有无形性、 金融产品的共同性以及金融服务的灵活性, 决定 了银行市场营销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因此, 有必要对现行的银行存款系统运作情况进行分析, 寻找差距,方能有的放矢,立竿见影。 (一)观念上的差距。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商业银行运作机制的建立标志着金 融业被推向市场。 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尚未完全确立, “客户是衣食父母”的观点还 没有在从业人员的实际行为与经济效益的联系上体现出来。 因此, 从思想上确立市场营销意 识是非常必要的。 (二)市场定位的差距。商业银行之间竞相建立网点,增设机构。为了争得市场份额,不 惜采取种种手段,甚至以自我牺牲的方式换取系统存款,挖转他人存款,殊不知这种运作本 身,其形象上付出的代价,经济上的重负可能得不偿失。恰恰是银行之间由于市场定位的偏 颇, 在相互竞争的过程中, 人为地刺激客户的不良欲望, 从而形成金融同业无序竞争的局面。 (三)服务上的差距。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几乎可以涵盖全部金融活动。但狭义地分类,可 以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探讨。比如,网点布局不合理、 手段滞后、 功能单一、产品单调、
识别系统推广慢、管理缺乏刚性、服务工作水准不平衡等。特别是服务主体本身,其服务的 主动性、恒久性还有许多差距。 (四)大众传播及公共关系的差距。运用大众传播媒体塑造银行形象,推销金融产品,扩 大市场影响已成为银行业者普遍认同。然而,现有的金融传播由于缺乏市场调查,针对性和 有效性并不乐观,甚至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密密麻麻的红布条,五彩斑澜的空飘汽球, 群众并不以为然,认为是银行有钱“作秀”。公共关系在揽存中的作用固然重要,但近年来 也有些变味,有些存款机构为此处心积虑,付出不少代价。而市场存款总量并没有增加,银 行的公众地位和形象却在下降。 (五)经营管理和规范市场的差距。 粗放的经营管理已经造成银行机构在人财物上的大量 浪费,扩张规模、提高费用、扩大资产的冲动以及资产质量的日益下降,构成了存款增长的 潜在威胁。许多一线员工因此而感到茫然,存款增长了,经营效益却下降了。近年来,存款 市场在人行的监管下发展走向良好,但要成为业者的良好行为习惯尚待时日。 三、优化客户需求与银行促销关系是存款营销策略的正确选择 (一)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观念。 有市场就必定有市场营销。 市场是由客户主体的需 求, 商家为满足这种需求的购买能力以及购买意愿三因素组成。 从这三因素的市场地位考察, 买方将成为市场的决定因素。所以,银行存款要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树立以客户为 中心, 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全新观念。 切实转变计划体制下国有专业银行遗留的卖方市场的 观念, 积极主动在行动上采用满足各种需求, 刺激购买冲动, 诱导购买行为的市场营销方法, 以求得立足市场、进入市场、争得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二)坚定集约化经营的营销方向。商业银行经营方向正确与否,对市场营销至关重要。 可以认为,集约经营和市场营销的核心都是以客户为中心,注重结构、质量和效益。因此, 商业银行的集约化经营,通过内涵发展,在机构上撤并重叠的分支行,摈弃按行政区域设置 为经济布局设置机构。在存贷款方面,应讲究资金成本结构和资金使用效率,不以总量的扩 张为主要目标, 全面贯彻抓大放小的战略, 还资金以商品的本来面目。 费用管理与存款效益、 经营效益挂钩,与拓展市场、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挂钩,集中力量建立一个以人为本,高效运 作的银行结构体系。这种体系的建立对存款促销,产品开发,发挥整体营销功能将起到积极 的促进作用。内部体系的优化,将从实质上为满足客户需求创造条件。 (三)奠定优质服务的营销基础。 由于金融机构推销的产品种类大致相同, 且产品价格从 属于中央银行的
宏观调控,没有太大的弹性。在这种环境下,优质服务将是银行营销获得成功的重要选择。 优质服务是金融产品营销的最好载体。通过服务,把金融产品附加值加以提升,强化服务主 体对客体的形象感受,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诚然,在服务上满足不同存款需求的客户并不 容易,但不能因此而弱化服务。特别是服务主体的思想意识、服务环境、服务措施、便利服
务、创新服务等的全面完善,是一种无形的营销。常言道:“广告做得好,不如服务好”。 服务正是满足客户需求与银行营销之间不可或缺的纽带和桥梁。 (四)组织人员开展存款营销。人员促销是最古老、最普遍、最直接的营销手段。有其显 著的特点, 即可以与顾客保持最直接的联系, 通过谈话、 示范、 表演等方式了解客户的需求、 欲望和动机,有针对性地调整工作方法,解答客户的问题,消除顾客的疑虑,诱导客户的购 买欲望,促成客户的购买行动。 通过人员促销, 可以激发客户的信任,促进了解,建立互信, 巩固已有的营销成果。总之,组织人员促销,既不受时空限制,又可以及时收集市场信息, 对营销过程中存在的工作差距进行调整,藉以提高服务质量和促销效果。 (五)开通大众传播的信息和促销管道。 大众传播可以直接指向目标市场上的客户, 通过 信息传递,引导客户识别存款,并进行沟通,促进客户对发出信息的商业银行产生深刻印象 和唤起存款客户作出倾向性选择的目的。大众传播的媒体很多,如声像图文、电子信息、实 物造型、户外标识等。广泛用于刺激客户的感观注意,把存款的方式、种类、利率及期限、 网点分布、联络方式等信息传播给客户,通过介绍使客户产生需求和欲望,指导客户完成存 款过程。传播的对象要有所研究,根据促销产品的特点,针对客户群中绝大多数人的需求和 兴趣,做到有的放矢,其效果才有保证。 (六)强化商业银行的公共关系促销。 公共关系是现代企业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是企 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活动中,正确处理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从而树立形象,促进产品销售 的有效方式。商业银行公共关系的核心是信息交流,促进了解,广泛宣传银行的经营方向、 产品特点及服务内容,达到争取公众的支持,提高自身的社会知名度,加深产品印象,激励 全体员工的目的。 商业银行要实现公关促销的目标, 有必要与传媒机构建立长期和经常的密 切关系,随时通过传媒的影响力展示银行的形象,介绍产品,沟通信息。通过支持社区的公 益事业,关注和配合地方的重大活动与政府成员单位取得联系,不断改善经营环境。有计划 地选择重点联系客户,经常上门听取意见,改善内部管理,赢得客户的谅解和支持。这样, 不但能巩固已有的存款业务关系, 而且通过客户代表的影响力扩大影响力半径, 必将取得更 大的稳存增存效果。 四、金融脱媒时代的对公存款营销 对公存款因其成本低、数额大,在银行拓展业务空间的过程中而成为竞相争夺的焦点。 如何在同业竞争中抢占市场先机, 就要求商业银行积极转变对公存款业务营销经营战略, 充 分发挥网络、网点、产品和服务的优势,深化与客户的合作,进而赢得客户的信任与支持。 一、要深化与客户的合作,实现客户发展与银行发展的共赢。银行在同业存款市场的竞 争中,要采取科学而稳健的措施,避开竞争的焦点,与客户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达到 协作共赢的营销目标, 面对客户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要积极主动与金融同业及当场政府 联系,成功代理相关项目贷款资金的管理,并利用代理金融同业业务的优势,成功营销其他 相关的优良客户,由此实现服务措施的多元化供给。
二、 以优势产品赢得客户, 是增强服务磁场的必要保障。 银行要充分利用现有产品资源, 把客户营销与客户
理财相结合,把品牌营销与整合产品资源相结合,积极加强金融新产品的营销,把营销重点 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与现金管理平台、
企业年金、企业财务顾问、网上银行、国际结算、金博士 IC 卡等一系列金融产品相结合, 进行联动营销。同时,要针对民营企业的需求进行一系列本土化的创新,融入可循环使用自 助贷款功能、账户透支、票据买入、单位定期存款自助质押贷款、活期超额转定期或通知存 款、单位定期存款自助质押贷款功能。积极利用现金管理平台拓展行政机关存款大户。 三、 要把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作为根本保障。 针对客户对金融产品及服务的特殊 需求,结合企业的不同特征及需求,为企业度身定做个性化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通过优质 服务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与支持, 多元化的产品更应成为银行向客户提供特色服务的综合能 力体现。因此,要拓展本外币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国际结算等综合业务办理的效率,实现 更多的优良企业进一步与银行的业务合作领域。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