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有什么故事

 我来答
guoopk
2017-05-11 · TA获得超过47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07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78.6万
展开全部
早在7000年前,中国的先民们就已发现了蚕茧的纤维性能,从事养蚕、缫丝业,他们用灵巧的双手纺织出了绚丽的丝织品。 到了春秋战国之际,也就是在公元前6世纪到5世纪,中国人织造的精美丝绸,就通过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逐渐西传到了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但是,这也是人们能够找到确切证据的记载。其实关于丝绸的西运,专家认为早在三四千年前就已经有了。人们曾经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埃及木乃伊中,发现了中国的丝绸。

人们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掘出蚕纹和编织图案,在“文化”的遗址中发掘了世界上最早的丝质绢片、丝苇、丝线等丝织品实物。专家认为,中国的养蚕缫丝技术大约在4世纪传到中亚、西亚,大约6世纪的时候传到东罗。
对于养蚕技术的西传,至今有着多种说法和故事。其中一个故事与玄奘密切相关。玄奘高僧也就是《西游记》中的唐僧,他曾经将到印度取经过程以及在路上看到的情景记述了下来。在《大唐西域记》中曾经给人们记述了一段养蚕技术西传的故事。他记录的故事是这样的:古时候(唐人所说的古时候),新疆和田一带有一个国家叫瞿萨旦那国,过去这里的人们是不会种桑养蚕的,后来他们听说东国(东边的一个国家)善于种桑养蚕,就多次派遣使者前去求蚕、桑种。东国国王坚决不给,而且还下令边关严禁蚕、桑种出口。事情不好办了,这个瞿萨旦那国王想了一个好主意,采用求亲的办法,来麻痹东国国王的戒备之心。于是他派人带着重礼向东国公主求婚。这时,东国国王也在考虑向西边扩张势力,自然就答应了求婚一事。迎娶公主时,瞿萨旦那让迎娶的使节告诉公主,我们这里可没有丝绸,如果公主要做衣服的话可以把桑蚕种带来,以便将来为她做衣服。于是,公主按照专使教的办法,就秘密弄了一些桑蚕种,放在自己帽子里面。到了边关,所有车辆都被仔细地检查过了,唯独公主的帽子无人敢动。这样,东国的桑蚕就到了西域一带。唐玄奘取经路过还专门到这里参拜了供奉桑蚕种的寺院鹿射寺,看到几株大桑树。

这个故事流传得比较广,在藏文《于阗国记》、在和田的一个古遗址中都发现了相关的记录。但是专家们认为:故事中的东国可能是鄯善国。因为史书至今没有发现在公元2世纪左右中国公主嫁入于阗的记载。只有在唐天宝年间,唐玄宗曾将一个宗室女儿嫁给了于阗王。而这时候,玄奘都已去世了。因此人们认为这个故事中的东国,并不是中国,最大可能就是西域的某个国家。专家们推测,这个东国可能是鄯善。

僧侣带到了地中海边

蚕茧传入西域后,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继续西传。西传的蚕茧如同火炬一般,在一个个运动员的努力下,最后传到了欧洲。当然,它的西传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自然要通过层层的关卡,数不清的艰难险阻。

无独有偶,桑蚕传入欧洲也是通过秘密渠道进行的。生活在公元6世纪的罗马历史学家柏洛科匹斯曾经记录了蚕茧传入欧洲的经过,这是通过僧侣西传的。

当时,有几个印度僧人到了君士坦丁堡(今天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为东罗马的首都),这些僧人探听到罗马人不愿意从波斯购买丝绸后,就给当时东罗马的皇帝哲斯丁出了一个主意。说他们曾经在丝国(中国)生活过多年,掌握了养蚕技术。皇帝听完后,对僧人许诺,一旦养蚕成功,将给予重赏。于是这些僧人从印度取来了蚕种,在东罗马境内养蚕。他们的养蚕技术是间接从中国传入的。对于蚕茧的传入,还有另外一个版本,说是东罗马的养蚕技术是直接从中国传入的,是一个波斯人费尽周折带来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