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长城兵团五天就可驰援咸阳,却为何让一个财税官来抵挡义军?
大秦最后一轮明月——败军之将章邯(2)
主笔:江湖闲乐生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大泽乡的一场暴雨,浇灭了大秦帝国的国运。九百因雨误期的戊卒在其首领陈胜吴广的带领下,高喊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斩木为兵,揭竿而起,转眼聚兵数万人,夺得大片楚国故地。四方豪杰见机争相起义,纷纷杀死当地秦政府官员,举兵响应陈胜,山东六国之地,几千人一队的反秦武装比比皆是,星星之火转眼燎原。
面对此星火燎原之势,陈胜决定四面出击,全方位抢夺地盘,以扩大自己的势力:
一路北征军:以故友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张耳、陈馀为左、右校尉,率军三千,北略赵地。
第二路南征军:以楚人邓宗为将军,向南攻取九江郡,也就是原来的楚国故都寿春。
第三路西征军:以魏人周市为将军,向西攻取魏地。
第四路东征军:以广陵人(今江苏扬州)召平为将军,向东攻取吴越之地。
这四路军都属于偏师,目的是在抢地盘,而陈胜真正的主力,亦同时发动,直扑秦首都咸阳而去:
第一路:以吴广为假王(代理王),监田臧、李归等诸将以西击故韩地荥阳,叩入关(函谷关)攻秦之门。
第二路:以楚人宋留为将军,率偏师略南阳,探武关(关中东南门户,位于今陕西丹风东南),从侧翼配合吴广军(这也是未来刘邦入关中之路)。
各路军都进展的很顺利,偏偏最重要的一路军出问题了,陈胜副手吴广的大军在荥阳城下屡屡遇挫,久攻不下——他们碰到强劲对手了,荥阳的守将正是秦相李斯之子、三川郡郡守李由,正所谓老子英雄儿好汉,李由不负乃父之威名,竟以一城之兵,生生拖住张楚军的绝对主力,为秦后来展开战略大反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陈胜见攻秦受阻,于是召集谋士,商讨对策,房君蔡赐建议陈胜另择名将,绕过荥阳,直接突入函谷关,直捣咸阳。陈胜以为此计甚善,大悦,遂封蔡赐为上柱国(楚官名,相当于秦之国尉,地位略次于令尹)。蔡赐接着又推荐了陈人周文,言此人精通兵法,可堪大任。
周文到底是何方神圣?
周文原是楚国名将项燕手下的视日官(即军中负责观察天象的占卜官),参加过战国末年的秦楚之战,还当过楚春申君的幕僚,算是张楚军中难得的经过大战洗礼的军事人才。陈胜遂赐其大将军印,命其再领一军西行不略地,直插秦朝心脏。
这一招还是甚妙的,秦军在关东的主力均被吴广、宋留牵制,周文一路基本上没碰到什么抵抗,反而由于沿路不断有民众加入,及至函谷关外,周文军已剧增至车千乘,卒数十万。
小蚂蚁变成了庞然大物。
函谷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扼崤函之极险,实乃关中秦地的生命保障线,当年山东六国数次合纵伐秦,伏尸百万,没有一次叩开过它的大门。正是有了它,秦进可出关逐鹿,退亦可闭关自保。有人说没有函谷关之险,就没有大秦王朝,这句话并不是一点道理没有。
然而,这一次,函谷关被周文轻松攻破了,这座自秦国草创至今,挡住了先轸、吴起、赵武灵王、廉颇、赵奢、魏无忌等先秦历代名将的千古雄关,竟被一个无名之辈周文轻松攻破了!!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很简单,因为在此危急存亡之秋,函谷关上竟没有秦重兵把守,秦二世几乎是大开家门,把“强盗”给放了进来。
秦二世实在是个只会吃饭拉屎的大草包,关外已经烽火连天了,秦宫内还是一派歌舞升平。告急的文书一封接着一封,秦二世却一概不理,他总以为大秦军战无不胜,只不过区区小寇,还要来麻烦朕,该死!于是关外来的信使一个个都下狱了,罪名是欺君。眼见说真话的都没有好下场,大家也只好对他说些“善意”的谎言:“群盗鼠窃狗偷,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也。”
秦二世大喜,继续歌舞升平。
吴起当年在大河上对魏武侯说的那一句“在?圆辉谙铡保?的饲Ч琶?砸玻?/p>
等到周文几十万大军冲进函谷关,一路杀至咸阳城外数十里的戏地(陕西临潼),秦二世才突地惊醒过来,一屁股跌倒在龙座之下,慌道:“奈何?”
群臣无语,不能乱说话,说错了可是要杀头的,安全第一。
而诸将就更不用说了,军界大佬蒙恬之冤死,已经寒透了大家的心,就算一时不敢反抗二世,但也都成了出工不出力的磨洋工,有机会更是要另寻出路。
关中诸将如此,大秦帝国两支主力军团就更别说了!依靠蒙恬修建的军用高速公路“直道”,王离所率三十万长城兵团本来五天就可驰援咸阳,但他故意拖延时间,诸多借口,老说自己在准备,迟迟就是不动身,急的秦二世肝都要爆了,但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自打蒙骜王翦以来,蒙家与王家三代人都是大秦帝国统一天下战争中铁打不换的老搭档,那可是百年世交!所以老友蒙恬之死,对王离的打击甚大,这结果是意料中事。
而天高皇帝远的赵佗五十万岭南兵团就更别说了,他们干脆装作听不到,阻塞关隘,自立为王了。
这就是一个名将对天下的影响力,谁能想到,蒙恬一人之死,竟导致了大秦帝国整个军界的崩溃。
如此,历史也只得选择一个与军界八杆子打不到的财税官员,来为大秦帝国做垂死挣扎。
至此,我们的主人公章邯终于在历史中现身了,他这个时候,正担任秦“少府”一职。“少府,主掌山泽陂池之税,以给共养,官列九卿。”也就是说,少府的官职相当于财政部长兼内务府总管,凡负责供应皇帝生活之需的诸官吏,什么尚冠、尚衣、尚食、尚沐、尚席、尚书??都是少府的属官,可以说,少府既是朝廷重臣,也是皇帝近臣,还是个油水极多的肥缺。然而章邯却不是一个贪财好利蝇营狗苟之辈,此危急存亡之秋,他想的并不是如何捞油水,而是怎么挽救大秦。
天下一乱,影响最大的便是各地方的租税和渔税,还有谁比身为少府的章邯更了解关外的情况呢?半年来,哪个地方已沦陷,哪个地方仍平靖,他都一清二楚。
章邯说:“今贼众势大,且已迫,要发近县之兵,恐不及矣。骊山役徒甚多,臣请赦之,尽给兵器,使臣率以出击,当可退贼。”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靠咸阳城里的五万中尉军,想要抵挡周文的几十万大军,无异于以卵击石,而左近几个大县的秦军,虽颇有一些战斗力,但人数也太少,既然王离不能指望,那就只有在骊山脚下修皇陵与阿房宫的役徒,人数足有七十万之多,且就在咸阳之郊,组织一下立刻就能投入战斗。
然而,此唯一之计,后患极大,要知道,七十万骊山役徒,来自帝国诸郡,不仅有秦人,还有六国之民,这些人临到阵前,难保不会反戈一击。就算没有反戈一击,也难保路途之中不会逃亡。让这么多手持干戈的刑徒逃出关外,无异于将无数反抗力量放出了潘多拉的魔盒,天下之乱局就要更乱了!
但章邯和秦二世没有其他办法可想,万一张楚军攻进咸阳,那什么都完了。留住青山在,后事才可为。这就叫饮鸩止渴,就算是杯毒酒,他们也要一口气喝下去,冒一冒险,博一博!
——来吧,刑徒们,拿起你们的武器去战斗,胜利了我就给你们自由!
历史进行到这里,我们才发现,当年秦始皇派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是多么的失策,如果有这五十万秦军主力在,周文能那么轻松一路攻进函谷关吗?我们现在知道,这七十万刑徒中的六国之民,后来在战场上虽没有反戈一击,但很多都偷跑了。等到巨鹿之战,章邯手下的兵只剩了二十万,且全部都是秦人,这些人,应该包括骊山役徒中还没战死的秦人,以及章邯出关后陆续收集的诸郡秦军。这是后话,且不提。
我们看到,章邯实在是个很有勇气的人,当帝国万马齐暗,所有人都在明哲保身,只有章邯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少府的肥缺,挺身而出,欲挽狂澜于即倒,这是何等的勇气!由于史书缺载,章邯从前有没有带过兵我们不知道,但即使有带,应该也带的不多,否则秦灭六国时不会对他只字未提。那么作为一个没有什么军事经验的财税官,够胆子带领七十多万政治倾向不明的混杂部队去打这决定大秦命运的一战,这又是何等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