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口成语有哪些
1.有口难分
(1)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2)解释:分:分辩。有嘴难分辩。形容难分辩清楚。
(3)出处: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一折:“动不动棍棒临身。直着我有口难分,进退无门。”
2.蛇心佛口
(1)解释: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2)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诸佛出世,打劫杀人,祖师西来,吹风放火,古今善知识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笼槛。”
3.众口铄金
(1)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分句。常与积毁销骨连用。
(2)解释: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3)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4.信口雌黄
(1)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2)解释: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3)出处: 南北朝·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5.口吻生花
(1)用法:主谓式;作谓语;比喻吟诗得意,兴趣极浓
(2)解释:比喻谈吐文雅。
(3)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第五卷引《白氏金锁》:“张祜苦吟,妻孥唤之不应,以责祜。祜曰:‘吾方口吻生花,岂恤汝辈。’”
6.锦心绣口
(1)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2)解释: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3)出处:唐·柳宗元《乞巧文》:“骈四俪六,锦心绣口,宫沉羽振,笙簧触手。”
1.《杀狗劝夫》
杂剧剧本。全名《贤达妇杀狗劝夫》、《杨氏女杀狗劝夫》、《王修然断杀狗劝夫》。元萧德祥作。故事写孙华与无赖柳龙卿、胡子传相交,其弟孙荣规劝其兄。孙华听信胡言,反将孙荣逐出门外。孙华妻知其夫不正,于是设计杀死一狗,剥去皮尾,饰以人衣,放在门前。孙华见而大恐,请来柳、胡二人一同掩埋。二人反目不但不助,反而报官。孙荣至公堂,为救其兄自认杀人。后华妻杨氏亦至公堂,说明原委。官家惩处了柳、胡,旌表了杨氏。
2.《五灯会元》
中国佛教禅宗史书。20卷。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一说绍定间杭州灵隐寺普济编集。有宋宝祐元年(1253)和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两个刻本。宝祐本于清光绪初年始由海外传归,卷首有普济题词,王庸序。卷末有宝祐元年武康沈净明跋。至正本比较流行,为明嘉兴续藏和清《龙藏》所本(清《龙藏》析为60卷)。
3.《国语·周语》
《国语》中的一篇,作者是左丘明。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章,主要记叙了两周时期周王室的历史大事。
4.《国语》
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5.《广绝交论》
南朝梁诗人刘峻所作的一篇骈文。此文以设为客主问答提起,由客历举古代众多友朋情谊相得之事,以示对朱穆倡议绝交的疑惑,然后以主人身分展开议论。
6.《晋阳秋》
三十二卷,东晋孙盛撰。隋书经籍志注曰:讫哀帝。孙盛撰。该书记述两晋史事,久佚。今辑本有《说郛》(宛委山堂本)、《黄氏逸书考》等。今从《古今说部丛书》整理。
7.《云仙杂记》
《云仙散录》,又名《云仙杂记》,旧署后唐冯贽编,是五代时一部记录异闻的古小说集。这部书的内容比较驳杂,主要是有关唐五代时一些名士、隐者和乡绅、显贵之流的逸闻轶事。
8.《乞巧文》
柳宗元的《乞巧文》是一篇骚体辞赋,它构思新颖奇特,假借向天孙乞巧的形式,曲折陈述作者“大拙”不佞的品质,痛快淋漓地揭露世上巧诈之人的丑态。表现形式和行文风格上和韩愈的《送穷文》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