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场面“倒牛奶”的背后,究竟有着哪些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过剩的产能只会降低产品的价格,为了维持高价,必须将过剩的产品处理掉。到了21世纪,一些国家还会出现倒牛奶事件,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上一次这样的事件发生的时候还是在经济危机的时候。没想到这一次的疫情导致的失业率上升,人们的购买力下降,而商家竟然重现了上个世纪的解决方式来处理过剩的产能。让人不得不唾弃,资本家推崇的利益向上,唯利是图的思想。
历史名场面倒牛奶的实施者就是那些生产牛奶的商家,多么讽刺,一边强调绩效,拼命生产牛奶,一边却将生产的牛奶全部倒掉。有人会问:“那些商家为什么要干这种事情?他们不心疼的吗?”局外人看着心疼,商家怎么可能不心疼。可是为了维持牛奶的价格,为了更大的利益,那些商家宁愿浪费这些牛奶。这些资本主义国家明明是奉行着市场经济,但是资本家们却是追求资本的,仅靠市场调节价格,对他们不一定有利。
市场经济下,商品的价格由供需关系来决定,也就是供应的商品价格是与人们需要的数量成正比的。在这一次的疫情下,失业率上升,更多人没办法购买牛奶,他们能够购买的牛奶数量降低了,而供应的牛奶数量是一定的。如果牛奶商品还接着流入市场,那牛奶会因为过剩导致价格下降,这能够使得消费者购买到更便宜的牛奶。可是对于商家来说,牛奶价格的下降将带来更大的损失,于是他们选择将过剩的牛奶倒掉,以此来维持牛奶的价格。
总的来说,倒牛奶是为了降低牛奶的供应,来维持牛奶的市场价格,其实是资本家自行调节市场价格的一个手段。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