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侠文化”探析金庸,他家喻户晓,为什么不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家被认为是文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很多人都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荣,事实上也是如此,那些获奖作品大部分是非常经典的。我国作家莫言就获得了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也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这个奖项的中国籍作家。那为何金庸老先生没有获得过这个奖项呢?
金庸先生曾经在1996年的时候就拒绝过香港地区文学团体对自己作品的推荐,2000年《江南时报》也曾报道过金庸婉拒诺贝尔奖的提名。比较著名的研究金庸作品的北大教授孔庆东曾经为金庸获得诺贝尔奖奔走过,然而金庸本人是非常抗拒的,所以最后只能作罢了。金庸曾经表示,不会为了这个奖牺牲信念!
首先是文化隔阂的问题。金庸的主要文学作品是武侠小说,其背景是基于古代中国。其语言,文白交杂,颇有古代章回小说的味道。这种文体,确实对翻译非常不友好。
比如说,降龙十八掌,怎么翻译?beating dragon 18 palms?或许语法上没有错误,但听起来很奇怪,也没有了原来的味道。还有很多概念,比如内力,门派和少林寺,这些东西中国人一听就明白,就能立即在脑海中找到对应的形象。但是如果要一个外国人理解这些,那确实就比较困难了。
金庸的写作,确实是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使得中国人非常喜欢,但也给外国人理解造成了困难。
其次就是思想和内容的文体。诺贝尔文学奖自二战之后,越来越倾向于颁发给后现代主义的作平。或者说,诺贝尔奖更加倾向于颁发给那些主题上更加具有思想性和时代性,文学技巧上更加新颖的作品。但这两点则恰好是金庸所欠缺的。
当然不能说金庸的作品没有思想性。像《笑傲江湖》就非常生动地描绘了传统政治与人性的冲突,以及《天龙八部》很激烈地质疑了传统的家国观念。
然而即使是这样,金庸对于自己作品中问题的处理也是平和的,他笔下的主人公,每次遇到道德难题或者政治困境,就都会突然因为某种极端的巧合而脱困。比如郭靖曾经面临着忠孝难两全的情况,最后却因为其母亲的自我牺牲而脱困。所以金庸在创作上,是常常为了照顾读者阅读的爽快感,而故意降低自己的立意的。
金庸确实是文学大家,不过他跟大仲马一样,属于通俗文学大家,讲故事一流,思想性不够。这种类型的作家,是很难得到偏好实验性文学的诺贝尔奖的青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