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岩阶段划分
2020-01-16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成岩阶段是沉积岩在埋藏过程中,由埋深、地温、压力等因素的变化及其与地层水等流体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成岩演化期次。不同成岩期次中,发生的成岩变化、产生的成岩现象及影响次生孔隙发育的程度不同,藉此可以判断成岩演化程度与孔隙演化规律。
1.成岩阶段划分标志
通过对本区钻井岩心和露头岩石样品的多种测试分析研究,取得了主要成岩阶段划分标志。
1)镜质体反射率(Ro)。该值既是有机质演化成烃的成熟度标志,又可反映成岩演化的程度。延长组中岩石有机质Ro值为0.66%~1.26%,其中长6—长1油层组为0.66%~1.18%,长7—长8油层组为0.76%~1.26%,长9—长10油层组为0.95%~1.07%,均反映有机质演化处于成熟期的特征。
2)包裹体测试古地温。延长组砂岩石英颗粒微裂纹中,液态烃类包裹体呈褐色、半透明状(图版Ⅷ-1—Ⅷ-4),均一温度一般为64~78℃,平均在70℃左右(表6-6)。
表6-6 富县地区延长组长石砂岩石英微裂纹中液态烃包裹体测温结果
3)粘土矿物演化。砂岩中绿泥石含量普遍较高,一般在50%~90%之间,伊-蒙混层中的蒙脱石成分在35%以下,局部存在高岭石(表6-4,6-5);泥岩粘土矿物中高岭石仅局部层段存在,且含量较低;伊利石、绿泥石含量均较高,尤其是伊利石含量偏高,伊-蒙混层中的蒙脱石成分仅在20%以下(表6-4,6-5)。这些均显示粘土矿物已超过无序混层带,进入有序混层带或接近超点阵有序混层带。
4)岩石的胶结成分和结构。本区延长组砂岩颗粒多以线接触为主,兼有点接触、凹凸接触,石英次生加大多为Ⅰ—Ⅱ级、局部见Ⅲ级(图版Ⅵ-8,Ⅶ-1),碳酸盐胶结物为方解石、白云石、含铁方解石、含铁白云石等。
2.成岩阶段划分
根据上述成岩标志,按照国家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碎屑岩储层成岩阶段划分规范(1993)划分,富县地区延长组岩石成岩演化经历了早成岩A期→晚成岩B期,现今主要处于晚成岩A期—晚成岩B期的早期。
1)早成岩A期。古地温小于65℃,Ro小于0.35%,有机质未成熟。岩石疏松,弱固结—半固结,原生孔隙发育,主要成岩作用是机械压实、少量早期泥晶方解石胶结。机械压实使原生孔隙不断减少,颗粒呈点接触,砂岩和泥质岩中粘土矿物以高岭石、蒙脱石为主,I/S混层中S0大于70%。
2)早成岩B期:古地温为65~85℃,Ro为0.35%~0.5%,有机质半成熟。由于压实和碳酸盐胶结,岩石半固结—固结,颗粒呈点接触,主要为原生孔隙,含少量次生孔隙。泥岩中粘土矿物蒙脱石开始明显向I/S混层转化,I/S混层中S0为50%~70%,处于无序混层状态。成岩作用以化学胶结为主,亮晶方解石、泥晶白云石为主要成岩产物,压实作用居次,碳酸盐矿物的交代作用也已开始,出现石英Ⅰ级次生加大。
3)晚成岩A期。古地温为85~140℃,Ro为0.5%~1.3%,有机质演化成熟。颗粒呈点线接触。含铁方解石、含铁亮晶白云石逐渐成为主要的成岩产物,交代作用占明显主要地位,溶蚀作用较强,长石、碳酸盐溶解产生大量次生孔隙,出现石英Ⅱ级次生加大。泥岩中粘土矿物I/S混层中S0为15%~50%。
4)晚成岩B期。古地温为140~170℃,Ro为1.3%~2%,有机质处于高成熟阶段,泥岩中粘土矿物I/S混层中S0小于15%。此时溶解作用较弱,出现石英Ⅲ级次生加大,石英、长石次生加大边较宽,长石、碳酸盐溶解作用继续发生,裂缝局部发育,自生石英、含铁方解石、含铁白云石为主要成岩产物,孔隙度进一步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