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构造位置及区域构造演化
2020-01-20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冷水坑银矿田地处扬子板块与华南板块拼接带南侧,华南板块北东缘的武夷隆起区(图1-1),即华夏陆块北缘(李兆鼐等,2003)。位于中国东部环太平洋成矿带的内带,武夷银多金属成矿带北段。矿田在区域构造上受华南褶皱系中赣中南褶皱上的鹰潭-安远深断裂及鹰潭-瑞昌大断裂控制。产于武夷隆起与饶南坳陷接壤处的隆起一侧之月凤山火山断陷盆地北西边缘。
图1-1 冷水坑矿田区域构造略图
1—深大断裂带;2—冷水坑矿田位置
武夷隆起区于加里东运动时期为褶皱造山带。在印支期—燕山期转为陆内造山,使武夷地区成为多期次复合造山带。武夷加里东造山带主体呈北北东向的S状弧形展布,其北段即钦(州湾)-杭(州湾)古板块结合带南侧的仙霞岭、北武夷地区,为加里东早期华夏古板块的前缘褶冲带形成的东西向、北东东向褶皱;中段则以北北东向、北东向或近南北向褶皱、构造隆起-花岗岩带、变质杂岩带为主体;南段至佛冈-五华断裂带以南地区转为近东西向褶皱。
造山带的根部带出露于武夷山脉东北部闽西北至浙西南一带,主要为变质深、变形复杂的前震旦纪地层,并以混合岩化、韧性剪切带发育及混杂有古、中元古代结晶岩块为特征。造山带的下部带出露于武夷山西坡的江西省境内,主要由青白口纪和震旦纪变质地层组成,早古生代地层几乎剥蚀殆尽,仅少数地区残存有早寒武世早期地层。造山带的中上部带主要分布于赣中于山山脉以西和闽东南地区,大面积出露震旦纪—奥陶纪浅变质岩层,层序清晰及以发育侵入型花岗岩为主。该带与造山带根部带相比,后者被剥蚀部分厚度约在5km以上。
武夷隆起区主要构造是北北东向展布的花岗岩-构造隆起带和一系列巨大断裂带。它们主要形成于印支期—燕山早期陆内造山阶段,后经燕山晚期伸展作用的改造形成了现今的盆岭构造格局。
武夷隆起区构造演化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古-中元古代华夏克拉通发展阶段。武夷隆起区曾是古、中元古代形成的华夏克拉通的一部分,该克拉通裂解后,以结晶块体潜伏于加里东造山带的深部。
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华夏陆缘造山带发展阶段。此阶段武夷地区处于华夏陆缘裂陷活动期,接受巨厚的深海—半深海沉积。加里东造山过程为:早期沿萍乡—绍兴一线向扬子板块作A型俯冲,形成近东西向的北武夷褶皱-花岗岩带,并伴有与其相交的转换型北西向剪褶带;随后处于萍乡-绍兴与佛冈-五华断裂带之间的武夷地区整体向西推挤,形成主体为北北东向的褶皱-花岗岩带,并伴有近东西向的转换型剪切断裂带;此后发生近东西向左旋扭动,形成一系列北东向韧性剪切带和宽缓的叠加褶皱。
印支期—燕山期大陆造山发展阶段。中三叠世末进入中生代大陆造山发展时期。印支运动(中、晚三叠世)时期向大陆造山转变,形成武夷复式背斜隆起和一系列北东—北北东向逆冲走滑断裂与推覆构造、韧性剪切带以及印支期交代-侵入型花岗岩带。燕山运动早期(侏罗纪),由于板内收缩和库拉-太平洋等周边相邻板块的相互作用,发生了强烈的大陆造山运动,形成了北北东向隆起-花岗岩带,并伴随有中酸—酸性火山喷发与岩浆浅成—超浅成侵入,形成丰富的有色、稀有、贵金属矿产。燕山运动晚期(白垩纪),武夷地区由造山进入以伸展为主的发展阶段,最终形成了现今的盆岭景观。
我国东部构造演化研究显示,晚三叠世以来中国东部绝大部分地区属于陆内环境。同样,在武夷隆起区之北的赣东北地区,燕山运动造山造浆期始于中侏罗世(172~159Ma),为华南燕山运动策源地之一;造山与成岩成矿高峰期为晚侏罗世(157~142Ma),由造山过渡到伸展的转型期为早白垩世早期(142~100Ma),早白垩世末期即100~95Ma 地壳进入造山后的伸展阶段(杨明桂等,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