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原本活力四射的王夫人,中年后怎就变得众叛亲离?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红楼大观园里有一封建大家长,她出身名门,得嫁权贵,儿女双全,家权在握,可谓人生赢家。
可人到中年为家事所累,原本活力四射的王夫人被磨平棱角,期期艾艾、无趣木讷,看似无欲无求青灯古佛,实际要求万事皆在自己的掌控中,夫妻关系名存实亡,婆媳关系战战兢兢,母子关系岌岌可危,她就是被爱子贾宝玉暗嘲为"死鱼眼珠子"的王夫人。
不少人说,打死也不要活的如王夫人一般,但不得不说,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活成"了王夫人,选择给自己加上了"枷锁",成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人到中年的王夫人,怎就活成了"死鱼眼珠子"?
在《红楼梦》第五十九回里,春燕对着藕官复述了贾宝玉曾说过的话,贾宝玉认为女儿尚未出嫁之时,是颗无价的宝珠,出嫁之后就成了一颗没有光彩的死珠,年纪再大些,直接变成了死鱼眼珠子。
尤其提到了自己的母亲王夫人和姨母二人,贾宝玉认定这二人爱财到不管不顾,封建又死板,乃是食古不化之人。宝玉的无心之举却道出了多少女子婚后的无奈,连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尚且这么评价自己,王夫人中年后怎就变得众叛亲离?
战战兢兢的婆媳关系
自古以来,难以调和的婆媳关系都是一大世界难题。对于婆婆来说,儿媳妇就是那个抢走自己宝贝儿子的外人,而对于儿媳来说,婆婆永远都不可能变成自己的亲妈。
古代对女子极为苛刻,三从四德的规矩、大户人家的要求,让刘姥姥口中那个曾经爽快又敞亮的王家二小家变成了婆婆贾母口中那个在公婆面前如木头一般不知情趣为何物的王夫人。
红楼通篇里,王夫人的婆婆贾母都是大观园里高雅的老太太,寡居多年也一直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这样一个在贾府生活了好几十年的人,经历了太多悲欢离合,与丈夫贾代善天人两隔,同女儿贾敏白发人送黑发人未能见到最后一面,毫不夸张地说,贾母走过的桥比王夫人走过的路都多,太多情绪上的大起大落,心理上的大喜大悲。
就算如此,贾母依旧能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放开一切,过好晚年生活,王夫人由此便相形见绌。
贾母豁达,大观园里的小儿女承欢膝下,乐得同贾母分享喜悲,但王夫人不同,她谨守着规矩不可行差踏错,同爱子贾宝玉也鲜少出现母慈子孝的温馨画面,久而久之,越是谨小慎微越是不受待见。
试问婆婆每日都要对着一个过分克己复礼、不讨人喜欢的儿媳妇,二人的关系能有多好?
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
人到中年,情情爱爱的早已看淡,夫妻关系也从曾经的你侬我侬变为相敬如宾,古代大家人家的儿女姻缘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不兴恋爱自由,男女双方的性格合不合拍自然也没有那么重要。
夫妻二人的结合多伴随着家族利益,即便是曾经的王家二小姐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在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丈夫时,还要忍受与其他女人共享一个男人的痛苦,作为正房夫人,善妒绝不可取,为丈夫纳妾竟成了美德,再多的少女怀春也会被现实击溃成为一地鸡毛。
作为妻子,更是作为王家的闺秀,从小学习女训,王夫人的自尊和自爱自是不可能放纵自己同两房姨娘争宠,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王夫人甚至要放弃同丈夫修好的机会。
书中极少笔墨触及丈夫贾政同王夫人间的言语,甚至从未提到贾政留在王夫人处过夜,相比之下贾政有两房姨娘,一房趋炎附势,一房美艳如花,任何一个都比正房来的知情识趣懂得讨好。
嫡长子贾珠的早夭更是让夫妻二人离心离德,王夫人出场伊始,就是一副古井无波、不理俗世的出尘模样,穿衣朴素、形容轻简,每日一炷香,佛前三叩首,就差没有一生与青灯古佛相伴。
试问丈夫每日对着哀莫大于心死的妻子,还能有几分真心同真情留存?
岌岌可危的母子关系
上有老下有小,王夫人的生活当真是不太省心,前有长子贾珠夭折,王夫人一面吃斋念佛心如死灰甚至交出了管家权给王熙凤,一面对小儿贾宝玉严防死守生怕一个不小心贾宝玉就因为生活作风问题丢尽家族脸面。
对于贾宝玉身边的丫鬟,王夫人宁可错杀一百也绝不放过一个,先是掌掴同宝玉调情的金钏言语侮辱致其投井自尽,后有抄检大观园赶走晴雯、四儿和一干唱戏文的艺伶,正如王夫人自己所说,她虽不在大观园内,但这园内发生的事情无一不晓,她只剩下宝玉这么一个儿子,不能再叫些不三不四的丫鬟勾引坏了。
对于儿子贾宝玉,王夫人只求他不损家族颜面能够走一条正道,却也因此扼杀了贾宝玉不少年少的纯情爱恋,王夫人的封建大家长做派,令宝玉又气又恨又无奈。
一方面贾宝玉不受封建礼教束缚,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听从母亲的安排和教诲,气极也由此说出了那句"怎的女人嫁了汉子,身上沾染了男人的气息,就变得混账起来",称王夫人为"死鱼眼珠子"也就见怪不怪了。
试问碰上一个以爱的名义道德绑架,成天干预自己生活的母亲,儿子怎不会气急败坏呢?
许多人都情愿用王夫人的这副"枷锁"将自己套牢
所以人们常说,婚前婚后仿佛是变了一个人。其实,往往变得不是人,而是人心。许多人仍然抱残守缺的重复着王夫人的做派,要对公婆言听计从、要对丈夫绝对尊重、要对孩子绝对掌控,说到底不过是为了守住规矩和法则。
这就是王夫人的"枷锁",看似是套牢了身边的人,实际上却也只是套牢了自己,让自己陷入了万劫不复,同时与爱自己的人渐行渐远。
许多人一边对王夫人的所作所为嗤之以鼻,一边又难以避免的步其后尘,足以见得,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孝敬公婆,相夫教子"美德的力量是多么强大。这套美德的枷锁让人不堪重负却又甘之如饴,因为,戴上这套"枷锁"能够获得前所未有的心理平衡。
一心认为,只要对公婆毕恭毕敬言听计从必然不会招来嫌恶,只要对丈夫生活上有所关怀不去干涉太多必然会得到丈夫的青睐,只要严格管控好自己的孩子就一定不会背上不负责任的骂名,于是在妥协中丢失自尊,在讨好里失去人格,在控制中抛弃理智。
为了得到所谓的心理平衡,把自己变得麻木不仁、众叛亲离。最终,往往适得其反,因为这些人忘记了,当今的世界对"爱端架子的人"着实不够友好,我们所处的当下,人们热衷于撕开假面,扒下你用做遮掩的人设。
王夫人俨然就是一个失去了生活热情甚至于失去了最后希望,一边想要放手一边又内心矛盾地想要掌控一切,把孩子当作自己救命稻草的可悲的女人。
人到中年,所有的诗和远方早就随着时间的推移全部如泡沫般破灭,剩下的只有眼前的苟且,压力磨灭了情趣,衰老压垮了希望,如今的许多人没有何尝不是如此呢?失去了自我,失去了追求,失去了初心。活成了王夫人的模样,心甘情愿的为自己套上了"枷锁",做了生活的囚徒。
世上唯一的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并热爱生活
人们常常用"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来劝诫勉励自己,我却想说,这世上本没有什么是容易的,如果人生那么容易,便不会有那么多人"活成"王夫人的模样了。
罗曼罗兰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并热爱生活,常常抱怨生活凄风苦雨的人,也许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对,也许换个角度便豁然开朗。
人到中年并不可怕,人老珠黄也并不可悲,正是用年岁和容貌与生活交换,得来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好的也好,坏的也罢,都是生命里的一笔无价的财富。失去一些并不可怕,抓不住一些也并不可悲,正是有了这些小小的缺憾才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满。
别为了别人活着,也别循着规矩立着,昂首阔步的向前走,没什么可缩手缩脚畏首畏尾的,别把自己刻成木雕,再坚硬的外壳也会被岁月腐蚀,做一块黏土没什么不好,能屈能伸可塑性强,在岁月的沉淀里用温柔包裹着刚强。
结语:
生活的强压下,许多人"活成"了王夫人其实并不可怕,要知道,王夫人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柔软细腻的小姑娘,前方的路再难,也别把曾经的初心丢下,别把自己的人生程式化,试着放下身上的"枷锁",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岁月给我们留下的除了脸上的皱纹,还有内心的平和与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