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总缺粮,是地理原因吗?
历史上,诸葛亮曾经五次发动北伐,虽然取得了一些短暂的局部胜利,但最终的结果却是饮恨而终。
诸葛亮北伐失利的原因很多,但最为根本的一条,是双方在综合国力上差距巨大。而这一点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双方在后勤补给能力上的差距。
诸葛亮在五次北伐中,几乎次次面临缺粮的问题,而魏军往往以缺粮为诸葛亮的“七寸”,只用坚守不出、拼消耗就能让蜀军徒呼奈何。
面临缺粮的局面,诸葛亮后来甚至发明了旷世杰作——“木牛流马”,作为蜀军的运粮工具。但尽管有这种“黑科技”,蜀军仍然没有很好的解决粮食问题,
次次
遗憾败北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诸葛亮虽然并不以军事见长,但他用兵的特点是谨慎持重,不会重复犯同一个错误。那么,在北伐过程中,诸葛亮到底因为什么原因,屡屡被缺粮问题打败呢?这笔账,为何又可以算到曹操的头上呢?
一、艰难的粮草运输
古人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军事指挥员在谋划一场战争时,必须先把后勤补给工作考虑周全,然后才能考虑战略战术问题。
1、漫长的补给线
对于北伐路线的选择,是让诸葛亮十分头疼的问题。
我们以第一次北伐为例,在这次北伐中,他让赵云、邓芝率一偏师出箕谷作为疑兵,而他自己则率领近8万大军从汉中出发,进兵祁山。
诸葛亮之所以选择从祁山进攻魏国,主要还是想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像魏延提出的从子午谷袭取长安的建议,因为过于冒险,并未被他采纳。
从祁山进兵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从汉中到陇西,其实有一条相对来说比较平坦的通道——“祁山古道”。
这条通道从汉中盆地开始,一直通向陇西,相对于秦岭来说,这里是较为好走的。而且,“祁山古道”还有一条水路可以利用,那就是西汉水。这条河几乎与“祁山古道”重叠,人马在道上行,粮草辎重可以用船在汉水上运输,更加节省人力、畜力。
尽管如此,走这条路,蜀军从汉中运输一趟粮食,仍然需要12天以上的时间。
而从成都把粮食运输到汉中,所需要的时间就更加长了。在成都到汉中这1100多里的长途运输中,有近800里是“难于上青天”的崎岖蜀道,跑一趟至少需要40天。
除了运输周期长,摆在蜀军面前更大的难题是,他们的运力是十分有限的。
2、薄弱的运输能力
诸葛亮率领的8万大军,本来就不足以应付北伐的需要。
因为按照古代战争的规律,运输部队的人数一般达到出兵总人数的五分之二,才能维持基本运转。
这样算,诸葛亮的8万大军中,大约有3万人是运粮兵,直接参战的战斗部队只有5万人。
5万人看起来不少,但对付曹魏在雍州的2万机动兵力以及各州郡的守军,实际上并不多:
首先,在古代围城战中,攻方人数一般应是守方人数3倍以上,这样算,蜀军的兵力其实是有欠缺的。
其次,蜀军为了维护粮道的安全,为了保护街亭这种重要战略据点,也要分兵出去。
再次,为了应付曹魏的增援部队,蜀军还要拿出一定兵力作为机动部队。
综上,在5万作战部队已经十分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诸葛亮实在无法再挤出更多人马用来运输粮草了。
有人说,为什么诸葛亮不多带点人出来呢?
其实,蜀汉当时的总人口也才100万左右,除去妇女儿童和老弱病残,能够出来打仗的青壮年男性本来就不多了。
而如果以倾国之力北伐的话,蜀汉的经济也将全面崩溃。到那时,无需曹魏主动进攻,蜀汉自己就不战自溃了。
还有人说,蜀汉为何不将汉中建成一个大粮仓,直接从汉中往前线运粮,不更加方便么?这就涉及到一个历史问题了,而且与曹操当年挖的一个“大坑”有关。
二、曹操挖的“大坑”
汉中郡地处肥沃的汉中平原,自古就是人口众多、粮草充足的战略要地。汉末时期,张鲁占据汉中,并在此建立了独立王国,维持了长达30年之久。
按道理讲,汉中并不缺粮,且具备足够的供给能力。但两件事的发生,让汉中元气大伤。
《三国志》记载,在张鲁向曹操投降时和随后发生的“汉中之战”中,曹操做了两件十分阴损的事情:
“(张)鲁降,(张)既说太祖(曹操)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
“太祖(曹操)从其策,乃自到汉中引出诸军,令既之武都,徙氐五万余落出居扶风、天水界。”
原来,曹操为了对付刘备,竟然出了一个损招:他把汉中郡以及邻近的武都郡的百姓全部迁走了,一部分迁到了长安附近,一部分迁到了扶风、天水等地。两次移民数量多达数万户,大约有几十万人。
如此大规模的移民,让曾经繁盛的汉中,几乎变成了“无人区”。
而没有了人口,何谈农业生产呢?何谈征调负责运输的农夫呢?
所以即便是最后刘备通过汉中之战,顺利拿下了汉中,他也很难在短短几年之内使其恢复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