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溥仪当时手握大军,不主动退位能否继续维持封建统治?
溥仪手握大军,不主动退位能否继续维持封建统治?
在1912年2月12日,中国最后一代封建王朝清朝迎来终结,清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主动宣布退位,结束了清朝数百年的封建统治。
值得注意的当时的着清朝还有近百万大军,这些军队名义上都是归属于溥仪的统治,听从皇帝的命令,如果当时的溥仪不主动退位,他能否继续维持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呢?
一个政权能否稳固与民心,制度,军事等各各方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江山就是人民,民意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在清末时期,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下已进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国百姓除了要为清政府对列强的巨额赔款买单,还要忍受列强和封建统治阶层的双重压迫,致使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被统治阶层纷纷展开反抗,掀起运动,走上救国图存之路。可以说清末时期的清政府已彻底丧失民心,也意味着封建统治的维持已无法继续。
在制度上,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统治就已经腐朽没落,国内阶层矛盾,民族矛盾极剧激化,危机重重。在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后,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西方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国内主要矛盾,并尖锐化,致使清廷国势大坠。虽然后期清朝妄图以君主立宪救国,但清朝王室仍然霸占国家大权,只是将清政府改组为皇室内阁而已,导致君主立宪失败,于是民主革命成为当时的主流,废除封建制度已是大势所趋,清王朝只有下台一条路。
在军事上,革命党势大,辛亥革命爆发引发全国各地响应,1911年12月2日长江以南已全部被要推翻封建的革命军占据,并保持向北进军的态势,清王朝已经朝不保夕。溥仪名义山虽有近百万大军,但满清八旗自入关以来,安于享乐,没有危机意识,在清朝中后期已经毫无战力。地方绿营军队有一半支持革命,一半观望。执掌北洋新军的袁世凯为了自身政治利益也在施压逼迫清朝皇帝退位,组建共和政府。也就是说面对革命党的政权革命,溥仪在军事上没有任何反抗之力。
制度的腐朽落后,民心的丧失,军事上的受制于人,虽然名义上手握近百万大军,但面对革命军队的废除封建政权的运动,民主共和已是众望所归,溥仪已经无法再继续他的封建统治,只能主动退位,否则自身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