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元璋建立新兴王朝后为何不用之前吴王为国号?
朱元璋的一生充满传奇,能从一个乞丐摇身一变为至高无上的皇帝,可见他的不同凡响,这样一个传奇皇帝自然同前人不一样,不走寻常路。历史上以封号为朝代的不在少数,比如随国公杨坚,以随(因恶随的“辶”偏旁,改为隋)定国号,唐国公李渊以“唐”为名定国号,那么未称帝前的吴王朱元璋为什么没有以“吴”为新国号呢?我想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元朝末年,民不聊生,元政府的残暴统治激起了很大民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当时的社会上流行着“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那个时候的朱元璋处于社会底层,还在四处乞讨,应该接触到这样的说法,这种说法对他触动很大,让他对明王产生了很大的期待,认为救世主就是“明王”这样的大英雄,而后来红巾军爆发起义,并推韩山童为明王,朱元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也加入了红巾军,明王的封号对他影响很大。
朱元璋认为以“明”为国号,就代表自己就是“救世主”,可以表明他领导的起义队伍继承了红巾军,也是一支代表劳苦大众的军事力量,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护。
其二、古代定国号都会考虑到五行之说,相生相克的道理,这样可以保证朝代江山永固、绵延万世基业,明朝是继承前朝元朝建立起来的,元朝五行为金,而朱元璋的明朝的“明”有太阳之火的意思,五行来讲属于火,火能克金,属于大吉,明朝替代元朝也是合乎风水之说了。
其三、当时的元末起义队伍中吴王不止朱元璋独有,还有张士诚也称为吴王,有东吴和西吴之称,朱元璋不取“吴”为国号,以“明”为新国号,也是为了避免混淆张士诚的起义队伍。
元朝末年不止朱元璋一支农民起义队伍,还有陈友谅、张士诚、明玉珍这样的割据势力,他们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其中除了朱元璋称为吴王之外,张士诚早在1363年就已自立为吴王,而朱元璋起初只是被小明王韩林儿封为吴国公,直到1364年元旦才被众将领推举为吴王,比张士诚晚了将近一年,为了区别两个吴王,故有张士诚为东吴,朱元璋为西吴,如果以“吴”为国号,会容易造成张士诚是胜利者的错觉,为了不混淆两个吴王,以 “明”为新国号是最好不过的选择了。
虽然朱元璋没有以吴为国号,不过在小明王韩林儿被害以后,朱元璋不再以“龙凤”纪年,而是改1367年为“吴元年”,而到了第二年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便弃用了吴纪年方式,改1368年为洪武元年,而国号以“明”为名,大明一朝算是国祚较长的朝代,享国二百七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