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与佛家的养生思想分别有何特点?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养生思想是一种道德范畴和广义的养生概念。孔子明确指出:“仁者寿。”孟子说:“善养吾浩然之气。”萄子也说:“所以养生安乐者,莫大乎礼义。”强调了仁义道德对养生的重要性。
这种建立在伦理道德基础上的养生观,强调的是精神调摄。儒家养生,讲究以人的精神思想和道德品行为主的“修身”作为核心。
什么是“修身”?《大学》有:“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这就是儒家所说的养心。正如儒家之集大成者董仲舒所说:“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无论是性生活、居处、饮食、劳逸、寒暖、饥饱、情志等方面都能符合礼义,中正不偏、不致过度,故“其寿引而长”。在儒家道德观念指导下养生的孔子,在世上度过了73个春秋,这在当时也算得上是高寿者。
佛家养生思想特点:佛家养生保健与道家在祛病健身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佛家养生主要讲究一种超脱,认为只要处于这种超脱状态,人身百病皆不会发生。如何达到这种超脱状态呢?那就是禅定。禅定,即参禅,是一种综合气功、心理等多种因素在内的修持方法。通过禅定,使人进入超脱无病状态。佛家养生也讲意守,包括意守神阙、足三里、百会等部位,以达到养正祛邪、益寿延年的目的。
佛家养生还讲求调理人与自然、社会的“互存关系”。因而十分重视环境,介入植树造林、行医施药等公益事业。寺院多为依山傍水、山清水秀之处,既能修行,又能养性怡人,有益健康。另外,佛家有很多戒律,如对酒、色、食、财等诸方面的节制和约束,使人专心参禅、提高道德品质的修养。这些思想被吸收融入中医养生学中,充实了“养神”、“固精”、“节欲”等方面的内容。
总结:儒家要求人们对封建伦理道德的履践作为自我人生完善的目的,并把这种养性观溶入中医养生文化之中。高尚圣洁的伦理观既是人们自我人格完善的途径,也是养生的重要方法。
佛家勤业的手段多种多样,他们一心礼佛诵经之外,还在思想上修习禅定,生活上厉行戒律。而正是这种诵经礼佛,禅定持戒,在客观上吻合养生的原理。所以佛家虽不以长生不死为修习宗旨,但自古以来,享有天年的高僧却为数不少,可说是比比皆是,其修持方法在客观上有养生延年的作用。
一 敬,静,净
从这3个字上看,儒家讲的是敬,道家讲的是静,佛家讲的是净.从修为的层次上,我认为一个比一个层次高.
二 修身,练气,养心
儒家更重视的是修身,道家注重的是练气,佛门主要是养心.
虽然从初始的层次看儒\释\道勉强可以讲出这两点分别.但如果说养生到最高层次,他们三家的归宿是一样的,那就是养形,养气,养心合而为一.这是养生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