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三大科学家,哪个对中国的贡献最大?
当年中国科技界的“三钱”,其实说的就是钱学森、钱三强和钱伟长这三位科学家,他们学成归国的时间分别是1955年、1948年
和1946年。至于为什么钱老归国时间更晚一些,相信对当时社会背景有一定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
钱学森于2009年在北京逝世,钱伟长于2010年在上海逝世,两位科学家都是享年98岁,而在世时间相对更短的钱三强则享年79岁,于1992年北京逝世。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钱学森不仅是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的双院士,更是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并获得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像 “火箭之王”、“中国航天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中国导弹之父”这些头衔,本质上都是钱老为推进祖国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有力见证。
与此同时,钱学森先生还在力学的诸多领域创造了开创性的研究成果,比如:跨声速流动相似率的提出,而空气动力学的发展,便是建立在这个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上。
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
钱三强同样两弹一星元勋的获得者,早在1939年的时候就发表了《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他是获得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的第一位中国人,也是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
要知道三十多岁的钱三强就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就,如铀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被发现。但是,这位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在回国之后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科学组织工作,后来的诸多科研人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培养出来。
他是科学家,更是教育家!
可能对于某些人来说,钱伟长远没有钱三强和钱学森的名气大,但实际上他早在1942年的时候就拿到了多伦多大学的博士学位,并在归国之后成为了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教授。
后来,钱伟长又于1955年被选聘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并在1956年的时候成为了波兰科学院的外籍院士。要说钱伟长最大的贡献,除了科研成就以外,那就是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的教育贡献,被誉为我国近代的应用数学之父和力学之父。
哪位科学家对中国做出的贡献最大?
实际上,钱三强、钱学森和钱伟长这三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钱学森先生将我国的原子弹和导弹发射进程至少向前推进的20年,钱三强为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发展和两弹的研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而在变分原理、弹性力学、摄动方法等重要领域取得突出成就钱伟长,则为国家重要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堪称对我国教育事业影响最深远的教育家之一。
可以这么说,一位科学家在大众心中的地位高低,有时候并不一定和他的贡献成正比,因为有的人就是一直都站在幕后默默无闻。而且,一个人的认知还和自己的学识有很大关联,你不知道他有多厉害并不等同于他真的就贡献更少。至少在我看来,钱学森、钱三强和钱伟长都是了不起的科学家,他们也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了毕生之力。
很多时候,总有人会把某些科学家拿来进行比较,但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其实并没有资格评判,至少一般人都无法在他们擅长的领域发挥多大作用,可以说连皮毛都不懂。就好比有人问:钱学森和杨振宁谁在物理方面更厉害?
实际上,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本身就存在很大差别,既然不是同一个维度又如何进行比较?这两个人的成就和选择,恰好也体现了科学无国界、而科学家有国界。个人选择无可厚非,但如果能放弃个人科学研究,投身到祖国事业的建设中,那么他就不再只是一位普通的科学家,更是整个民族和国家的骄傲。
关于他们仨,周恩来总理生前称赞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为中国的“三钱”。其实三人都很是厉害,而说到贡献,三人当中应该就是钱学森的贡献最大了。
钱三强
1)早年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在“核裂变”方面成绩突出,是许多交叉学科和横断性学科的倡导者。他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机制作了合理解释,深化了对裂变反应的认识。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和“两弹”研究,为中国科学院的组建和发展,特别是建立和健全学术领导,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组织和协调重大科研项目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之父”、“中国两弹之父”。杰出科学家。
2)从新中国建立起,钱三强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业的开创。1955年,中央决定发展本国核力量后,他又成为规划的制定人。1958年,他参加了苏联援助的原子反应堆的建设,并汇聚了一大批核科学家(包括他的夫人),他还将邓稼先等优秀人才推荐到研制核武器的队伍中。
钱伟长
钱伟长(1912—),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和现代应用数学家。
钱伟长是江苏无锡人,高中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同时考取五所大学,最后选择了清华大学。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1937年去加拿大留学,1942年获博士学位,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研究所研究员。1946年,钱伟长回到祖国,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任教,一面为国家培养人才,一面潜心研究学问。他还被聘为波兰科学院院士,美国数学学会及美国航空工程学会委员。
钱伟长在力学和应用数学领域的成就,受到全球科学界的称誉。他研究了有关板壳问题内禀统一理论,提出了板壳理论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在国际上被称为“钱伟长方程”。他的有关仪表弹性元件环壳分析解释的研究成果,被誉为“具有中国独特优点的重要贡献”。他研究了薄板大挠度问题的摄动方法,被称为“钱伟长法”。他还编著了《傅氏级数之和》的大表,包括了一万个三角级数。钱伟长有大量的科学研究论著,为科学做了划时代的工作,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钱学森
钱学森回国后,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下,积极参与我国火箭和空间事业的规划和组建工作,并以他在空气动力、火箭发动机、制导控制、总体结构、材料工艺、计算机、质量控制和系统工程等领域的博深知识,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火箭和空间技术人才,在领导我国的导弹、运载火箭和航天器的研制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56年,钱学森提出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主持编制了《1956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中的《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方案。同年,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开始组织科研队伍,开展火箭技术的研究工作。
1958年,在争取到有限的援助之后,钱学森协助聂荣臻元帅主持和部署了第一枚近程导弹的仿制工作。他深入研究室、试验站、发射场解决导弹技术工程中的难题,开办训练班讲授火箭概论,倡导“神仙”会讨论航天课题,集思广益,协同攻关。
1960年11月5日,在他的参与和组织下,我国发射成功第一枚仿制的近程导弹,这成为中国新型火箭事业的转折点。此后,钱学森领导中国的火箭开始走上了独立研制的道路。
1962年3月21日第一枚中近程导弹发射时由于姿态失稳和发动机起火而失败,钱学森认为经过挫折会使人变得聪明起来,勉励科技人员振作精神,分析找出失败的原因。他提醒设计师注意发动机的高频震荡和系统的协调,提出了解决导弹总体设计和地面试验的关键问题。
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和工人的努力,1964年6月29日第一枚东风2号中近程导弹发射试验获得成功。在钱学森的组织协调下,经过对这种导弹的改进,1966年10月27日用导弹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发射试验传出捷报。不过,这时中国的“两弹”研制尚处于秘密状态,人们并不知道钱学森主持创造了这些奇迹。
在钱学森的领导下,1970年初中国中远程导弹研制发射成功,表明已经掌握了两级火箭及分离技术,在此基础上加上一个第三级固体火箭,研制成长征1号运载火箭。钱学森还具体处理了火箭晃动幅值异常和火箭地面试车受到干扰的问题。第一颗卫星名为东方红1号,确定了卫星要“上行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的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