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209年占据荆州214年入川,中间这段时间为什么不打襄樊?
关羽兵败、荆州丢失对蜀汉来说是个致命打击,那么为何关羽攻打襄樊时,没有人进行劝阻呢?事实上,关羽攻打荆州没有任何问题,甚至在出击的时机选择上极为正确,如果没有最终的战败,堪称一场完美的军事行动,不仅不会受到阻止,反而会受到支持。
首先,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入蜀助刘璋防御张鲁,张飞、赵云、诸葛亮与关羽共守荆州。建安十九年(214年),在刘备攻打雒城时,军师庞统中流矢身亡,刘备乃召张飞、赵云、诸葛亮入川支援。关羽驻守荆州。自公元214年开始,关羽基本上就是独自率军镇守荆州了,而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则一直留在了益州。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春,刘备军再度进军汉中,夏侯渊、张郃军与刘备军相持不下,而曹操的援军在长安,未能及时帮助,最后汉中陷落,曹操无功而还,退回长安。孙权又攻合肥,诸州皆抽调兵力赴扬州屯驻。
对此,在笔者看来,在公元219年,关羽之所以发动襄樊之战,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曹操刚刚在汉中之战吃了败仗,因为孙权又进攻合肥,促使曹操不得不在扬州一带留下重兵。在此基础上,曹操不仅整体实力进入到相对虚弱的阶段,在荆州一带的兵力也相对空虚。所以,在公元219年,关羽确实获得了进攻襄樊的良好时机。众所周知,在战争中,时机往往就是转瞬即逝的。如果关羽只是一味防守的话,无疑会错过进攻襄樊的最好时机。而错过之后,不仅自己将陷入被动,等到曹魏重整旗鼓之后,很可能要主动进攻自己,这自然是关羽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就第二个原因,关羽之所以发动襄樊之战,而不是继续镇守荆州,显然也有帮助刘备分担压力的目的。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交战双方主帅分别为刘备、曹操。刘备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等,曹操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由此,非常明显的是,不管是刘备,还是曹操,都在汉中之战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特别是刘备,更是倾其所有。
在汉中之战中,刘备派人到成都让诸葛亮调兵来支援,杨洪以汉中是益州咽喉,家门之祸、存亡之机,劝谏诸葛亮在这种时候应该“男子当战,女子当运”。为了击败强大的曹操,刘备几乎调动了一切资源了。但是,刘备只有益州和荆州的数郡之地,而就曹操,则占据了九个州左右的地盘。所以,虽然刘备最终击败了曹操,不过,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刘备难以继续发动战争了,只能尽快休养生息,恢复视力了。在此背景下,如果曹操重新和刘备争夺汉中的话,后者将难以抵挡。
于是,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关羽进攻曹魏的襄樊等地,无疑将曹操的注意力带入到荆州。而这,自然能够减轻刘备在汉中等地的防御压力,也即这是在帮刘备争取足够的恢复时间。就第三点原因来说,对于心高气傲的关羽,看到黄忠、张飞、赵云、马超等名将都在参加了汉中之战。特别是黄忠和赵云,更是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关羽也希望建功立业,从而巩固自己蜀汉武将之首的地位。
公元219年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任命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并派益州前部司马、犍为人费诗去关羽驻地授予关羽官印,关羽闻知黄忠地位和自己一样,明显不高兴了。而在此之前,马超归降刘备之后,关羽还希望和马超一较高下。凡此种种,都是关羽高傲性格的重要体现。在此基础上,看到其他名将都在建功立业,征战沙场,关羽显然不愿意一直留在荆州防守。虽然防守也是在为蜀汉立功,不过,关羽更希望从曹魏身上取得一定的战绩。而在襄樊之战中,关羽也确实立下了赫赫战功,比如俘获了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并斩杀了西凉猛将庞德。
最后,就第四点原因来说,关羽一旦能攻破襄樊的话,那么,整个汉水流域都将被关羽掌控。等到那个时候,诸葛亮的《隆中对》将更加容易实现了。在《隆中对》之中,诸葛亮曾向刘备表示:“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在诸葛亮看来,北伐不能仅仅依靠益州或者荆州,也即应该两个方向齐头并进。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彻底占领汉中全境,另外又派遣宜都太守孟达率军攻占了房陵郡。其后孟达又挥军进攻上庸郡。
在占据东三郡的基础上,如果关羽可以在夺取襄樊的话,那么,襄樊、东三郡、汉中这三个地方,将会连成一线。等到北伐中原的话,这三个地方可以互相支援。而在防守的时候,这三个地方同样可以互相支援,也即实现进可攻,退可守的效果。并且,过了襄樊之后,曹魏的腹地几乎就无险可守,这同样是对今后蜀汉北伐极为有利的事情。所以,从以上几个角度来看,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显然是有充分理由的。只是,孙权为了荆州,选择和曹操联合,并派遣吕蒙偷袭荆州,在曹操和孙权两大势力的夹击之下,关羽最终兵败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