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时期的古人过不过生日?
如果要问古人过生日吗?其实古人也过生日的,只不过不像今天这样年年生日都能庆祝,尤其是年轻人。古代老年人过的生日叫作“贺寿”或“过寿”,年轻人的生日只能叫“过生日”。
根据诗经里的记载,古人在春秋时期就有贺寿的习惯,但过生日之风起源于魏晋时期。那“贺寿”和“过生日”有区别吗?当然有区别了,年轻人的生日叫“过生日”,而老年人的生日叫“贺寿”。
古人是从50岁开始“贺寿”的,往后每10年贺一次大寿,但一种情况除外——如果父母有一方还健在,你不能贺寿,只能过生日。也就是说你只有过了50岁,且父母都过世了,你才能“贺寿”,如果违背了这个规矩“过寿”,那是“折寿”的行为,很不吉利。
古代祝寿过程大概流程是回帖、上礼、祝词、上席、回礼。回帖,是指祝寿之人会先收到主人家发出的邀请贴。收到帖子的人会在生辰当天将帖子和寿礼送回去,分为回帖和上礼。当然也有一些人没有收到帖子,而去祝寿的。主人家就会在现场补录姓名和收到的礼品,没有帖子的人只登记和唱礼(大声喊出祝寿之人的姓名和礼物)。
祝词,是指在开席之前重要客人给寿星现场说的祝福的话。最后才开始正式地开始吃饭、喝酒。
回礼,在宴会结束以后主人会准备一些随手礼,回赠给祝寿之人,几乎是人手一份。这些大概就是古代祝寿的全部过程吧!也有一些大户人家的寿宴会提前一天开始,主要的娱乐活动就是搭戏台看戏或者文人之间的一些才艺比拼为主。我们今天的很多诗词歌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被记录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