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为什么不愿意去养老院?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回乡下,给姨母过生日,跟表弟他们闲聊,听到一则消息:邻村一个八十岁的老太太,一直靠儿女们轮着照顾,这次轮到女儿的时候,女儿有事分不开身,就计划把老人送到村里的养老院,老人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言不发,当晚就服药自尽了。
好端端的,老人命丧黄泉,女儿追悔莫及,兄弟们怨声连连,乡邻们议论纷纷。这以后,女儿还怎么回娘家呢?
说实话,现在政府特别重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也鼓励民办设立养老机制,农村大一点的村里几乎都有小型养老院,给那些需要赡养又分身无术的家庭,提供了很多便利。可是,在我国,特别是在农村,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年人大多还是不愿接受去养老院生活,他们想要的就是“在家养老”,认为“我养你小,你养我老”,是天经地义的。
我二姑,八十七岁的高龄,一辈子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养活了三儿三女。孩子们都很孝顺,无奈都不在身边,好多年了都是姑姑独自生活。冬天来了,大哥实在不放心老母亲,把她接到身边,可春天一到,老人就吵着要回乡村,开始哥还以为姑姑是想念老家了,后来才知道,老母亲是怕万一有个闪失,城市里非要火葬,说对不起祖先。
女儿们住在邻村,接姑姑去总是住不到两天,就要回去,说各有各的老人,不如在自己家自在。好在,姑姑还可以自理,能够摸索着做饭,姐姐们便隔三差五去送点馍馍零食,帮着收拾打扫一下,也算勉强凑合着度日。
我爸不放心老姐,礼拜天总想去看看她,也跟表哥他们商量着想把姑姑送去养老院,觉得在那里有人照顾,还有同龄人陪着唠嗑不寂寞,可姑姑死活不肯。追问的紧了,姑姑说:我六个孩子呢,都挺好的,孝顺懂事,我去住养老院,不是让人戳孩子们的脊梁骨吗?所以,姑姑宁肯一个人孤独守家,也不愿踏进养老院。
像我姑姑这样的老人,太刚强,总是为孩子们着想,不愿意拖累儿女。在她的内心,传统观念的影响早已经根深蒂固,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意孩子们背上不孝的骂名。没办法,哥哥只能抽空回老家,陪老妈多住几天,就这姑姑也经常撵他走,让他回城做自己的事。
写到这里,想到我家婆婆。婆婆五十多岁的时候就得了脑溢血,如今已经八十多了,恢复的还算不错,除了有些老年痴呆,生活还算能够自理,这些年一直跟着我生活。人上了岁数,腿脚就不是很利索了,长期吃药引起骨质疏松,去年一年就骨折了两次,为了更好地照顾婆婆,就找了个住家保姆,专门陪伴她。
谁料想,年轻时候通情达理的婆婆,老了却变得不近情理,总挑保姆的刺,一不高兴就要赶保姆走。刚开始,我以为是保姆对她不好,就重新换了一个,可没过几天又故技重施。这回,我特意留心观察了一下,是婆婆的不对,是她在无理取闹。
晚上,我们特意支开保姆,跟婆婆谈话。婆婆说:我不想要外人伺候,就想让你照顾,还不花这冤枉钱。我说我身体出了问题,正在康复锻炼呢,没有精力,体力也达不到。婆婆一脸的不开心,不过还是答应不闹了。
过了没有多久,婆婆又开始折腾了。实在无法,只能开车带着她,去周边的几个敬老院看看,其实并不是要送她去,只是想让她体验一下那里的生活。看着养老院里简陋的设施,不算丰盛的饭菜,老人们简单的生活,再对比她在家享受的一切 ---- 有专人照顾,每天我换着花样给她调剂伙食,衣服被褥清爽干净,还有家人陪着,真的没有理由不满足。
其实,我心里也明白,婆婆一辈子节俭惯了,以前是我照顾她,不用花钱,现在一下子要额外拿出工资请保姆,她心里舍不得。再一个,她已经习惯了享受家人无微不至的照料,觉得现在把她交付给外人,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她的闹腾,更多的是害怕孤独,缺乏安全感。
我们这一代,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的人们,能够理解父母在养老问题上的选择,也愿意配合老人们,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虽然,社会养老机制在逐步完善,可真正心甘情愿去养老院生活的老人,还是屈指可数的,好多老人都在心理上排斥,害怕改变长久养成的习惯和生活环境,害怕被家人忽略,他们更愿意待在家里,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可事实上,又有几家能够做到呢?生活的压力,需要我们努力奔波,挣钱养家,儿女们也要抚养,老人们老了,更需要我们来尽心照顾,自己的身体也开始发出警告了,需要休养。就如一篇文里所说的:我背上背的,怀里抱的,一样也无法舍弃。能够样样兼顾的,大概只有神仙了。
我曾经跟闺蜜一起探讨过这个问题,当我们老了,就选择一家环境优美,服务周到的养老院,跟好友一起抱团养老,健康快乐地过属于自己的生活,尽量不给孩子们添麻烦,摈弃掉“养儿防老”的旧思想。估计我们这一代,能够想通这个问题,心情愉快地住进养老院,享受老年生活。
当今社会能做的,唯有在能够达到的条件下,尽量改善养老院的环境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加大宣传力度,让老年人逐步接受这种新型养老思想,让他们感受到在养老院有人陪着,有人照顾,比在家开心快乐,还能让儿女们去放心地工作,这样多好。
如果经济能力允许,我还是赞成请个住家保姆,一对一的照顾老人,这样让老人们待在熟悉的环境里,心理安全些,儿女们再能够经常去看望,陪父母聊聊,吃吃饭。这样的养老方式,大概更适合从家庭赡养到养老院托付过渡,也能让老人们从思想上容易接受一点。
愿我们的老人都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有一个安稳的、不孤独的、
快乐的老年生活。
亲爱的,欢迎您的光临。我是花儿,一个人到中年的女文青,喜欢读书,喜欢把自己的心情用文字码出来,分享给朋友们。
好端端的,老人命丧黄泉,女儿追悔莫及,兄弟们怨声连连,乡邻们议论纷纷。这以后,女儿还怎么回娘家呢?
说实话,现在政府特别重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也鼓励民办设立养老机制,农村大一点的村里几乎都有小型养老院,给那些需要赡养又分身无术的家庭,提供了很多便利。可是,在我国,特别是在农村,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年人大多还是不愿接受去养老院生活,他们想要的就是“在家养老”,认为“我养你小,你养我老”,是天经地义的。
我二姑,八十七岁的高龄,一辈子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养活了三儿三女。孩子们都很孝顺,无奈都不在身边,好多年了都是姑姑独自生活。冬天来了,大哥实在不放心老母亲,把她接到身边,可春天一到,老人就吵着要回乡村,开始哥还以为姑姑是想念老家了,后来才知道,老母亲是怕万一有个闪失,城市里非要火葬,说对不起祖先。
女儿们住在邻村,接姑姑去总是住不到两天,就要回去,说各有各的老人,不如在自己家自在。好在,姑姑还可以自理,能够摸索着做饭,姐姐们便隔三差五去送点馍馍零食,帮着收拾打扫一下,也算勉强凑合着度日。
我爸不放心老姐,礼拜天总想去看看她,也跟表哥他们商量着想把姑姑送去养老院,觉得在那里有人照顾,还有同龄人陪着唠嗑不寂寞,可姑姑死活不肯。追问的紧了,姑姑说:我六个孩子呢,都挺好的,孝顺懂事,我去住养老院,不是让人戳孩子们的脊梁骨吗?所以,姑姑宁肯一个人孤独守家,也不愿踏进养老院。
像我姑姑这样的老人,太刚强,总是为孩子们着想,不愿意拖累儿女。在她的内心,传统观念的影响早已经根深蒂固,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意孩子们背上不孝的骂名。没办法,哥哥只能抽空回老家,陪老妈多住几天,就这姑姑也经常撵他走,让他回城做自己的事。
写到这里,想到我家婆婆。婆婆五十多岁的时候就得了脑溢血,如今已经八十多了,恢复的还算不错,除了有些老年痴呆,生活还算能够自理,这些年一直跟着我生活。人上了岁数,腿脚就不是很利索了,长期吃药引起骨质疏松,去年一年就骨折了两次,为了更好地照顾婆婆,就找了个住家保姆,专门陪伴她。
谁料想,年轻时候通情达理的婆婆,老了却变得不近情理,总挑保姆的刺,一不高兴就要赶保姆走。刚开始,我以为是保姆对她不好,就重新换了一个,可没过几天又故技重施。这回,我特意留心观察了一下,是婆婆的不对,是她在无理取闹。
晚上,我们特意支开保姆,跟婆婆谈话。婆婆说:我不想要外人伺候,就想让你照顾,还不花这冤枉钱。我说我身体出了问题,正在康复锻炼呢,没有精力,体力也达不到。婆婆一脸的不开心,不过还是答应不闹了。
过了没有多久,婆婆又开始折腾了。实在无法,只能开车带着她,去周边的几个敬老院看看,其实并不是要送她去,只是想让她体验一下那里的生活。看着养老院里简陋的设施,不算丰盛的饭菜,老人们简单的生活,再对比她在家享受的一切 ---- 有专人照顾,每天我换着花样给她调剂伙食,衣服被褥清爽干净,还有家人陪着,真的没有理由不满足。
其实,我心里也明白,婆婆一辈子节俭惯了,以前是我照顾她,不用花钱,现在一下子要额外拿出工资请保姆,她心里舍不得。再一个,她已经习惯了享受家人无微不至的照料,觉得现在把她交付给外人,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她的闹腾,更多的是害怕孤独,缺乏安全感。
我们这一代,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的人们,能够理解父母在养老问题上的选择,也愿意配合老人们,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虽然,社会养老机制在逐步完善,可真正心甘情愿去养老院生活的老人,还是屈指可数的,好多老人都在心理上排斥,害怕改变长久养成的习惯和生活环境,害怕被家人忽略,他们更愿意待在家里,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可事实上,又有几家能够做到呢?生活的压力,需要我们努力奔波,挣钱养家,儿女们也要抚养,老人们老了,更需要我们来尽心照顾,自己的身体也开始发出警告了,需要休养。就如一篇文里所说的:我背上背的,怀里抱的,一样也无法舍弃。能够样样兼顾的,大概只有神仙了。
我曾经跟闺蜜一起探讨过这个问题,当我们老了,就选择一家环境优美,服务周到的养老院,跟好友一起抱团养老,健康快乐地过属于自己的生活,尽量不给孩子们添麻烦,摈弃掉“养儿防老”的旧思想。估计我们这一代,能够想通这个问题,心情愉快地住进养老院,享受老年生活。
当今社会能做的,唯有在能够达到的条件下,尽量改善养老院的环境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加大宣传力度,让老年人逐步接受这种新型养老思想,让他们感受到在养老院有人陪着,有人照顾,比在家开心快乐,还能让儿女们去放心地工作,这样多好。
如果经济能力允许,我还是赞成请个住家保姆,一对一的照顾老人,这样让老人们待在熟悉的环境里,心理安全些,儿女们再能够经常去看望,陪父母聊聊,吃吃饭。这样的养老方式,大概更适合从家庭赡养到养老院托付过渡,也能让老人们从思想上容易接受一点。
愿我们的老人都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有一个安稳的、不孤独的、
快乐的老年生活。
亲爱的,欢迎您的光临。我是花儿,一个人到中年的女文青,喜欢读书,喜欢把自己的心情用文字码出来,分享给朋友们。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