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奇葩说”看如何辩论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奇葩说”第五季开始了!这是我最喜欢的娱乐节目,虽然网上对第五季有不少炮轰新闻,但出于对辩论的浓厚兴趣,我想就杨奇函和庞颖的这段精彩辩论自学一下辩论技巧。
主题:“红包能不能代替礼物?”
正方:庞颖(后发言)
反方:杨奇函(先发言)
(1)
观点要有新意,逻辑缜密,要和自己优势关联
同时观点要对主题升华,提炼出高价值内容
拿到辩题,就要思考自己的立论,明确要陈述的要点,论据和论证最好能结合自己的优势来说。
比如开篇3分钟陈词阶段,杨奇函先从李光耀访华时,我国领导赠他礼物的事例说起,提出观点: 红包不能替代礼物,因为礼物代表着爱、关注、仪式感。
因为杨奇函的优点在于博学,引今据典,所以他的演讲词有大量的诗词金句,如“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礼物让我们前程可奔赴,礼物让我们岁月可回头”等,立刻建立了观众对他的博学印象,文化人到哪里都是备受尊敬的,何况还是清华大学的文化人,这就为他的开辩起了一个好头。
但庞颖到底是久经沙场,她先找出了杨奇函论证中的漏洞——家书不能称之为礼物,然后从对方的观点直接引出自己的观点: 红包同样可以表达爱和心意 ,说明她的临场应变能力非常强。
因为庞颖是名学生,这也是其优势,她便把“穷学生”需要钱的论据穿在整个演讲中,赚足了观众眼球。然后她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发红包、婚礼随份子,这两个紧贴民心的论证去强调自己的第一个观点: 因为劳动人民缺钱,随份子相当于众筹,送红包就是表达心意、爱和诚意 。
到这里可以说是两人不分伯仲,一个重理论一个重实践,各有千秋,但接下来,庞颖却将观点升华了,她提出了第二个观点: 送红包还是送自由 ,因为现代人最讨厌别人替我们做决定, 最重要的心意是尊重别人的心意 。
分水岭就此被拉开,庞颖就比杨奇函更高,因为她的观点不仅涵盖了杨奇函的观点,她还提出了送礼就是送自由的精神层次提炼。当然这和庞颖第二个讲的优势很有关系,如果杨奇函能在下面的“抬杠“环节,就“自由”提出观点反驳也能把比分扳回来,下面我们来看看自由辩论环节。
(2)
要有自己预设的逻辑,不要被对方的思路带走
要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不能无视对方的问题
自由辩论阶段开始了。杨奇函首先发问,你既然说红包好,那些送你礼物的人不会不高兴吗?(杨奇函如能马上就“自由”提出问题多好,好可惜)
庞颖回应说“ 不是不能送礼物,而是送红包也可以体现爱 ”,她把回应重点放到了“也”上,这样就把她的观点范围扩大了,很好地回应了杨奇函,但这是一个双刃剑,既能让自己领地更广阔,但也给了别人进攻自己的理由。
如果杨奇函能用好这把利剑,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将会是自己的绝佳机会,可惜的是,他没有。
第一回合庞颖占了上风。
随后,庞颖主动发问:“既然你觉得送礼能体现仪式感,那么中秋节是不是一定要送月饼”,这显然是庞颖预先设好的套,本来杨奇函可以顺着自己的主张说下去,中秋节送月饼是人之常情,即使庞颖再扔出用红包替代月饼,杨奇函就可以说你刚才说送红包也可以体现爱,那么送礼物也可以体现爱呀,直接怼回去,但可惜的是,杨奇函却牵强的说自己不爱吃月饼,不清楚会不会送月饼,这显然是“露怯”了,为自己最后的低分着实画了个押。
第二回合庞颖又占了上风。
然后,杨奇函主动发问,他经过思考,终于找到了回应“送礼物也是送自由”的点,引导观众把关注点从礼物转移到男人本身,表达 男人应该更加勤奋,因为你送的礼物女孩不喜欢,不是礼物本身,而是你自己 ,观众的思路迅速被带走,杨奇函本应松口气的,可是庞颖迅速回应,那既然男人让你绝望,红包不是提高了鉴赏力吗?
第三回合打平。
此时杨奇函时间用完,庞颖随后补充了自己刚才没讲完的月饼话题,再次点明主题:礼物重要的核心意义:心意、仪式感,都可以被红包所承载。
抬杠结束,可以看出杨奇函没有抓住本属于自己的机会,而且观众是被杨颖的思路带着走了,胜负此时已经一目了然。
(3)
说例证,用自己的故事是最保险的选择,因为只有自己的故事才最能打动别人
最后是总结陈词阶段,庞颖先发言,她用自己考上耶鲁,发愁没有学费,朋友慷慨解囊的事例再次强调了自己的观点, 红包可以替代礼物,不要用人的渣来说红包的渣。
杨奇函随后发言,他打了感情牌,通过自己以前不知道怎么送礼物导致失去女朋友的案例,现身说法 钱存着会贬值,爱存着会升值;我会送礼物了,你能回来吗 ?
应该说结辩各有千秋,只是自由辩论阶段大势已去,杨奇函回天乏术。
我之所以喜欢看辩论的原因,在于它不仅是口才的展示,更是自己平时积累知识、提炼观点、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
辩论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记得梁文道在一期《开卷八分钟》曾经说过, 辩论的目的不是为了赢,而是为了学习真理。
那些用声音大、语速快、不让对方说话、撒泼卖萌的辩论方式到头来都是哗众取宠,不值得学习,辩论最重要的始终是言之有物!杨奇函每天都问自己一句话: 今天的你比昨天更博学了吗 ?也许这就是我们想要提升自己辩论能力的关键。
主题:“红包能不能代替礼物?”
正方:庞颖(后发言)
反方:杨奇函(先发言)
(1)
观点要有新意,逻辑缜密,要和自己优势关联
同时观点要对主题升华,提炼出高价值内容
拿到辩题,就要思考自己的立论,明确要陈述的要点,论据和论证最好能结合自己的优势来说。
比如开篇3分钟陈词阶段,杨奇函先从李光耀访华时,我国领导赠他礼物的事例说起,提出观点: 红包不能替代礼物,因为礼物代表着爱、关注、仪式感。
因为杨奇函的优点在于博学,引今据典,所以他的演讲词有大量的诗词金句,如“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礼物让我们前程可奔赴,礼物让我们岁月可回头”等,立刻建立了观众对他的博学印象,文化人到哪里都是备受尊敬的,何况还是清华大学的文化人,这就为他的开辩起了一个好头。
但庞颖到底是久经沙场,她先找出了杨奇函论证中的漏洞——家书不能称之为礼物,然后从对方的观点直接引出自己的观点: 红包同样可以表达爱和心意 ,说明她的临场应变能力非常强。
因为庞颖是名学生,这也是其优势,她便把“穷学生”需要钱的论据穿在整个演讲中,赚足了观众眼球。然后她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发红包、婚礼随份子,这两个紧贴民心的论证去强调自己的第一个观点: 因为劳动人民缺钱,随份子相当于众筹,送红包就是表达心意、爱和诚意 。
到这里可以说是两人不分伯仲,一个重理论一个重实践,各有千秋,但接下来,庞颖却将观点升华了,她提出了第二个观点: 送红包还是送自由 ,因为现代人最讨厌别人替我们做决定, 最重要的心意是尊重别人的心意 。
分水岭就此被拉开,庞颖就比杨奇函更高,因为她的观点不仅涵盖了杨奇函的观点,她还提出了送礼就是送自由的精神层次提炼。当然这和庞颖第二个讲的优势很有关系,如果杨奇函能在下面的“抬杠“环节,就“自由”提出观点反驳也能把比分扳回来,下面我们来看看自由辩论环节。
(2)
要有自己预设的逻辑,不要被对方的思路带走
要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不能无视对方的问题
自由辩论阶段开始了。杨奇函首先发问,你既然说红包好,那些送你礼物的人不会不高兴吗?(杨奇函如能马上就“自由”提出问题多好,好可惜)
庞颖回应说“ 不是不能送礼物,而是送红包也可以体现爱 ”,她把回应重点放到了“也”上,这样就把她的观点范围扩大了,很好地回应了杨奇函,但这是一个双刃剑,既能让自己领地更广阔,但也给了别人进攻自己的理由。
如果杨奇函能用好这把利剑,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将会是自己的绝佳机会,可惜的是,他没有。
第一回合庞颖占了上风。
随后,庞颖主动发问:“既然你觉得送礼能体现仪式感,那么中秋节是不是一定要送月饼”,这显然是庞颖预先设好的套,本来杨奇函可以顺着自己的主张说下去,中秋节送月饼是人之常情,即使庞颖再扔出用红包替代月饼,杨奇函就可以说你刚才说送红包也可以体现爱,那么送礼物也可以体现爱呀,直接怼回去,但可惜的是,杨奇函却牵强的说自己不爱吃月饼,不清楚会不会送月饼,这显然是“露怯”了,为自己最后的低分着实画了个押。
第二回合庞颖又占了上风。
然后,杨奇函主动发问,他经过思考,终于找到了回应“送礼物也是送自由”的点,引导观众把关注点从礼物转移到男人本身,表达 男人应该更加勤奋,因为你送的礼物女孩不喜欢,不是礼物本身,而是你自己 ,观众的思路迅速被带走,杨奇函本应松口气的,可是庞颖迅速回应,那既然男人让你绝望,红包不是提高了鉴赏力吗?
第三回合打平。
此时杨奇函时间用完,庞颖随后补充了自己刚才没讲完的月饼话题,再次点明主题:礼物重要的核心意义:心意、仪式感,都可以被红包所承载。
抬杠结束,可以看出杨奇函没有抓住本属于自己的机会,而且观众是被杨颖的思路带着走了,胜负此时已经一目了然。
(3)
说例证,用自己的故事是最保险的选择,因为只有自己的故事才最能打动别人
最后是总结陈词阶段,庞颖先发言,她用自己考上耶鲁,发愁没有学费,朋友慷慨解囊的事例再次强调了自己的观点, 红包可以替代礼物,不要用人的渣来说红包的渣。
杨奇函随后发言,他打了感情牌,通过自己以前不知道怎么送礼物导致失去女朋友的案例,现身说法 钱存着会贬值,爱存着会升值;我会送礼物了,你能回来吗 ?
应该说结辩各有千秋,只是自由辩论阶段大势已去,杨奇函回天乏术。
我之所以喜欢看辩论的原因,在于它不仅是口才的展示,更是自己平时积累知识、提炼观点、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
辩论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记得梁文道在一期《开卷八分钟》曾经说过, 辩论的目的不是为了赢,而是为了学习真理。
那些用声音大、语速快、不让对方说话、撒泼卖萌的辩论方式到头来都是哗众取宠,不值得学习,辩论最重要的始终是言之有物!杨奇函每天都问自己一句话: 今天的你比昨天更博学了吗 ?也许这就是我们想要提升自己辩论能力的关键。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