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高中早恋怎么办
高中绝大多数恋爱不会对学生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反而会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初恋记忆,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对爱情的憧憬,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爱情观都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孩子上高中早恋怎么办?跟着我一起去看看吧。
一、高中生早恋家长怎么办
一、年龄,适时调整自己和孩子相处的状态,小学生的父母是保姆,初中生的父母是导师,高中生的父母应该是顾问。顾问就是孩子有顾就问,没顾就少问。
二、认识规律,大禹治水。很多父母希望孩子生活在类似真空的理想状态,不能有七情六欲,但这不符合规律。孩子虽小,也是完整的人,忽视孩子情感的家长不是好家长。较好的方式是指导孩子应对恋爱中的问题,同孩子讨论合适的行为规范。比如可以恋爱,但发生了关系是底线;如果发生了关系,怀孕是底线;如果怀孕了,第一时间告知自己的父母是底线。等等。告诉孩子在不同状况下的行为规范,比限制孩子体验恋爱的感觉行之有效。
三、亡羊补牢,虚心学习。理性宽容爱学习的父母,会培养自我约束的孩子。如果父母不理性、不宽容,不爱学习,就难以培养出自我约束好的孩子。如果已经如此,非父母学习并改变自己,难以改变孩子。有人说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这话虽有些绝对,但有九成是对的。父母通过学习,可以重新赢得孩子的信赖和尊重,父母和孩子之间虽有距离,但也有引力,会让孩子像卫星一样围绕在父母周围。
二、如何正确处理早恋
1、尊重关心,正面疏导
对于早恋的学生,绝对不能加以歧视,要理解尊重他们的感情,在理解的基础上赢得他们的信任,以关怀爱护的态度亲近他们、帮助他们。有的班主任视学生早恋为“大逆不道”,一旦发现哪个学生有早恋行为就采取“紧急措施”,如不点名实有所指的暗示批评,限期断交,等等,甚至斥之为“作风不正派”、“思想品质不好”,或用讥讽挖苦的语言当众羞辱学生,或向家长告状,借家长之手严加管教。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办法,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正陷入早恋迷途的学生感到压抑和苦闷。
班主任在发现学生有早恋迹象,或经过认真观察确认学生是在早恋时,一般不要急于去处理,而先要冷静地进行一番分析,根据该生的性格特点,考虑教育帮助的方案,避开众人,可以个别谈心施教,尊重学生的隐私,严格保守秘密。或者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是必要的,目的在于说服家长教育孩子时不斥责、辱骂,使家长和孩子之间心地相融,信任谅解。
2、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对早恋学生不能粗暴地干涉,强行拆散,也不能居高临下,严词训斥,班主任应成为学生生活道路的引路人,以平等的态度,以朋友和“参谋”的身份,晓以利害,喻以事理,帮助他们处理好关系,这关系到他们终身幸福的问题。由于中学生自我克制的能力较差,在通过说服教育,学生心悦诚服的前提下,班主任可帮助学生订出自我约束的守则,并帮助督促他们自觉地履行守则。我班有两个男女同学经常在一起,关系比较密切,他们上课精神恍惚,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我发现后找他们谈心,了解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我答应他们暂时不告诉家长,同时向他们提出必须遵守的两项规定:一是不准单独在一起,在学校内保持正常交往;二是要把精力放到学习上。这两位同学遵守了规定,他们逐渐理智地感觉到自己的恋爱的确有问题。其实,不是他们自身有问题,而是恋爱的时间不对,这只是一个美丽的错误。结果,他们之间的关系慢慢就变成了正常的同学交往。
3、信任代替批评,处理方法得当
一旦发生早恋,切不可一棒子打死,应对早恋学生一定要给与宽容理解。班主任一定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以便有的放矢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班里有位男生张某某,个性开朗,聪明好学。但他最近情绪很不好,上课总是无精打采,班级的活动也不怎么参与,而且学习成绩下降了很多。通过观察与多方面的了解,我确定他“谈恋爱”了。多次找他谈心,表示我会帮他处理好这件事情。但是不论我怎么引导,他就是不肯透漏那名女生是谁,可我心里早已清楚那个女生是谁。他对我保证说他自己一定会处理好的,但是一周过去了他还是原来的样子。我找准机会,为他调换了座位,不露声色的把他和他心仪的那位女生安排在一起了。我的观点是既然他暗恋她,俗话说“距离产生美”,以前他们之间有距离,他才会没心思学习,我让他们坐在一起,没了距离他还会是那样吗?事实证明我的做法没有错,现在的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不思进取了,他又恢复到原来活泼好学的样子,并且他和那名女生的关系也不再是我所不放心的那种关系了。
拓展:
引导孩子以积极的心态认识青春期爱情
爱情在每个人心中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是它的'核心特质是积极、美好的。一项针对美国、俄罗斯、立陶宛、中国的跨文化研究表明,恋爱被认同的五个核心特点包括:生理吸引、侵入性思维、利他主义、自我实现、情感满足,这些特点具有国家间的一致性。其中,生理吸引是指认同性吸引很重要;侵入性思维是指总是想到对方;自我实现是指认为恋爱让自己变得更坚强、成为更好的人;利他主义是指愿意为对方付出;情感满足是指认为浪漫关系是最幸福的事。
在华中师范大学的调查中,88%谈过恋爱的初中生认为“早恋”利弊相当,持中立态度,或认为利大于弊。这说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业方面的影响仅是潜在后果的一部分考量,其他部分的收获可以弥补这一部分可能的损失。研究表明,健康的青春期恋爱可以帮助孩子们发展自己的社会情感能力,健全自己的人格,完善自己的道德观念,并为将来的人际交往打下基础。因此,教育者在给青少年说“爱情”这一话题时,需要传达积极、正面的思想,让他们认识到爱情中的美好品质,切勿打破他们对于爱情的美好向往。
当然青春期的爱情心理有其特殊性。青少年处于从儿童到成年人的过渡时期,他们大多在恋爱问题中并非像成年人那样在意关系的联结和长久性,而是更多地关注自我探索和自我发展。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关注异性,也愿意让异性关注自己,注重穿着打扮,在意异性对自己的看法。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教育者需要让孩子认识到这一点。当孩子能够直面这一份内心的悸动,它很可能成为自我发展和完善的激励因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或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关心、学会表达、学会完善自我,这些都是追求爱情的重要品质。
帮助孩子看清青春期爱情的风险性因素
情绪问题
研究表明,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身心尚未成熟,他们的恋爱往往表现出不稳定性高、周期短等特点。一项2003年的美国国家性调查发现,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的平均恋爱周期在变长,但几乎不超过一年。
表白被拒绝、暗恋、失恋、恋爱中的矛盾和周围人的压力等通常会成为情绪问题的根源,进而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一项1995年的研究显示,在恋爱关系中的青少年会比其他青少年体验到更多的冲突和情绪的波动。尽管情绪起伏较大是青少年的一个普遍特征,但恋爱中青少年的情绪起伏相对更极端。调查发现,中学生失恋时出现“悲观痛苦、无法自拔”,“把爱变成恨”或“没法再活、想寻短见”等极端情绪的人数比例高达13.4%。在心理咨询和个案研究中,青少年也不乏因失恋而带来严重情绪问题,从而较长一段时间影响生活、学习的案例。
华中师范大学的研究显示,青春期恋爱发生的几率在所谓的好学生和差生之间是非常相近的。60%谈过恋爱的初中生表示自己成绩有所下降,因为时间、精力难以合理分配。这一结论得到了美国佐治亚大学2013年一项对于初中生恋爱的研究的支持。佐治亚大学的研究者认为,初中谈恋爱的学生拥有更低的学习水平,更高的辍学几率,甚至有更高的概率滥用药物。当校园情侣尤其是同班情侣分手后,学生很难处理校园里的人际关系,这些都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业造成压力。
身体健康
青春发育期的孩子身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且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对自己的性决策负责,被疾病感染和被心理伤害的风险较高。一项2009年的全国调查发现,15~19岁年龄段中有17%受访者曾经怀孕,5.9%曾多次怀孕。而高达90.9%怀过孕的年轻女性经历过人工流产,其中19%曾经历过多次人工流产。因此,教育者需要教会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教授学生保持个人卫生、避孕和预防疾病等知识,培养学生交流、协商、负责任的决策等能力。在儿童和青少年进入性活跃期之前,需要接受全面性教育,这样他们才能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与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