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 我来答
慧圆教育
2022-06-20 · TA获得超过4843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90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12万
展开全部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认识本文的8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参照“我的词语库”和课后习题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通过识字、读书活动,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识字;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写字;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

   教学准备:

  有关蝈蝈的知识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认识蝈蝈吗?介绍蝈蝈的有关知识。你们听过蝈蝈的歌吗?谁愿意模拟一下蝈蝈的歌?如果让你给蝈蝈的歌取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会取什么样的名字?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在豆花盛开的季节,去乡间聆听蝈蝈充满快乐和希望的歌。板书课题《绿色的歌》。为什么歌是绿色的?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感悟,自主识字:

  1、初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和自然段的序号。

  2、小组合作识字,学文。

  a、对于书上有注音的生字,借助汉语拼音认识。

  蝈、挂、蔫、挚、虑、秧、胳、膊、朴、素

  b、没有注音的生字,通过查字典认识字音,了解字义。

  盛、露、霞、秧、粉

  c、读准多音字的读音。

  盛:shènɡ 盛开

  chénɡ盛饭

  露:lù 露珠

  lòu 露馅

  乐:lè 快乐

  yuè 音乐

  3、学习生词。

  a、联系上下文理解。

  b、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生词。

  圆润:饱满而润泽。

  晶亮:晶莹光亮。

  清凉:凉而使人感觉爽快。

  忧虑:忧愁担心。

  朴素:不浓艳,不华丽。

  真挚:真诚恳切。

  4、检查识字情况。

  5、巩固月字旁的字,找出“真挚”的近义词,“朴素”的反义词。

  三、朗读评比:

  1、教师朗读课文。

  2、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做好竞赛的准备。

  3、学生汇报朗读课文,全体参与评价。

  4、老师评价朗读情况,重点指导第2自然段的朗读。

  四、学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仔细观察。

  2、自由发言: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为什么?

  3、教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

  4、独立练习,揣摩,老师巡视,指导。

  5、书写评价。

  五、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设计: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想想你还听过哪些小动物的歌声?

  3、积累形容词。

  ( )的晚霞 ( )的月亮

  ( )的秋天 ( )的心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

  1、认读生字卡。

  2、出示本课学习任务。

  二、精读课文:

  1、要求学生齐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说说每一段写了什么?有哪些小动物唱歌?

  第1自然段:写蝈蝈在豆花盛开的季节不停地唱歌。

  第2自然段:写蝈蝈的歌很好听。

  第3自然段:写蝈蝈自由自在地歌唱,许多动植物都在听。

  第4自然段:赞美蝈蝈的歌。

  3、哪一段写了蝈蝈的歌好听?画出各个时间蝈蝈的歌有什么不同?找出比喻句。

  4、自由发言:小歌唱家在什么地方歌唱呢?

  5、师读二、三段,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

  6、讨论:为什么说是“绿色的歌”呢?飘着“金色的梦”又是怎么回事?

  三、指导朗读:

  1、激趣:谁愿意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2、重点指导朗读方法。

  3、师生一起在读中感悟。

  四、语文实践活动:

  1、想想,你还听到过哪些昆虫的歌声?由此你会产生什么感受?

  2、抄一抄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是按总—分—总的顺序来写的,写得非常优美,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写作顺序来写作文。

  六、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推荐学生阅读《金色的草地》。

  板书设计:

  9 绿色的歌

  早晨 像……

  蝈蝈的歌 午后 像…… 绿色

  傍晚 带、飘、伴

  (自然、朴素、真挚)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二段,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2、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万里长城》。我们知道,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东西横亘着一道气势雄伟、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 今天,我们就将浏览络课件,参观这一伟大的中华建筑。

   二、制作参观券

  要想参观长城,你必须自己设计完成一张长城参观券,怎么样?能行吗?好,先请你回忆一下,这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打开长城券,从长城文中直接复制,用摘录法概括三大段段落大意,分别列在小圆点后面。很简单,赶快行动吧。

   三、浏览自学:

  凭着自己的聪明智慧,我们很快走进了长城,这里有风光馆、历史馆、建筑馆,请你选择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参观,同时完成有关练习。

  学生选择一个特点,认真朗读有关课文,查阅文字图片资料,互相交流讨论。

   四、交流汇报

  现在我们交流刚才学习的收获,请同学们踊跃汇报。

  1、有道是,“不到长城非好汉”风光馆的同学,你们已经一睹为快了,现在就请你做小导游,带领大家游览长城,欣赏图片——参观关隘——观看录象——讲解课文。课文的第二段就形象地展示长城的磅礴气势和宏伟规模。让我们通过自己深情的朗读来抒发对长城由衷的赞美。(齐读课文第二段。)

  2、登上长城,我们在赞叹之余,不禁无限感慨,那筑造长城的条石、每块重达两、三千斤,要把它们运上山顶,就是在我们拥有巨大马力起重机的今天,恐怕还是一个难题,何况在两千年以前,,光靠劳力搬运,简直无法想象。从建筑馆出来的`同学,你能解开长城的建筑之谜吗?。说一说:你此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正是我国古代()。

  那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用“读了——我明白了——”的句式回答。

  师:长城是用砖头、条石筑成的,更是千万个劳动人民的血汗和生命筑成的,

  所以有人说,长城的每一块砖石,都记录着一个悲惨的故事。

  师:长城这座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的历史变迁,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聪明智慧、卓越的建筑才能和伟大的创造。

  3、最后,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追溯长城的悠久历史。请历史馆参观的同学展示你的学习成果。(出示表格填写各朝代长城的建筑情况和作用)

  师:是的,在远古时代,万里长城是以金戈铁马、逐鹿争雄的军事工程而诞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统一,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长城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请你思考,今天的长城,存在的意义又何在?对,各族同胞和国际友人又把他看作和平的象征、友谊的纽带和旅游的胜地。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五、长城随想

  最后,请你思考课后问题,“为什么说万里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你可以阅读课文,可以《长城》,也可以自己上查找资料,摘录重点词句,适当归纳制成幻灯片,并插入你喜欢的长城图片。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识字,学习写三个生字。

  2、创设情境,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能力。

  3、通过学习课文,进行说话训练,使学生了解大海为人类做了许多贡献,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创设情境,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媒体:

  计算机软件,录像。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浪娃娃。上节课我们练习了正确读文、认字。现在每个同学自己读一读课文,谁能读正确,就给谁画。

  (二)复习认字:

  1、认字、解困:

  出示生字:浪 树 清 应 该 着 好 欢

  1 2 3 4 5 6 7 8

  笑 了 几 科 机 发 电

  9 10 11 12 13 14 15

  (1)学生自读课文。

  (2)学生用卡片互相读生字。

  (3)指出不会读的字号,大家帮助记忆。

  2、同桌同学做拍卡片认字游戏。

  (三)学习写字:

  1、学习三个生字是:几 机 电

  2、学生想办法记生字。

  3、学生自主观察田字格中的三个生字,说出怎样才能把字写好?

  4、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好?

  5、教师范写:机

  6、学生评价。

  7、学生们练习描两个样子,练习写一个。

  8、将一名学生写的字展示出来,大家评价并修改。

  9、请大家看一看自己的字,如果不满意再写一个。

  (四)有感情读文:

  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评价。

  2、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浪娃娃,你们想看看吗?(放录像)

  你们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1)哪个自然段写的是浪娃娃呀?(第一段)

  A、学生自读第一段。

  B、指名读第一段?读出喜爱之情了吗?

  C、你们感到他喜欢浪娃娃吗?从哪儿听出来的?

  D、指名读。

  E、齐读第一段。

  (2)学习第二段。

  A、浪娃娃整天在海妈妈怀里跑来跑去,海妈妈会对他说什么?

  B、谁学着妈妈的样子读一读?

  C、请两个同学分别读这段,大家听一听,谁读得像妈妈?

  D、学生练读。

  (3)练读第三段:

  A、浪娃娃听了妈妈的话是怎样做的?是怎样说的呢?

  B、学生看录像,边读边做动作。

  (4)浪娃娃学做什么好事了?齐读第四段。

  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读课文,指名两组读,大家评价。

  (五)说话训练:

  浪娃娃可以推着机器去发电,海妈妈可以帮助我们做做什么呢?

  (六)自评:

  这篇课文学完了,你觉得自己学得怎么样?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教育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理解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可课文里却要叫“失物”。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准备一个塑料袋,内装一些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等垃圾废品。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扣题设疑,结合生活解题

  1、出示课题:

  失物招领

  学生齐读课题。

  2、小朋友,你丢过东西吗?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

  对!丢失的物品就叫“失物”。

  现在你知道在火车站、机场、公园等公共场合的“失物招领处”的作用吧。

  3、学生再次读课题引导质疑:

  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4、简单理清学生提出的问题:

  是谁丢失了东西?他们丢失了什么东西?是怎样被“失主”认领的呢?“失主”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二、初读课文

  1、电脑出示动画,配乐朗读课文,这些“失物”是什么?

  (小朋友丢的垃圾)

  2、明明是小朋友丢的垃圾怎么会变成“失物”呢?让我们一起跟小朋友到植物园去看看吧。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利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由学生字:

  读准字音,认记字型,读好轻声音节。

  2、检查自学情况:

  ⑴ 多媒体出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生自由读──抽个别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⑵ 正音,注意读准:

  翘舌音声母的字:失、专、准、双。

  后鼻音韵母的字:同、工。

  ⑶ 摘掉拼音小帽,你还会读吗?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⑷ 课文共有几小节?比比谁读得正确。

  (边读边想)

  3、标好小节:

  开火车读,如果前一人读错了,后一人将此段再读一遍。

   四、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后告诉同学们,你知道什么?

  (学生读后交流)

  2、同学们在植物园里搞了哪些活动呢?

  抽个别读第二自然段。

  (听工人爷爷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

  ⑴ 去过鳌峰公园吗?你能不能学张大爷的样子,介绍里面的一些植物?

  ⑵ 觉得鳌峰公园吗?怎样才能让这么美丽的环境保持下去呢?

  (让学生各抒己见,自由讨论,老师归纳)

   五、作业

  1、自由读课文。

  2、与家长一起收集一些植物的图片和资料。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