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

 我来答
成大文化17
2022-06-29 · TA获得超过1.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5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1.8万
展开全部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语道出了美食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

  一日三餐,人们都离不开。“吃”是人活着的根本。周作人的这篇名为“北京的茶食”选自于《雨天的书》,从日本人抱怨东京的茶食店的点心不好吃写起,引入了茶食的这一看法。可是作者说:“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可怜现在的中国生活,却是极端地干燥粗鄙,别的不说,我在北京彷徨了十年,终未曾吃到好点心。”

这样的抱怨,我们又何曾不是曾相识呢?想吃好吃的东西是正常的心理诉求,吃不到必然是有所抱怨的。就是这样的日常生活琐事,周作人把它搬到了作品之中来讨论。确实,梁实秋先生本人也承认:“数十年来,北平也正在变动,有些小贩由日渐式微到没落。”说到这里,笔者也忍不住地要感慨,儿时的一些吃食的已然消失,成为永远的会回忆。 有些茶食确实是在消失,但也不免有一些新的应运而生,倘若要说两三家能做出金典的茶食点都找不到的话,那岂不是夸张、苛刻了呢?况且北京在我们祖国是何等的地位,它的繁荣昌盛自然是不言而喻。我们听说过不少关于北京的吃食,如:北京烤鸭、烫面饺、豆渣糕、炒肝儿、驴打滚,再加上那百年老字号的手艺精心制作,哪个不是叫人垂涎欲滴?就算我们没有吃过,但是关于这一方面的描述可还真不少,老舍先生那地地道道的北京风情的描写至今还是历历在目呢。

那作为一名文学大师的周作人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通过一些资料的查询,我简单得出的结论是:一,周作人来自于鱼米之乡,饮食的习惯使他带有异乡人的挑剔情感;二,自身的浓浓故乡情怀。“除却巫山不是山”外面的东西再好,也不是家乡的味道。在《故乡的野菜》一文中,作者说:“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一个小小的野菜就能让作者如此激动,这种与他乡遇故知,两眼泪汪汪的情感是一样的。或许作者对北京茶食并不满的评价还可能是出自于其他原因。

透过作者的笔,我感嗅到了丝丝苦涩孤寂的凄然,作者想要描述的不是北京的茶食,也不仅仅是表达他的故乡情怀,或许他想表达的还有对现代快节奏生活的感慨。人们脚底踩风,身陷于各种学习、工作之上,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能有几个人真正有时间停下脚步,优雅地品味美食呢?倘若心思不在美食,从以享受为主的“食味”到变成了以填饱肚子为目的的“吃”,狼吞虎咽,那美食何以为美食呢?只怕也是如作者般,难以找到令人称心的茶食店以及茶食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