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不是为人而写的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文/乔平
在港版《西游记》中,猪八戒因为陷入情网,曾多次吟诵“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词。
相信大家都听过“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话。也有很多人经常借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句词的来龙去脉,更不知道这句词的原作者写这首词并不是为人而写。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出自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全词如下:
当年,年仅十六岁的元好问,在去并州应试的途中,遇到一个打雁的人。那人告诉元好问,他早上捕到一只大雁,把它打死了。这时候另一只大雁本可以逃出罗网,谁知它竟悲鸣着不肯离去,后来撞到地上自尽了。
元好问听到这个故事后不禁心生感慨,于是提笔写下这首《摸鱼儿·雁丘词》。
在这首词中,元好问对大雁殉情的故事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描绘,再用充满悲剧色彩的环境描写烘托,塑造了忠于爱情、生死相随的大雁形象,谱写了一曲凄婉缠绵、感人至深的爱情悲歌。
其实无论大雁,还是人类,对于自己的所爱,都会表现出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可贵的是作者小小年纪,能够从一个路人所讲的故事中领悟到“情”这个字的深刻含义,还能写出如此佳句,流传后世,其才情真是了不得。
说起元好问,还有一个诗词创作故事呢。
一天,他在荷塘边散步,听到采莲女悦耳的歌声,他一时来了兴致,朝采莲的人招手。
他高声喊道:“是否有人愿意载我一程?”那些采莲女早已看到元好问,可是哄笑一声,然后离开了。没过多久,荷塘便又重新安静下来。
元好问感到非常困惑,那些采莲女为什么都离开了呢?这时,一位老者划着一叶小舟从岸边而来。
元好问赶忙上了老者的船,然后向老者询问,为什么这里的采莲女都躲着他,好像特别怕生的样子。那位老者告诉元好问,因为今年这里出了一件奇事,所以女子都有些避讳。
元好问很好奇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于是一边欣赏荷花一边问其缘由。老者叹了口气说道:“这里溺死过人。”紧接着,又补充道,那溺死的是一对年轻男女。元好问心想,水里溺死人是常事,但同时溺死一男一女,其中定有什么故事。
老者告诉元好问,那是一对相爱的男女,但双方的家庭却不赞同。他们苦苦哀求后仍然遭到家里的反对,于是一起失踪了。他们的家人都以为他们私奔了,便请官府帮忙寻找,却没有找到。不久前,有一个采莲的人,在水里发现了他们。
看到老者脸上的惋惜之情,元好问的心情也沉重了起来。
待到下船时,元好问将一首词留给那位老者,并请他记住这首词,让采莲女代唱,以此来表达他对那对痴情儿女的敬意。
老者笑了一笑,对元好问说:“请您放心,这首词叫‘摸鱼儿’,又名‘迈陂塘’,全词116字,老汉已一一记在心里,我这就唱一遍给你听。”
这首词被后人誉为《摸鱼儿·雁丘词》的姐妹篇。
其实,元好问并不仅仅是个诗人,他还是一位高明的文艺理论家,他的《论诗三首》、《与张仲杰郎中论文》、《校笠泽丛书后记》等,几乎概括了汉朝以来的各种诗歌风格与重要诗人,所有的点评都浓缩在七言诗句之中,不仅点评准确而且文采斐然, “以诗论诗”再继杜甫风范。另外,他的为官公正清廉,虚怀若谷,不对世俗低头的品质史书中也是有所记录的。
有趣的是,元好问逝世前,吩咐后人在他身后的墓碑上只刻七个字“诗人元好问之墓”。生前是是非非,身后又由得了谁呢?有个诗人头衔足矣。
这样的举动,是不是让我们产生了一点既罗曼蒂克又神秘莫测之感呢?
在港版《西游记》中,猪八戒因为陷入情网,曾多次吟诵“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词。
相信大家都听过“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话。也有很多人经常借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句词的来龙去脉,更不知道这句词的原作者写这首词并不是为人而写。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出自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全词如下:
当年,年仅十六岁的元好问,在去并州应试的途中,遇到一个打雁的人。那人告诉元好问,他早上捕到一只大雁,把它打死了。这时候另一只大雁本可以逃出罗网,谁知它竟悲鸣着不肯离去,后来撞到地上自尽了。
元好问听到这个故事后不禁心生感慨,于是提笔写下这首《摸鱼儿·雁丘词》。
在这首词中,元好问对大雁殉情的故事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描绘,再用充满悲剧色彩的环境描写烘托,塑造了忠于爱情、生死相随的大雁形象,谱写了一曲凄婉缠绵、感人至深的爱情悲歌。
其实无论大雁,还是人类,对于自己的所爱,都会表现出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可贵的是作者小小年纪,能够从一个路人所讲的故事中领悟到“情”这个字的深刻含义,还能写出如此佳句,流传后世,其才情真是了不得。
说起元好问,还有一个诗词创作故事呢。
一天,他在荷塘边散步,听到采莲女悦耳的歌声,他一时来了兴致,朝采莲的人招手。
他高声喊道:“是否有人愿意载我一程?”那些采莲女早已看到元好问,可是哄笑一声,然后离开了。没过多久,荷塘便又重新安静下来。
元好问感到非常困惑,那些采莲女为什么都离开了呢?这时,一位老者划着一叶小舟从岸边而来。
元好问赶忙上了老者的船,然后向老者询问,为什么这里的采莲女都躲着他,好像特别怕生的样子。那位老者告诉元好问,因为今年这里出了一件奇事,所以女子都有些避讳。
元好问很好奇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于是一边欣赏荷花一边问其缘由。老者叹了口气说道:“这里溺死过人。”紧接着,又补充道,那溺死的是一对年轻男女。元好问心想,水里溺死人是常事,但同时溺死一男一女,其中定有什么故事。
老者告诉元好问,那是一对相爱的男女,但双方的家庭却不赞同。他们苦苦哀求后仍然遭到家里的反对,于是一起失踪了。他们的家人都以为他们私奔了,便请官府帮忙寻找,却没有找到。不久前,有一个采莲的人,在水里发现了他们。
看到老者脸上的惋惜之情,元好问的心情也沉重了起来。
待到下船时,元好问将一首词留给那位老者,并请他记住这首词,让采莲女代唱,以此来表达他对那对痴情儿女的敬意。
老者笑了一笑,对元好问说:“请您放心,这首词叫‘摸鱼儿’,又名‘迈陂塘’,全词116字,老汉已一一记在心里,我这就唱一遍给你听。”
这首词被后人誉为《摸鱼儿·雁丘词》的姐妹篇。
其实,元好问并不仅仅是个诗人,他还是一位高明的文艺理论家,他的《论诗三首》、《与张仲杰郎中论文》、《校笠泽丛书后记》等,几乎概括了汉朝以来的各种诗歌风格与重要诗人,所有的点评都浓缩在七言诗句之中,不仅点评准确而且文采斐然, “以诗论诗”再继杜甫风范。另外,他的为官公正清廉,虚怀若谷,不对世俗低头的品质史书中也是有所记录的。
有趣的是,元好问逝世前,吩咐后人在他身后的墓碑上只刻七个字“诗人元好问之墓”。生前是是非非,身后又由得了谁呢?有个诗人头衔足矣。
这样的举动,是不是让我们产生了一点既罗曼蒂克又神秘莫测之感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