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展开全部
前段时间读完《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借用俞老师的这句话“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作为书评标题,简单写几句。俞老师是我非常崇拜,佩服和敬重的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当然是因为他是北大学生,单在这一点上,已经足以让我仰望。其次,俞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秀的演讲能力以及不断追求进步力争卓越的奋斗精神和对自身的严格要求,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对于新东方,我多少还是有些感情的。我本科学物理,十几年前,基础学科的本科生,基本上三成去美国读PHD,三成国内保研,三成本科毕业就业,剩下一成国内转专业考研。2004年暑假,我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参加托福暑期培训班,记得很清楚,是在保福寺那里,应该是上百人吧挤在一间教室里,没有空调,中午吃盒饭,趴着休息,但每个同学都斗志满满,充满激情。当时的词汇老师是李笑来,还有一个听力老师叫Jerry,胖胖的。每天晚上回到住处都在背单词,做习题,真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被新东方精神感染了,充满斗志,目标坚定。三个月后,我考了633分(满分应该是677分),虽谈不上很高分,但也完全足够了。后来报了GRE班,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有选择出国留学,但新东方的学习经历和精神,确实是让我终身难忘。
很多地方都提到了有关新东方的创业故事以及创业过程,在这里我想谈谈我的一些看法。真正了解新东方整个创业历程的人都很清楚,没有俞敏洪的坚韧和执着,就不会有徐小平和王强的加盟,也不会有后面的新东方集团。新东方“三巨头”本质上也是资源互补,比如徐小平负责出国咨询、王强负责口语、俞敏洪负责考试培训,各自负责所擅长的领域。经过几年逐渐壮大之后,徐和王觉得要构建健康的公司治理结构,所以几乎是逼着俞敏洪把公司里的家属都清退了,这个过程对俞敏洪来说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但对于日后的新东方来说确实是很关键的一个动作。期间“三巨头”之间也发生了很多的明争暗斗,这确实是现实也是人性问题,至于后面徐小平和王强为什么没有继续跟着俞敏洪干,我个人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两人和俞敏洪不同,新东方于俞敏洪来说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寄托、是自己生命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徐和王,只要回报能够覆盖他们的心理预期,他们其实并没有什么必须要坚持的事。
新东方确实是干了一件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情,特别是在当年给国内想出国深造的同学与国外高校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很欣赏俞老师“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的乐观坚毅,很敬仰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很尊重他对新东方这份事业的责任感和对社会的使命感。虽然从去年开始国家政策对K12行业有所影响,但我相信只要有俞老师掌舵,新东方一样能够续写辉煌。
说起这个话题,联想到一本书《如何科学学外语》,书中提到了学习语言的两个动机,一个是工具型动机一个是融入型动机,简单来说前者就是为了考试或者达到某种目的,后者是比较自发的对学习语言的主观性。单从我自身的经历来看,两者我都经历过,有比较深的体会和感受。
我从小学2年级开始学习英语,那是1992年,那个年代是很少有的,到了5年级我就学完了初中的内容,到了初中我就学完了高中的内容。大家学过英语都知道,课本上的知识只是一部分,跟考试其实关系不大,考试考察的还是运用这门语言的能力。所以一路到大,英语考试对我来说完全就是跟吃饭一样简单。除了读和写的学习之外,我爸当年要求我每天晚上跟读英语900句半小时,是的,每天,everyday。别的小朋友在外面玩耍的时候,我都要在家里跟着录音机读,疑惑过、反抗过、最终妥协。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的口语发音和语感的培养都得益于这个。所以其实那个年代我学的就已经不是“哑巴英语”了,在应对考试和日常的口语时,基本都没有什么问题。到了大学,我报名了口译课程,这个完全就是我自己的兴趣以及对自己所谓语言天赋的自信,这个其实就属于融入型的动机。到了大三时准备出国,参加新东方的托福和GRE培训,那个就是典型的工具型动机了,一切只为了考试拿高分。虽然后面没有去美国,而是去了香港,但所有的这些积累的学习过程,不管是工具型还是融入型都对自己的语言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最后,我还想强调两个观点,一个就是语言天赋这东西是确实存在的,当然这也可能跟启蒙时期的语言开发程度有关,另一个就是母语的基础也很重要,因为语言背后是一个文化,要想深入,必须深入到文化,一旦上升到文化和人类文明层面,各种语言背后的底层逻辑都是互通的。所以我没敢进一步在语言方面深造,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我的语文基础和文化底蕴很匮乏,支撑不了我继续深入。
很后悔,年少时和当学生时,不懂得博览群书的重要性,看书太过于功利,沉不下心来品尝这些精神盛宴,导致自己年轻时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过于肤浅,没有格局。现在才知道,人类的知识在顶层都是相通的,虽然再往下可以分为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人的大脑也只有当平衡摄入两方面的知识时,才能生长得更健壮,人格才会更健全,思想认知才会有格局。
对于新东方,我多少还是有些感情的。我本科学物理,十几年前,基础学科的本科生,基本上三成去美国读PHD,三成国内保研,三成本科毕业就业,剩下一成国内转专业考研。2004年暑假,我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参加托福暑期培训班,记得很清楚,是在保福寺那里,应该是上百人吧挤在一间教室里,没有空调,中午吃盒饭,趴着休息,但每个同学都斗志满满,充满激情。当时的词汇老师是李笑来,还有一个听力老师叫Jerry,胖胖的。每天晚上回到住处都在背单词,做习题,真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被新东方精神感染了,充满斗志,目标坚定。三个月后,我考了633分(满分应该是677分),虽谈不上很高分,但也完全足够了。后来报了GRE班,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有选择出国留学,但新东方的学习经历和精神,确实是让我终身难忘。
很多地方都提到了有关新东方的创业故事以及创业过程,在这里我想谈谈我的一些看法。真正了解新东方整个创业历程的人都很清楚,没有俞敏洪的坚韧和执着,就不会有徐小平和王强的加盟,也不会有后面的新东方集团。新东方“三巨头”本质上也是资源互补,比如徐小平负责出国咨询、王强负责口语、俞敏洪负责考试培训,各自负责所擅长的领域。经过几年逐渐壮大之后,徐和王觉得要构建健康的公司治理结构,所以几乎是逼着俞敏洪把公司里的家属都清退了,这个过程对俞敏洪来说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但对于日后的新东方来说确实是很关键的一个动作。期间“三巨头”之间也发生了很多的明争暗斗,这确实是现实也是人性问题,至于后面徐小平和王强为什么没有继续跟着俞敏洪干,我个人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两人和俞敏洪不同,新东方于俞敏洪来说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寄托、是自己生命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徐和王,只要回报能够覆盖他们的心理预期,他们其实并没有什么必须要坚持的事。
新东方确实是干了一件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情,特别是在当年给国内想出国深造的同学与国外高校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很欣赏俞老师“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的乐观坚毅,很敬仰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很尊重他对新东方这份事业的责任感和对社会的使命感。虽然从去年开始国家政策对K12行业有所影响,但我相信只要有俞老师掌舵,新东方一样能够续写辉煌。
说起这个话题,联想到一本书《如何科学学外语》,书中提到了学习语言的两个动机,一个是工具型动机一个是融入型动机,简单来说前者就是为了考试或者达到某种目的,后者是比较自发的对学习语言的主观性。单从我自身的经历来看,两者我都经历过,有比较深的体会和感受。
我从小学2年级开始学习英语,那是1992年,那个年代是很少有的,到了5年级我就学完了初中的内容,到了初中我就学完了高中的内容。大家学过英语都知道,课本上的知识只是一部分,跟考试其实关系不大,考试考察的还是运用这门语言的能力。所以一路到大,英语考试对我来说完全就是跟吃饭一样简单。除了读和写的学习之外,我爸当年要求我每天晚上跟读英语900句半小时,是的,每天,everyday。别的小朋友在外面玩耍的时候,我都要在家里跟着录音机读,疑惑过、反抗过、最终妥协。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的口语发音和语感的培养都得益于这个。所以其实那个年代我学的就已经不是“哑巴英语”了,在应对考试和日常的口语时,基本都没有什么问题。到了大学,我报名了口译课程,这个完全就是我自己的兴趣以及对自己所谓语言天赋的自信,这个其实就属于融入型的动机。到了大三时准备出国,参加新东方的托福和GRE培训,那个就是典型的工具型动机了,一切只为了考试拿高分。虽然后面没有去美国,而是去了香港,但所有的这些积累的学习过程,不管是工具型还是融入型都对自己的语言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最后,我还想强调两个观点,一个就是语言天赋这东西是确实存在的,当然这也可能跟启蒙时期的语言开发程度有关,另一个就是母语的基础也很重要,因为语言背后是一个文化,要想深入,必须深入到文化,一旦上升到文化和人类文明层面,各种语言背后的底层逻辑都是互通的。所以我没敢进一步在语言方面深造,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我的语文基础和文化底蕴很匮乏,支撑不了我继续深入。
很后悔,年少时和当学生时,不懂得博览群书的重要性,看书太过于功利,沉不下心来品尝这些精神盛宴,导致自己年轻时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过于肤浅,没有格局。现在才知道,人类的知识在顶层都是相通的,虽然再往下可以分为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人的大脑也只有当平衡摄入两方面的知识时,才能生长得更健壮,人格才会更健全,思想认知才会有格局。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