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23.5。简便运算?
7个回答
2021-12-30
展开全部
第五单元 混合运算
易错点十四:计算混合算式时,弄错运算顺序
典例 计算
2+5×7 6-3÷3
错解 2+5×7 6-3÷3
=7×7 =3÷3
=49 =1
答案: 2+5×7 6-3÷3
=2+35 =6-1
=37 =5
解析:这样的错误基本出现在既有乘除又有加减的混合算式重,一般是加减在前,乘除在后,由于运算习惯,导致了先算加、减法,后算乘、除法了。
易错点十五:分布算式和综合算式之间的关系没有掌握
典例1:把分布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34+25=59 75-30=45 72÷8=9 15-7=8
80-59=21 45÷5=9 9-6=3 24÷8=3
答案:80-(34+25)=21 (75-30)÷5=9 72÷8-6=3 24÷(15-7)=3
解析:将分布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关键要找到两个分布算式之间的联系点,也就是其中一道算式的答案会是另一道算式前面的一个数,比如34+25=59和80-59=21,我们发现第一道算式的答案59,在第二道算式里成了减数,因此我们只要把59用第一道算式代替即可,合并成综合算式就是80-(34+25)=21.
典例2:把3+5=8和8×4=32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A 3+8×4 B (3+8)×4
C 3+5×4 D (3+5)×4
答案:D
解析:本题的关联点是数字“8”,因此需要把8用“3+5”来代替,所以正确的答案是D。
易错点十六: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时没有使用小括号
典例1: 书包63元一个 钢笔9元一支
妈妈带90元钱买了一个书包后,剩下的钱还可以买几支钢笔?
错解 90-63÷9=83(支)
答案:(90-63)÷9=3(支)
解析:在做题时要先把书包的价格减去,剩下的钱再买钢笔,但这道综合算式有减有除,如果要先算减的话就需要加上小括号,否则运算顺序就是先算除法了。
典例2: 妈妈有35元钱,买一支钢笔用去7元,再用剩下的钱买笔记本,每本4元,可以买几本?
错解:35-7=28(本) 28÷4=7(本)
答案:35-7=28(元) 28÷4=7(本)
解析: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是因为看了最后的问题,最后的问题问的是“可以买几本”,因此就简单把所有的算式单位名称都写成了“本”了,其实第一步算的是买完钢笔后还剩多少钱,单位名称应该是“元”。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易错点十七:没有掌握余数表示的意义,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不匹配
典例:
有38米花布,每8米做一个被套,可以做几个被套,还剩几米花布?
错解:38÷8=4(米)……6(米)
答案:38÷8=4(个)……6(米)
可以做4个,还余6米花布。
解析:38÷8算出来的商表示的是8米一个被套,这样的被套可以做几个,余数才表示38米的花布做完被套后还多余几米。因此正确答案是38÷8=4(个)……6(米)。
易错点十八:用竖式计算除法出现错误
典例:列竖式计算
答案:
解析:第1道竖式主要错在不知道商应该写在哪个位置,除法竖式和加法、减法、乘法竖式一样,也要求数位对齐,只不过是被除数和商的数位要对齐。第2道竖式主要错在试商出现了问题,3×7不是最接近26的,因此造成了余数比除数大的低级错误,第3道竖式也是同样的错误。
易错点十九:无法根据具体问题分辨用“进1法”还是“去尾法”
典例:校园里有28只鸽子,每个鸽巣里住5只,一共需要多少个鸽巣?
错解:28÷5=5(个)……3(只) 答:一共需要5个鸽巣
答案:28÷5=5(个)……3(只) 5+1=6(个)答:一共需要6个鸽巣
解析:这道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认为商是5,表示需要5个鸽巣,而忽略了余数,没有分析余下的3只鸽子也需要一个鸽巣住,因此需要的鸽巣是5+1=6(个)
易错点二十:解决周期问题时余数的含义不理解
典例:
一串彩球按红、黄、蓝的顺序排列,你知道第20个彩球是什么颜色吗?
错解:20÷3=6(个)……2(个) 答:第20个彩球是蓝色的。
答案:20÷3=6(组)……2(个) 答:第20个彩球是黄色的。
解析:解决这类周期问题的题目我们首先要找到规律,是以几个为一组重复排列的,然后再用除法的意义算出20个彩球里面有几个这样的组,还多出几个,最后要明白多出的几个就是新的一组中的前几个。这道题中余数是2,那么就是新的一组中的第二个彩球,也就是黄球。
易错点二十一:解决周期问题时不理解商的意义
典例:按照下面的规律摆圆片。这样摆下去。第23个圆片是什么颜色?前23个圆片中蓝色的有几个?
错解:23÷4=5(个)……3(个)
23-7=16(个)或3×3+1=10(个)
答:第23个圆片是蓝色的。前23个圆片中蓝色的有16个或10个。
答案:23÷4=5(组)……3(个)
3×5+2=17(个)
答:第23个圆片是蓝色的。前23个圆片中蓝色的有17个。
解析:从题中我们知道这个规律是4个圆片为一组,因此23÷4=5(组)……3(个)的目的是算出23个圆片中这样的规律有几组,还多几个,然后观察每组中蓝色的圆片有3个,也就是说完整的5组里面一共有3×5=15(个)蓝色圆片。再看余数是3,表示还多了3个,一组中前3个分别是黄、蓝、蓝,有2个蓝色圆片。所以蓝色圆片一共有15+2=17(个)。
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易错点二十二:数的写法出错
典例:写出下列各数
五十八 三千二百四十 七千零六
答案:58 3240 7006
解析:本题出错是因为没有掌握写数的方法:从高位写起,几个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元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易错点二十三:中间有0或者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出错
典例:
3007读作:
4200读作:
8080读作:
答案:三千零七 四千二百 八千零八十
解析:万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数位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易错点二十四:没有掌握数的组成
典例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5431=5000+400+30+1
285=( )+( )+( )
7560=( )+( )+( )
2048=( )+( )+( )
8009=( )+( ) 3070=( )+( )
答案:285=( 200 )+( 80 )+( 5 )
7560=( 7000 )+( 500 )+( 60 )
2048=( 2000 )+( 40 )+( 8 )
8009=( 8000 )+( 9 ) 3070=( 3000 )+( 70 )
解析:本题考查数的组成,通常的考查形式为5431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但是例题改变了一下考查形式,其实就是把一个数变成整千数+整百数+整十数+一位数。
典例2:550百位上的5表示的数比十位上的5表示的数大( )
A 500 B50 C550 D450
典例3:300里面有( )个十,5000里面有( )个百,9600里面有( )个十
答案:D 30, 50, 960
解析: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隔一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也可以这样想:去掉1个0后的数是几就表示有几十个十,去掉2个0后面的数是几就表示有几个百,去掉3个0后的数是几就表示有几个千。
易错点二十五:准确数和近似数概念混淆
典例:9098最合理的近似数是( )
A 9100 B9090 C9000
答案:A
解析:9090和9100比较,9098更靠近9100,因此B选项没有A选项合理,而选项C虽然是一个整千数,但比起9100来说,与9098相差比较大。9100和9098相差2,又是一个整百数,因此9098最合理的近似数是9100.
易错点二十六: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计算错误
典例:
算一算
8600-600= 520+400=
880-400= 2200+600=
答案:8600-600=8000 520+400=920
880-400=480 2200+600=2800
解析:计算中的大部分错误在于在计算整千、整百加减法时,错误地将百位和千位数字相加减了。在计算整千、整百加减法时,可以把整百、整千数都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再相加减。也可以用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的方法计算。
易错点二十七:用估算解决问题时,估算不合理
典例:
商场里,电冰箱的售价是4986元,DVD的售价是488元,妈妈准备要买1台电冰箱和1台DVD机,带5500元够吗?
答案:方法一: 4986+488=5474(元)
5474<5500
方法二:4986≈5000
5000+488=5488(元)
5488<5500
方法三:4986≈5000 488≈490或者500
5000+490(500)=5490(5500)(元)
5490<5500 5500=5500
答:妈妈带5500元钱够
解析:方法一用的是精确计算,但是由于数字比较大,需要多次进位,这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特别容易出错。所以我们不建议大家用方法一来做,不仅不简便,还容易出错。
方法二和三都是用的估算的方法,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实际问题的估算中,我们要考虑一个点,就是估大还是估小,这道题里我们需要是往大的方向估,毕竟是钱要够,同时我们看到,就是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这里也是正好往大的方向估。所以不管怎么估,都是够的。
第八单元 克和千克
易错点二十八:没有掌握比较质量大小的方法
典例:
在 ( ) 里填上“>”“<”或“=”
5千克 ( ) 4999克 4000克 ( ) 4千克 900克 ( ) 1千克
答案:>,=,<
解析:此类题目出现错误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1千克=1000克,不知道比较带单位的量的大小时不能只比较数字的大小,还要考虑单位。
易错点二十九:对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模糊
典例:
一头牛250( ) 一袋盐500( )
一本书500( ) 一把雨伞400( )
一袋大米50( ) 一个足球200( )
一个苹果约重100( ) 一个鸡蛋约重45( )
一个铅球重4( ) 一只母鸡重4000( )
答案:
一头牛250( 千克 ) 一袋盐500( 克 )
一本书500( 克 ) 一把雨伞400( 克 )
一袋大米50(千克) 一个足球200( 克 )
一个苹果约重100( 克) 一个鸡蛋约重45( 克 )
一个铅球重4( 千克 ) 一只母鸡重4000( 克 )
解析:此类题目出现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对1克和1千克的质量体验不深,生活经验匮乏,对质量单位的认识不够。
易错点三十:解决问题中没有将质量单位统一,导致计算错误
典例:
爸爸买回8000克豆油,吃掉5千克后,又买回2000克菜籽油,还有多少千克油?
错解1:8000-5+2000=9995(千克)
错解2:8000-5000+2000=5(千克)
错解3:8-5+2=5(千克)
答案:
8000克=8千克 2000克=2千克
8-5+2=5(千克)
解析:错解1是属于没有看清题目中的单位计算,错解2和错解3都意识到了单位的不一样,因此他们最后的答案都是正确的,但由于题目中单位不同,因此中间的解答过程存在纰漏。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推理
易错点三十一:不会借助连线或表格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
典例:
王刚、张明、和李军三人,其中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士兵。现在知道:
(1)李军比士兵年龄大
(2)王刚和农民不同岁
(3)农民比张明年龄小
请问:他们中谁是工人,谁是农民,谁是士兵?
答案:李军是农民,王刚是士兵,张明是工人。
解析:由条件(1)可知李军不是士兵,条件(2)可知王刚不是农民,条件(3)可知张明也不是农民。我们可以用列表法来进行推判断。
通过列表法我们知道李军肯定是农民。然后由(1)我们知道李军比士兵年龄大,由(3)我们又知道李军年龄比张明小,因此张明就不可能是士兵了,那么士兵只能是王刚,而张明就是工人。
易错点三十二:方格中填数时无法推理出先填哪个空格
典例1:
在下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A,B方格应分别填几?
答案:A方格应填3,B方格应填2.
解析:对于四宫格数独,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方格,它所在的行和列已经出现了3个不同的数字,这样就能确定第4个数字了。本题中A方格所在的行有2和4,列有1,因此就能确定A是3,同理B是2。
典例2:
从1---9中选择合适的数字填入下面的方框中。(每个算式中的数字不能重复)
答案:(答案不唯一)
解析:这题有一个条件就是每个竖式中的数字不能重复,因此在填的时候就要注意这一点。
易错点十四:计算混合算式时,弄错运算顺序
典例 计算
2+5×7 6-3÷3
错解 2+5×7 6-3÷3
=7×7 =3÷3
=49 =1
答案: 2+5×7 6-3÷3
=2+35 =6-1
=37 =5
解析:这样的错误基本出现在既有乘除又有加减的混合算式重,一般是加减在前,乘除在后,由于运算习惯,导致了先算加、减法,后算乘、除法了。
易错点十五:分布算式和综合算式之间的关系没有掌握
典例1:把分布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34+25=59 75-30=45 72÷8=9 15-7=8
80-59=21 45÷5=9 9-6=3 24÷8=3
答案:80-(34+25)=21 (75-30)÷5=9 72÷8-6=3 24÷(15-7)=3
解析:将分布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关键要找到两个分布算式之间的联系点,也就是其中一道算式的答案会是另一道算式前面的一个数,比如34+25=59和80-59=21,我们发现第一道算式的答案59,在第二道算式里成了减数,因此我们只要把59用第一道算式代替即可,合并成综合算式就是80-(34+25)=21.
典例2:把3+5=8和8×4=32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A 3+8×4 B (3+8)×4
C 3+5×4 D (3+5)×4
答案:D
解析:本题的关联点是数字“8”,因此需要把8用“3+5”来代替,所以正确的答案是D。
易错点十六: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时没有使用小括号
典例1: 书包63元一个 钢笔9元一支
妈妈带90元钱买了一个书包后,剩下的钱还可以买几支钢笔?
错解 90-63÷9=83(支)
答案:(90-63)÷9=3(支)
解析:在做题时要先把书包的价格减去,剩下的钱再买钢笔,但这道综合算式有减有除,如果要先算减的话就需要加上小括号,否则运算顺序就是先算除法了。
典例2: 妈妈有35元钱,买一支钢笔用去7元,再用剩下的钱买笔记本,每本4元,可以买几本?
错解:35-7=28(本) 28÷4=7(本)
答案:35-7=28(元) 28÷4=7(本)
解析: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是因为看了最后的问题,最后的问题问的是“可以买几本”,因此就简单把所有的算式单位名称都写成了“本”了,其实第一步算的是买完钢笔后还剩多少钱,单位名称应该是“元”。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易错点十七:没有掌握余数表示的意义,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不匹配
典例:
有38米花布,每8米做一个被套,可以做几个被套,还剩几米花布?
错解:38÷8=4(米)……6(米)
答案:38÷8=4(个)……6(米)
可以做4个,还余6米花布。
解析:38÷8算出来的商表示的是8米一个被套,这样的被套可以做几个,余数才表示38米的花布做完被套后还多余几米。因此正确答案是38÷8=4(个)……6(米)。
易错点十八:用竖式计算除法出现错误
典例:列竖式计算
答案:
解析:第1道竖式主要错在不知道商应该写在哪个位置,除法竖式和加法、减法、乘法竖式一样,也要求数位对齐,只不过是被除数和商的数位要对齐。第2道竖式主要错在试商出现了问题,3×7不是最接近26的,因此造成了余数比除数大的低级错误,第3道竖式也是同样的错误。
易错点十九:无法根据具体问题分辨用“进1法”还是“去尾法”
典例:校园里有28只鸽子,每个鸽巣里住5只,一共需要多少个鸽巣?
错解:28÷5=5(个)……3(只) 答:一共需要5个鸽巣
答案:28÷5=5(个)……3(只) 5+1=6(个)答:一共需要6个鸽巣
解析:这道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认为商是5,表示需要5个鸽巣,而忽略了余数,没有分析余下的3只鸽子也需要一个鸽巣住,因此需要的鸽巣是5+1=6(个)
易错点二十:解决周期问题时余数的含义不理解
典例:
一串彩球按红、黄、蓝的顺序排列,你知道第20个彩球是什么颜色吗?
错解:20÷3=6(个)……2(个) 答:第20个彩球是蓝色的。
答案:20÷3=6(组)……2(个) 答:第20个彩球是黄色的。
解析:解决这类周期问题的题目我们首先要找到规律,是以几个为一组重复排列的,然后再用除法的意义算出20个彩球里面有几个这样的组,还多出几个,最后要明白多出的几个就是新的一组中的前几个。这道题中余数是2,那么就是新的一组中的第二个彩球,也就是黄球。
易错点二十一:解决周期问题时不理解商的意义
典例:按照下面的规律摆圆片。这样摆下去。第23个圆片是什么颜色?前23个圆片中蓝色的有几个?
错解:23÷4=5(个)……3(个)
23-7=16(个)或3×3+1=10(个)
答:第23个圆片是蓝色的。前23个圆片中蓝色的有16个或10个。
答案:23÷4=5(组)……3(个)
3×5+2=17(个)
答:第23个圆片是蓝色的。前23个圆片中蓝色的有17个。
解析:从题中我们知道这个规律是4个圆片为一组,因此23÷4=5(组)……3(个)的目的是算出23个圆片中这样的规律有几组,还多几个,然后观察每组中蓝色的圆片有3个,也就是说完整的5组里面一共有3×5=15(个)蓝色圆片。再看余数是3,表示还多了3个,一组中前3个分别是黄、蓝、蓝,有2个蓝色圆片。所以蓝色圆片一共有15+2=17(个)。
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易错点二十二:数的写法出错
典例:写出下列各数
五十八 三千二百四十 七千零六
答案:58 3240 7006
解析:本题出错是因为没有掌握写数的方法:从高位写起,几个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元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易错点二十三:中间有0或者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出错
典例:
3007读作:
4200读作:
8080读作:
答案:三千零七 四千二百 八千零八十
解析:万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数位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易错点二十四:没有掌握数的组成
典例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5431=5000+400+30+1
285=( )+( )+( )
7560=( )+( )+( )
2048=( )+( )+( )
8009=( )+( ) 3070=( )+( )
答案:285=( 200 )+( 80 )+( 5 )
7560=( 7000 )+( 500 )+( 60 )
2048=( 2000 )+( 40 )+( 8 )
8009=( 8000 )+( 9 ) 3070=( 3000 )+( 70 )
解析:本题考查数的组成,通常的考查形式为5431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但是例题改变了一下考查形式,其实就是把一个数变成整千数+整百数+整十数+一位数。
典例2:550百位上的5表示的数比十位上的5表示的数大( )
A 500 B50 C550 D450
典例3:300里面有( )个十,5000里面有( )个百,9600里面有( )个十
答案:D 30, 50, 960
解析: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隔一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也可以这样想:去掉1个0后的数是几就表示有几十个十,去掉2个0后面的数是几就表示有几个百,去掉3个0后的数是几就表示有几个千。
易错点二十五:准确数和近似数概念混淆
典例:9098最合理的近似数是( )
A 9100 B9090 C9000
答案:A
解析:9090和9100比较,9098更靠近9100,因此B选项没有A选项合理,而选项C虽然是一个整千数,但比起9100来说,与9098相差比较大。9100和9098相差2,又是一个整百数,因此9098最合理的近似数是9100.
易错点二十六: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计算错误
典例:
算一算
8600-600= 520+400=
880-400= 2200+600=
答案:8600-600=8000 520+400=920
880-400=480 2200+600=2800
解析:计算中的大部分错误在于在计算整千、整百加减法时,错误地将百位和千位数字相加减了。在计算整千、整百加减法时,可以把整百、整千数都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再相加减。也可以用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的方法计算。
易错点二十七:用估算解决问题时,估算不合理
典例:
商场里,电冰箱的售价是4986元,DVD的售价是488元,妈妈准备要买1台电冰箱和1台DVD机,带5500元够吗?
答案:方法一: 4986+488=5474(元)
5474<5500
方法二:4986≈5000
5000+488=5488(元)
5488<5500
方法三:4986≈5000 488≈490或者500
5000+490(500)=5490(5500)(元)
5490<5500 5500=5500
答:妈妈带5500元钱够
解析:方法一用的是精确计算,但是由于数字比较大,需要多次进位,这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特别容易出错。所以我们不建议大家用方法一来做,不仅不简便,还容易出错。
方法二和三都是用的估算的方法,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实际问题的估算中,我们要考虑一个点,就是估大还是估小,这道题里我们需要是往大的方向估,毕竟是钱要够,同时我们看到,就是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这里也是正好往大的方向估。所以不管怎么估,都是够的。
第八单元 克和千克
易错点二十八:没有掌握比较质量大小的方法
典例:
在 ( ) 里填上“>”“<”或“=”
5千克 ( ) 4999克 4000克 ( ) 4千克 900克 ( ) 1千克
答案:>,=,<
解析:此类题目出现错误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1千克=1000克,不知道比较带单位的量的大小时不能只比较数字的大小,还要考虑单位。
易错点二十九:对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模糊
典例:
一头牛250( ) 一袋盐500( )
一本书500( ) 一把雨伞400( )
一袋大米50( ) 一个足球200( )
一个苹果约重100( ) 一个鸡蛋约重45( )
一个铅球重4( ) 一只母鸡重4000( )
答案:
一头牛250( 千克 ) 一袋盐500( 克 )
一本书500( 克 ) 一把雨伞400( 克 )
一袋大米50(千克) 一个足球200( 克 )
一个苹果约重100( 克) 一个鸡蛋约重45( 克 )
一个铅球重4( 千克 ) 一只母鸡重4000( 克 )
解析:此类题目出现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对1克和1千克的质量体验不深,生活经验匮乏,对质量单位的认识不够。
易错点三十:解决问题中没有将质量单位统一,导致计算错误
典例:
爸爸买回8000克豆油,吃掉5千克后,又买回2000克菜籽油,还有多少千克油?
错解1:8000-5+2000=9995(千克)
错解2:8000-5000+2000=5(千克)
错解3:8-5+2=5(千克)
答案:
8000克=8千克 2000克=2千克
8-5+2=5(千克)
解析:错解1是属于没有看清题目中的单位计算,错解2和错解3都意识到了单位的不一样,因此他们最后的答案都是正确的,但由于题目中单位不同,因此中间的解答过程存在纰漏。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推理
易错点三十一:不会借助连线或表格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
典例:
王刚、张明、和李军三人,其中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士兵。现在知道:
(1)李军比士兵年龄大
(2)王刚和农民不同岁
(3)农民比张明年龄小
请问:他们中谁是工人,谁是农民,谁是士兵?
答案:李军是农民,王刚是士兵,张明是工人。
解析:由条件(1)可知李军不是士兵,条件(2)可知王刚不是农民,条件(3)可知张明也不是农民。我们可以用列表法来进行推判断。
通过列表法我们知道李军肯定是农民。然后由(1)我们知道李军比士兵年龄大,由(3)我们又知道李军年龄比张明小,因此张明就不可能是士兵了,那么士兵只能是王刚,而张明就是工人。
易错点三十二:方格中填数时无法推理出先填哪个空格
典例1:
在下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A,B方格应分别填几?
答案:A方格应填3,B方格应填2.
解析:对于四宫格数独,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方格,它所在的行和列已经出现了3个不同的数字,这样就能确定第4个数字了。本题中A方格所在的行有2和4,列有1,因此就能确定A是3,同理B是2。
典例2:
从1---9中选择合适的数字填入下面的方框中。(每个算式中的数字不能重复)
答案:(答案不唯一)
解析:这题有一个条件就是每个竖式中的数字不能重复,因此在填的时候就要注意这一点。
展开全部
直接就两个数的加法,无所谓简便运算,直接小数点对齐,然后相同的数位相加就能得出结果,答案是24.75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25+23点五简便运算,那就先用1.25+23呗,然后再用1.25+0.5,这不就算出来了吗?前面,等于24.25再加上,1.75,得数就等于26呗,只有是口算的,我口算就算出来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25+23.5,用简便的运算方法计算的话。只需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加就行。答案是24.75。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这道题的简便方法是将1.25换为1.5-0.25。
原式=1.5+23.5-0.25=25-0.25=24.75。
原式=1.5+23.5-0.25=25-0.25=24.75。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