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巜道德经》第三章

 我来答
梦之缘文化
2022-06-28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32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147万
展开全部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不尚贤,使民不争。”老子生活的春秋时代,井田制逐渐瓦解,社会开始动荡不安。各诸侯国为了称王称霸,都大力招贤纳士。那时的“士之贤者”,即有才识有能力的人,普遍受到重视。“尚”,是推重之意。凡是才智之士,统称为“贤者”。

崇尚贤才,举贤用能,本是先秦诸子共同的主张,老子虽无否定贤才的意思,但却一反当时的风尚,主张“不尚贤”,这是因为他认为使用贤能固然是好事,但会使人民追逐名利,进而扰乱人的自然本性。因此主张不上尚贤,不专门给于贤能之人特别的权势地位,使人们削弱争夺名利的欲望。

孔子虽不推祟贤者,却标榜“君子”子。孟子则说“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提出贤者与能者的重要。“得贤则昌,失贤则亡”,是万古不易的定则。文王任用姜太公,得到周室王朝。刘备三请诸葛亮,才有了蜀汉政权。贤才是这样重要,然而“尚贤”是否就是好事呢?显然不是,至少老子不主张。因为“尚贤”是引起人们争扰的渊薮。

“贤者”越多,天下就会越乱。而且,“贤”与“不贤”并没有确定的标准。“白石似玉,奸佞似贤。”大奸大恶,也可能像是贤人。所谓的贤者往往自负才智,睥睨一世;或机巧奸诈, 巧为文饰;或结党营私,排斥异己。

争名夺利,钩心斗角,是人性的卑劣所在。其实,对于贤才而言,不用“尚”也能得志。“尚贤”往往是“害贤”。而欲海横流,就物质而言,黄金珠宝往往引发偷盗之心,人民难免做出铤而走险的事。诱发欲望的东西越多,人心就越混乱。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对于难得之物,不要看得太重,便可使民不生盗心。“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显耀那些能够诱发贪欲的东西,人民的内心才不会惑乱。人性本是淳朴自然的,社会日益发展,各种“可欲”之物扰乱了人的内心,使人们争夺名利、盗取财物、心旌惑乱。

对于名利权势乃至物质,人们都有占有心和支配欲。虽是贤者也难避免。司马迁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又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的欲望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

魏晋以后,儒释道三家汇成中国文化的主流,轻视物欲乐天知命的生活态度,普遍生根。宋代程明道“座中有妓,心中无妓”,是后世儒者所赞扬的至高境界。乃至朱熹“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似乎都是切合老子的“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名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