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 前出塞九首(其六)
展开全部
杜甫 前出塞九首(其六)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鉴赏:这是一首讽谏诗,为千古传诵的名篇。诗人写过两组出塞诗,先写了《出塞》九首,后又写《出塞》五首;加“前”、“后”以示区别。《前出塞》是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事,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
此诗说理性很强,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前四句写如何用兵;后四句则劝诫统治者节制武功,力避杀伐。前四句以排句出之,两个“当”和两个“先”,指出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强调部伍要强悍,士气要高昂,对敌时要讲求方略,既要勇敢,也要机智。看似对战斗经验如数家珍,实际它并非作品的主旨所在,只是下文的衬笔。
在后四句中,诗人慷慨陈词,直抒胸臆,道出了赴边作战的最终目的:训练强兵只是为了戍守边疆,赴边更不是为了杀伐;应当以“制侵陵”为限度,决不可穷兵黩武、妄动干戈。这种以战去战、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才是恢宏正论、安边良策,可谓是振聋发聩。
唐诗中以议论见长的诗不多,而此诗好评不断,则是因为其气势磅礴,富有哲理且有正气贯之,传递了一份传统士子的忧国忧民情怀。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鉴赏:这是一首讽谏诗,为千古传诵的名篇。诗人写过两组出塞诗,先写了《出塞》九首,后又写《出塞》五首;加“前”、“后”以示区别。《前出塞》是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事,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
此诗说理性很强,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前四句写如何用兵;后四句则劝诫统治者节制武功,力避杀伐。前四句以排句出之,两个“当”和两个“先”,指出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强调部伍要强悍,士气要高昂,对敌时要讲求方略,既要勇敢,也要机智。看似对战斗经验如数家珍,实际它并非作品的主旨所在,只是下文的衬笔。
在后四句中,诗人慷慨陈词,直抒胸臆,道出了赴边作战的最终目的:训练强兵只是为了戍守边疆,赴边更不是为了杀伐;应当以“制侵陵”为限度,决不可穷兵黩武、妄动干戈。这种以战去战、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才是恢宏正论、安边良策,可谓是振聋发聩。
唐诗中以议论见长的诗不多,而此诗好评不断,则是因为其气势磅礴,富有哲理且有正气贯之,传递了一份传统士子的忧国忧民情怀。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