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后必有大地震吗?为什么?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22-07-20
展开全部
  我国地震科学家耿庆国最早听农民说大旱之后必有大震,于是便考证历史资料,进一步以更多的数据资料增加了这个判断的可信程度。他考察了从公元前231年(秦始皇十六年)至公元1971年(表1),在这2,202年间,华北及渤海地区前后发生的6.0级以上大地震69次,其中,震前一年大旱者为27次,震前二年大旱者为15次,震前三年大旱者16次,震前三年半大旱者为9次,概括为震前一至三年半时间内大旱者为67次,占地震总次数的97.1%。而且他还指出,大旱之后越晚发生地震,地震的烈度越高。大旱的面积越大,地震的烈度越大。
对于旱灾于地震的关系,初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即如同鸡叫与日出一样。但是,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相互联系的,联系是普遍的。尽管我们至今仍然不清楚旱灾与地震之间的必然联系,但这些实证数据令我们深信他们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对此,我们也可以做一些科学猜测。我们知道,空气压缩后温度升高。在做力学试验的时候,我们也发现,金属或其他物体在受到挤压以后,会发热。这一点,我们也可以到挤压铝型材的工厂去看一下,问一下工程师,立刻就清楚了。
现代科学一般认为,地球的各个板块相互之间挤压、摩擦,于是就孕育了地震。由于地壳岩石在挤压、摩擦以后,地球局部的温度也会升高,这些热量传导到地球表面,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加热空气,形成大面积上升干热气流,这种上升干热气流自然是不利于形成降雨的,于是就出现了大震前的干旱。上升热气流一般表现为低气压——这点似乎有资料可以验证。
由此还可以进一步引申出一个推测:地震发生前几年,地表不断对外释放热能,且释放的热能较历史上大幅增加。这个地区好像就是一块烧红的热石头,有大量的上升热气流,当然不利于降雨的形成。
以上仅仅是一种推测。如果这种推测成立,则我们会进一步验证以下事实。
  1、在地震前几年,地下某深度(如10米处)的温度会发生明显升高;
  2、地下不同深度的温差会加大(如10米深处和20米深处的温差会加大);
  如果以上两点推论得到验证,就可以进一步增加旱-震理论的可信程度。
  地震作为一种极其强烈的自然现象,震前必有无数多的征兆。就拿动物来说,各种动物在某些功能方面差异很大,感知地震前兆的能力也有很大差异。有些动物对次声波、对超声波较人类敏感;有些动物对微小震动较人类敏感;有些动物对热变化较人类敏感。如果我们积极收集这些资料,进行经验总结,并以此加以防范,一定会实现减少灾害程度的愿望。
如同以鸡叫判断日出不精确一样,以旱灾判断地震也不够精准,但是,在现阶段,这仍然是一种值得重视的实证(经验)方法,旱灾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信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