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构成要素有几个?
地图的构成要素有三个,包括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整饰要素(亦称辅助要素),通称地图“三要素”。
1、数学要素:指构成地图的数学基础。例如地图投影、比例尺、控制点、坐标网、高程系、地图分幅等。这些内容是决定地图图幅范围、位置,以及控制其它内容的基础。它保证地图的精确性,作为在图上量取点位、高程、长度、面积的可靠依据,在大范围内保证多幅图的拼接使用。
2、地理要素:是指地图上表示的具有地理位置、分布特点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因此,又可分为自然要素(如水文、地貌、土质、植被)和社会经济要素(如居民地、交通线、行政境界等)。
3、整饰要素:主要指便于读图和用图的某些内容。例如:图名、图号、图例和地图资料说明,以及图内各种文字、数字注记等。
扩展资料
普通地图通常具有:水系、地貌、土质与植被、居民点、交通与通讯网、境界线。
水系要素,反应水网结构和河流的主要形状特征、河流主支流的从属关系、水网密度差异、以及水文要素与地貌要素之间的统一协调关系等。
居民点要素,要正确反映城镇或乡村的属性、类型、人口数量、发展规模与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居民点与地形、河流、交通线的相互关系等。
交通网包括铁路、公路、航运等及机场、车站、港口等附属建筑。它们在地图上的详细程度、精度、完备性主要取决于地图比例尺,比例尺愈大,表示地理要素愈详细,随着比例尺的缩小,内容概括程度也相应增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图要素
2024-11-22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