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语文衔接知识点(怎样做好小初衔接)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怎样做好小初衔接
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要求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孩子们一定要提前做好小升初衔接。
明确初中的学习方式,才能在初中也轻松学习。那么,语文学科的小升初衔接该如何做呢?以下五个方面,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给初中老师的“见面礼”:一手好字 语文学科不像数学,一是一二是二;不像英语,A是AB是B;一手好字在语文考试中的作用,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你懂的!”那还等什么,迟了,定型了,再要练,就难了。 书写时要注意字体工整,不要潦草,也不要太花俏。
书写时还要注意版面的整洁。改掉使用涂改液(带)的习惯(因为中考时不允许使用)。
想好再落笔,尽量少涂改。写错的字、句,用一条斜线或横线轻轻划去即可,不要涂得黑黑的。
回答问答题时要有全局观念,不要左边空一大块,右边却挤得要鼓一个“包”出去。 字如其人,认识一个人从字开始。
一篇作文光按字的好坏来评分,大概也能做到八九不离十。 二、初中语文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看什么?阅读?作文?错!居然是背诵! 这看似最基本的要求,恰恰是初中语文考试中最大的失分点。
初中课内要求背诵的内容主要指: 1、生字词的音(平翘舌、前后鼻韵、第几声以及多音字在哪个词中读什么音均为考点)、孝困形(能正确书写、能分辨错别字)、义(主要为理解成语及四字短语的意思和运用)。 2、古诗词背诵默写(一句中错一处整句不得分)。
3、文言文(原文背诵默写,要求同古诗词;每个字的注释,严格按课下注解和老师课堂讲解背,有瑕疵均不得分;每一句的翻译,要逐字逐句,有瑕疵都酌情扣分;课文内容理解)。 4、文学常识。
5、课堂笔记。 同学们现在就得养成背诵严谨的好习惯,尽量做到读书题一分不丢。
在初中语文考试中,阅读、作文一扣扣个10分是很常见的事,读书题再丢分,你就是初中老师说的“活的也不会,死的也不会”了。 背诵内容不熟练,考试时模棱两可,既花费许多考试时间,又影响自己的考试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后面的阅读理解。
以初中语文单元考为例,45分钟内要完成5题以上的选择题,10题以上的默写题,一篇文言文阅读,一篇现代文阅读,外加名著阅读、语言运用若干题。你想想,若不把该背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你有时间把那篇要你阅读理解的现代文看上几遍吗?你匆匆忙忙看上一遍,阅读题能答得好吗? 让人深思的是,虽然初中老师一再强调背诵的重要,还是有很多学生就是每次都倒在这个枪口下。
记住:似读非读等于没有读!花了时间却只记个大概是最亏本的事,一到考试漏洞百出,这样的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 三、最有用:读一读、背一背、抄一抄 跟同龄的人应该都曾有过不止庆喊一本的摘抄本,喜欢的诗歌、散文、歌词、名言警句等都一一摘录其中,无人时轻轻诵读,延续数年数十年,翻看时都能看出字体从稚嫩到老练的变化,有的内容至今还能脱口而出。
语文学习靠积累,不仅指课内的,更重要的是课外的。青少年时期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你现在积累的东西,可以说就是你一辈子都能享用的东西。
年纪太小,不理解,背的东西一段时间不重复就忘了;年纪大了,今天看明天忘,能留在脑子里的还是只有青少年时期积累的知识。 有专家建议:初中生巧差念要背300首古诗词、300篇古文(含成语典故)和300篇现代千字美文。
你也许背不了这么多,那么就像你们的父母那样,遇到你喜欢的文字,抄一抄;兴致来时,读一读;特别喜欢的句子,背一背。 有很多家长说,我的孩子看了很多书啊,为什么语文还是不好?有很多原因。
有的看了很多书,但文学性不高,没“营养”;有的看太快,只重情节,没“吸收”。所以,看些什么书,家长还得帮忙把把关,有可能的话,陪孩子一起看,看完交流些看法,给孩子一些引导。
没有知识的积累,哪来能力的提升? 四、最无益:学而不思 “学而不思则罔”,“罔”就是迷惑,所以要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很多孩子特别怕语文考试中的现代文阅读理解,经常觉得既看不懂文章,也看不懂题目,更不知从哪答起。
一进入初中,文章篇幅更长、结构更复杂,“表达方式”“写作手法”“叙述角度”“点评赏析”等术语满天飞,就更束手无策了。这就需要平时多思考多总结,每种类型的文章都有自己的特点,作者写的时候就遵循一定的规律来写,老师设置的问答题也遵循一定的规律,我们读的时候也按这个规律来读,当然,答题也有一定的规律。
这规律,就要靠我们去思考、去总结。比如说,阅读中经常要你归纳事件,怎样归纳才能既概括主要事实又不会太啰嗦?再比如说,问你“喜欢文中哪个句子,为什么”,你思考过这种类型的题目该怎样作答吗? 阅读能力老是提高不了的孩子,很多都是不善于思考、总结的,文章随随便便看上一两遍,到文中抄一两个句子做答案,为什么对了,为什么错了,永远凭运气。
记住:今天多问几个为什么,明天就少几个怎么办。 五、学会关注生活,思考人生,并学会有意识地写作 我们总有不需要考语基、阅读理解的一天,但我们一辈子都需要写作的能力,写作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可惜,我发现有些孩子养成。
2.小学六年级升初一,语文,一对一辅导,有哪些知识点可以进行讲解和
很少有小升初辅导语文的
主要是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的差异,首先是作文,不能再像小学那样写了。然后文言文着重在翻译,可以提前预习第一篇文言文《童趣》,再做一些故事性的小文言文片段。关联词语、修辞.句子成分等看下小学讲没(一般小学都会讲的),如果没有就进行补充。
初中和小学差异还表现在阅读,阅读题的答法不一样,文章也由小学的故事居多转换为哲理性散文和记叙性散文,要讲解一下方法再多做一些练习。
可以衔接一下初一几篇重点文章,再对小学难点(如修改病句等)进行复习练习。
语文这一科确实没多少好衔接的,主要看衔接对象的弱点,差哪补哪。再多培养一下语文兴趣,推荐读物,积累诗词等。
初中有的东西易混淆,如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表达作用、修辞手法等应详细讲解
3.如何做好小初衔接
如何做好小初衔接 “初中和小学有哪些不同,怎样才能让孩子尽快适应初中生活?”孩子升入初中后,面临三个不同,即环境、学习方法和学习科目设置的不同,初一新生要注意在这三个方面做好调整。
在小学里,学生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老师的教学重点侧重趣味性和直观性,而不是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明显的依赖和被动性,一旦离开老师和家长,不少学生往往无法自觉安排学习。
进入初中以后,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明显变化,由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 初中生要主动学习 一位家长说:“上小学时,我的孩子是班里的尖子生,升入初中后,虽然孩子仍很努力,可成绩却不太好。”
根据有关专家调查研究,小学的尖子生,进入初中后,成绩不一定继续保持领先。相反,有些上小学时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往往后来者居上,成为尖子生。
这是因为进入初中后,学习主要靠的是自觉主动的学习态度、合理适宜的学习方法和独立创造的学习能力。此外,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好方法让学习更轻松 孩子升入初中后,正确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应做到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先独立思考,后发问讨论;每周一小结,每章一总结。 在小学阶段一般不那么重视预习,因此,到了初一,大多数学生不会预习,即使预习了,也只是将课文从头到尾读一遍。
由于初中的学科多、内容广、容量大,老师在课堂上要讲解的知识点多,有些内容只能靠学生自己消化。初中生在预习时应做到:首先大致浏览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其次,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在难以理解的地方做出记号,多问些“为什么”,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这样学起来会更轻松。
做作业的第一步应是复习相关的知识,在头脑中搜索一下课堂上老师所讲的知识,努力将所学知识回忆起来,若实在回忆不起来,再翻开课本或笔记阅读对照,以便将所学的知识温习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后再去做作业;做完作业后,应从头到尾仔细浏览一遍,检查一下解题的步骤、思路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加以修改。 “适应期”从心理调整开始 初一新生会面临许多问题,不适应是孩子最明显的表现,主要是心理上、生理上和环境上的。
上了初中,一些生理上的变化是孩子们从未遇到过的,有些孩子不免感到恐惧;到了一个新环境,面对新的学校、老师、同学,也会有不适应感。 高级心理咨询师高源指出,升入初中后,一部分孩子会有失落感,特别是上小学时成绩很好、升入初中后成绩下降的孩子。
因为孩子从以前的“众星捧月”到现在的成绩平平,肯定一时接受不了,所以往往情绪低落,怀念以前的小学生活。面对孩子存在的问题,家长和孩子不必紧张。
作为家长,首先要及时和孩子沟通,告诉孩子在中学里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比如功课紧、竞争压力大等;其次,帮助孩子正确定位,制定新的学习目标也是必要的。家长不能一开始就要求孩子考前几名,给孩子过多压力,而是要引导孩子把自己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另外,学生在新学校要多参加集体活动、多表现自己,一方面能更快更好地融入集体,另一方面可以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也让别的同学很快认识自己。对新的变化、新的问题要勇敢地面对,主动去适应新环境,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父母或老师求助。
初一上学期能否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对整个中学阶段的学习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一学生考试成绩下降,在很大原因上是还没有适应初中学习,这时父母抱怨、责骂是没有意义的,应该积极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初一上学期,家长应配合孩子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 1、学习方法的转变: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科目相对较少,能按时完成作业就可以了。
以语文为例,只要把课本上的知识基本掌握,考试就不成问题,但初中阶段,课程设置增多,考试题更为灵活,讲究活学活用,学生必须改变以往写完作业万事大吉的做法,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知识,除了老师所留的作业,还应该多做参考资料,加深理解,拓宽知识面,由依赖性学习向主动、独立性学习转变。 2、生活习惯的转变:中学课程紧,内容多,在学生生活上必须有规律,紧张起来,制订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并自觉遵守,保证作息有规律。
3、看电视的转变:一些家长不许孩子看电视,其实翻翻一些高、中考题就会发现,部分考题与电视有不小的联系,如上海市近年高考题有一题目就是让考生推荐看一部电影(电视剧、或戏曲),因此学生应将电视作为学习的工具,有目的的有意识的看,不能在电视前一看就是一两小时,或总看一些连续剧,应选择与学习有关的积极向上、能陶冶情操的影视剧。如何做好小升初衔接 要想让孩子升入初中后适应得更快更顺,家长从现在起就得从四个方面早做引导。
分配家务劳动给孩子 从小学到初中,老师从“抱着走”到“领着走”。小学班主任一天到晚和学生在一起,老师不仅管课内,也管。
4.如何做好初一语文与小学语文的衔接与过渡
刚升入初中的你们,怀着对新的学习生活的美好憧憬,带着家长的殷切希望,都愿在新的环境中展现一个辉煌的自我形象。
可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有些同学的语文月考成绩不尽如人意,部分同学对语文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不足为奇,是小学升初中后语文学习衔接过渡阶段的必然。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没有认识到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学习上的不同:①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升学压力小,全凭家长老师督促学习,没有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②小学语文知识单一,内容简单,初中语文知识丰富,内容复杂,文体多样;小学学语文以老师教读带读为主,中学学语文则在老师指导点拨下学生自学为主,学生需要自己用心去体会感悟;④小学以课堂上听课为主,升入初中后要求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要求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老师由过去的“保姆型”变为“指导型”这就要求学生自己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了解到以上初中与小学语文学习的异同,我们就要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搞好中小学语文学习的过渡衔接,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使中学的语文学习在小学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螺旋形提高。我认为升入初中后的语文学习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学会读语文书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有的不会读书,认为读书就是念字,泛泛而读,收效甚微。
因此有必要首先在读书上下一番功夫,首先读语文书,学会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认真阅读研究课本。假期或学期初,新书一到手,我们先要读目录看说明,甚至要看插图、附录。
明确本学期的任务和重点,然后逐单元阅读单元提示,明确各单元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还可以摘抄或列表格来加深印象,随时参照。
在每一课的课文阅读上学会“读提示—做预习—提问题—解疑难—做练习—写总结”的六步读书法。对每一篇文章做到读通、读懂、读好。
二、学会用语文书“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会使用课本是学好语文的必要条件。具体做法是:在阅读语文课本的同时,还要注意勾画出文中的重点句、生字词及疑难问题。
鲁迅先生就喜欢边读书边在书上勾画,浓圈密点、脚注眉批,当有人向他借书时,他总是另外买一本借给别人,因为他的书经过勾画批注,已变成他的服务工具了。再如老师的教科书,也是如此,这种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勾画读书的做法,既可以使我们读书时思想集中,提高效率,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还有利于我们日后的复习归纳整理,复习时只要翻翻书,重点难点一目了然。
勾画圈点的符号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画在重要的句子下面(中心句、重点句等)。“~~~~”画在文章的主旨句或中心下面。
“△”画在文章段落旁边(精彩语段或结论)“·”点在生字、生词下面。“□” 圈画出重要的字,词或优美词语。
“!”画在某句、段旁,表示此处需要认真思考。“?”画在某句、段旁,表示自学中或听课时有疑问,需向人请教或查阅参考书。
“①、②、③”标在有关文段、文句左上角,一般表示文章有几个自然段,或某段中包含了几个要点。书上做的标记符号没有统一规定,你也可以自己设计一套适合自己学习习惯的符号使用,标记符号一经使用就不要随意改变。
但应注意不要在书上标注太多的符号,因为标的太多反而起不到提示作用了。学会用语文书,还应做到把文质兼美的课文当作自己学习写作的范文,尤其是初一学生写作文应从有意识的模仿开始,然后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写作的初期阶段应以模仿为主。古人谓学文有“三偷”: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
的确,写作是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的,构思精巧,语言精美的文章,必然会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就“偷”用了别人文章中的东西。三、学会听讲在校学习,听课是获得知识,转变能力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提高听课效率呢?我认为要做到:看、听、记、问、思五点。
1、眼看科学实验表明,从记忆的保持速度上说,“看”的记忆为最好,课堂上老师既是演员又是导演,上课要注意看老师的表情,手势等各种体态语言,看黑板上老师的板书,挂图、投影、屏幕等等,更要看所学课文的具体内容。板书是老师精心设计的一课的重点内容,要一字一句看明白,力争做到过目不忘。
还要注意看同学的板演,更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看课文内容,边看、边思、边记。眼、脑、手并用,这样的学习效果才会好,学习效率更高。
2、耳听上课时要耳听一方。听老师的点拨讲析,听同学的讨论发言,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听出重点、难点、疑点。
只要认真用心听,听出这几个关键,不仅可以以点带面,提高记忆力,还可以增强理解能力。3、笔记看明白听清楚还不够,还要认真记笔记。
上课以看、听为主,笔记为辅。要学会抓住重点记录,一般老师的自学指导,开场白、板书、是重点。
有的学生课前准备不足,开头没注意听,再听后话,不知所云。有的认为自学指导、开场白是闲话,不注意听,当听到正题,才知闲话不闲,想记晚了。
老师提的要求是重点,如“**段要重点分析理解,**内容了解即可。”老师的课堂总结往往是“画龙点睛”之笔。
应。
5.如何做好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
语文教学衔接初中语文和小学语文相比内容更为丰富、复杂,在教学方法上与小学也不尽一致。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使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都衔接自如,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那么,如何做好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教学呢?
1
加强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教育学、心理学的规律告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明确教学目的是关键,是起点;要实现教学目的,就要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及语文成绩至关重要。而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影响了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影响了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以及学习习惯,进而影响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探讨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途径和方法,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特别是提高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非常必要。
通过多年的教学和研究发现,进行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是可行的,其原因在于中小学教学、学生学习语文的空白点是可以找到并予以加强的,关键是小学与中学的相互延展、靠拢、衔接和磨合。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延续性,哪个环节出了偏差或问题,都将影响学生的语文能力,而现今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结合的依据,也是进行教学衔接的依据。
2 做好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教学的策略2.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衔接意识,小学初中齐抓共管是前提。小学和初中的教师、学校领导要有九年一贯制的思想,以素质教育为总体目标,转变各自为政的教育观念,树立衔接意识,为中小学衔接问题的解决提供根本性保障。
小学尤其高段教师要有衔接意识,以培养学生语文的学习习惯为重点,为初中语文教学打基础,促使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持续提高;初中尤其是初一的教师更要有强烈的衔接意识,经常想到与小学教学的衔接问题,关注学生的原有基础,因材施教,促使学生在巩固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得到更大的发展。 2.2
加强学习习惯上的衔接,克服不良倾向。在教学实践中,习惯对学生搞好学习来说是举足轻重的前提,学好语文必须注意培养学生以下良好的习惯:课前有主动预习,课后有自觉复习的习惯;课堂上有思路活跃、勤记笔记的习惯;课堂里有大声答问、大胆质疑的习惯;课堂上有与同学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寻求解决途径的习惯;阅读时有随手查阅字典释疑的习惯;有眉批圈点、边读边思考的习惯;作文时有先构思、再写提纲、写正文以及加后记的习惯;文章写成以后有读两三遍并进行自我修改的习惯;课外阅读时有随手摘录、随时积累并运用的习惯;有勤于动笔、写心得体会、记日记的习惯。
3
高度重视学生自主意识与自学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法指导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增加了,难度也加深了,知识点增多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学能力。因此,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地教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如怎样抓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单元小结五个环节;怎样掌握好基础知识;怎样进行文段阅读;怎样做好知识整理与归纳;怎样运用科学记忆法来提高学习效率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自学,充分动脑、动口、动手,鼓励学生勇于质疑问难,教师则抓住契机,巧为点拨,为学生释疑解难。总之,教师要尽力使学生消除依赖心理,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
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衔接初中教师要延续小学老师常用的情景教学模式,根据初中新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掌握程度,实行分层次地教学,选择一些活泼有趣、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材料,灵活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习进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交流互动。教师还可以在学生互动过程中进行鼓励,缓解他们在课堂上的紧张情绪,让他们慢慢融入到初中课堂的教学氛围中来,以行之有效的教学衔接策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5
温故知新,适当复习小学语文重点内容,做好记忆、思维的衔接初一学生面对增多的课程和加难的课文,难易有诸多不适应,适当复习一下旧知识十分必要。一是把握住机械记忆,让学生大量背诵古典诗歌、名言警句。这是记忆诗歌的黄金时期。二是根据思维特点,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适当重视形象思维。如充分利用电教设备的视听效果进行直观教学,使抽象语言形象化。用游戏、表演、比赛等方法向新生展示语文丰富多彩的广阔天地。
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要求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孩子们一定要提前做好小升初衔接。
明确初中的学习方式,才能在初中也轻松学习。那么,语文学科的小升初衔接该如何做呢?以下五个方面,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给初中老师的“见面礼”:一手好字 语文学科不像数学,一是一二是二;不像英语,A是AB是B;一手好字在语文考试中的作用,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你懂的!”那还等什么,迟了,定型了,再要练,就难了。 书写时要注意字体工整,不要潦草,也不要太花俏。
书写时还要注意版面的整洁。改掉使用涂改液(带)的习惯(因为中考时不允许使用)。
想好再落笔,尽量少涂改。写错的字、句,用一条斜线或横线轻轻划去即可,不要涂得黑黑的。
回答问答题时要有全局观念,不要左边空一大块,右边却挤得要鼓一个“包”出去。 字如其人,认识一个人从字开始。
一篇作文光按字的好坏来评分,大概也能做到八九不离十。 二、初中语文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看什么?阅读?作文?错!居然是背诵! 这看似最基本的要求,恰恰是初中语文考试中最大的失分点。
初中课内要求背诵的内容主要指: 1、生字词的音(平翘舌、前后鼻韵、第几声以及多音字在哪个词中读什么音均为考点)、孝困形(能正确书写、能分辨错别字)、义(主要为理解成语及四字短语的意思和运用)。 2、古诗词背诵默写(一句中错一处整句不得分)。
3、文言文(原文背诵默写,要求同古诗词;每个字的注释,严格按课下注解和老师课堂讲解背,有瑕疵均不得分;每一句的翻译,要逐字逐句,有瑕疵都酌情扣分;课文内容理解)。 4、文学常识。
5、课堂笔记。 同学们现在就得养成背诵严谨的好习惯,尽量做到读书题一分不丢。
在初中语文考试中,阅读、作文一扣扣个10分是很常见的事,读书题再丢分,你就是初中老师说的“活的也不会,死的也不会”了。 背诵内容不熟练,考试时模棱两可,既花费许多考试时间,又影响自己的考试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后面的阅读理解。
以初中语文单元考为例,45分钟内要完成5题以上的选择题,10题以上的默写题,一篇文言文阅读,一篇现代文阅读,外加名著阅读、语言运用若干题。你想想,若不把该背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你有时间把那篇要你阅读理解的现代文看上几遍吗?你匆匆忙忙看上一遍,阅读题能答得好吗? 让人深思的是,虽然初中老师一再强调背诵的重要,还是有很多学生就是每次都倒在这个枪口下。
记住:似读非读等于没有读!花了时间却只记个大概是最亏本的事,一到考试漏洞百出,这样的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 三、最有用:读一读、背一背、抄一抄 跟同龄的人应该都曾有过不止庆喊一本的摘抄本,喜欢的诗歌、散文、歌词、名言警句等都一一摘录其中,无人时轻轻诵读,延续数年数十年,翻看时都能看出字体从稚嫩到老练的变化,有的内容至今还能脱口而出。
语文学习靠积累,不仅指课内的,更重要的是课外的。青少年时期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你现在积累的东西,可以说就是你一辈子都能享用的东西。
年纪太小,不理解,背的东西一段时间不重复就忘了;年纪大了,今天看明天忘,能留在脑子里的还是只有青少年时期积累的知识。 有专家建议:初中生巧差念要背300首古诗词、300篇古文(含成语典故)和300篇现代千字美文。
你也许背不了这么多,那么就像你们的父母那样,遇到你喜欢的文字,抄一抄;兴致来时,读一读;特别喜欢的句子,背一背。 有很多家长说,我的孩子看了很多书啊,为什么语文还是不好?有很多原因。
有的看了很多书,但文学性不高,没“营养”;有的看太快,只重情节,没“吸收”。所以,看些什么书,家长还得帮忙把把关,有可能的话,陪孩子一起看,看完交流些看法,给孩子一些引导。
没有知识的积累,哪来能力的提升? 四、最无益:学而不思 “学而不思则罔”,“罔”就是迷惑,所以要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很多孩子特别怕语文考试中的现代文阅读理解,经常觉得既看不懂文章,也看不懂题目,更不知从哪答起。
一进入初中,文章篇幅更长、结构更复杂,“表达方式”“写作手法”“叙述角度”“点评赏析”等术语满天飞,就更束手无策了。这就需要平时多思考多总结,每种类型的文章都有自己的特点,作者写的时候就遵循一定的规律来写,老师设置的问答题也遵循一定的规律,我们读的时候也按这个规律来读,当然,答题也有一定的规律。
这规律,就要靠我们去思考、去总结。比如说,阅读中经常要你归纳事件,怎样归纳才能既概括主要事实又不会太啰嗦?再比如说,问你“喜欢文中哪个句子,为什么”,你思考过这种类型的题目该怎样作答吗? 阅读能力老是提高不了的孩子,很多都是不善于思考、总结的,文章随随便便看上一两遍,到文中抄一两个句子做答案,为什么对了,为什么错了,永远凭运气。
记住:今天多问几个为什么,明天就少几个怎么办。 五、学会关注生活,思考人生,并学会有意识地写作 我们总有不需要考语基、阅读理解的一天,但我们一辈子都需要写作的能力,写作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可惜,我发现有些孩子养成。
2.小学六年级升初一,语文,一对一辅导,有哪些知识点可以进行讲解和
很少有小升初辅导语文的
主要是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的差异,首先是作文,不能再像小学那样写了。然后文言文着重在翻译,可以提前预习第一篇文言文《童趣》,再做一些故事性的小文言文片段。关联词语、修辞.句子成分等看下小学讲没(一般小学都会讲的),如果没有就进行补充。
初中和小学差异还表现在阅读,阅读题的答法不一样,文章也由小学的故事居多转换为哲理性散文和记叙性散文,要讲解一下方法再多做一些练习。
可以衔接一下初一几篇重点文章,再对小学难点(如修改病句等)进行复习练习。
语文这一科确实没多少好衔接的,主要看衔接对象的弱点,差哪补哪。再多培养一下语文兴趣,推荐读物,积累诗词等。
初中有的东西易混淆,如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表达作用、修辞手法等应详细讲解
3.如何做好小初衔接
如何做好小初衔接 “初中和小学有哪些不同,怎样才能让孩子尽快适应初中生活?”孩子升入初中后,面临三个不同,即环境、学习方法和学习科目设置的不同,初一新生要注意在这三个方面做好调整。
在小学里,学生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老师的教学重点侧重趣味性和直观性,而不是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明显的依赖和被动性,一旦离开老师和家长,不少学生往往无法自觉安排学习。
进入初中以后,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明显变化,由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 初中生要主动学习 一位家长说:“上小学时,我的孩子是班里的尖子生,升入初中后,虽然孩子仍很努力,可成绩却不太好。”
根据有关专家调查研究,小学的尖子生,进入初中后,成绩不一定继续保持领先。相反,有些上小学时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往往后来者居上,成为尖子生。
这是因为进入初中后,学习主要靠的是自觉主动的学习态度、合理适宜的学习方法和独立创造的学习能力。此外,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好方法让学习更轻松 孩子升入初中后,正确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应做到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先独立思考,后发问讨论;每周一小结,每章一总结。 在小学阶段一般不那么重视预习,因此,到了初一,大多数学生不会预习,即使预习了,也只是将课文从头到尾读一遍。
由于初中的学科多、内容广、容量大,老师在课堂上要讲解的知识点多,有些内容只能靠学生自己消化。初中生在预习时应做到:首先大致浏览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其次,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在难以理解的地方做出记号,多问些“为什么”,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这样学起来会更轻松。
做作业的第一步应是复习相关的知识,在头脑中搜索一下课堂上老师所讲的知识,努力将所学知识回忆起来,若实在回忆不起来,再翻开课本或笔记阅读对照,以便将所学的知识温习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后再去做作业;做完作业后,应从头到尾仔细浏览一遍,检查一下解题的步骤、思路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加以修改。 “适应期”从心理调整开始 初一新生会面临许多问题,不适应是孩子最明显的表现,主要是心理上、生理上和环境上的。
上了初中,一些生理上的变化是孩子们从未遇到过的,有些孩子不免感到恐惧;到了一个新环境,面对新的学校、老师、同学,也会有不适应感。 高级心理咨询师高源指出,升入初中后,一部分孩子会有失落感,特别是上小学时成绩很好、升入初中后成绩下降的孩子。
因为孩子从以前的“众星捧月”到现在的成绩平平,肯定一时接受不了,所以往往情绪低落,怀念以前的小学生活。面对孩子存在的问题,家长和孩子不必紧张。
作为家长,首先要及时和孩子沟通,告诉孩子在中学里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比如功课紧、竞争压力大等;其次,帮助孩子正确定位,制定新的学习目标也是必要的。家长不能一开始就要求孩子考前几名,给孩子过多压力,而是要引导孩子把自己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另外,学生在新学校要多参加集体活动、多表现自己,一方面能更快更好地融入集体,另一方面可以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也让别的同学很快认识自己。对新的变化、新的问题要勇敢地面对,主动去适应新环境,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父母或老师求助。
初一上学期能否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对整个中学阶段的学习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一学生考试成绩下降,在很大原因上是还没有适应初中学习,这时父母抱怨、责骂是没有意义的,应该积极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初一上学期,家长应配合孩子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 1、学习方法的转变: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科目相对较少,能按时完成作业就可以了。
以语文为例,只要把课本上的知识基本掌握,考试就不成问题,但初中阶段,课程设置增多,考试题更为灵活,讲究活学活用,学生必须改变以往写完作业万事大吉的做法,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知识,除了老师所留的作业,还应该多做参考资料,加深理解,拓宽知识面,由依赖性学习向主动、独立性学习转变。 2、生活习惯的转变:中学课程紧,内容多,在学生生活上必须有规律,紧张起来,制订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并自觉遵守,保证作息有规律。
3、看电视的转变:一些家长不许孩子看电视,其实翻翻一些高、中考题就会发现,部分考题与电视有不小的联系,如上海市近年高考题有一题目就是让考生推荐看一部电影(电视剧、或戏曲),因此学生应将电视作为学习的工具,有目的的有意识的看,不能在电视前一看就是一两小时,或总看一些连续剧,应选择与学习有关的积极向上、能陶冶情操的影视剧。如何做好小升初衔接 要想让孩子升入初中后适应得更快更顺,家长从现在起就得从四个方面早做引导。
分配家务劳动给孩子 从小学到初中,老师从“抱着走”到“领着走”。小学班主任一天到晚和学生在一起,老师不仅管课内,也管。
4.如何做好初一语文与小学语文的衔接与过渡
刚升入初中的你们,怀着对新的学习生活的美好憧憬,带着家长的殷切希望,都愿在新的环境中展现一个辉煌的自我形象。
可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有些同学的语文月考成绩不尽如人意,部分同学对语文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不足为奇,是小学升初中后语文学习衔接过渡阶段的必然。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没有认识到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学习上的不同:①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升学压力小,全凭家长老师督促学习,没有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②小学语文知识单一,内容简单,初中语文知识丰富,内容复杂,文体多样;小学学语文以老师教读带读为主,中学学语文则在老师指导点拨下学生自学为主,学生需要自己用心去体会感悟;④小学以课堂上听课为主,升入初中后要求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要求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老师由过去的“保姆型”变为“指导型”这就要求学生自己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了解到以上初中与小学语文学习的异同,我们就要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搞好中小学语文学习的过渡衔接,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使中学的语文学习在小学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螺旋形提高。我认为升入初中后的语文学习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学会读语文书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有的不会读书,认为读书就是念字,泛泛而读,收效甚微。
因此有必要首先在读书上下一番功夫,首先读语文书,学会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认真阅读研究课本。假期或学期初,新书一到手,我们先要读目录看说明,甚至要看插图、附录。
明确本学期的任务和重点,然后逐单元阅读单元提示,明确各单元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还可以摘抄或列表格来加深印象,随时参照。
在每一课的课文阅读上学会“读提示—做预习—提问题—解疑难—做练习—写总结”的六步读书法。对每一篇文章做到读通、读懂、读好。
二、学会用语文书“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会使用课本是学好语文的必要条件。具体做法是:在阅读语文课本的同时,还要注意勾画出文中的重点句、生字词及疑难问题。
鲁迅先生就喜欢边读书边在书上勾画,浓圈密点、脚注眉批,当有人向他借书时,他总是另外买一本借给别人,因为他的书经过勾画批注,已变成他的服务工具了。再如老师的教科书,也是如此,这种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勾画读书的做法,既可以使我们读书时思想集中,提高效率,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还有利于我们日后的复习归纳整理,复习时只要翻翻书,重点难点一目了然。
勾画圈点的符号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画在重要的句子下面(中心句、重点句等)。“~~~~”画在文章的主旨句或中心下面。
“△”画在文章段落旁边(精彩语段或结论)“·”点在生字、生词下面。“□” 圈画出重要的字,词或优美词语。
“!”画在某句、段旁,表示此处需要认真思考。“?”画在某句、段旁,表示自学中或听课时有疑问,需向人请教或查阅参考书。
“①、②、③”标在有关文段、文句左上角,一般表示文章有几个自然段,或某段中包含了几个要点。书上做的标记符号没有统一规定,你也可以自己设计一套适合自己学习习惯的符号使用,标记符号一经使用就不要随意改变。
但应注意不要在书上标注太多的符号,因为标的太多反而起不到提示作用了。学会用语文书,还应做到把文质兼美的课文当作自己学习写作的范文,尤其是初一学生写作文应从有意识的模仿开始,然后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写作的初期阶段应以模仿为主。古人谓学文有“三偷”: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
的确,写作是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的,构思精巧,语言精美的文章,必然会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就“偷”用了别人文章中的东西。三、学会听讲在校学习,听课是获得知识,转变能力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提高听课效率呢?我认为要做到:看、听、记、问、思五点。
1、眼看科学实验表明,从记忆的保持速度上说,“看”的记忆为最好,课堂上老师既是演员又是导演,上课要注意看老师的表情,手势等各种体态语言,看黑板上老师的板书,挂图、投影、屏幕等等,更要看所学课文的具体内容。板书是老师精心设计的一课的重点内容,要一字一句看明白,力争做到过目不忘。
还要注意看同学的板演,更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看课文内容,边看、边思、边记。眼、脑、手并用,这样的学习效果才会好,学习效率更高。
2、耳听上课时要耳听一方。听老师的点拨讲析,听同学的讨论发言,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听出重点、难点、疑点。
只要认真用心听,听出这几个关键,不仅可以以点带面,提高记忆力,还可以增强理解能力。3、笔记看明白听清楚还不够,还要认真记笔记。
上课以看、听为主,笔记为辅。要学会抓住重点记录,一般老师的自学指导,开场白、板书、是重点。
有的学生课前准备不足,开头没注意听,再听后话,不知所云。有的认为自学指导、开场白是闲话,不注意听,当听到正题,才知闲话不闲,想记晚了。
老师提的要求是重点,如“**段要重点分析理解,**内容了解即可。”老师的课堂总结往往是“画龙点睛”之笔。
应。
5.如何做好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
语文教学衔接初中语文和小学语文相比内容更为丰富、复杂,在教学方法上与小学也不尽一致。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使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都衔接自如,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那么,如何做好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教学呢?
1
加强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教育学、心理学的规律告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明确教学目的是关键,是起点;要实现教学目的,就要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及语文成绩至关重要。而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影响了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影响了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以及学习习惯,进而影响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探讨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途径和方法,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特别是提高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非常必要。
通过多年的教学和研究发现,进行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是可行的,其原因在于中小学教学、学生学习语文的空白点是可以找到并予以加强的,关键是小学与中学的相互延展、靠拢、衔接和磨合。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延续性,哪个环节出了偏差或问题,都将影响学生的语文能力,而现今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结合的依据,也是进行教学衔接的依据。
2 做好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教学的策略2.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衔接意识,小学初中齐抓共管是前提。小学和初中的教师、学校领导要有九年一贯制的思想,以素质教育为总体目标,转变各自为政的教育观念,树立衔接意识,为中小学衔接问题的解决提供根本性保障。
小学尤其高段教师要有衔接意识,以培养学生语文的学习习惯为重点,为初中语文教学打基础,促使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持续提高;初中尤其是初一的教师更要有强烈的衔接意识,经常想到与小学教学的衔接问题,关注学生的原有基础,因材施教,促使学生在巩固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得到更大的发展。 2.2
加强学习习惯上的衔接,克服不良倾向。在教学实践中,习惯对学生搞好学习来说是举足轻重的前提,学好语文必须注意培养学生以下良好的习惯:课前有主动预习,课后有自觉复习的习惯;课堂上有思路活跃、勤记笔记的习惯;课堂里有大声答问、大胆质疑的习惯;课堂上有与同学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寻求解决途径的习惯;阅读时有随手查阅字典释疑的习惯;有眉批圈点、边读边思考的习惯;作文时有先构思、再写提纲、写正文以及加后记的习惯;文章写成以后有读两三遍并进行自我修改的习惯;课外阅读时有随手摘录、随时积累并运用的习惯;有勤于动笔、写心得体会、记日记的习惯。
3
高度重视学生自主意识与自学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法指导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增加了,难度也加深了,知识点增多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学能力。因此,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地教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如怎样抓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单元小结五个环节;怎样掌握好基础知识;怎样进行文段阅读;怎样做好知识整理与归纳;怎样运用科学记忆法来提高学习效率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自学,充分动脑、动口、动手,鼓励学生勇于质疑问难,教师则抓住契机,巧为点拨,为学生释疑解难。总之,教师要尽力使学生消除依赖心理,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
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衔接初中教师要延续小学老师常用的情景教学模式,根据初中新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掌握程度,实行分层次地教学,选择一些活泼有趣、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材料,灵活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习进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交流互动。教师还可以在学生互动过程中进行鼓励,缓解他们在课堂上的紧张情绪,让他们慢慢融入到初中课堂的教学氛围中来,以行之有效的教学衔接策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5
温故知新,适当复习小学语文重点内容,做好记忆、思维的衔接初一学生面对增多的课程和加难的课文,难易有诸多不适应,适当复习一下旧知识十分必要。一是把握住机械记忆,让学生大量背诵古典诗歌、名言警句。这是记忆诗歌的黄金时期。二是根据思维特点,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适当重视形象思维。如充分利用电教设备的视听效果进行直观教学,使抽象语言形象化。用游戏、表演、比赛等方法向新生展示语文丰富多彩的广阔天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