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负面情绪,家长不同的应对方法,让孩子人生的截然不同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这时爸妈就要考虑教育的问题了。这里所讲的教育,并不是送到学校和培训班,而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已经可以独立思考和意识的孩子来说,犯错误或者耍脾气时,往往父母不同的做法,会造就孩子截然不同的人生。
妈妈巧妙化解儿子哭闹,周围人竖起大拇指
有一次我陪着闺蜜小莹和她家的小儿子一起逛街时,小儿子对售货架上的玩具感起了兴趣,于是便站在那一直盯着玩具不肯挪动脚步。
这自然会被他的妈妈小莹发现,小莹对儿子说:“家里的玩具已经足够多了,不能再买了。”
然而小儿子却听不进去妈妈的话,开始恳求妈妈给他买一个。然而小莹并不是一位惯孩子的母亲,因此小莹毫无悬念地拒绝了。
面对母亲的拒绝,就像是我们平常所见的一样,孩子躺在地上大哭大喊,想要以此来让妈妈妥协。
不多时,周边就围拢了很多看热闹的人,有些岁数大一点的阿姨会开始心疼孩子,便小声地劝解小莹:“孩子想买,就给孩子买一个吧,你看孩子哭的,躺在地上一会该着凉了。”
这倒是让小儿子更加肆无忌惮地哭闹起来,而小莹却像是路人一样,一直看着自己的儿子,这倒让周边的人不禁唏嘘。
待儿子渐渐冷静下来后,小莹才上前问儿子:“你很喜欢这个玩具是吗?”
儿子没有说话,但从眼神里能够看出,儿子已经冷静下来,并希望妈妈能够买给他。于是妈妈又问:“那你有没有做到一件,值得妈妈奖励你的事情呢?”
小儿子茫然地摇了摇小脑袋,于是小莹抱起儿子并对儿子说:“妈妈跟你约定,等你学会了拼音,妈妈就把这个玩具买下来送给你。”
说到这,儿子不再哭泣,跟妈妈拉起来勾,而周围人的目光也由不解变成了赞叹。
后来我听小莹说,他的儿子后来真的在上幼儿园之前,学会了拼音,并且妈妈也履行了承诺,给儿子买下来那个玩具。
孩子耍小脾气时,妈妈容易犯哪些错误
在生活中,我们曾遇到过很多父母处理孩子哭闹的场景,有的会“以暴施暴”,有的则是会妥协。
①家长以暴施暴
我曾多次见过,小男孩应为家长不给买玩具,而公然大哭。为了能够制止孩子,家长则是会一边凶孩子一边打孩子的屁股,而孩子却是越打哭的越凶。
即使因为恐惧,孩子占时停止了哭泣,但在孩子心中依然没有明白,爸爸为什么没有把玩具买给我?爸爸为什么会打我?
而这是起不到任何的教育作用的,渐渐孩子也会学习家长的这种“以暴施暴”的处事方法。
据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博士表示:“家长用武力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长大后也会用武力来教育同学。”
②变成孩子情绪的奴隶
“别哭了,带你去吃麦当劳好不好?”“别哭了,这个玩具给你买了好不好?”
每次孩子哭的时候,见劝阻无果,家长也只好妥协,满足孩子的需求。这就是孩子的“情绪奴隶”,被孩子以哭闹而勒索。
家长做的不但憋屈,而且这也宠溺了孩子,让孩子认为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妈妈就会买给自己,慢慢地也培养起了不劳而获的“优良品质”。
因此,给孩子买下这个玩具可以。
但要让孩子明白,买这个玩具并不是父母的妥协,而是要作为给予孩子的奖励,让孩子明白,只有付出了,才会有回报。
③家长给予语言暴力
面对孩子耍脾气,很多时候家长都会对孩子说:“你这个坏孩子!”“你真是个磨人精!”
孩子并没有足够的自我认识能力,很多时候往往家长说孩子很聪明,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很聪明,而家长说自己很笨,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很笨。
同样的道理,当家长对孩子说你是个坏孩子的时候,那么孩子也会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不受爸妈喜欢。
因此,孩子会更加自卑,甚至会自暴自弃,更加抗拒学习学前知识。
面对孩子哭闹,爸妈的做法影响孩子一生
1.当场冷处理,事后讲道理
当孩子哭闹时,爸妈会采取讲道理的方式,而此时讲道理,孩子未必会听进去。当父母的怒火被勾起时,往往会当场批评孩子,甚至凶孩子。
这样往往孩子会更加愤怒,而其场面往往也会更加失控。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反着来,当场处理时,我们静静地在一旁站着即可,让孩子自己冷静下来,然后事后妈妈给怎样给孩子讲道理,就怎样讲道理。
2. 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地去表达情绪
有一个规律,那就是孩子越能够精准地表达和陈述出自己的情绪,那么往往就越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往往孩子闹小脾气,是由于孩子脑中的词汇量,难以表达内心的不开心。
因此当孩子哭闹时,妈妈可以询问孩子:“是因为妈妈不给你买玩具,所以你不高兴吗?”或者“是不是因为妈妈错怪了你,所以你会愤怒?”
渐渐当孩子已经可以陈述自己内心的情绪时,那么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自然会对父母说。
3.告诉孩子,父母内心的感受
三字经里有讲:“人之初,性本善。”
天真又善良的孩子,往往当知道自己给他人带来麻烦,或者自己让他人伤心时,孩子自己也会惭愧万分的。
因此,当孩子哭闹时,待孩子自己冷静下来后,我们要告诉孩子,当你在哭你在闹的时候,作为妈妈,我的心里也十分难受。
跟孩子陈述自己的内心,善良的孩子会明白自己让父母伤心了,因此孩子也会深深自责。
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我们作为爸妈,一定要理智应对,阻止孩子哭闹并不是目的,其背后的目的往往是对孩子能够起到一个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