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经常考的的文言文

 我来答
达人方舟教育
2022-10-06 · TA获得超过5151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78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45万
展开全部

1. 初一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常考的,普遍的

我就是初一的 告诉你哦 《驱蚊》 《画蛇添足》《自护其短》《郁离子·步数》《西湖二》《以羊易牛》《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智子疑邻》《塞翁失马》都会考的.多看多读.自己就会翻译了!

驱蚊

一道士自夸法术高强,撇得好驱蚊符。或请得以贴室中,

至夜蚊虫愈多。往咎道士,道士曰:"吾试往观之。"见所贴符

曰:"原来用得不如法耳。"问:"如何用法?"曰:"每夜赶好

蚊虫,须贴在帐子里面。"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帮你到这吧

2. 初一考试常出的课外文言文有哪些

杀骡乘鸡

原文 有客至,主人具蔬菜,客不悦。主人谢曰:“家贫市远,不能得肉耳。”

客曰:“请杀我所乘之骡而食之。”

主人曰:“君何以归?”

客指阶前之鸡曰:“我借君之鸡乘之而归。”

译文 有客人来访,主人只准备了蔬菜招待客人,客人很不高兴。主人道歉说:“因为家里没钱集市又远,所以没有肉招待您。”

客人回答:“那么请把我骑来的骡子杀掉吃吧。”

主人说:“那您怎么回去呢?”

客人指着台阶前的鸡说:“我借您家的鸡骑着回家。”

注释 (1) 具蔬菜:备办蔬菜一类菜肴。具:备办。

(2)谢:道歉。

(3)耳:虚词,语气词,有“而已”、“罢了”的意思。

(4)君何以归:是一倒装句,正常的语序应是“君以何归”,意思是“那您怎么回去呢?”

(5) 君:对人的尊称。

(6)食之:吃掉

(7)客不悦:客人很不高兴

断句:

有客至/主人具蔬菜/客不悦。

感悟 80个字,就将一个吝啬愚呆的主人和损人不见于外的客人刻画得惟妙惟肖。这个故事,表面上是在讽刺主人悭吝,而且愚呆──被人损了,还傻傻地表示关怀。但客人也是,难道非得“具鸡黍”才显出主人的热情?想吃肉,又不明说,还拐着弯地给主人家挑刺──是不是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舌之欲呢?不过,话说回来,若是请客,省点了就省点,自己不吃亏,挨点损就罢了。但要是“捡芝麻丢西瓜”,在生死存亡的时刻,还舍不得往外拿,就不见得有好结果了。

本文不但讽刺了主人(悭吝)的性格特点,而且还讽刺了客人的挑剔和尖刻,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3. 初一考试文言文原文及翻译(里面的字都是初一上学过的)

而 1.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以 1.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

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

(《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

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

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

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

(《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

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

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

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乃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

4. 初一上半学期人教版必考文言文哪些

《童趣》《论语十则》《世说新语》

我这有一些我们考试的题,是人教版的,但不知道一不一样。

童趣:

本文写了哪三件事?1观蚊如鹤2神游山林3鞭打虾蟆

段意1总写童年时超然物外的乐趣

2-4具体写观察景物的奇趣

怎样得到物外之趣?(期中考试)

1要有好奇心2观察要仔细3有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幼时是什么样的人?

同上,外加热爱小动物

论语十则:

流传至今的成语: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任重道远 择善而从 死而后已 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世说新语:

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

懂得为人道理,聪敏。

友人是什么样的人?

之前缺乏修养,不守信用,但能知错就改。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不失礼。对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应如此求全责备。

文中两个喻雪句哪个好?why?

“柳絮”好。因为柳絮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一种意境美,而撒盐的比喻,缺乏令人遐想的美感。

差不多这些,此外翻译,出处和书下注释必考,有时候会考节奏。

5. 初一考试考哪里的

我也是人教版。。快叫学姐!!我初二!!经验很新鲜,语文英语我强项!!语文我考全班第五,98.年级最高分112.英语全班第七,107.年级最高分119.这是上次期末的成绩。数学太烂,我就不说了。语文主要靠多背多看和多积累。语文的学习是要靠长时间的积累的,并非一日之功。然后是作文和阅读。作文和阅读占80分左右,而总分120.背的很简单,只要你肯。作文要靠练笔和阅读,心中有了笔墨,写出的东西自然好。而在考试时,作文不应写的太深奥,因为阅卷老师的时间非常有限,不能细细品味作文中的道理。品味不出,自然不给高分。再说阅读。阅读能力要强一些才行,建议你买一本关于阅读的书来做,提高阅读能力。做题时尽量用那个文中的语言回答,这样能得很多分。综合起来,建议你定一份《作文与考试》,半月刊,每本2元,一个月才4元。那个对语文成绩的提高很有帮助。

英语。这是我最强的科目。英语的学习同语文有许多相似之处。英语学习不能仅限于课本中的知识,课外的词汇积累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在考试时会出现一些简单的陌生词。如果你认识还好,不认识的话就要联系上下文去猜测。这还比较容易。英语背单词也是很重要的。单词的记忆要靠时常复习。我现在都初二了,还能记得起初一学的单词,而我们同学很少有这样的。记单词时要专心,不能东瞅西瞅,三心二意。这是万万不行的!!然后多读。课文句型不难,都隐藏在课文里,你把课文背会了,句型自然就会了。而这些句型会在大脑里形成长时间的记忆,你再组句子时就会很快啦!!而学完一个单元时,要及时练习。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错的题一定记住错误的原因,并及时订正,这很重要!!!

数学我太烂了,就不说了。

如果你认真学,那些乱七八糟的网站自然而然就用不着,比如像我。HOHO~~~

初一上学期时英语必学保持在110分以上,语文100左右,数学110分左右。而下学期,随着难度的增加,英语要在100分以上,语文85分以上,数学100分以上。

如果你愿意,可以加我为好友,把你的地址发给我,我会抄一份初一上学期句型大全送你!!我的笔记可是很认真的!!

因为写的字多,有错字敬请谅解!!~~

6. 初中文言文常考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

("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

(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 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4、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 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 2、总共(凡三往) 29. 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

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 分:fēn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分配,分给。

(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fèn,职分,本分。

(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1. 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2、恶、坏(陟罚臧否) 33.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34.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35.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36. 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37. 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39. 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40.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

7. 求初一文言文常考的重点题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扁鹊进见蔡桓公,在桓公面前站着看了一会儿,扁鹊说:“您有小病在皮肤的纹理中,不医治恐怕要加重。”桓侯说:“我没有病。”

扁鹊退出以后,桓侯说:“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桓侯,说:“您的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了,不及时医治将要更加严重。”桓侯又不理睬。

扁鹊退出后,桓侯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桓侯,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了,不及时治疗将要更加严重。”

桓侯又没有理睬。扁鹊退出后,桓侯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在进见时远远看见桓侯就转身跑了。桓侯特意派人问扁鹊为什么转身就跑,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的纹理中,是汤熨的力量能达到部位;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是针灸的力量能达到的部位;病在肠胃里,是火剂汤的力量能达到的部位;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管辖的部位,医药已经没有办法了。

现在病在骨髓里面,我因此不问了。”又过了五天,桓侯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

桓侯就病死了。 练习一、找一个含有该义项的加点字的成语。

(1)扁鹊复见 复:再次 成语:______(2)不治将益深 益:更加 成语:______(3)针石之所及也 及:达到 成语:______(4)使人索扁鹊 索:找 成语:_______(5)还走 走:小步快跑 成语:_______二、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之:司命之所属 之:________疾:疾恶如仇 疾:_______ 疾言厉色 疾:________ 答案无以复加 精益求精 遥不可及 不假思索 奔走相告之:的 疾 :痛恨 疾 :严厉 (课件)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1),问其故(2)。

一儿曰:“我以(3)日始出时去(4)人近,而日中(5)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6),及(7)日中则(8)如盘盂(9),此不为(10)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11),及其日中如探汤(12),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13)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4)!” 注释(1)辩斗:辩论,争论。

(2)故:原因,缘故。 (3)以:认为。

(4)去:离。 (5)日中:正午。

(6)车盖:如今雨伞,顶篷呈穹隆状,称为车盖(7)及:到了。 (8)则:就。

(9)盂:圆者为盘,方者为盂。盂是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10)为:是。 (11)沧沧凉凉:阴阴冷冷,天气凉爽的样子。

(12)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

汤:热水 (13)决:裁决,判断。 (14)孰为汝知乎:谁说你智慧多呢?孰:谁。

为,同“谓”,说。汝,你。

知,同“智”,智慧。正音: 盘盂:pan yu 茹ru译文1孔子到东方演讲,见到两个小孩在辩论,(就过去)问他们在辩论什么。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人近,而到中午的时候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远,而到中午的时候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马车的车顶那么大。等到中午,就像盘子一样大,这不就是远的(看起来)小而近的(看起来)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很凉爽,等到了中午的时候(感觉)就像手伸入了热水,这不就是越近(感觉)越热越远(感觉)越凉吗?”孔子也无法决断(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懂的多呢?”译文2. 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寓意1.片面看问题,是得不出正确结论的。

2.再大的学问家,也有不懂的事情。读法(停顿)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写作特点1、语言简洁,事中见理。

2、善于运用比喻。如写两小儿论辩“太阳远近”这一现象的时候,一方从。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