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文概述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苏轼,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
说到他,我们总能随口吟出他的许多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诗词、文章。
的确,这些诗文早已成为我们广大人民群众血肉中丰厚的文化养料,须臾不可分离。
他是这样伟大而富有魅力,他的豪放,他的洒脱,他的忧思,他的孤独等等,无不吸引着读者。
那么,他坎坷的人生在他的笔下都有着怎样的表达?笔者不揣浅陋,试图通过解读他的人生轨迹,捕捉住他豪迈的笑容中隐藏的更深层的情感因素。
一、壮怀激烈立志报国
苏轼少有大志,小时候在家读书,读到《后汉书》中的《范滂传》,说范滂“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后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立即就问他的母亲程夫人:“轼若为滂,母许之否?”可见他天性中就有忠义的一面。
这种报国之情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可见一斑。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本篇作于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冬。
四年前,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北方边郡密州任知州。
他除了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
当时西北边事紧张。
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
四年,陷抚宁诸城。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
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
词中,苏轼自比孙权,表现了出猎者的英豪;又自比魏尚,希望被朝廷重用。
整首词昂扬奋发,豪迈遒健,一扫传统柔婉的祥磨词风,为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二、心忧天下与民同乐
苏轼从来就是一个好官,不管自己仕途有多坎坷,总是心忧天下,勤政爱民。
在任上,他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比如在徐州时治水患,在杭州时疏浚西湖,建造长堤(苏堤)等等。
老百姓的忧乐他时刻挂在心上,有文为证。
《喜雨亭记》是苏轼于嘉佑六年(公年1061年)在凤翔府任判官时所作。
苏轼到凤翔府任职的第二年,建官舍,行政事,凿池引流,美化环境,但不巧的是当地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旱情显现,灾情就会是必然的结果了。
大旱望云霓,百姓的忧愁是可想而知的。
他和百姓们一样盼望下雨,望眼欲穿,结果是“乙卯乃雨,甲子又雨”。
那么,这些雨够不够呢?“百姓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下得透,下得足,下得实在。
要说好雨,喜雨,这才真正称得上是好雨,喜雨!我们甚至可以想见作者与百姓们一样为了这场好雨歌之舞之足之蹈之,欣喜若狂的情形了。
事实上,这场大雨产生的欢快气氛是显而易见的:“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这是一幅万民同乐官民同欢的喜庆图啊,我们仿佛也同苏轼一起融入了庆祝喜雨的场景之中。
而《浣溪沙》是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另外一首词。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
作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
突然,“簌簌”之声传来耳际,并好象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
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
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
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
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下片写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
“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
因为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
“日高人渴”两句,虽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民家里觅水的意识活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汪歼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谨陵斗。
可见苏轼没有什么太守的架子,他跟农民的关系非常亲近。
读这样的词,会使人感到真实、亲切,可以嗅到当时农村生活的气息。
这首词同样表达了作者由于灾后得雨,旱象解除的那种浓厚的喜悦之情。
三、壮志难酬感慨深微
然而上天似乎并不眷顾苏轼,他少年成名,步入仕途后一度做到“判官诰院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然而,因为反对王安石狂风暴雨式的改革,在朝廷无法久留,于是请求外任,先后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
在外任的八年间,他干了很多实事,向人们证明了他是一位有能力,得民心的好官。
可谁想到天有不测风云呢?44岁的苏轼在调任湖州的时候,一个巨大的噩梦随之而至。
王安石的门生,一些变了味的革新派李定、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及其他诗文中的一些句子,罗列他讥讽新法、指责皇帝、谩骂朝廷的罪名,把他打入了死牢。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幸好宋神宗并不糊涂,再加上前任宰相王安石等人的劝谏,苏轼才从死神手里逃了出来,然而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实际上就是一犯官。
即便就是这样,也没破坏苏轼的乐观精神,他出狱之后就写了几首诗,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却对酒杯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
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
”意思是大难之后何必想那么多,人生和官场上的事,难道都是有原因的吗?真是潇洒之极!然而,毕竟他的政见得不到理解,理想不能实现,人到中年,功业无成,让他倍感寂寞,感慨万端。
《卜算子》就是这种心境的反映。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写于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
词中所写的孤鸿,正是他自己的写照。
这首咏物词句句写雁,但同时又象征着某种高洁的人格。
上片第一句写环境,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树顶,滴漏声断,显得一片寂静。
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缈高飞的孤雁的身影。
下片接着写鸿雁。
在江边沙洲,鸿雁刚刚睡去,却又惊醒,回头看看,并没有别的大雁来伴,它满怀幽怨,但无人能理解。
为什么睡下了又常常惊醒呢?并不是什么声响动静,而是心里不宁静。
它渴望理解,不希望孤独。
但它因为不拣高枝,不愿栖息在梧桐上,只能孤独地、高傲地在冰冷寂寞的沙洲上过夜。
寒冷的,不止是沙洲和桐枝。
有恨的,究竟是孤鸿还是幽人?静夜如此寂寞,又何须漏壶提醒辰次?月儿依然残缺,不见有清满的佳期!疏淡的笔墨,似写凄淡的夜色;清美的词境,难歇哀愤的心。
本词托鸿以见人,自标清高,寄意深远,风格清奇冷隽。
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与这首词同一时期写的还有另外一首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上片咏赤壁,下片怀周瑜,最后以自身感慨作结。
起笔高唱入云,词境壮阔,在空间上与时间上都得到极度拓展。
江山、历史、人物一齐涌出,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
接着借“人道是”疑似之言,把江边故垒和周郎赤壁挂上了钩。
“乱石穿空”三句正面写赤壁景色,惊心骇目。
词中把眼前的乱山大江写得雄奇险峻,渲染出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
对于周瑜,苏轼特别激赏他少年功名,英气勃勃。
“小乔初嫁”更显得周瑜少年英俊,春风得意。
词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风情,刚中有柔,与篇首“风流人物”相应。
“羽扇纶巾”三句写周瑜的战功,也很特别。
周瑜身为主将却并非一身铠甲,而是羽扇便服,谈笑风生。
写战争一点不渲染士马金鼓的战争气氛,只着笔于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这样写法更能突出他的风采和才能。
苏轼这一年四十七岁了,不但功业未成,反而待罪黄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深自感愧。
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激起苏轼豪迈奋发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内心苦闷和思想矛盾。
故从怀古归到伤己,自叹“人生如梦”,举杯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一醉销愁了。
这首怀古词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但篇末的感伤色彩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气派。
词的气象境界凌厉无前,而且大声铿锵,需要铜琵琶、铁绰板来伴唱。
与此感奋色彩不同,但同样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感慨深微的是一篇短文《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全文仅八十余字,为读者勾画了一幅清幽秀美的月夜图。
文章先写月 *** 人而邀友赏月,次写月夜景色,最后书写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第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又自然流畅。
第二层写景,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
第三层便转入抒情议论,作者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
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闲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仕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
四、身处逆境自得其乐
前面提到,被贬黄州其实一点都没妨碍到苏轼的潇洒豪放。
诚然如此!虽然朝廷不给他俸禄,不分他住房,但他可以自己造屋(雪堂),自己耕种(东坡),和百姓们打成一片,活得自由自在!这期间写的好些词都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浣溪沙》便是其中一首: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此词是元丰五年三月,46岁的苏轼远谪黄州、抱病游清泉寺期间所作。
上片写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景色。
首句写兰刚发芽,芽虽短,但是生机勃勃长势很快,一个“浸”字写尽春兰的活力。
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
“潇潇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悲凉心情。
暮雨潇潇、子规哀鸣都是写实。
暮春三月,春色正浓,可写之景可谓数不胜数。
但是作者独取此景,这显然和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有着直接的关系。
但是,苏轼毕竟是一个“奋厉有当世志”的杰出人物。
溪水西流使他感悟到:溪水尚且可以西流,难道人生就无再少了吗?何必自伤白发,哀叹衰老呢?这集中体现了他虽然身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精神。
末句“休将白发唱黄鸡”表达了他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再看《定风波》中他的俏皮和豪迈: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下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
苏轼在黄州住了差不多有五年,宋神宗驾崩,反对新法的高太后垂帘听政,召回司马光,重用苏轼。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苏轼便由一个罪官被提为“翰林学士知制诰”,位置仅次于宰相,属于正三品大员。
可是“不合时宜”的苏轼又和保守党司马光政见不合了,他不同意司马光把王安石的新法尽废,认为应该保留其中有益的法令。
结果在朝廷又呆不下去,请求离朝外任,来到了杭州做知州。
然而,是祸躲不过,随着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重搞变法那一套,新党人物对苏轼疯狂的报复也就开始了,曾经辉煌一时的苏轼跌到了谷底,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被一贬再贬,由一名正三品大员降为九品芝麻官,最后被贬到了蛮荒之地海南。
海南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苏轼在《与程秀才书》中这样写: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碳,夏无寒泉。
可见条件极其艰苦。
但六十多岁的苏轼依然能找到生活的乐趣。
如《食荔枝二首》之一: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诗中前两句描写了岭南的气候和水果,后两句表达了他的恬适自在。
尽管被贬谪了,他却不流露出一丝哀怨,反而显得宁静愉快,这时的他虽处逆境但仍热爱生活,并能在司空见惯的生活中敏锐地发现诗意和情趣,表现出胸无芥蒂、因任自然的精神境界。
再来看另外一曲《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受使苏轼险遭杀身之祸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
王定国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王巩北归,出柔奴为苏轼劝酒。
苏问及岭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
词中以明洁流畅的语言,简练而又传神地刻画了柔奴外表与内心相统一的美好品性,通过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抒发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
五、怀念亲友深沉豁达
苏轼和苏辙兄弟,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他们同为当时的大文学家,同在政坛上达到巅峰,彼此政治立场与人生经历惊人的相似,相互又都视对方为最重要的知己,兄弟情深自不消说。
然而,走上仕途之后,两人天各一方,这就难免常生思念之情了。
其中抒发这种感情最著名的词当数《水调歌头·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月诗词往往清逸孤寒,东坡这首词直如缥缈于云端,掩映于清辉之间。
抒酒问月,有李太白酒仙遗风,一片奇趣横生。
明月皎皎照彻天上人间,天上是孤寒一片,人间是相思无眠。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圆缺,此事古难全”,已是豁达,“但愿人长久,千里其婵娟”更是乐观诚挚,种种感情交融于月光之下,顿成千古绝唱。
胡仔评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出,余词尽废。”
另有一首《满江红·怀子由作》:
清颍东流,愁来送、征鸿去翮。
情乱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
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
恨此生长向别离中,雕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
无限事,从头说。
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
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占黄色。
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这是苏轼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为颍州(州治今安徽阜阳)知州时作。
苏辙当时在汴京。
“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二句,追念过去兄弟一起生活——对床而卧,夜听雨声的情景,并叹息当时相约退隐之语未能实现。
此情此景温馨之极,又令人不胜感慨。
词人和弟弟聚少离多,不知不觉就花白了头发,“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是说以前兄弟会面情景仿佛还像是昨天的事,但已过去了许多年月,表达了苏轼对弟弟深切的思念之情。
这种思念之情太浓太深,以至于苏轼特别希望能与弟弟重见。
“眉间喜气占黄色。
便与君,池上觅黄昏,花如雪”是说兄弟俩不久将回家相聚,并且将一起欣赏自然美景了!
还有一首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抒发的是对亡妻王弗的思念。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鬃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宋神宗熙宁八年,苏轼正在山东密州做官,这一年也正是爱妻王氏谢世的第十年。
正月二十日夜,词人梦见亡妻,醒来后便写下了这首词。
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一片深情,情深到归于寂静无声。
十年生死相隔,十年苦苦追忆,十年相思,十年孤寂,十年辛酸和着泪一滴一滴积攒,和着泪一行一行流淌。
无语相对处,字字沥血,柔肠寸寸断。
梦境之中,已是如此;清辉松影之下,一人独对芳魂时,又是何等彻骨的凄凉!写到此处如断弦之音,逼人潸然泪下,真是无情到此也断肠。
总之,我们看到的苏轼是一位多么多情,可爱而又可敬的人。
仕途沉浮,一生坎坷,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几多失意,几多惆怅,都化为天风海涛之音,一笑过去。
他的豪放不羁,他的作品的光芒将永远闪耀在中国文学的上空,给后辈们以无穷的启示!
说到他,我们总能随口吟出他的许多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诗词、文章。
的确,这些诗文早已成为我们广大人民群众血肉中丰厚的文化养料,须臾不可分离。
他是这样伟大而富有魅力,他的豪放,他的洒脱,他的忧思,他的孤独等等,无不吸引着读者。
那么,他坎坷的人生在他的笔下都有着怎样的表达?笔者不揣浅陋,试图通过解读他的人生轨迹,捕捉住他豪迈的笑容中隐藏的更深层的情感因素。
一、壮怀激烈立志报国
苏轼少有大志,小时候在家读书,读到《后汉书》中的《范滂传》,说范滂“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后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立即就问他的母亲程夫人:“轼若为滂,母许之否?”可见他天性中就有忠义的一面。
这种报国之情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可见一斑。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本篇作于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冬。
四年前,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北方边郡密州任知州。
他除了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
当时西北边事紧张。
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
四年,陷抚宁诸城。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
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
词中,苏轼自比孙权,表现了出猎者的英豪;又自比魏尚,希望被朝廷重用。
整首词昂扬奋发,豪迈遒健,一扫传统柔婉的祥磨词风,为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二、心忧天下与民同乐
苏轼从来就是一个好官,不管自己仕途有多坎坷,总是心忧天下,勤政爱民。
在任上,他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比如在徐州时治水患,在杭州时疏浚西湖,建造长堤(苏堤)等等。
老百姓的忧乐他时刻挂在心上,有文为证。
《喜雨亭记》是苏轼于嘉佑六年(公年1061年)在凤翔府任判官时所作。
苏轼到凤翔府任职的第二年,建官舍,行政事,凿池引流,美化环境,但不巧的是当地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旱情显现,灾情就会是必然的结果了。
大旱望云霓,百姓的忧愁是可想而知的。
他和百姓们一样盼望下雨,望眼欲穿,结果是“乙卯乃雨,甲子又雨”。
那么,这些雨够不够呢?“百姓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下得透,下得足,下得实在。
要说好雨,喜雨,这才真正称得上是好雨,喜雨!我们甚至可以想见作者与百姓们一样为了这场好雨歌之舞之足之蹈之,欣喜若狂的情形了。
事实上,这场大雨产生的欢快气氛是显而易见的:“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这是一幅万民同乐官民同欢的喜庆图啊,我们仿佛也同苏轼一起融入了庆祝喜雨的场景之中。
而《浣溪沙》是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另外一首词。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
作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
突然,“簌簌”之声传来耳际,并好象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
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
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
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
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下片写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
“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
因为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
“日高人渴”两句,虽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民家里觅水的意识活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汪歼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谨陵斗。
可见苏轼没有什么太守的架子,他跟农民的关系非常亲近。
读这样的词,会使人感到真实、亲切,可以嗅到当时农村生活的气息。
这首词同样表达了作者由于灾后得雨,旱象解除的那种浓厚的喜悦之情。
三、壮志难酬感慨深微
然而上天似乎并不眷顾苏轼,他少年成名,步入仕途后一度做到“判官诰院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然而,因为反对王安石狂风暴雨式的改革,在朝廷无法久留,于是请求外任,先后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
在外任的八年间,他干了很多实事,向人们证明了他是一位有能力,得民心的好官。
可谁想到天有不测风云呢?44岁的苏轼在调任湖州的时候,一个巨大的噩梦随之而至。
王安石的门生,一些变了味的革新派李定、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及其他诗文中的一些句子,罗列他讥讽新法、指责皇帝、谩骂朝廷的罪名,把他打入了死牢。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幸好宋神宗并不糊涂,再加上前任宰相王安石等人的劝谏,苏轼才从死神手里逃了出来,然而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实际上就是一犯官。
即便就是这样,也没破坏苏轼的乐观精神,他出狱之后就写了几首诗,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却对酒杯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
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
”意思是大难之后何必想那么多,人生和官场上的事,难道都是有原因的吗?真是潇洒之极!然而,毕竟他的政见得不到理解,理想不能实现,人到中年,功业无成,让他倍感寂寞,感慨万端。
《卜算子》就是这种心境的反映。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写于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
词中所写的孤鸿,正是他自己的写照。
这首咏物词句句写雁,但同时又象征着某种高洁的人格。
上片第一句写环境,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树顶,滴漏声断,显得一片寂静。
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缈高飞的孤雁的身影。
下片接着写鸿雁。
在江边沙洲,鸿雁刚刚睡去,却又惊醒,回头看看,并没有别的大雁来伴,它满怀幽怨,但无人能理解。
为什么睡下了又常常惊醒呢?并不是什么声响动静,而是心里不宁静。
它渴望理解,不希望孤独。
但它因为不拣高枝,不愿栖息在梧桐上,只能孤独地、高傲地在冰冷寂寞的沙洲上过夜。
寒冷的,不止是沙洲和桐枝。
有恨的,究竟是孤鸿还是幽人?静夜如此寂寞,又何须漏壶提醒辰次?月儿依然残缺,不见有清满的佳期!疏淡的笔墨,似写凄淡的夜色;清美的词境,难歇哀愤的心。
本词托鸿以见人,自标清高,寄意深远,风格清奇冷隽。
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与这首词同一时期写的还有另外一首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上片咏赤壁,下片怀周瑜,最后以自身感慨作结。
起笔高唱入云,词境壮阔,在空间上与时间上都得到极度拓展。
江山、历史、人物一齐涌出,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
接着借“人道是”疑似之言,把江边故垒和周郎赤壁挂上了钩。
“乱石穿空”三句正面写赤壁景色,惊心骇目。
词中把眼前的乱山大江写得雄奇险峻,渲染出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
对于周瑜,苏轼特别激赏他少年功名,英气勃勃。
“小乔初嫁”更显得周瑜少年英俊,春风得意。
词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风情,刚中有柔,与篇首“风流人物”相应。
“羽扇纶巾”三句写周瑜的战功,也很特别。
周瑜身为主将却并非一身铠甲,而是羽扇便服,谈笑风生。
写战争一点不渲染士马金鼓的战争气氛,只着笔于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这样写法更能突出他的风采和才能。
苏轼这一年四十七岁了,不但功业未成,反而待罪黄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深自感愧。
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激起苏轼豪迈奋发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内心苦闷和思想矛盾。
故从怀古归到伤己,自叹“人生如梦”,举杯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一醉销愁了。
这首怀古词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但篇末的感伤色彩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气派。
词的气象境界凌厉无前,而且大声铿锵,需要铜琵琶、铁绰板来伴唱。
与此感奋色彩不同,但同样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感慨深微的是一篇短文《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全文仅八十余字,为读者勾画了一幅清幽秀美的月夜图。
文章先写月 *** 人而邀友赏月,次写月夜景色,最后书写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第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又自然流畅。
第二层写景,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
第三层便转入抒情议论,作者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
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闲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仕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
四、身处逆境自得其乐
前面提到,被贬黄州其实一点都没妨碍到苏轼的潇洒豪放。
诚然如此!虽然朝廷不给他俸禄,不分他住房,但他可以自己造屋(雪堂),自己耕种(东坡),和百姓们打成一片,活得自由自在!这期间写的好些词都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浣溪沙》便是其中一首: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此词是元丰五年三月,46岁的苏轼远谪黄州、抱病游清泉寺期间所作。
上片写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景色。
首句写兰刚发芽,芽虽短,但是生机勃勃长势很快,一个“浸”字写尽春兰的活力。
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
“潇潇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悲凉心情。
暮雨潇潇、子规哀鸣都是写实。
暮春三月,春色正浓,可写之景可谓数不胜数。
但是作者独取此景,这显然和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有着直接的关系。
但是,苏轼毕竟是一个“奋厉有当世志”的杰出人物。
溪水西流使他感悟到:溪水尚且可以西流,难道人生就无再少了吗?何必自伤白发,哀叹衰老呢?这集中体现了他虽然身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精神。
末句“休将白发唱黄鸡”表达了他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再看《定风波》中他的俏皮和豪迈: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下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
苏轼在黄州住了差不多有五年,宋神宗驾崩,反对新法的高太后垂帘听政,召回司马光,重用苏轼。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苏轼便由一个罪官被提为“翰林学士知制诰”,位置仅次于宰相,属于正三品大员。
可是“不合时宜”的苏轼又和保守党司马光政见不合了,他不同意司马光把王安石的新法尽废,认为应该保留其中有益的法令。
结果在朝廷又呆不下去,请求离朝外任,来到了杭州做知州。
然而,是祸躲不过,随着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重搞变法那一套,新党人物对苏轼疯狂的报复也就开始了,曾经辉煌一时的苏轼跌到了谷底,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被一贬再贬,由一名正三品大员降为九品芝麻官,最后被贬到了蛮荒之地海南。
海南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苏轼在《与程秀才书》中这样写: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碳,夏无寒泉。
可见条件极其艰苦。
但六十多岁的苏轼依然能找到生活的乐趣。
如《食荔枝二首》之一: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诗中前两句描写了岭南的气候和水果,后两句表达了他的恬适自在。
尽管被贬谪了,他却不流露出一丝哀怨,反而显得宁静愉快,这时的他虽处逆境但仍热爱生活,并能在司空见惯的生活中敏锐地发现诗意和情趣,表现出胸无芥蒂、因任自然的精神境界。
再来看另外一曲《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受使苏轼险遭杀身之祸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
王定国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王巩北归,出柔奴为苏轼劝酒。
苏问及岭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
词中以明洁流畅的语言,简练而又传神地刻画了柔奴外表与内心相统一的美好品性,通过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抒发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
五、怀念亲友深沉豁达
苏轼和苏辙兄弟,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他们同为当时的大文学家,同在政坛上达到巅峰,彼此政治立场与人生经历惊人的相似,相互又都视对方为最重要的知己,兄弟情深自不消说。
然而,走上仕途之后,两人天各一方,这就难免常生思念之情了。
其中抒发这种感情最著名的词当数《水调歌头·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月诗词往往清逸孤寒,东坡这首词直如缥缈于云端,掩映于清辉之间。
抒酒问月,有李太白酒仙遗风,一片奇趣横生。
明月皎皎照彻天上人间,天上是孤寒一片,人间是相思无眠。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圆缺,此事古难全”,已是豁达,“但愿人长久,千里其婵娟”更是乐观诚挚,种种感情交融于月光之下,顿成千古绝唱。
胡仔评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出,余词尽废。”
另有一首《满江红·怀子由作》:
清颍东流,愁来送、征鸿去翮。
情乱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
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
恨此生长向别离中,雕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
无限事,从头说。
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
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占黄色。
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这是苏轼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为颍州(州治今安徽阜阳)知州时作。
苏辙当时在汴京。
“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二句,追念过去兄弟一起生活——对床而卧,夜听雨声的情景,并叹息当时相约退隐之语未能实现。
此情此景温馨之极,又令人不胜感慨。
词人和弟弟聚少离多,不知不觉就花白了头发,“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是说以前兄弟会面情景仿佛还像是昨天的事,但已过去了许多年月,表达了苏轼对弟弟深切的思念之情。
这种思念之情太浓太深,以至于苏轼特别希望能与弟弟重见。
“眉间喜气占黄色。
便与君,池上觅黄昏,花如雪”是说兄弟俩不久将回家相聚,并且将一起欣赏自然美景了!
还有一首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抒发的是对亡妻王弗的思念。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鬃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宋神宗熙宁八年,苏轼正在山东密州做官,这一年也正是爱妻王氏谢世的第十年。
正月二十日夜,词人梦见亡妻,醒来后便写下了这首词。
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一片深情,情深到归于寂静无声。
十年生死相隔,十年苦苦追忆,十年相思,十年孤寂,十年辛酸和着泪一滴一滴积攒,和着泪一行一行流淌。
无语相对处,字字沥血,柔肠寸寸断。
梦境之中,已是如此;清辉松影之下,一人独对芳魂时,又是何等彻骨的凄凉!写到此处如断弦之音,逼人潸然泪下,真是无情到此也断肠。
总之,我们看到的苏轼是一位多么多情,可爱而又可敬的人。
仕途沉浮,一生坎坷,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几多失意,几多惆怅,都化为天风海涛之音,一笑过去。
他的豪放不羁,他的作品的光芒将永远闪耀在中国文学的上空,给后辈们以无穷的启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