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简介

 我来答
天然槑17
2022-10-08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26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6.8万
展开全部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概述
  • 4 拉丁名
  • 5 英文名
  • 6 茵陈的别名
  • 7 来源
  • 8 产地
  • 9 原植物形态
  • 10 产地
  • 11 采收与初加工
  • 12 性味归经
  • 13 茵陈的功效与主治
  • 14 茵陈的化学成分
  • 15 茵陈的药理作用
  • 16 茵陈的药典标准
    • 16.1 品名
    • 16.2 来源
    • 16.3 性状
      • 16.3.1 绵茵陈
      • 16.3.2 花茵陈
    • 16.4 鉴别
      • 16.4.1 绵茵陈
      • 16.4.2 花茵陈
    • 16.5 检查
    • 16.6 浸出物
    • 16.7 含量测定
      • 16.7.1 绵茵陈
      • 16.7.2 花茵陈
    • 16.8 茵陈饮片
      • 16.8.1 炮制
      • 16.8.2 性味与归经
      • 16.8.3 功能与主治
      • 16.8.4 用法与用量
      • 16.8.5 贮藏
    • 16.9 出处
  • 17 参考资料
  • 附:
    • 1 用到中药茵陈的方剂
    • 2 用到中药茵陈的中成药
    • 3 古籍中的茵陈

1 拼音

yīn chén

2 英文参考

herba artemisiae [朗道汉英字典]

artemisiae scopariae herb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virgate wormwood herb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茵陈

茵陈为中药名,出《本草经集注》。为《神农本草经》所载茵陈蒿的简称[1]。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 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es Thunb. 的干燥地上部分[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virgate wormwood herb(《中医药学名词(2004)》)

Capillary Wormwood Herb

6 茵陈的别名

绵茵陈、白蒿、绒蒿、松毛艾。

茵陈蒿、绵茵陈[1]。

7 来源

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 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es Thunb. 的干燥地上部分[2]。

茵陈为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Thunb.或猪毛蒿A scoparia Waldst.et Kit.的嫩苗[1]。

茵陈为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幼苗。同属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dldst.et Kit. 的幼苗同作茵陈入药。

8 产地

茵陈主产陜西、山西、安徽[1]。

9 原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茎直立,高0.5~1m,基部木质化,表面黄棕色,具纵条纹,多分枝;幼时全体有褐色丝状毛,成长后近无毛。叶1~3回羽头深裂,下部裂片较宽短,常被短绢毛;中部叶裂片细长如发,宽约1mm;上部叶羽头分裂,3裂或不裂,近无毛。头状花序小而多,密集成复总状;总苞片3~4层,无毛,外层卵形,内层椭圆形,中央绿色,边缘膜质;花黄色,管状,外层花3~5,雌性,能育,内层花两性5~7,不育。瘦果长圆形,长约0.8mm,无毛。花期9~10月,果期10~12月。

生于山坡、路边。

10 产地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11 采收与初加工

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除去老茎及杂质,晒干。

12 性味归经

茵陈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胆、脾经[1]。

13 茵陈的功效与主治

茵陈具有清湿热,退黄疸的功效,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茵陈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功效[1]:

茵陈治湿热黄疸,胆囊炎,伤暑发热,小便不利:煎服,9~15g[1]。

茵陈煎水洗风瘙瘾疹,湿疮[1]。

14 茵陈的化学成分

茵陈含6,7二甲基七叶树内酯(6,7dimethylsculetin)及挥发油,油中主要为a蒎烯、茵陈二炔酮(capillin)茵陈烯块(capillene)、茵陈醇(capillanol)、茵陈色原酮(capillarisin)、氯原酸等。

茵陈蒿含蒿属香豆素(Scoparone),α对羟苯氧基6甲氧基5,7二羟基色酮,绿原酸,脂肪油,挥发油等;挥发油中含茵陈炔酮(Capillin)、茵陈烯酮(Capillone)、茵陈炔(Capillene)、茵陈素(Capillarin)、丁香油酚、邻苯甲酸、棕榈酸、β蒎烯等。地上部分还含中国蓟醇、茵陈蒿素A、B等[1]。

猪毛蒿含蒿属香豆素,对羟基苯乙酮,脂肪油,挥发油等;挥发油中含α蒎烯和β蒎烯、桉叶素、丁香油酚、侧柏醇、侧柏酮等。地上部分还含紫花牡荆素、蒿黄素等[1]。

15 茵陈的药理作用

茵陈煎剂或茵陈蒿汤注射液对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炎,无论在肝脏的功能或病理形态方面,均有治疗作用[1]。

α对羟苯氧基6甲氧基5,7二羟基色酮和对羟基苯乙酮均有明显的利胆作用[1]。

茵陈挥发油在体外有抑菌作用[1]。

茵陈茵陈炔酮有抗皮肤真菌作用[1]。

蒿属香豆素还有某些利尿、降压、增加冠脉流量、镇痛、消炎及平喘作用[1]。

其中成分还能增加脑血流量、抗凝、促进纤溶等[1]。

茵陈水煎剂可降低血清胆甾醇[1]。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轻度抑制作用[1]。对人工发热兔有解热作用[1]。

16 茵陈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茵陈

Yinchen

ARTEMISIAE SCOPARIAE HERBA

16.2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za Waldst.et Kit.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至花初开时采割,除去杂质和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花茵陈”。

16.3 性状

16.3.1 绵茵陈

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5~2.5cm,直径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1cm;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锐尖。气清香,味微苦。

16.3.2 花茵陈

茎呈圆柱形,多分枝,长30~100cm,直径2~8mm;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密集,或多脱落;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茎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头状花序卵形,多数集成圆锥状,长1.2~1.5mm,直径1~1.2mm,有短梗;总苞片3~4层,卵形,苞片3裂;外层雌花6~10个,可多达15个,内层两性花2~10个。瘦果长圆形,黄棕色。气芳香,味微苦。

16.4 鉴别

16.4.1 绵茵陈

(1)本品粉末灰绿色。非腺毛“T”字形,长600~1700μm,中部略折成“v”字形,两臂不等长,细胞壁极厚,胞腔多呈细缝状,柄1~2细胞。

(2)取本品粉末0.5g,加50%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1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丁酯一甲酸一水(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6.4.2 花茵陈

取本品粉末0.4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滨蒿内酯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一乙酸乙酯丙酮(6:3: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6.5 检查

水分不得过12.0%(附录ⅨH第一法)。

16.6 浸出物

绵茵陈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25.0%。

16.7 含量测定

16.7.1 绵茵陈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5%磷酸溶液(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180W,频率42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离心,精密量取上清液5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与供试品溶液5~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C16H18O9)不得少于0.50%。

16.7.2 花茵陈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5nm。理论板数按滨蒿内酯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滨蒿内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4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离心,取上清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滨蒿内酯(C11H10O4)不得少于0.20%。

16.8 茵陈饮片

16.8.1 炮制

除去残根和杂质,搓碎或切碎。绵茵陈筛去灰屑。

16.8.2 性味与归经

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16.8.3 功能与主治

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

16.8.4 用法与用量

6~15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16.8.5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16.9 出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上海联韬企业
2025-02-17 广告
联韬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专注在供应链管理和运营管理领域的培训咨询机构,承办CPIM/CSCP/CLTD/SCOR DS认证项目的教育培训及考试管理,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教育培训,专业认证考试和咨询指导服务。帮助企业实施和改进管理流程;提高管理...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上海联韬企业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