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历史文化
南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据古文化遗址考证,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境内海安青墩地区就有原始氏族部落繁衍生息。
今市区一带,五代设郡,称静海。
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筑城,定名通州。
宋天圣元年(1023年)改称崇州,又名崇川。
辛亥革命后,废州设县,称南通县,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1949年2月南通全境解放后,划城区、狼山、天生港一带建南通市,先后为苏北行署、南通地区专署所辖,1962年改为省辖市。
1983年南通地区与南通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
人文荟萃,名贤辈出。
范仲淹、王安石、米芾、文天祥等诸多名家在南通留下传世之作和轶闻逸事。
三国名臣吕岱、宋代杰出教育家胡瑗、明代名医陈实功、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清末状元张謇等名人为南通历史增色添彩。
在中国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南通以创办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等"七个第一",而占有重要地位。
江海大地还孕育了当代表演艺术家赵丹。
国画大师王个簃、著名数学家杨乐及20多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
江风海韵,风光绮丽。
市中心的濠河风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30华里的濠河环抱古城,被国内外游人誉为"少女脖子上的翡翠项链",正在规划、开发的沿濠河博物馆群将赋予通城更深的文化内涵。
位于市区南郊的狼山风景区同样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是江苏省六大自然风景区之一,狼山列全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自初唐扩建广教寺以来,一直香火旺盛,声名远播。
位于狼山两侧的剑山、军山、马鞍山、黄泥山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新添了不少景点。
百里县区不乏寻幽探胜之地。
海安的青墩文化遗址,如皋的水绘园和定慧寺,通州的文天祥南归渡海亭,如东的"海上迪斯科"(踩文蛤)和"空中交响乐"(海滨放风筝),启东的圆陀角观日亭等名闻遐迩。
扩展资料:
南通历史文化习俗:
1、通剧:通剧是南通地方戏曲剧种。
原为僮子戏,它源于上僮子。
所谓“僮子”即民间职业巫师,发源于楚越的“以舞降神”的巫觋与当地的方言、文化、风俗、民情交融,同化逐渐形成了有鲜明南通地方色彩的古巫觋的另一个分支——南通僮子。
建国后,僮子摒弃其祭神驱鬼的迷信内容,利用其说唱形式,演现代剧,推陈出新,逐步改造成为通剧在编导、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都有提高。
现在南通僮子不仅被列为专门课题重点研究,而且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重和兴趣。
2、正月十五“放烧火”
南通的习俗里,比较独特的就是“放烧火”了,想必大家小时候都做过。
起源于远古人们对火和火神的崇拜。
远一点的可以翻翻《诗经》:“去其螟塍,及其蟊贼,无害我田雅。
田祖有神,重畀炎火。
”说的就是乡野阡陌农夫手执火把驱虫赶兽,护卫田禾的情形。
近一点的可以看看我们的老前辈、清道光初南通诗人李琪的《崇川竹词》:“山村好是晚风初,烧火连天锦不如,但祝麻虫能照尽,归来沽酒脍池鱼。
”诗后原注:“元夕放烧火,谓之照麻虫。
”这首民歌体的小诗告诉我们,当年南通民间“放烧火”的场面十分宏大壮观。
连城里的红男绿女、骚人墨客都要赶去争看热闹。
“放烧火”的时间有多种说法,俗谚有云:“三十夜子送百虫,一送永无踪”,农人们回忆的日子有正月半、正月十八、二月二、二月十三、二月十九等等。
形式大致相似。
3、独特的茶文化
明清之时,有徽商来南通经营茶叶。
洪立大、方生大、方振大、高隆吉等多处的百年老店,那里卖“明前”“雨前”的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名贵的茶叶,系城里宦官、财主人家饮用的,一般的平民百姓,喜欢的是珠兰茶叶,有的甚至只买“粗茶”与茶叶末。
过去南通城的一些商店,在每年夏季一早将烧好的茶水,倒进茶桶或茶缸内,另有一盘清水和几只茶碗,供行人与干苦力的人解渴饮用。
郊区农家在夏收夏种之时,早就准备好一桶茶水,以茶叶、藿香、佩兰、竹心泡制,俗称“凉茶”,带到田间、场头劳作休息时饮用。
从前,穷人家的孩子为学门手艺,每当去学徒拜师时,首先向师傅、师母跪拜敬茶。
乡村的小孩送到私塾拜先生识字,也是跪拜先生敬茶,家长送上红包,俗称“茶礼”。
平日,农家来了亲戚、朋友,首先以茶相待,俗话说“客来烧茶”,这已成为约定俗成。
旧时,泡茶讲水,认为天落水为上等,特别是雪水储存在缸内一两年之久,烧水泡茶为佳。
其次是井水,如城南的习家井,孔庙内后面的前井,天宁寺西侧大井,水质甘甜。
城内的许多井水不如以上三座井水。
一般民居烧茶煮饭,都用的城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