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戏剧的文学常识
展开全部
1. 关于戏剧的文学常识
戏剧的文学常识 定义及其特征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斗争生活,能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映,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因而它要受舞台的制约,要适合演出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它的一些特征:第一、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
第二、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第三,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
第四,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二、几个名词术语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戏剧语言包括台词(即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1、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等的矛盾冲突。
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2、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
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
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等等。3、幕和场: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
场,即拉开舞台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4、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
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三、戏剧分类:1)按表现形式分: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哑剧等;2)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独幕剧、多幕剧(如《雷雨》);3)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4)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5)按演出场合分: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戏剧文学有关知识戏剧文学指各种具体样式的剧本。与其他文学作品不同的是,创作剧本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供阅读,而是为了演出。
像关汉卿、莎士比亚,这样伟大的戏剧家,用毕生的精力写的几十部剧本,莫不如此。因此写作剧本的规律,必须受舞台艺术规律的制约。
戏剧文学的特点是:第一,要凝练地反映生活,以强烈的戏剧冲突,把人物、时间、场景高度集中在有限的舞台的空间和时间内,使舞台的小天地,尽量地容纳下人间的大天地,将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经过浓缩,以较短的篇幅,较少的人物,较省的场景,较单纯的事件,艺术地再现于舞台之上。第二,剧本中的语言,主要是人物语言(台词),必须是个性化的,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发自于心,吐之于口的语言。
让观众通过对话见出人物间性格的交锋,产生动作感,从而展示出剧情。第三,要有集中的冲突。
只有冲突才能推动剧情的发展,没有集中的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文学不是小说那样的叙述体,而是代言体,只能让人物出场以自己的方式去说话,人物的性格对立和冲突才能形成,才有“戏”。
第四,剧本的结构布局要巧妙安排,要使剧情的发展和结局十分巧妙,甚至引人入胜,令人莫测,增强戏剧效果。戏剧文学的分类法是多样的。
从内容性质分类,有悲剧、喜剧和正剧(悲喜剧);从表现手法分类,有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诗剧;从结构形式上分类,有独幕剧和多幕剧;从题材上分类,有历史剧、现代剧、童话剧等。 话剧、歌剧、舞剧 戏剧文学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类,有话剧、歌剧、舞剧。
话剧的特点是以对话为主要表现手段。对话必须是规范化的文学语言,要通俗易懂,便于观众接受,适于反映生活。
歌剧是一种声乐和器乐综合而成的戏剧形式,所以也称歌剧为乐剧。有的歌剧只有歌唱,没有独白和对话,有的则是三者兼而有之。
歌剧的唱词和音乐十分重要,歌词的语言应是诗的语言。舞剧是把舞蹈、音乐和戏剧结合在一起的戏剧艺术。
它的特点是:剧情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靠演员的舞蹈动作(还有音乐语言)来表现的。剧中的舞蹈分情节舞和表演舞两种:情节舞用来表现戏剧情节,表演舞用来描绘剧情发生的时代和环境的特征 幕剧、多幕剧 根据戏剧的结构形式,容量的大小,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
独幕剧是独成一幕的短剧。由于展示剧情受到严格的时间、场景等限制,要求结构紧凑,矛盾冲突的展开比较迅速,而情节的基本部分——开头、发展、 *** 、结局却均应表现出来。
多幕剧是大型的戏剧。容量大,故事情节复杂。
由于它分幕分场,用能换幕表现时间的间隔和空间的转移,就可以把不便于在舞台上演出的事件。
2. 戏剧的基本文学常识
又戏剧的基本文学常识有“案头本”与“演出本”之分,前者一般文学性较强而 戏剧文学
可演出性较差;后者一般文学性和可演出性兼而有之。无论是“案头本”还是“演出本”,都要受到戏剧的三个基本特征的制约。这三个特征:一是完整的综合性。即文学(剧本)、音乐、舞蹈、美术等各文学艺术门类的综合统一;二是形象的直观性。戏剧艺术是“活人当众演给活人看”的艺术。它的人物、环境和情节发展都是直观再现,而不像其它文学作品那样必须阅读和想象,才能在脑海中间呈现出来;三是高度集中性。戏剧演出时间一般在三小时以内,演出在舞台上进行,所以戏剧的时间、空间和人物必须高度集中,既不能像小说那样全方位展现,也不能像电影那样自由驰骋。 与戏剧艺术基本特征相统一的戏剧文学——剧本,其基本特点是突出的舞台性。舞台性,一指时间、场景和人物的高度集中性;二指人物形象的行动性。戏剧艺术是行动的艺术,是摹仿行动中的人的艺术。剧本中的人物必须具有强烈的直观的内心动作性和外部动作性;三指人物的台词必须简洁精炼,又通俗易懂。人物语言必须口语化、动作化、性格化。你不会将依据法规和监管法规和加快改革后尽快发放过后其次 ,戏剧文学必须有强烈的戏剧性。戏剧性是剧作艺术的主要特点。戏剧性包含多方面要求,如偶然性、突变性、传奇性、震撼性等等,但主要指戏剧冲突而言。“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这是戏剧文学和戏剧艺术的神圣法典。事物之间存在差异,差异构成事物之间的矛盾,矛盾发展到极点,形成对抗性斗争,便形成冲突。小说或散文、诗歌,可以只写差异,写矛盾而不写冲突。但戏剧文学必须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社会冲突和内心冲突中来表现。冲突本身是生活矛盾和本质的集中反映,最具有艺术吸引力和震撼力。如果把诗歌比喻为冰上芭蕾,把散文比喻为自由体操,把小说比喻为十项全能,那么,戏剧文学或戏剧艺术就是扣人心弦的斗牛、拳击和足球赛。
再次
戏剧文学是代言体而不是旁叙体。旁叙体指作者可以直接叙述的文体。小说、散文等都是旁叙体。代言体指靠作品中人物自身的语言塑造人物、描绘环境、展开情节的文体。戏剧文学用的是代言体,代言体决定剧本语言特殊化和剧本创作的高难度,高尔基说,“剧本(悲剧和喜剧)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文学形式。其所以难,是因为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提示。”“剧本的登场人物的产生,特别依靠而且只有依靠他们的语言。”语言对戏剧就是一切。诸如人物、人物关系和事件原委的交代介绍,人物性格的刻画,心理的揭示,故事情节的展开,以至人物活动的环境(这主要体现在戏曲文学中),都只能靠剧中人物的语言来实现。 戏剧文学一般根据戏剧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根据艺术形式的不同分为话剧、诗剧、歌剧。可划归诗剧的中国戏曲文学,又称“剧诗”,是中华民族文学的瑰宝。
台词
台词(part/dialog/line)是戏剧表演中角色所说的话语。是剧作者用以展示剧情,刻画人物,体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也是剧本构成的基本成分。 世界上早期戏剧剧本的台词都是诗体的。17世纪,散文体的台词开始在喜剧剧本中确立稳固的地位;18世纪,悲剧台词也逐渐使用散文体;19世纪中叶以后,散文体最终替代诗体成为剧本台词的基本形式。 戏剧的台词一般包括对白、独白和旁白。西洋歌剧中的台词以诗体唱词为主;在中国戏曲中,则是韵文体的唱词和散文体的念白的综合运用。戏曲的念白是一种富有音乐性的艺术语言,分为散白、韵白等多种念白形式。对白,是剧本中角色间相互的对话,也是戏剧台词的主要形式。独白,是角色在舞台上独自说出的台词,它从古典悲剧发展而来,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中使用十分广泛,是把人物的内心感情和思想直接倾诉给观众的一种艺术手段,往往用于人物内心活动最剧烈最复杂的场面。旁白,是角色在舞台上直接说给观众听,而假设不为同台其他人物听见的台词。内容主要是对对方的评价和本人内心活动的披露。中国戏曲中的“打背供”是旁白的一种。 在剧本创作中,台词是决定戏剧作品艺术性的重要因素。由于戏剧不像小说等文学样式那样由作者出面向读者叙述,只能依靠人物自身的语言与动作来表达一切,因此台词是戏剧舞台上唯一可以运用的语言手段,台词的写作与安排成为剧作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资料:
3. 关于戏剧文学创作要考的文学常识~
推荐你一本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文学艺术常识》,由尹力强主编,市场价大约为36元RMB,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内容介绍: 文学常识部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外国文学; 文艺常识部分:音乐、戏剧、戏曲、摄影、电影、广播电视艺术、舞蹈、美术、雕塑、书法、篆刻; 中国文化常识部分:中国传统思想、中国传统美德、中国文物、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工艺美术、中国民俗、中国人的生活等。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文学常识 一、中国古代文学 (一)古代文体 诗歌 文笔 散文 韵文 骈体文 语录体 古体诗 近体诗 律诗 绝句 乐府 赋 词 散曲 杂剧 诸宫调 笔记 小品文 (二)先秦文学 《诗经》 楚辞 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 甲骨卜辞 铜器铭文 《尚书》 《春秋》 《左传》 《国语》 《战国策》 《论语》 《孟子》 《庄子》 《荀子》 《韩非子》 《吕氏春秋》 先秦寓言 (三)秦汉文学 《古诗十九首》 《孔雀东南飞》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东方朔 贾谊 司马迁及其《史记》 班固与《汉书》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 建安七子 竹林七贤 陈寿《三国志》 陶渊明 范晔《后汉书》 郦道元《水经注》 木兰诗 陆机《文赋》 刘勰《文心雕龙》 《世说新语》 (五)隋唐五代文学 李白 杜甫 刘禹锡与《竹枝词》 白居易与《新乐府》 温庭筠词 李煜词 初唐四杰 杜牧《阿房宫赋》 唐宋古文运动 唐宋八大家 唐代传奇 敦煌歌辞 敦煌变文 (六)宋元文学 婉约派 豪放派 柳永词 李清照词 辛弃疾词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沈括《梦溪笔谈》 关汉卿 王实甫 马致远 《三国志平话》 (七)明清文学 八股文 《徐霞客游记》 章回小说 《三国志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封神演义》 《金瓶梅》 冯梦龙与“三言” 凌蒙初与“二拍” 汤显祖《牡丹亭》 洪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红楼梦》 二、中国近现代文学 (一)中国近代文学 龚自珍 魏源 黄遵宪 曾国藩和湘乡派 刘鹗《老残游记》 曾朴《孽海花》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二)中国现代文学 “五四”新文学运动 白话文学 乡土文学 左翼文学 延安文艺座谈会 解放区文学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鲁迅 叶圣陶 茅盾 朱自清 闻一多 冰心 郭沫若 老舍 沈从文 巴金 欧阳予倩 曹禺 《嘎达梅林》 阿凡提的故事 《阿诗玛》 (三)解放区作家 丁玲 赵树理 周立波 孙犁 李季 《白毛女》 (四)五六十年代文学 五六十年代长篇小说 五六十年代短篇小说 五六十年代散文 五六十年代诗歌 五六十年代戏剧 “文革”期间的文艺界 (五)新时期的文学 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学 新时期的诗歌 新时期的散文 新时期的戏剧 新时期的小说 (六)港台文学 唐人 金庸 梁羽生 琼瑶 三、外国文学 (一)日本文学 物语文学 俳语 夏目漱石 井上靖 德永直 川端康成 小林多喜二 (二)俄罗斯文学 普希金 莱蒙托夫 屠格涅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 列夫·托尔斯泰 契诃夫 高尔基 法捷耶夫 肖洛霍夫 (三)德国文学 歌德 海涅 格林兄弟 狂飙突进运动 (四)英国文学 莎士比亚 笛福 司各特 狄更斯 萧伯纳 伏尼契 (五)法国文学 莫里哀 卢梭 巴尔扎克 雨果 梅里美 福楼拜 左拉 罗曼·罗兰 (六)意大利文学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七)希腊文学 伊索寓言 荷马史诗 希腊神话 希腊悲剧 (八)美国文学 霍桑 马克·吐温 杰克·伦敦 海明威 (九)其他 泰戈尔 塞万提斯 安徒生童话 《一千零一夜》 第二部分 文艺常识 一、文艺综合 (一)文艺理论知识 文艺 文艺与社会生活 典型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二)党的文艺方针 “二为”方向 “双百”方针 “两结合”创作方法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关于宣传工作的四句话 关于精品的三个标准 “五个一”工程 三贴近 二、中国文化界部分评奖 (一)新闻出版界评奖 (二)文学界评奖 (三)戏剧界的评奖 (四)电影界评奖 (五)电视界评奖 (六)其他评奖 三、音乐 (一)概述 (二)音乐体裁 (三)中外音乐名家名作 四、戏剧 (一)概述 (二)戏剧的体裁 (三)欧美戏剧 (四)中国话剧 五、戏曲 (一)概述 (二)中国戏曲史 (三)中国戏曲剧种 (四)中国戏曲文学 (五)戏曲音乐 (六)戏曲表演 (七)戏曲舞台美术 六、杂技 七、曲艺 八、摄影 (一)照相机的基本知识 (二)照相机镜头 (三)摄影的光学原理 (四)摄影构图 (五)摄影用光 (六)分析好照片的基本要求 (七)作品分析 九、电影 (一)电影基本概念 (二)电影的功能 (三)影像镜头 (四)声音 (五)蒙太奇 (六)长镜头 (七)中国电影类型 (八)西方电影的类型与体裁 (九)中国电影名家名作 (十)外国电影名家名作 十、广播电视艺术 (一)广播电视的概念 (二)广播电视的产生 (三)中国的广播电视 (四)广播电视的艺术要素及艺术技巧 (五)广播文艺的节目分类 (六)电视文艺的节目分类 (七)节目、栏目及作品举要 十一、舞蹈 (一)舞蹈基础知识 (二)古典舞 (三)民间舞 (四)芭蕾舞 (五)现代舞 十二、美术 (一)美术概念 (二)美术的社会功能 (三)现代美术门类 (四)中国传统书画门类 (五)美术作品构成的要素 (六)中外美术批评与鉴赏 (七)中国美术名家名作 (八)外国。
4. 中外戏剧知识荟萃
1、戏剧的概念: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2、戏剧的种类: 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广播剧、电视剧、街头剧、活报剧等;从作品内容的性质上,可分悲剧、喜剧、正剧等;从故事情节上,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等。从时代分,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
3、戏剧的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4、戏剧的基本特点: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戏剧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
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 (2)、矛盾冲突要尖锐集中 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集中。
因为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又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所以对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出。
(3)、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戏剧的语言主要是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
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戏剧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
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戏剧,话剧则是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
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
宋元南戏大约产生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是戏曲的成型时期。 元代杂剧也叫北曲杂剧,元杂剧最早产生于金朝末年河北真定、山西平阳一带。
盛行于元代,元杂剧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水准,以至单从诗体而言,古人早就将唐诗、宋词、元曲并称。
明清传奇是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成的戏曲形式。它在产生于元末,在明初流传,到了明嘉靖年间兴盛,至万历而极盛,并延至明末清初,作品之多号称"词山曲海"。
清代地方戏是古典戏曲的第三个阶段。它和近、现代戏曲有着共同的艺术形式。
清康熙末叶,各地的地方戏蓬勃兴起,被称为花部,进入乾隆年代开始与称为雅部的昆剧争胜。至乾隆末叶,花部压倒雅部,占据了舞台统治地位,直至道光末叶。
这150多年就是清代地方戏的时代。1840年1919年的戏曲称近代戏曲,内容包括同治、光绪年间形成的京剧以及20世纪初出现的一段戏曲改良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传统戏曲受到激烈的批判,此后戏曲便进入现代戏曲时代。京剧的形成是清代地方戏发达的结果,而京剧成为全国性的代表剧种后一点也没有压抑地方戏的发展。
从清代地方戏到京剧,是中国戏曲极度繁盛的时代。 中国话剧只有百年的历史。
从西方引入中国,20世纪初到"五四"前称"文明新戏",这种早期话剧仍具有一些戏曲的特点。"五四"以后重行照原样引进西方戏剧,形式是现实主义戏剧,称"新剧"。
1928年起称"话剧",沿用至今 。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
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虽说它的渊源来自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但区别一个剧种所显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现在它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这些音乐唱腔则是以所产生地区的语言、民歌、民间音乐为依据,并兼收其他地区音乐而产生的。
各个剧种的剧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脸变化的脚色行当充任。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
讲究唱、做、念、找艺术,表演运输和富裕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区别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
5. 戏剧文学必知的常识有哪些
一、表演专业考什么内容。
表演专业呢,总得来说呢,考试内容就是声、台、行、表,通常的表演专业,都会有初试和复试。初试和复试的内容,一般初试的考试内容都是自我介绍、自选作品朗读、集体小品的的表演还有就是考官的问了呢。
这几项考试内容还是比较有难度的呢,在自我介绍中就是要考生自己去琢磨一年怎样的让自己的自我介绍变得特别一点了。还有其他项目中的闪光点都是需要考生自己去挖掘了。
在这一部分不管是哪个项目,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或者是内容。复试的时候分为二试和三试,通过二试的考生,在参加三试的时候。
复试的考察项目是比较综合的。坑你考场的方面比较全面的。
所以进入三试的你要提前做好准备的哟。二、在考官面前真实和真诚最重要。
有的考生在参加考试的时候,怎么说有一种端着的架子或者是一直在装,想让考官跟家注意到自己,但其实并不用这样的,在考官眼里最能够吸引到他们的往往是那些很真实的考生呢。就将你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考官老师看,这样的话反而会得到老师的关注或者注意呢。
6. 历史剧的文学常识
历史剧
开放分类: 文学、戏剧
目录
• 【历史剧的概述】
• 【历史剧的倾向】
• 【历史剧的极端】
• 【著名的历史剧】
• 【与历史的关系】
英文名称:History Drama
【历史剧的概述】
历史剧是根据题材内容划分的戏剧种类之一。指取材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剧目。在西方,属于这一剧种的作品,古已有之。黑格尔在运用这一名称时,把它界定为“向过去的时代取材”的作品,并把“维持历史的忠实”作为一条重要的创作原则。以真实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题材,经过作者艺术加工编写而成的戏剧作品历史剧的创作要对大量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在符合历史真实的基础上,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定于戏剧性的事件,并适当地运用想象、虚构给予丰富和补充,构成戏剧冲突,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历史剧所表现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以及环境、风俗等都要行使历史真实郭沫若的《屈原》、《蔡文姬》,田汉的《文成公主》,曹禺的《胆剑篇》等都是著名的历史剧。
在中国,根据剧目取材的历史阶段,又有人把这一戏剧种类划分为历史剧和革命历史剧两类。后者专指从辛亥革命以后的现代革命史取材的作品,前者则指向以前漫长历史时代取材的剧目。
历史剧应该对历史忠实到何等程度,一向是理论家争论的课题。一般地说,历史剧作为戏剧艺术的一个种类,并不要求作品拘泥于历史事件的自然进程和详情细节,而要求剧作家把创作的重心置于对历史人物的把握、表现和解释上。人物的历史可传性和真实性,应该是评价历史剧作品的基本尺度,也应该是剧作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实现这一原则时,剧作家可以根据塑造典型人物的需要对历史事件进行取舍、加工,不仅可以改变它的自然进程,而且可以进行局部的虚构。
【历史剧的倾向】
在历史剧的创作中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强调历史的真实性,要求言必有据,事皆可征,这样就容易妨碍作者的创造性,戏剧效果不强;一种是只取一点历史因由,随意创造,这样又缺乏历史真实感。所以历史剧要求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高度统一,作者既要有渊博的历史修养,又要有艺术创造能力,两者必须兼备。
【历史剧的极端】
历史纪实剧
历史纪实剧是历史剧的一个极端。它更注重对历史现象的忠实再现,按照历史提供的确凿人物关系进行剧作结构,并以历史事件的自然进程安排剧情进展。这类剧目可以使观众获得历史知识,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艺术欣赏的要求。剧作家可以通过这类剧目把重大的历史事件形象化,借以揭示某种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使观众获得启示。
历史故事剧
历史剧的另一个极端是历史故事剧。这类剧目虽然也是向过去时代取材,但是,人物和事件并没有或少有历史依据。而是取材于某些曾经流传的历史故事,像中国戏曲中的杨家将戏、包公戏等,这类剧目具有更广阔的虚构和想象天地。有人反对把它们归入历史剧的范畴,但也有人把它们看作是历史剧中的一个特殊门类。
【著名的历史剧】
郭沫若:
《王昭君》、《聂莹》、《卓文君》《屈原》、《蔡文姬》、《武则天》、《李白与杜甫》等。
莎士比亚:
《理查三世》、《亨利四世》、《 亨利五世 》等。
【与历史的关系】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历史剧是以某一时期历史事件和人物为蓝本进行的艺术创造,当然有一些以反映历史为主的被人们称为正剧。例如:《雍正王朝》;还有一些以娱乐为主的被人们称为戏说历史剧。例如:《乾隆微服私房记》。不管怎么说历史剧不能称为历史,但是它可以反映一些历史上的人和事。
戏剧的文学常识 定义及其特征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斗争生活,能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映,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因而它要受舞台的制约,要适合演出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它的一些特征:第一、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
第二、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第三,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
第四,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二、几个名词术语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戏剧语言包括台词(即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1、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等的矛盾冲突。
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2、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
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
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等等。3、幕和场: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
场,即拉开舞台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4、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
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三、戏剧分类:1)按表现形式分: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哑剧等;2)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独幕剧、多幕剧(如《雷雨》);3)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4)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5)按演出场合分: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戏剧文学有关知识戏剧文学指各种具体样式的剧本。与其他文学作品不同的是,创作剧本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供阅读,而是为了演出。
像关汉卿、莎士比亚,这样伟大的戏剧家,用毕生的精力写的几十部剧本,莫不如此。因此写作剧本的规律,必须受舞台艺术规律的制约。
戏剧文学的特点是:第一,要凝练地反映生活,以强烈的戏剧冲突,把人物、时间、场景高度集中在有限的舞台的空间和时间内,使舞台的小天地,尽量地容纳下人间的大天地,将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经过浓缩,以较短的篇幅,较少的人物,较省的场景,较单纯的事件,艺术地再现于舞台之上。第二,剧本中的语言,主要是人物语言(台词),必须是个性化的,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发自于心,吐之于口的语言。
让观众通过对话见出人物间性格的交锋,产生动作感,从而展示出剧情。第三,要有集中的冲突。
只有冲突才能推动剧情的发展,没有集中的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文学不是小说那样的叙述体,而是代言体,只能让人物出场以自己的方式去说话,人物的性格对立和冲突才能形成,才有“戏”。
第四,剧本的结构布局要巧妙安排,要使剧情的发展和结局十分巧妙,甚至引人入胜,令人莫测,增强戏剧效果。戏剧文学的分类法是多样的。
从内容性质分类,有悲剧、喜剧和正剧(悲喜剧);从表现手法分类,有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诗剧;从结构形式上分类,有独幕剧和多幕剧;从题材上分类,有历史剧、现代剧、童话剧等。 话剧、歌剧、舞剧 戏剧文学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类,有话剧、歌剧、舞剧。
话剧的特点是以对话为主要表现手段。对话必须是规范化的文学语言,要通俗易懂,便于观众接受,适于反映生活。
歌剧是一种声乐和器乐综合而成的戏剧形式,所以也称歌剧为乐剧。有的歌剧只有歌唱,没有独白和对话,有的则是三者兼而有之。
歌剧的唱词和音乐十分重要,歌词的语言应是诗的语言。舞剧是把舞蹈、音乐和戏剧结合在一起的戏剧艺术。
它的特点是:剧情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靠演员的舞蹈动作(还有音乐语言)来表现的。剧中的舞蹈分情节舞和表演舞两种:情节舞用来表现戏剧情节,表演舞用来描绘剧情发生的时代和环境的特征 幕剧、多幕剧 根据戏剧的结构形式,容量的大小,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
独幕剧是独成一幕的短剧。由于展示剧情受到严格的时间、场景等限制,要求结构紧凑,矛盾冲突的展开比较迅速,而情节的基本部分——开头、发展、 *** 、结局却均应表现出来。
多幕剧是大型的戏剧。容量大,故事情节复杂。
由于它分幕分场,用能换幕表现时间的间隔和空间的转移,就可以把不便于在舞台上演出的事件。
2. 戏剧的基本文学常识
又戏剧的基本文学常识有“案头本”与“演出本”之分,前者一般文学性较强而 戏剧文学
可演出性较差;后者一般文学性和可演出性兼而有之。无论是“案头本”还是“演出本”,都要受到戏剧的三个基本特征的制约。这三个特征:一是完整的综合性。即文学(剧本)、音乐、舞蹈、美术等各文学艺术门类的综合统一;二是形象的直观性。戏剧艺术是“活人当众演给活人看”的艺术。它的人物、环境和情节发展都是直观再现,而不像其它文学作品那样必须阅读和想象,才能在脑海中间呈现出来;三是高度集中性。戏剧演出时间一般在三小时以内,演出在舞台上进行,所以戏剧的时间、空间和人物必须高度集中,既不能像小说那样全方位展现,也不能像电影那样自由驰骋。 与戏剧艺术基本特征相统一的戏剧文学——剧本,其基本特点是突出的舞台性。舞台性,一指时间、场景和人物的高度集中性;二指人物形象的行动性。戏剧艺术是行动的艺术,是摹仿行动中的人的艺术。剧本中的人物必须具有强烈的直观的内心动作性和外部动作性;三指人物的台词必须简洁精炼,又通俗易懂。人物语言必须口语化、动作化、性格化。你不会将依据法规和监管法规和加快改革后尽快发放过后其次 ,戏剧文学必须有强烈的戏剧性。戏剧性是剧作艺术的主要特点。戏剧性包含多方面要求,如偶然性、突变性、传奇性、震撼性等等,但主要指戏剧冲突而言。“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这是戏剧文学和戏剧艺术的神圣法典。事物之间存在差异,差异构成事物之间的矛盾,矛盾发展到极点,形成对抗性斗争,便形成冲突。小说或散文、诗歌,可以只写差异,写矛盾而不写冲突。但戏剧文学必须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社会冲突和内心冲突中来表现。冲突本身是生活矛盾和本质的集中反映,最具有艺术吸引力和震撼力。如果把诗歌比喻为冰上芭蕾,把散文比喻为自由体操,把小说比喻为十项全能,那么,戏剧文学或戏剧艺术就是扣人心弦的斗牛、拳击和足球赛。
再次
戏剧文学是代言体而不是旁叙体。旁叙体指作者可以直接叙述的文体。小说、散文等都是旁叙体。代言体指靠作品中人物自身的语言塑造人物、描绘环境、展开情节的文体。戏剧文学用的是代言体,代言体决定剧本语言特殊化和剧本创作的高难度,高尔基说,“剧本(悲剧和喜剧)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文学形式。其所以难,是因为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提示。”“剧本的登场人物的产生,特别依靠而且只有依靠他们的语言。”语言对戏剧就是一切。诸如人物、人物关系和事件原委的交代介绍,人物性格的刻画,心理的揭示,故事情节的展开,以至人物活动的环境(这主要体现在戏曲文学中),都只能靠剧中人物的语言来实现。 戏剧文学一般根据戏剧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根据艺术形式的不同分为话剧、诗剧、歌剧。可划归诗剧的中国戏曲文学,又称“剧诗”,是中华民族文学的瑰宝。
台词
台词(part/dialog/line)是戏剧表演中角色所说的话语。是剧作者用以展示剧情,刻画人物,体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也是剧本构成的基本成分。 世界上早期戏剧剧本的台词都是诗体的。17世纪,散文体的台词开始在喜剧剧本中确立稳固的地位;18世纪,悲剧台词也逐渐使用散文体;19世纪中叶以后,散文体最终替代诗体成为剧本台词的基本形式。 戏剧的台词一般包括对白、独白和旁白。西洋歌剧中的台词以诗体唱词为主;在中国戏曲中,则是韵文体的唱词和散文体的念白的综合运用。戏曲的念白是一种富有音乐性的艺术语言,分为散白、韵白等多种念白形式。对白,是剧本中角色间相互的对话,也是戏剧台词的主要形式。独白,是角色在舞台上独自说出的台词,它从古典悲剧发展而来,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中使用十分广泛,是把人物的内心感情和思想直接倾诉给观众的一种艺术手段,往往用于人物内心活动最剧烈最复杂的场面。旁白,是角色在舞台上直接说给观众听,而假设不为同台其他人物听见的台词。内容主要是对对方的评价和本人内心活动的披露。中国戏曲中的“打背供”是旁白的一种。 在剧本创作中,台词是决定戏剧作品艺术性的重要因素。由于戏剧不像小说等文学样式那样由作者出面向读者叙述,只能依靠人物自身的语言与动作来表达一切,因此台词是戏剧舞台上唯一可以运用的语言手段,台词的写作与安排成为剧作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资料:
3. 关于戏剧文学创作要考的文学常识~
推荐你一本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文学艺术常识》,由尹力强主编,市场价大约为36元RMB,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内容介绍: 文学常识部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外国文学; 文艺常识部分:音乐、戏剧、戏曲、摄影、电影、广播电视艺术、舞蹈、美术、雕塑、书法、篆刻; 中国文化常识部分:中国传统思想、中国传统美德、中国文物、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工艺美术、中国民俗、中国人的生活等。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文学常识 一、中国古代文学 (一)古代文体 诗歌 文笔 散文 韵文 骈体文 语录体 古体诗 近体诗 律诗 绝句 乐府 赋 词 散曲 杂剧 诸宫调 笔记 小品文 (二)先秦文学 《诗经》 楚辞 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 甲骨卜辞 铜器铭文 《尚书》 《春秋》 《左传》 《国语》 《战国策》 《论语》 《孟子》 《庄子》 《荀子》 《韩非子》 《吕氏春秋》 先秦寓言 (三)秦汉文学 《古诗十九首》 《孔雀东南飞》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东方朔 贾谊 司马迁及其《史记》 班固与《汉书》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 建安七子 竹林七贤 陈寿《三国志》 陶渊明 范晔《后汉书》 郦道元《水经注》 木兰诗 陆机《文赋》 刘勰《文心雕龙》 《世说新语》 (五)隋唐五代文学 李白 杜甫 刘禹锡与《竹枝词》 白居易与《新乐府》 温庭筠词 李煜词 初唐四杰 杜牧《阿房宫赋》 唐宋古文运动 唐宋八大家 唐代传奇 敦煌歌辞 敦煌变文 (六)宋元文学 婉约派 豪放派 柳永词 李清照词 辛弃疾词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沈括《梦溪笔谈》 关汉卿 王实甫 马致远 《三国志平话》 (七)明清文学 八股文 《徐霞客游记》 章回小说 《三国志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封神演义》 《金瓶梅》 冯梦龙与“三言” 凌蒙初与“二拍” 汤显祖《牡丹亭》 洪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红楼梦》 二、中国近现代文学 (一)中国近代文学 龚自珍 魏源 黄遵宪 曾国藩和湘乡派 刘鹗《老残游记》 曾朴《孽海花》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二)中国现代文学 “五四”新文学运动 白话文学 乡土文学 左翼文学 延安文艺座谈会 解放区文学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鲁迅 叶圣陶 茅盾 朱自清 闻一多 冰心 郭沫若 老舍 沈从文 巴金 欧阳予倩 曹禺 《嘎达梅林》 阿凡提的故事 《阿诗玛》 (三)解放区作家 丁玲 赵树理 周立波 孙犁 李季 《白毛女》 (四)五六十年代文学 五六十年代长篇小说 五六十年代短篇小说 五六十年代散文 五六十年代诗歌 五六十年代戏剧 “文革”期间的文艺界 (五)新时期的文学 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学 新时期的诗歌 新时期的散文 新时期的戏剧 新时期的小说 (六)港台文学 唐人 金庸 梁羽生 琼瑶 三、外国文学 (一)日本文学 物语文学 俳语 夏目漱石 井上靖 德永直 川端康成 小林多喜二 (二)俄罗斯文学 普希金 莱蒙托夫 屠格涅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 列夫·托尔斯泰 契诃夫 高尔基 法捷耶夫 肖洛霍夫 (三)德国文学 歌德 海涅 格林兄弟 狂飙突进运动 (四)英国文学 莎士比亚 笛福 司各特 狄更斯 萧伯纳 伏尼契 (五)法国文学 莫里哀 卢梭 巴尔扎克 雨果 梅里美 福楼拜 左拉 罗曼·罗兰 (六)意大利文学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七)希腊文学 伊索寓言 荷马史诗 希腊神话 希腊悲剧 (八)美国文学 霍桑 马克·吐温 杰克·伦敦 海明威 (九)其他 泰戈尔 塞万提斯 安徒生童话 《一千零一夜》 第二部分 文艺常识 一、文艺综合 (一)文艺理论知识 文艺 文艺与社会生活 典型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二)党的文艺方针 “二为”方向 “双百”方针 “两结合”创作方法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关于宣传工作的四句话 关于精品的三个标准 “五个一”工程 三贴近 二、中国文化界部分评奖 (一)新闻出版界评奖 (二)文学界评奖 (三)戏剧界的评奖 (四)电影界评奖 (五)电视界评奖 (六)其他评奖 三、音乐 (一)概述 (二)音乐体裁 (三)中外音乐名家名作 四、戏剧 (一)概述 (二)戏剧的体裁 (三)欧美戏剧 (四)中国话剧 五、戏曲 (一)概述 (二)中国戏曲史 (三)中国戏曲剧种 (四)中国戏曲文学 (五)戏曲音乐 (六)戏曲表演 (七)戏曲舞台美术 六、杂技 七、曲艺 八、摄影 (一)照相机的基本知识 (二)照相机镜头 (三)摄影的光学原理 (四)摄影构图 (五)摄影用光 (六)分析好照片的基本要求 (七)作品分析 九、电影 (一)电影基本概念 (二)电影的功能 (三)影像镜头 (四)声音 (五)蒙太奇 (六)长镜头 (七)中国电影类型 (八)西方电影的类型与体裁 (九)中国电影名家名作 (十)外国电影名家名作 十、广播电视艺术 (一)广播电视的概念 (二)广播电视的产生 (三)中国的广播电视 (四)广播电视的艺术要素及艺术技巧 (五)广播文艺的节目分类 (六)电视文艺的节目分类 (七)节目、栏目及作品举要 十一、舞蹈 (一)舞蹈基础知识 (二)古典舞 (三)民间舞 (四)芭蕾舞 (五)现代舞 十二、美术 (一)美术概念 (二)美术的社会功能 (三)现代美术门类 (四)中国传统书画门类 (五)美术作品构成的要素 (六)中外美术批评与鉴赏 (七)中国美术名家名作 (八)外国。
4. 中外戏剧知识荟萃
1、戏剧的概念: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2、戏剧的种类: 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广播剧、电视剧、街头剧、活报剧等;从作品内容的性质上,可分悲剧、喜剧、正剧等;从故事情节上,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等。从时代分,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
3、戏剧的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4、戏剧的基本特点: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戏剧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
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 (2)、矛盾冲突要尖锐集中 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集中。
因为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又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所以对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出。
(3)、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戏剧的语言主要是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
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戏剧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
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戏剧,话剧则是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
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
宋元南戏大约产生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是戏曲的成型时期。 元代杂剧也叫北曲杂剧,元杂剧最早产生于金朝末年河北真定、山西平阳一带。
盛行于元代,元杂剧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水准,以至单从诗体而言,古人早就将唐诗、宋词、元曲并称。
明清传奇是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成的戏曲形式。它在产生于元末,在明初流传,到了明嘉靖年间兴盛,至万历而极盛,并延至明末清初,作品之多号称"词山曲海"。
清代地方戏是古典戏曲的第三个阶段。它和近、现代戏曲有着共同的艺术形式。
清康熙末叶,各地的地方戏蓬勃兴起,被称为花部,进入乾隆年代开始与称为雅部的昆剧争胜。至乾隆末叶,花部压倒雅部,占据了舞台统治地位,直至道光末叶。
这150多年就是清代地方戏的时代。1840年1919年的戏曲称近代戏曲,内容包括同治、光绪年间形成的京剧以及20世纪初出现的一段戏曲改良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传统戏曲受到激烈的批判,此后戏曲便进入现代戏曲时代。京剧的形成是清代地方戏发达的结果,而京剧成为全国性的代表剧种后一点也没有压抑地方戏的发展。
从清代地方戏到京剧,是中国戏曲极度繁盛的时代。 中国话剧只有百年的历史。
从西方引入中国,20世纪初到"五四"前称"文明新戏",这种早期话剧仍具有一些戏曲的特点。"五四"以后重行照原样引进西方戏剧,形式是现实主义戏剧,称"新剧"。
1928年起称"话剧",沿用至今 。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
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虽说它的渊源来自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但区别一个剧种所显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现在它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这些音乐唱腔则是以所产生地区的语言、民歌、民间音乐为依据,并兼收其他地区音乐而产生的。
各个剧种的剧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脸变化的脚色行当充任。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
讲究唱、做、念、找艺术,表演运输和富裕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区别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
5. 戏剧文学必知的常识有哪些
一、表演专业考什么内容。
表演专业呢,总得来说呢,考试内容就是声、台、行、表,通常的表演专业,都会有初试和复试。初试和复试的内容,一般初试的考试内容都是自我介绍、自选作品朗读、集体小品的的表演还有就是考官的问了呢。
这几项考试内容还是比较有难度的呢,在自我介绍中就是要考生自己去琢磨一年怎样的让自己的自我介绍变得特别一点了。还有其他项目中的闪光点都是需要考生自己去挖掘了。
在这一部分不管是哪个项目,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或者是内容。复试的时候分为二试和三试,通过二试的考生,在参加三试的时候。
复试的考察项目是比较综合的。坑你考场的方面比较全面的。
所以进入三试的你要提前做好准备的哟。二、在考官面前真实和真诚最重要。
有的考生在参加考试的时候,怎么说有一种端着的架子或者是一直在装,想让考官跟家注意到自己,但其实并不用这样的,在考官眼里最能够吸引到他们的往往是那些很真实的考生呢。就将你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考官老师看,这样的话反而会得到老师的关注或者注意呢。
6. 历史剧的文学常识
历史剧
开放分类: 文学、戏剧
目录
• 【历史剧的概述】
• 【历史剧的倾向】
• 【历史剧的极端】
• 【著名的历史剧】
• 【与历史的关系】
英文名称:History Drama
【历史剧的概述】
历史剧是根据题材内容划分的戏剧种类之一。指取材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剧目。在西方,属于这一剧种的作品,古已有之。黑格尔在运用这一名称时,把它界定为“向过去的时代取材”的作品,并把“维持历史的忠实”作为一条重要的创作原则。以真实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题材,经过作者艺术加工编写而成的戏剧作品历史剧的创作要对大量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在符合历史真实的基础上,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定于戏剧性的事件,并适当地运用想象、虚构给予丰富和补充,构成戏剧冲突,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历史剧所表现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以及环境、风俗等都要行使历史真实郭沫若的《屈原》、《蔡文姬》,田汉的《文成公主》,曹禺的《胆剑篇》等都是著名的历史剧。
在中国,根据剧目取材的历史阶段,又有人把这一戏剧种类划分为历史剧和革命历史剧两类。后者专指从辛亥革命以后的现代革命史取材的作品,前者则指向以前漫长历史时代取材的剧目。
历史剧应该对历史忠实到何等程度,一向是理论家争论的课题。一般地说,历史剧作为戏剧艺术的一个种类,并不要求作品拘泥于历史事件的自然进程和详情细节,而要求剧作家把创作的重心置于对历史人物的把握、表现和解释上。人物的历史可传性和真实性,应该是评价历史剧作品的基本尺度,也应该是剧作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实现这一原则时,剧作家可以根据塑造典型人物的需要对历史事件进行取舍、加工,不仅可以改变它的自然进程,而且可以进行局部的虚构。
【历史剧的倾向】
在历史剧的创作中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强调历史的真实性,要求言必有据,事皆可征,这样就容易妨碍作者的创造性,戏剧效果不强;一种是只取一点历史因由,随意创造,这样又缺乏历史真实感。所以历史剧要求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高度统一,作者既要有渊博的历史修养,又要有艺术创造能力,两者必须兼备。
【历史剧的极端】
历史纪实剧
历史纪实剧是历史剧的一个极端。它更注重对历史现象的忠实再现,按照历史提供的确凿人物关系进行剧作结构,并以历史事件的自然进程安排剧情进展。这类剧目可以使观众获得历史知识,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艺术欣赏的要求。剧作家可以通过这类剧目把重大的历史事件形象化,借以揭示某种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使观众获得启示。
历史故事剧
历史剧的另一个极端是历史故事剧。这类剧目虽然也是向过去时代取材,但是,人物和事件并没有或少有历史依据。而是取材于某些曾经流传的历史故事,像中国戏曲中的杨家将戏、包公戏等,这类剧目具有更广阔的虚构和想象天地。有人反对把它们归入历史剧的范畴,但也有人把它们看作是历史剧中的一个特殊门类。
【著名的历史剧】
郭沫若:
《王昭君》、《聂莹》、《卓文君》《屈原》、《蔡文姬》、《武则天》、《李白与杜甫》等。
莎士比亚:
《理查三世》、《亨利四世》、《 亨利五世 》等。
【与历史的关系】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历史剧是以某一时期历史事件和人物为蓝本进行的艺术创造,当然有一些以反映历史为主的被人们称为正剧。例如:《雍正王朝》;还有一些以娱乐为主的被人们称为戏说历史剧。例如:《乾隆微服私房记》。不管怎么说历史剧不能称为历史,但是它可以反映一些历史上的人和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