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明烦恼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问题一:无明烦恼是什么意思??? “无明烦恼”又叫“无明惑”,是佛教用语。无明烦恼是根本烦恼,能障蔽中道实相的道理,菩萨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无明断尽,就成佛。
参见“无明烦恼”_百度百科 /...46
问题二: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见思烦恼\分别是指什么意思? 尘沙 (喻)数量极多,如尘如沙
【烦恼(梵kles/a,巴kilesa,藏n~on-mon%s-pa)】
指恼乱身心,令不寂静之诸种心理作用。与随眠(nus/aya)相同。然有谓潜在的烦恼称为随眠,显在表面的烦恼称为缠(paryava-sthana)。《入阿毗达磨论》卷上云(大正28・984a)∶‘烦乱逼恼身心相续,故名烦恼,此即随眠。’《大毗婆沙论》卷六十及《俱舍论》卷二十等,谓一切烦恼系由因力、境界力、加行力等三力而起,随眠未断未遍知为因力,顺于欲等之境界现前称为境界力,缘彼之非理作意称为加行力。《入阿毗达磨论》卷上,谓有唯依境界力而起之烦恼。
烦恼之种类甚多,大别有迷理与迷事二种。迷理即见惑,指迷于四谛之理,为见道所断之烦恼;迷事即修惑,指迷于物之事相,为境界所逼的烦恼,修道所断。见惑修惑中又总有贪、嗔、痴、慢、疑、见六种,为诸惑之根本,故称根本烦恼,或称六随眠。此中,又开‘见’为有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种,称为五利使;相对的,‘贪’乃至‘疑’之五种则称五钝使。此十使称为十根本烦恼、十随眠。就中,五利使唯属迷理之惑,五钝使则通于迷理、迷事二种。
依《俱舍论》等书所载,于见道断贪等十随眠时,欲界四谛下生三十二之别,上二界( *** 、无 *** )四谛下各生二十八之别,故见惑合有八十八使,于此加上修道所断之十随眠,名为九十八随眠,再加十缠,则称百八烦恼。但是唯识家认为,见道所断之欲界四谛下有四十,上二界四谛下各有三十六,如此见惑合有百十二使,又于修惑加身、边二见则三界合有十六,即见修所断总有百二十八根本烦恼。按,唯识家将烦恼分为分别起、俱生起二种,见惑为分别起,于见道时断除;修惑是俱生起,于修道时断除。
又,从此等根本烦恼等流而出的染污心所,称为随烦恼,或称枝末惑、随惑。《俱舍》等书谓随烦恼有放逸、懈怠、不信、干颉⒌艟佟⑽薏选⑽蘩、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x、睡眠、恶作等十九种,唯识家则除去此中之悔、眠二者,另加失念、散乱、不正知三种而成二十法。又,烦恼有不善、有覆无记二种,欲界之见修二惑其性通不善与有覆无记。不善之烦恼能招引非爱之异熟果,故称为有异熟烦恼,此于得不还果时断除。上二界之见修二惑唯属有覆无记,不招非爱之异熟果,故总称无异熟烦恼,此于得阿罗汉时断尽之。
烦恼随义之差别,而有随眠、缠之异名,此外,又有结、缚、瀑流、轭、取、系、盖、株机、垢、烧害、箭、所有、恶行、火、炽然、漏、稠林、根、拘碍等种种异名。此等皆能恼乱有情之身心,由其增上力而造恶业,令于现在、当来感受忧苦果。据《瑜伽师地论》卷八所载,‘结’有爱、恚、慢、痴、疑、见、取、悭、嫉九结;‘缚’有贪、嗔、痴等三缚;‘随眠’有欲贪、嗔、有贪、慢、无明、见、疑等七随眠;‘缠’有无惭、无愧、干颉⑺眠、掉举、恶作、嫉妒、悭吝等八缠(《大智度论》卷七以嗔替代其中的恶作,再加嗔忿、覆而成十缠);‘瀑流’有欲、有、见、无明等四瀑流;‘轭’亦分欲、有、见、无明四者;‘取’有欲、见、戒禁、我语等四取;‘系’有贪身、嗔身、戒禁取身、实执取身等四系;‘盖’有贪欲、嗔恚、赋了眠、掉举恶作、疑等五盖,‘株机’有贪、嗔、痴等三株机;‘垢’、‘害’、‘箭’、‘所有’、‘恶行’、‘火’、‘炽然’、‘稠林’亦分贪、嗔、痴三种;‘根’亦有三不善根;‘拘碍’则有顾恋其身、顾念诸欲、乐相杂住、阙随顺教、复微少善便生喜足等五拘碍。
◎附一∶水野弘元〈烦恼论〉(摘录自《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第八章)
烦恼也译作惑、尘劳、染等等,它扰乱了有情身心,障碍佛教的理想。由于有烦恼,所以......>>
问题三:无明烦恼是什么意思? 念一声阿弥陀佛 心静如水 念两声阿弥陀佛 无忧无愁 念三声阿弥陀佛 胸怀磊落 念四声阿弥陀佛 平易近人 念五声阿弥陀佛 反朴归真 念六声阿弥陀佛 乐善好施 念七声阿弥陀佛 饮水思源 念八声阿弥陀佛 感恩图报 念九声阿弥陀佛 安分守己 念十声阿弥陀佛 有志竟成念百声阿弥陀佛 尽善尽美 念千声阿弥陀佛 皆大欢喜 念万声阿弥陀佛 庄严净土 阿弥陀佛.....念一声阿弥陀佛 心静如水 念两声阿弥陀佛 无忧无愁 念三声阿弥陀佛 胸怀磊落 念四声阿弥陀佛 平易近人 念五声阿弥陀佛 反朴归真 念六声阿弥陀佛 乐善好施 念七声阿弥陀佛 饮水思源 念八声阿弥陀佛 感恩图报 念九声阿弥陀佛 安分守己 念十声阿弥陀佛 有志竟成念百声阿弥陀佛 尽善尽美 念千声阿弥陀佛 皆大欢喜 念万声阿弥陀佛 庄严净土 阿弥陀佛.....
・・
问题四:佛法中说的无明是什么意思? 无明:我们迷惑无知,对善恶因果不明白,于佛、法、僧三宝不明白,也不知不觉,这就称为“无明”。在十二因缘中的“无明”是过去世烦恼的总称。
问题五:佛教说的无明究竟是什么意思?怎么破除无明? 无名所在处要知道在哪里,人在生活中体现在一念中。当我们遇见一些逆境事物的时候,首先是对事物进行简单的了解,然后是自然本能呢的排斥,或者本能的悲哀,或者愤怒。
在了解事物之后,与悲哀愤怒的0夹缝中下功夫。把握住自己的心。也叫因地修持。就在这里下功夫用功才会破除无名。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心能定住不悲不喜不为事情所转并非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成就修持这个关口必须要破才会升入更高更深得层次中。
假设学佛之后还是我行我速丝毫没有改变,沾火就着,那么最终学多少世也是嘴头功夫。
用功之后就会知道学佛深入与嘴头学佛的区别了。而这个过程需要很漫长,需要对一切事物进行定性知道什么样的心算犯戒。什么样的心不算犯戒如果这个都不了解是不可能破无名的。
问题六:人为什么无明烦恼 一、烦恼起于执著:人生的顺逆境很多,一般人遇到困境,例如失业、失恋、失意时固然令人沮丧、烦恼;处在顺境时,如果执著、害怕失去,也会被顺境所困。这就如同铁链子能锁住人,金链子一样会束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人生不管遇顺逆之境,要懂得转境,不可执著;修行最大的功夫,就在于一个“转”字,要“转法华”而不要“被法华转”,也就是不要执著。能够不怕烦恼,不执著烦恼,自可安然自在。
二、烦恼缘于无明:无明就是不明理,我们与生俱来的无明,就是贪嗔痴慢疑;有了无明,就有贪欲、嗔恚、骄傲、疑惑等烦恼,所以烦恼起于贪嗔痴慢疑等无明。有句话说∶“宁与聪明人打架,不与无明人讲话。”一个人若不讲理时,好话、善言、佛法一点也派不上用场,就会有烦恼;反之,如能通情达理、明白因果道理,就能消除烦恼。
三、烦恼由于看不开:世间上有很多烦恼都是自找的,所谓“杞人忧天”,乃至担心“世界末日”等,烦恼了半天,却什么事也没发生。也有人因为小事看不开,钻牛角尖,自然“烦恼绵绵无绝期”。因此,凡事多往正面看,能够看得开、看得透,能对一切吉凶抱著超然洒脱的态度,就不会自寻烦恼。
四、烦恼出于太自私:人之所以会有烦恼痛苦,皆因有“我”;“我”是烦恼的根源,“我爱”、“我要”、“我欢喜”,凡事只想到“我”的需要,就容易与人对立、冲突,因此我多则苦多,我少则苦少。所以,一个人起心动念如果能多想想如何有利于人,就会活得轻松踏实。
其实,人间的是非烦恼很多,追根究柢大都是因为眼耳鼻舌身心“六根”不当向外追逐“六尘”招来的。例如,不当看的乱看,因此“睚眦必报”,惹来杀身之祸;不该听的乱听,听出许多纷争烦恼;不应吃的乱吃,于是“病从口入”……等等。儒家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也是佛教所谓的“都摄六根”。一个人如果能用佛法管理好自己的六根,这就是最大的修行;而有修行的人,自然懂得处理烦恼、化解烦恼,所以“欲除烦恼病,当取佛经读”。
问题七:见思烦恼、尘沙烦恼和无明烦恼的区别是什么? 尘沙 (喻)数量极尘沙 【烦恼(梵kles/a巴kilesa藏n~on-mon%s-pa)】 指恼乱身令寂静诸种理作用与随眠(nus/aya)相同谓潜烦恼称随眠显表面烦恼称缠(paryava-sthana)《入阿毗达磨论》卷云(28・984a)∶‘烦乱逼恼身相续故名烦恼即随眠’《毗婆沙论》卷六十及《俱舍论》卷二十等谓切烦恼系由力、境界力、加行力等三力起随眠未断未遍知力顺于欲等境界现前称境界力缘彼非理作意称加行力《入阿毗达磨论》卷谓唯依境界力起烦恼烦恼种类甚别迷理与迷事二种迷理即见惑指迷于四谛理见道所断烦恼;迷事即修惑指迷于物事相境界所逼烦恼修道所断见惑修惑总贪、嗔、痴、慢、疑、见六种诸惑根本故称根本烦恼或称六随眠‘见’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种称五利使;相‘贪’乃至‘疑’五种则称五钝使十使称十根本烦恼、十随眠五利使唯属迷理惑五钝使则通于迷理、迷事二种 依《俱舍论》等书所载于见道断贪等十随眠欲界四谛三十二别二界( *** 、 *** )四谛各二十八别故见惑合八十八使于加修道所断十随眠名九十八随眠再加十缠则称百八烦恼唯识家认见道所断欲界四谛四十二界四谛各三十六见惑合百十二使于修惑加身、边二见则三界合十六即见修所断总百二十八根本烦恼按唯识家烦恼别起、俱起二种见惑别起于见道断除;修惑俱起于修道断除 等根本烦恼等流染污所称随烦恼或称枝末惑、随惑《俱舍》等书谓随烦恼放逸、懈怠、信、干颉⒌艟佟⒉选⒗、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x、睡眠、恶作等十九种唯识家则除悔、眠二者另加失念、散乱、知三种二十烦恼善、覆记二种欲界见修二惑其性通善与覆记善烦恼能招引非异熟故称异熟烦恼于断除二界见修二惑唯属覆记招非异熟故总称异熟烦恼于阿罗汉断尽烦恼随义差别随眠、缠异名外结、缚、瀑流、轭、取、系、盖、株机、垢、烧害、箭、所、恶行、火、炽、漏、稠林、根、拘碍等种种异名等皆能恼乱情身由其增力造恶业令于现、受忧苦据《瑜伽师论》卷八所载‘结’、恚、慢、痴、疑、见、取、悭、嫉九结;‘缚’贪、嗔、痴等三缚;‘随眠’欲贪、嗔、贪、慢、明、见、疑等七随眠;‘缠’惭、愧、干颉⑺眠、掉举、恶作、嫉妒、悭吝等八缠(《智度论》卷七嗔替代其恶作再加嗔忿、覆十缠);‘瀑流’欲、、见、明等四瀑流;‘轭’亦欲、、见、明四者;‘取’欲、见、戒禁、我语等四取;‘系’贪身、嗔身、戒禁取身、实执取身等四系;‘盖’贪欲、嗔恚、赋了眠、掉举恶作、疑等五盖‘株机’贪、嗔、痴等三株机;‘垢’、‘害’、‘箭’、‘所’、‘恶行’、‘火’、‘炽’、‘稠林’亦贪、嗔、痴三种;‘根’亦三善根;‘拘碍’则顾恋其身、顾念诸欲、乐相杂住、阙随顺教、复微少善便喜足等五拘碍 ◎附∶水野弘元〈烦恼论〉(摘录自《佛教要语基础知识》第八章) 烦恼译作惑、尘劳、染等等扰乱情身障碍佛教理想由于烦恼所悟阻碍佛教涅盘理想 与烦恼同义语词随眠烦恼主要并表面显现潜内深处邪恶性格与性癖机便表面化所谓随眠随横睡眠意思旧译‘使’ 〔随眠与缠〕 烦恼潜显现表面部派佛教着眼于点两者加区别潜烦恼称随眠表面烦恼称缠 〔烦恼与业〕 若烦恼潜与显现显现烦恼与邪恶意业同呢善全部都烦恼与邪恶意业同属于显现点看烦恼与业候同 业显现表业与潜表业说切部潜表业作色(物质)习惯力邪恶性格邪恶性格外烦恼点业与烦恼说相同 十二缘起惑、业、苦三部份惑烦恼十二支明与与取三支作烦恼些烦恼根本烦恼产行与业其报则识、名色、六处、触、受与、死苦产十二缘起解释 述文与其‘取’作烦恼说‘’同属于‘业’较适‘取’‘’合起相于‘行’‘行’表面作用‘取’其潜力则‘’ 〔善......>>
问题八:见思烦恼,尘沙烦恼和无明烦恼的区别是什么 不懂佛学什么的,但是从字面上来看,见思,尘沙,无明是三种不同情况下,扰乱人思绪的三种烦恼,见思,见到的种种引发了干扰的想法,都说眼见为实,所以亲眼看到的内容对我们思绪的影响也是最大的,能不能拜托完全看内心的平静等级,不受所见之左右,冷静判断极为困难,需要很强的修炼。
尘沙我从两个角度分析,一为世事皆尘沙,细小而难以摆脱,身在其中,自受其扰。二为己力甚微,自视微尘,轻视自己,不能作为之扰。二者看似没有关联,但是只有都参悟通透才能解此烦恼,世事皆尘,我做沙,世人轻浮我落尘,世之轻我亦落土,生根再出绿天涯。 写这首诗送给你,不受尘世扰,不扰世视尘,沙有沙归途,沉尘方成土。
最后是无明,无者若空,若虚,若消失。明者或知晓,或开通,或豁达,或脱世。空虚不豁达,悟性不到难以脱世。 所以烦恼皆自生,祛除也只能自调。
问题九:如何消除无明烦恼 人为什么会有烦恼呢?诸多烦恼又是怎样产生呢?诸如此类的问题经常困扰着我们在尘世中生活的每一个人。佛在说法时,就曾对众生无明烦恼的根源予以深入的剖析。佛说,众生的烦恼是由于六根不净而产生的,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四大(地、水、风、火)假合而成的,是虚幻不真实的,而我们众生则视此假身为真身,视虚幻为真实,本末倒置,心随物转,因而产生诸多烦恼。这些烦恼归结起来有以下六种根本烦恼: 一、贪:就是贪爱、贪恋、贪着,对六境(色、声、香、味、触、法)过分地追求,或对自己的财物和所学的理法吝啬不舍,不肯施惠于别人,只为私欲而损害别人的利益,因而生诸多贪求之烦恼; 二、嗔:就是嗔怒、嗔恨,对不顺利的事情不能包容,生愤怒之心,甚至采用暴力行为。佛经中讲:“一念嗔心起,八万业障开”,诸多烦恼便随之一涌而出; 三、痴:就是愚痴迷昧。痴心一起,贪、嗔之心便随之而生,可见痴为三毒之根本,不去掉痴迷就可能做出不道德的事情; 四、慢:就是白高自大,孤傲瞧不起别人,对比自己强的人、不如自己的人及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表现出轻视的态度,不能与别人和睦相处,感到孤独、寂寞; 五、疑:对佛教的教理表示怀疑,不相信善恶业力和因果报应,不相信佛法,滋生邪见,造就诸多恶业; 六、不正见:是由于我们的思想偏执而产生的种种错误知见。不正见有五种: 1、我见:认为五蕴和四大和合而成的身体是真实的,视虚幻为真实,偏执于“我”的存在; 2、边见:不相信有因果,认为人可以胡做非为,执着于两边; 3、邪见:不正确的知见,不相信正法,不相信因果,诽谤圣贤,坏诸善事; 4、见取见:对我见、边见和邪见执以为是,名见取见; 5、戒禁取见:是执持和受持邪戒,错以为是正戒。 六根不净,受六境的左右,使我们陷人诸多烦恼之中,心随境迁,为诸多琐事杂事所困扰,有时不免会感到生活迷茫、空虚、没有意义。 由于无始劫以来积业成因,造就了烦恼的果,要想重新找回自己的本心,就要在烦恼中磨练自己,体察自己本具的清静快乐的本心。下面就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如何驱除无明烦恼。 时时观照自己的心念 以智慧之光驱散无明烦恼 在人的心灵深处,常常若隐若现地闪现出一些消极的思想,这些消极的思想就是无明烦恼,是无始劫以来人造就的诸多业障,它们经常有意无意地在幕后操纵我们的思想和举止言行。被无明烦恼所困扰,我们本具的智慧就无法显现。 记得禅宗有这样一则公案。有一次,德山宣鉴禅师到他的老师龙潭崇信那儿,夜已经很深了,德山禅师对老师说: “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说罢,德山禅师向师父道过晚安,刚准备出门,见外面一片漆黑,回过头对师父说: “老师,外面太黑了!” 于是,龙潭禅师点燃了一只蜡烛,递给德山禅师,德山接过蜡烛,刚要出门,龙潭禅师突然一口气把蜡烛给吹灭了,就在这个时候,德山恍然大悟,回过头来向龙潭礼拜。 德山到底悟到了什么呢?就在烛光熄灭的一瞬间,德山禅师抛开了心灵深处的无明,抛开・了一切我见、执见,智慧之光从本心升起,照亮了漆黑的夜晚。 我们如何才能去除自己心灵深处的无明烦恼,让光明照亮本心呢?我们平时之所以为诸多烦恼所困扰,就是因为我们想问题时缺乏正见,常常偏执于两边;思考问题时思维散乱,迷失本心;常被诸多妄想迷障心性;缺乏正念和正定力,积累了诸多恶业,要了结诸多恶业,就要依佛的教导,修习八正道,即: 一、正见――正确的见解、知见。 二、正思――正确的思维。 三、正语――正直的语言。 四、正业――端正的行为。 五、正命――正当的职业。 六、正精进――正好的努力。 七、正念――正净......>>
问题十: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见思烦恼\分别是指什么意思 “尘沙烦恼”又叫“尘沙惑”,是菩萨的惑,菩萨化度众生,如果不能通达如尘的无量法门,就不能完成教化众生的事业,因此叫尘沙惑。
参见“无明烦恼”_百度百科 /...46
问题二: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见思烦恼\分别是指什么意思? 尘沙 (喻)数量极多,如尘如沙
【烦恼(梵kles/a,巴kilesa,藏n~on-mon%s-pa)】
指恼乱身心,令不寂静之诸种心理作用。与随眠(nus/aya)相同。然有谓潜在的烦恼称为随眠,显在表面的烦恼称为缠(paryava-sthana)。《入阿毗达磨论》卷上云(大正28・984a)∶‘烦乱逼恼身心相续,故名烦恼,此即随眠。’《大毗婆沙论》卷六十及《俱舍论》卷二十等,谓一切烦恼系由因力、境界力、加行力等三力而起,随眠未断未遍知为因力,顺于欲等之境界现前称为境界力,缘彼之非理作意称为加行力。《入阿毗达磨论》卷上,谓有唯依境界力而起之烦恼。
烦恼之种类甚多,大别有迷理与迷事二种。迷理即见惑,指迷于四谛之理,为见道所断之烦恼;迷事即修惑,指迷于物之事相,为境界所逼的烦恼,修道所断。见惑修惑中又总有贪、嗔、痴、慢、疑、见六种,为诸惑之根本,故称根本烦恼,或称六随眠。此中,又开‘见’为有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种,称为五利使;相对的,‘贪’乃至‘疑’之五种则称五钝使。此十使称为十根本烦恼、十随眠。就中,五利使唯属迷理之惑,五钝使则通于迷理、迷事二种。
依《俱舍论》等书所载,于见道断贪等十随眠时,欲界四谛下生三十二之别,上二界( *** 、无 *** )四谛下各生二十八之别,故见惑合有八十八使,于此加上修道所断之十随眠,名为九十八随眠,再加十缠,则称百八烦恼。但是唯识家认为,见道所断之欲界四谛下有四十,上二界四谛下各有三十六,如此见惑合有百十二使,又于修惑加身、边二见则三界合有十六,即见修所断总有百二十八根本烦恼。按,唯识家将烦恼分为分别起、俱生起二种,见惑为分别起,于见道时断除;修惑是俱生起,于修道时断除。
又,从此等根本烦恼等流而出的染污心所,称为随烦恼,或称枝末惑、随惑。《俱舍》等书谓随烦恼有放逸、懈怠、不信、干颉⒌艟佟⑽薏选⑽蘩、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x、睡眠、恶作等十九种,唯识家则除去此中之悔、眠二者,另加失念、散乱、不正知三种而成二十法。又,烦恼有不善、有覆无记二种,欲界之见修二惑其性通不善与有覆无记。不善之烦恼能招引非爱之异熟果,故称为有异熟烦恼,此于得不还果时断除。上二界之见修二惑唯属有覆无记,不招非爱之异熟果,故总称无异熟烦恼,此于得阿罗汉时断尽之。
烦恼随义之差别,而有随眠、缠之异名,此外,又有结、缚、瀑流、轭、取、系、盖、株机、垢、烧害、箭、所有、恶行、火、炽然、漏、稠林、根、拘碍等种种异名。此等皆能恼乱有情之身心,由其增上力而造恶业,令于现在、当来感受忧苦果。据《瑜伽师地论》卷八所载,‘结’有爱、恚、慢、痴、疑、见、取、悭、嫉九结;‘缚’有贪、嗔、痴等三缚;‘随眠’有欲贪、嗔、有贪、慢、无明、见、疑等七随眠;‘缠’有无惭、无愧、干颉⑺眠、掉举、恶作、嫉妒、悭吝等八缠(《大智度论》卷七以嗔替代其中的恶作,再加嗔忿、覆而成十缠);‘瀑流’有欲、有、见、无明等四瀑流;‘轭’亦分欲、有、见、无明四者;‘取’有欲、见、戒禁、我语等四取;‘系’有贪身、嗔身、戒禁取身、实执取身等四系;‘盖’有贪欲、嗔恚、赋了眠、掉举恶作、疑等五盖,‘株机’有贪、嗔、痴等三株机;‘垢’、‘害’、‘箭’、‘所有’、‘恶行’、‘火’、‘炽然’、‘稠林’亦分贪、嗔、痴三种;‘根’亦有三不善根;‘拘碍’则有顾恋其身、顾念诸欲、乐相杂住、阙随顺教、复微少善便生喜足等五拘碍。
◎附一∶水野弘元〈烦恼论〉(摘录自《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第八章)
烦恼也译作惑、尘劳、染等等,它扰乱了有情身心,障碍佛教的理想。由于有烦恼,所以......>>
问题三:无明烦恼是什么意思? 念一声阿弥陀佛 心静如水 念两声阿弥陀佛 无忧无愁 念三声阿弥陀佛 胸怀磊落 念四声阿弥陀佛 平易近人 念五声阿弥陀佛 反朴归真 念六声阿弥陀佛 乐善好施 念七声阿弥陀佛 饮水思源 念八声阿弥陀佛 感恩图报 念九声阿弥陀佛 安分守己 念十声阿弥陀佛 有志竟成念百声阿弥陀佛 尽善尽美 念千声阿弥陀佛 皆大欢喜 念万声阿弥陀佛 庄严净土 阿弥陀佛.....念一声阿弥陀佛 心静如水 念两声阿弥陀佛 无忧无愁 念三声阿弥陀佛 胸怀磊落 念四声阿弥陀佛 平易近人 念五声阿弥陀佛 反朴归真 念六声阿弥陀佛 乐善好施 念七声阿弥陀佛 饮水思源 念八声阿弥陀佛 感恩图报 念九声阿弥陀佛 安分守己 念十声阿弥陀佛 有志竟成念百声阿弥陀佛 尽善尽美 念千声阿弥陀佛 皆大欢喜 念万声阿弥陀佛 庄严净土 阿弥陀佛.....
・・
问题四:佛法中说的无明是什么意思? 无明:我们迷惑无知,对善恶因果不明白,于佛、法、僧三宝不明白,也不知不觉,这就称为“无明”。在十二因缘中的“无明”是过去世烦恼的总称。
问题五:佛教说的无明究竟是什么意思?怎么破除无明? 无名所在处要知道在哪里,人在生活中体现在一念中。当我们遇见一些逆境事物的时候,首先是对事物进行简单的了解,然后是自然本能呢的排斥,或者本能的悲哀,或者愤怒。
在了解事物之后,与悲哀愤怒的0夹缝中下功夫。把握住自己的心。也叫因地修持。就在这里下功夫用功才会破除无名。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心能定住不悲不喜不为事情所转并非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成就修持这个关口必须要破才会升入更高更深得层次中。
假设学佛之后还是我行我速丝毫没有改变,沾火就着,那么最终学多少世也是嘴头功夫。
用功之后就会知道学佛深入与嘴头学佛的区别了。而这个过程需要很漫长,需要对一切事物进行定性知道什么样的心算犯戒。什么样的心不算犯戒如果这个都不了解是不可能破无名的。
问题六:人为什么无明烦恼 一、烦恼起于执著:人生的顺逆境很多,一般人遇到困境,例如失业、失恋、失意时固然令人沮丧、烦恼;处在顺境时,如果执著、害怕失去,也会被顺境所困。这就如同铁链子能锁住人,金链子一样会束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人生不管遇顺逆之境,要懂得转境,不可执著;修行最大的功夫,就在于一个“转”字,要“转法华”而不要“被法华转”,也就是不要执著。能够不怕烦恼,不执著烦恼,自可安然自在。
二、烦恼缘于无明:无明就是不明理,我们与生俱来的无明,就是贪嗔痴慢疑;有了无明,就有贪欲、嗔恚、骄傲、疑惑等烦恼,所以烦恼起于贪嗔痴慢疑等无明。有句话说∶“宁与聪明人打架,不与无明人讲话。”一个人若不讲理时,好话、善言、佛法一点也派不上用场,就会有烦恼;反之,如能通情达理、明白因果道理,就能消除烦恼。
三、烦恼由于看不开:世间上有很多烦恼都是自找的,所谓“杞人忧天”,乃至担心“世界末日”等,烦恼了半天,却什么事也没发生。也有人因为小事看不开,钻牛角尖,自然“烦恼绵绵无绝期”。因此,凡事多往正面看,能够看得开、看得透,能对一切吉凶抱著超然洒脱的态度,就不会自寻烦恼。
四、烦恼出于太自私:人之所以会有烦恼痛苦,皆因有“我”;“我”是烦恼的根源,“我爱”、“我要”、“我欢喜”,凡事只想到“我”的需要,就容易与人对立、冲突,因此我多则苦多,我少则苦少。所以,一个人起心动念如果能多想想如何有利于人,就会活得轻松踏实。
其实,人间的是非烦恼很多,追根究柢大都是因为眼耳鼻舌身心“六根”不当向外追逐“六尘”招来的。例如,不当看的乱看,因此“睚眦必报”,惹来杀身之祸;不该听的乱听,听出许多纷争烦恼;不应吃的乱吃,于是“病从口入”……等等。儒家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也是佛教所谓的“都摄六根”。一个人如果能用佛法管理好自己的六根,这就是最大的修行;而有修行的人,自然懂得处理烦恼、化解烦恼,所以“欲除烦恼病,当取佛经读”。
问题七:见思烦恼、尘沙烦恼和无明烦恼的区别是什么? 尘沙 (喻)数量极尘沙 【烦恼(梵kles/a巴kilesa藏n~on-mon%s-pa)】 指恼乱身令寂静诸种理作用与随眠(nus/aya)相同谓潜烦恼称随眠显表面烦恼称缠(paryava-sthana)《入阿毗达磨论》卷云(28・984a)∶‘烦乱逼恼身相续故名烦恼即随眠’《毗婆沙论》卷六十及《俱舍论》卷二十等谓切烦恼系由力、境界力、加行力等三力起随眠未断未遍知力顺于欲等境界现前称境界力缘彼非理作意称加行力《入阿毗达磨论》卷谓唯依境界力起烦恼烦恼种类甚别迷理与迷事二种迷理即见惑指迷于四谛理见道所断烦恼;迷事即修惑指迷于物事相境界所逼烦恼修道所断见惑修惑总贪、嗔、痴、慢、疑、见六种诸惑根本故称根本烦恼或称六随眠‘见’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种称五利使;相‘贪’乃至‘疑’五种则称五钝使十使称十根本烦恼、十随眠五利使唯属迷理惑五钝使则通于迷理、迷事二种 依《俱舍论》等书所载于见道断贪等十随眠欲界四谛三十二别二界( *** 、 *** )四谛各二十八别故见惑合八十八使于加修道所断十随眠名九十八随眠再加十缠则称百八烦恼唯识家认见道所断欲界四谛四十二界四谛各三十六见惑合百十二使于修惑加身、边二见则三界合十六即见修所断总百二十八根本烦恼按唯识家烦恼别起、俱起二种见惑别起于见道断除;修惑俱起于修道断除 等根本烦恼等流染污所称随烦恼或称枝末惑、随惑《俱舍》等书谓随烦恼放逸、懈怠、信、干颉⒌艟佟⒉选⒗、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x、睡眠、恶作等十九种唯识家则除悔、眠二者另加失念、散乱、知三种二十烦恼善、覆记二种欲界见修二惑其性通善与覆记善烦恼能招引非异熟故称异熟烦恼于断除二界见修二惑唯属覆记招非异熟故总称异熟烦恼于阿罗汉断尽烦恼随义差别随眠、缠异名外结、缚、瀑流、轭、取、系、盖、株机、垢、烧害、箭、所、恶行、火、炽、漏、稠林、根、拘碍等种种异名等皆能恼乱情身由其增力造恶业令于现、受忧苦据《瑜伽师论》卷八所载‘结’、恚、慢、痴、疑、见、取、悭、嫉九结;‘缚’贪、嗔、痴等三缚;‘随眠’欲贪、嗔、贪、慢、明、见、疑等七随眠;‘缠’惭、愧、干颉⑺眠、掉举、恶作、嫉妒、悭吝等八缠(《智度论》卷七嗔替代其恶作再加嗔忿、覆十缠);‘瀑流’欲、、见、明等四瀑流;‘轭’亦欲、、见、明四者;‘取’欲、见、戒禁、我语等四取;‘系’贪身、嗔身、戒禁取身、实执取身等四系;‘盖’贪欲、嗔恚、赋了眠、掉举恶作、疑等五盖‘株机’贪、嗔、痴等三株机;‘垢’、‘害’、‘箭’、‘所’、‘恶行’、‘火’、‘炽’、‘稠林’亦贪、嗔、痴三种;‘根’亦三善根;‘拘碍’则顾恋其身、顾念诸欲、乐相杂住、阙随顺教、复微少善便喜足等五拘碍 ◎附∶水野弘元〈烦恼论〉(摘录自《佛教要语基础知识》第八章) 烦恼译作惑、尘劳、染等等扰乱情身障碍佛教理想由于烦恼所悟阻碍佛教涅盘理想 与烦恼同义语词随眠烦恼主要并表面显现潜内深处邪恶性格与性癖机便表面化所谓随眠随横睡眠意思旧译‘使’ 〔随眠与缠〕 烦恼潜显现表面部派佛教着眼于点两者加区别潜烦恼称随眠表面烦恼称缠 〔烦恼与业〕 若烦恼潜与显现显现烦恼与邪恶意业同呢善全部都烦恼与邪恶意业同属于显现点看烦恼与业候同 业显现表业与潜表业说切部潜表业作色(物质)习惯力邪恶性格邪恶性格外烦恼点业与烦恼说相同 十二缘起惑、业、苦三部份惑烦恼十二支明与与取三支作烦恼些烦恼根本烦恼产行与业其报则识、名色、六处、触、受与、死苦产十二缘起解释 述文与其‘取’作烦恼说‘’同属于‘业’较适‘取’‘’合起相于‘行’‘行’表面作用‘取’其潜力则‘’ 〔善......>>
问题八:见思烦恼,尘沙烦恼和无明烦恼的区别是什么 不懂佛学什么的,但是从字面上来看,见思,尘沙,无明是三种不同情况下,扰乱人思绪的三种烦恼,见思,见到的种种引发了干扰的想法,都说眼见为实,所以亲眼看到的内容对我们思绪的影响也是最大的,能不能拜托完全看内心的平静等级,不受所见之左右,冷静判断极为困难,需要很强的修炼。
尘沙我从两个角度分析,一为世事皆尘沙,细小而难以摆脱,身在其中,自受其扰。二为己力甚微,自视微尘,轻视自己,不能作为之扰。二者看似没有关联,但是只有都参悟通透才能解此烦恼,世事皆尘,我做沙,世人轻浮我落尘,世之轻我亦落土,生根再出绿天涯。 写这首诗送给你,不受尘世扰,不扰世视尘,沙有沙归途,沉尘方成土。
最后是无明,无者若空,若虚,若消失。明者或知晓,或开通,或豁达,或脱世。空虚不豁达,悟性不到难以脱世。 所以烦恼皆自生,祛除也只能自调。
问题九:如何消除无明烦恼 人为什么会有烦恼呢?诸多烦恼又是怎样产生呢?诸如此类的问题经常困扰着我们在尘世中生活的每一个人。佛在说法时,就曾对众生无明烦恼的根源予以深入的剖析。佛说,众生的烦恼是由于六根不净而产生的,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四大(地、水、风、火)假合而成的,是虚幻不真实的,而我们众生则视此假身为真身,视虚幻为真实,本末倒置,心随物转,因而产生诸多烦恼。这些烦恼归结起来有以下六种根本烦恼: 一、贪:就是贪爱、贪恋、贪着,对六境(色、声、香、味、触、法)过分地追求,或对自己的财物和所学的理法吝啬不舍,不肯施惠于别人,只为私欲而损害别人的利益,因而生诸多贪求之烦恼; 二、嗔:就是嗔怒、嗔恨,对不顺利的事情不能包容,生愤怒之心,甚至采用暴力行为。佛经中讲:“一念嗔心起,八万业障开”,诸多烦恼便随之一涌而出; 三、痴:就是愚痴迷昧。痴心一起,贪、嗔之心便随之而生,可见痴为三毒之根本,不去掉痴迷就可能做出不道德的事情; 四、慢:就是白高自大,孤傲瞧不起别人,对比自己强的人、不如自己的人及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表现出轻视的态度,不能与别人和睦相处,感到孤独、寂寞; 五、疑:对佛教的教理表示怀疑,不相信善恶业力和因果报应,不相信佛法,滋生邪见,造就诸多恶业; 六、不正见:是由于我们的思想偏执而产生的种种错误知见。不正见有五种: 1、我见:认为五蕴和四大和合而成的身体是真实的,视虚幻为真实,偏执于“我”的存在; 2、边见:不相信有因果,认为人可以胡做非为,执着于两边; 3、邪见:不正确的知见,不相信正法,不相信因果,诽谤圣贤,坏诸善事; 4、见取见:对我见、边见和邪见执以为是,名见取见; 5、戒禁取见:是执持和受持邪戒,错以为是正戒。 六根不净,受六境的左右,使我们陷人诸多烦恼之中,心随境迁,为诸多琐事杂事所困扰,有时不免会感到生活迷茫、空虚、没有意义。 由于无始劫以来积业成因,造就了烦恼的果,要想重新找回自己的本心,就要在烦恼中磨练自己,体察自己本具的清静快乐的本心。下面就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如何驱除无明烦恼。 时时观照自己的心念 以智慧之光驱散无明烦恼 在人的心灵深处,常常若隐若现地闪现出一些消极的思想,这些消极的思想就是无明烦恼,是无始劫以来人造就的诸多业障,它们经常有意无意地在幕后操纵我们的思想和举止言行。被无明烦恼所困扰,我们本具的智慧就无法显现。 记得禅宗有这样一则公案。有一次,德山宣鉴禅师到他的老师龙潭崇信那儿,夜已经很深了,德山禅师对老师说: “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说罢,德山禅师向师父道过晚安,刚准备出门,见外面一片漆黑,回过头对师父说: “老师,外面太黑了!” 于是,龙潭禅师点燃了一只蜡烛,递给德山禅师,德山接过蜡烛,刚要出门,龙潭禅师突然一口气把蜡烛给吹灭了,就在这个时候,德山恍然大悟,回过头来向龙潭礼拜。 德山到底悟到了什么呢?就在烛光熄灭的一瞬间,德山禅师抛开了心灵深处的无明,抛开・了一切我见、执见,智慧之光从本心升起,照亮了漆黑的夜晚。 我们如何才能去除自己心灵深处的无明烦恼,让光明照亮本心呢?我们平时之所以为诸多烦恼所困扰,就是因为我们想问题时缺乏正见,常常偏执于两边;思考问题时思维散乱,迷失本心;常被诸多妄想迷障心性;缺乏正念和正定力,积累了诸多恶业,要了结诸多恶业,就要依佛的教导,修习八正道,即: 一、正见――正确的见解、知见。 二、正思――正确的思维。 三、正语――正直的语言。 四、正业――端正的行为。 五、正命――正当的职业。 六、正精进――正好的努力。 七、正念――正净......>>
问题十: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见思烦恼\分别是指什么意思 “尘沙烦恼”又叫“尘沙惑”,是菩萨的惑,菩萨化度众生,如果不能通达如尘的无量法门,就不能完成教化众生的事业,因此叫尘沙惑。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