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宰相有哪些称谓
丞相制度缘起于战国时代的秦国,但它是皇帝制度的重要补充,所以丞相的称谓应从秦代确立皇帝制度之后开始算。
秦代设丞相,与太尉、御史大夫组成三公制,构成中央权力机构。
以后名称上虽有所变动,但三公制大体一直沿用至隋唐。
汉代曾设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三分丞相职权,相当于有三个丞相。
隋行三省六部,三省尚书令都相当于丞相;唐在尚书省设左、右仆射,行丞相职权;唐玄宗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以后各省长官需兼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意思为能到“中书门下”议政,方视为丞相,宋基本沿用唐制。
宋又设参知政毁基事,作为副相分丞相职权。
元代中书省权重,中书令由皇太子兼任,实际长基空官为右丞相﹑左丞。
但元代制度多变,好像是钱穆的话说“元代最无制度”。
明开国,中书省无令,仅设左、右纤锋谨丞相,权极重,后朱元璋废丞相制度,权归六部。
以后设立的内阁大学士,虽有丞相职权,但并不能称之为丞相,因为内阁本身并不是国家机构,只是皇帝的秘书机构而已,换言之,如果只是大学士,则根本不是一个官员。
大学士之所以为官,是因为在六部等国家机关兼任有其他职务,所以可以说明之后已无丞相。
丞相制度作为皇帝制度的重要方面,牵涉着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以及“内官外化”等一系列的制度问题。
这里只是想到什么写了什么,有不当不详之处还望见谅。
想了解详细的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话,推荐白钢所著:《中国政治制度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