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一直穷,一直穷,有没有可能消除?
展开全部
不行,问题不在于钱,而是无法分清楚谁真正需要钱。简单说,就是政府搞得清楚谁穷,但是搞不清楚他为什么穷。
如果他是因为疾病,或者其他不可抗的原因,那当然应该照顾。但是如果他就是因为好吃懒做呢?如果是这种情况,发钱也没用,发多少花多少,他还是贫穷,问题还是没解决。
确实,这两年西方有一个思潮,提倡无差别地给公民发基本生活费用。每一个人都有,不管你劳动,还是不劳动,这笔钱够任何人的基本生活。
这个政策如果实施,确实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但是,如果你细想的话,这背后也隐伏着一个危机。如果给每一个人发钱,表面上的贫穷确实消失了。
但是,也就意味着社会永远卸下了对贫穷的责任。对于那些本来就没有上进心的人,自强进取的动力反而被抑制了,他们的人生很可能被毁了。他们成了永远无法自食其力的废物,人格萎缩、道德堕落,贫困人群就成了社会的溃疡。
所以,在西方也有人说,普遍发基本生活费,这笔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混吃等死费”,这是社会对一部分人的彻底放弃。
了解了扶贫的根本难题,我们就可以回到李子旸老师对于中国现在搞的“精准扶贫”话题了。
这些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不过这样一来,还没有脱贫的地方,脱贫难度就格外大。这些地方往往自然条件恶劣、位置偏僻、远离主要城市、人口素质较低、基础设施落后,等等。
以往的扶贫工作,主要就是给钱,执行是通过村一级来实施的。乡土社会,你懂的,往往很难监督村干部对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浪费、贪腐情况不少。真正贫困的人群到底受益多少,只有天晓得。
而现在的“精确扶贫”政策,强调的就是“精准”二字,扶贫机构要精确掌握基层信息,精确到户,到人。大量县乡干部被明确指定了对口的贫困户,干部必须精确调查和随时跟踪这些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包括各项家庭收入和支出,填写多种表格汇总上报。
对这些信息,上级领导会随时抽查核实,突然询问某干部贫困家庭的情况,如果答不出就麻烦了。
在这个方面,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个朋友给李子旸讲了一个他的亲身经历。有一次,这位在乡下某小饭馆吃饭,偶遇下乡扶贫的当地某县级干部也来吃饭。这位朋友认识这位县级干部——做生意时曾经打过交道,但饭馆里其他人并不认识。
饭馆老板正在和人聊天,谈到“精准扶贫”,老板发牢骚说,他就知道某村有一个贫困户,家里三个儿子,却一直脱不了贫,可见这“精准扶贫”什么的,也是说说而已,根本没什么用。
县干部一听,当时就放下碗筷,拍案而起,对老板说:“不可能!三个儿子的家庭还没脱贫,这事儿我怎么没听说,我们不可能漏下这种情况。你说说,那家人姓什么?饭馆老板当然说不出,不过是传闻而已。
县干部一见,当时掏出电话打给负责那村扶贫工作的干部,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该村还有一户子女弱智的贫困户尚未脱贫。至于三个儿子什么的,完全子虚乌有,纯属谣传。
你看,干部下乡听到人发牢骚,很常见,可能会暗中记下来回去调查,但一般不会当场质问。因为谁知道基层到底是什么情况,说不定真有这种情况。
以前,县里的干部对乡村基层的详细情况知之不多。但现在不同了,“人盯人”的精准扶贫政策,让政府掌握了贫困户的详细信息。“三个儿子的家庭还没脱贫”这种特殊的情况,绝不可能被这个信息网漏过。所以,那个县级干部才有底气当场质问。
在掌握了充分的信息以后,政府就对贫困户分别采取了相应的扶贫措施。
确属自身条件不及的,比如患病或者残疾贫困户,那就直接发放各种补贴。其他有劳动能力的,政府就出资建设和完善道路、供电、农资等各种基础设施;给村集体提供贷款,发展集体企业和乡村旅游业;打通、拓宽商业渠道,建设新住宅,减免子女学费等等。
你看,“精准扶贫”的要点,不是简单地直接发钱,对贫困的解决重点是“扶”。政府宁可花更多的钱,也一定要激发出贫困人口的干劲和自强自立之心。
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李子旸跟我讲,他见到的一家农户,种苹果,一年能挣上几万块钱,算是脱贫了。但是为了他家能种苹果,政府修路、通水、通电、通信、发放贷款、技术支持等等,花的钱多了去了。
他们同去参观的就有人说,政府要花这么多钱啊,那还不如把这钱给农户分了,每家立即脱贫。
你看,这就是思路的区别,就像前面说的,直接发钱,只能解决钱的问题,不能解决人的问题。这种看似舍近求远的政策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啊。
自己辛苦劳动赚来的钱和直接从别人手里得到的施舍,虽然都是钱,在物的层面没有区别,但在人的层面上却有天壤之别。自力更生的劳动者,不但未来更有保障,也更有自尊自信,更能摆脱长期贫困形成的挫败无力感和心理依赖。
说到底,扶贫的目的不是均分财富,而是提升人的品质。如果人的品质没有提升,再多的资金投进去,也无济于事,还会形成种种意想不到的负面社会效果。
如果他是因为疾病,或者其他不可抗的原因,那当然应该照顾。但是如果他就是因为好吃懒做呢?如果是这种情况,发钱也没用,发多少花多少,他还是贫穷,问题还是没解决。
确实,这两年西方有一个思潮,提倡无差别地给公民发基本生活费用。每一个人都有,不管你劳动,还是不劳动,这笔钱够任何人的基本生活。
这个政策如果实施,确实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但是,如果你细想的话,这背后也隐伏着一个危机。如果给每一个人发钱,表面上的贫穷确实消失了。
但是,也就意味着社会永远卸下了对贫穷的责任。对于那些本来就没有上进心的人,自强进取的动力反而被抑制了,他们的人生很可能被毁了。他们成了永远无法自食其力的废物,人格萎缩、道德堕落,贫困人群就成了社会的溃疡。
所以,在西方也有人说,普遍发基本生活费,这笔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混吃等死费”,这是社会对一部分人的彻底放弃。
了解了扶贫的根本难题,我们就可以回到李子旸老师对于中国现在搞的“精准扶贫”话题了。
这些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不过这样一来,还没有脱贫的地方,脱贫难度就格外大。这些地方往往自然条件恶劣、位置偏僻、远离主要城市、人口素质较低、基础设施落后,等等。
以往的扶贫工作,主要就是给钱,执行是通过村一级来实施的。乡土社会,你懂的,往往很难监督村干部对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浪费、贪腐情况不少。真正贫困的人群到底受益多少,只有天晓得。
而现在的“精确扶贫”政策,强调的就是“精准”二字,扶贫机构要精确掌握基层信息,精确到户,到人。大量县乡干部被明确指定了对口的贫困户,干部必须精确调查和随时跟踪这些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包括各项家庭收入和支出,填写多种表格汇总上报。
对这些信息,上级领导会随时抽查核实,突然询问某干部贫困家庭的情况,如果答不出就麻烦了。
在这个方面,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个朋友给李子旸讲了一个他的亲身经历。有一次,这位在乡下某小饭馆吃饭,偶遇下乡扶贫的当地某县级干部也来吃饭。这位朋友认识这位县级干部——做生意时曾经打过交道,但饭馆里其他人并不认识。
饭馆老板正在和人聊天,谈到“精准扶贫”,老板发牢骚说,他就知道某村有一个贫困户,家里三个儿子,却一直脱不了贫,可见这“精准扶贫”什么的,也是说说而已,根本没什么用。
县干部一听,当时就放下碗筷,拍案而起,对老板说:“不可能!三个儿子的家庭还没脱贫,这事儿我怎么没听说,我们不可能漏下这种情况。你说说,那家人姓什么?饭馆老板当然说不出,不过是传闻而已。
县干部一见,当时掏出电话打给负责那村扶贫工作的干部,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该村还有一户子女弱智的贫困户尚未脱贫。至于三个儿子什么的,完全子虚乌有,纯属谣传。
你看,干部下乡听到人发牢骚,很常见,可能会暗中记下来回去调查,但一般不会当场质问。因为谁知道基层到底是什么情况,说不定真有这种情况。
以前,县里的干部对乡村基层的详细情况知之不多。但现在不同了,“人盯人”的精准扶贫政策,让政府掌握了贫困户的详细信息。“三个儿子的家庭还没脱贫”这种特殊的情况,绝不可能被这个信息网漏过。所以,那个县级干部才有底气当场质问。
在掌握了充分的信息以后,政府就对贫困户分别采取了相应的扶贫措施。
确属自身条件不及的,比如患病或者残疾贫困户,那就直接发放各种补贴。其他有劳动能力的,政府就出资建设和完善道路、供电、农资等各种基础设施;给村集体提供贷款,发展集体企业和乡村旅游业;打通、拓宽商业渠道,建设新住宅,减免子女学费等等。
你看,“精准扶贫”的要点,不是简单地直接发钱,对贫困的解决重点是“扶”。政府宁可花更多的钱,也一定要激发出贫困人口的干劲和自强自立之心。
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李子旸跟我讲,他见到的一家农户,种苹果,一年能挣上几万块钱,算是脱贫了。但是为了他家能种苹果,政府修路、通水、通电、通信、发放贷款、技术支持等等,花的钱多了去了。
他们同去参观的就有人说,政府要花这么多钱啊,那还不如把这钱给农户分了,每家立即脱贫。
你看,这就是思路的区别,就像前面说的,直接发钱,只能解决钱的问题,不能解决人的问题。这种看似舍近求远的政策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啊。
自己辛苦劳动赚来的钱和直接从别人手里得到的施舍,虽然都是钱,在物的层面没有区别,但在人的层面上却有天壤之别。自力更生的劳动者,不但未来更有保障,也更有自尊自信,更能摆脱长期贫困形成的挫败无力感和心理依赖。
说到底,扶贫的目的不是均分财富,而是提升人的品质。如果人的品质没有提升,再多的资金投进去,也无济于事,还会形成种种意想不到的负面社会效果。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