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强调了高举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这样,才能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确保“十二五”规划的正确方向,确保“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最大限度地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强大合力。
(二)明确了基本着眼点——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
这两个基本着眼点体现了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依循的两个维度:一是形势发展的维度,就是要针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与时俱进谋划新思路新举措,切实增强规划的前瞻性、战略性、针对性、指导性,从而制定出体现时代要求、立足现实状况、符合客观规律的好规划。二是群众需求的维度,就是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努力把人民群众的呼声、期待和要求体现到规划中,从而制定出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得民心的好规划。
(三)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这是《建议》最鲜明的特点。把科学发展确定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主要是因为:首先,发展仍然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居世界100位左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在现代化道路上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无论规模还是难度,在当今世界绝无仅有,在人类历史上也是罕见的,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最终还要靠发展。其次,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我国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要破解发展难题,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为此,《建议》作出一个重要论断:“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未来5年,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统等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四)确定了“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这是《建议》的一个突出亮点。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定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主要是因为:其一,这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迫切需要。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使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弊端更加凸显的情况,只有把保增长与转方式结合起来,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基础上,建立在结构优化、创新驱动的基础上,才能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其二,这是解决我国发展中深层次矛盾问题的根本途径。面对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的现状,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真正突破资源环境制约,切实改变经济结构失衡状况,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不断增强持续发展能力。其三,这是赢得未来竞争主动权的战略之举。面对各国抢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形势,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培育新的长期竞争优势,不断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地位,才能为经济发展增添充沛后劲、开辟广阔空间。总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十二五”时期,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在主线的位置,把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五)突出了动力和目的——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国能取得现在这样的发展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十二五”时期要实现更大发展,仍然要靠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不会有中国的今天;离开改革开放,将失去中国的明天。在实现宏伟事业的征程上,无论遇到什么干扰和困难、风险和挑战,都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坚持用深化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不动摇。制定“十二五”规划、推动“十二五”发展,必须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体制创新,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质量和水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注入蓬勃活力。我们推进发展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法律依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十二五”规划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要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强调了高举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这样,才能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确保“十二五”规划的正确方向,确保“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最大限度地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强大合力。
(二)明确了基本着眼点——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
这两个基本着眼点体现了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依循的两个维度:一是形势发展的维度,就是要针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与时俱进谋划新思路新举措,切实增强规划的前瞻性、战略性、针对性、指导性,从而制定出体现时代要求、立足现实状况、符合客观规律的好规划。二是群众需求的维度,就是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努力把人民群众的呼声、期待和要求体现到规划中,从而制定出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得民心的好规划。
(三)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这是《建议》最鲜明的特点。把科学发展确定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主要是因为:首先,发展仍然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居世界100位左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在现代化道路上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无论规模还是难度,在当今世界绝无仅有,在人类历史上也是罕见的,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最终还要靠发展。其次,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我国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要破解发展难题,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为此,《建议》作出一个重要论断:“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未来5年,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统等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四)确定了“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这是《建议》的一个突出亮点。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定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主要是因为:其一,这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迫切需要。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使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弊端更加凸显的情况,只有把保增长与转方式结合起来,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基础上,建立在结构优化、创新驱动的基础上,才能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其二,这是解决我国发展中深层次矛盾问题的根本途径。面对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的现状,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真正突破资源环境制约,切实改变经济结构失衡状况,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不断增强持续发展能力。其三,这是赢得未来竞争主动权的战略之举。面对各国抢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形势,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培育新的长期竞争优势,不断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地位,才能为经济发展增添充沛后劲、开辟广阔空间。总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十二五”时期,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在主线的位置,把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五)突出了动力和目的——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国能取得现在这样的发展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十二五”时期要实现更大发展,仍然要靠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不会有中国的今天;离开改革开放,将失去中国的明天。在实现宏伟事业的征程上,无论遇到什么干扰和困难、风险和挑战,都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坚持用深化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不动摇。制定“十二五”规划、推动“十二五”发展,必须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体制创新,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质量和水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注入蓬勃活力。我们推进发展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法律依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十二五”规划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要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您可能需要的服务
百度律临官方认证律师咨询
平均3分钟响应
|
问题解决率99%
|
24小时在线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11493人正在获得一对一解答
昆明彩云之南5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北京小白兔4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郑州都市传说6分钟前提交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