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这些词语有什么典故?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弱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的典故介绍:
1、弱冠
男子20岁称弱冠。
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
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 出处《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曰弱冠”。
2、而立
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30岁。
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
3、不惑
指40岁。也指遇事能明辨不疑。
(1)谓遇事能明辨不疑。
《论语·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唐 韩愈 《伯夷颂》:“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
宋 曾巩 《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人以怒迁,公能自克;人以利回,公能不惑。”
(2)《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后因以“不惑”为四十岁的代称。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木工蔡荣》:"自幼信神只,每食必分置於地,潜祝土地,自总角至於不惑,未尝暂忘也。"
清 方文 《初度》诗:"行年将不惑,学道尚无闻。"
4、知天命
是古人的形容人到了五十的事情,大雅的叙述方法。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刘氏《正义》说:“知天命者,知己为天所命,非虚生也。盖夫子当衰周之时,贤圣不作久矣。及年至五十,得《易》学之,知其有得,而自谦言无大过。则天之所以生己,所以命己,与己之不负乎天。故以知天命自任。命者,立之于己,而受之于天,圣人所不敢辞也。”
孔子学《易》,乃知天命。吾人虽闻天命,未必能知,须先信赖圣言,以求知之。
5、花甲
花甲之年:指60岁。
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
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
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花甲: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6、古稀
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
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古稀寿:指70岁寿辰。源于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诗句。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明 李贽 《观音阁》诗之一:"如何古希人,不识三伏苦。"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瑞文端公重瞳》:"公早贵,致位宰辅,寿臻古稀。"
《当代》1981年第6期:"他后悔自己的鲁莽行动,年届七旬,古稀高龄了,干么还这么不知轻重。"
7、耄耋[mào dié]
耄,《盐铁论·孝养》中写道:“七十曰耄。”《礼记·曲礼》说:“八十九十曰耋。”
耋,《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
把上面几种说法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寿,大约是“七老八十”了。
耄耋:泛指晚年。耄,八九十岁的年纪。耄,七八十岁的年纪。耄耋指八九十岁。毛传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后人因称八九十岁的老人为“耄耋”。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九十岁也可称耄耋之年。
8、期颐
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
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指一百岁。“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
《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期颐之年:指百岁。
1、弱冠
男子20岁称弱冠。
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
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 出处《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曰弱冠”。
2、而立
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30岁。
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
3、不惑
指40岁。也指遇事能明辨不疑。
(1)谓遇事能明辨不疑。
《论语·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唐 韩愈 《伯夷颂》:“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
宋 曾巩 《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人以怒迁,公能自克;人以利回,公能不惑。”
(2)《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后因以“不惑”为四十岁的代称。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木工蔡荣》:"自幼信神只,每食必分置於地,潜祝土地,自总角至於不惑,未尝暂忘也。"
清 方文 《初度》诗:"行年将不惑,学道尚无闻。"
4、知天命
是古人的形容人到了五十的事情,大雅的叙述方法。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刘氏《正义》说:“知天命者,知己为天所命,非虚生也。盖夫子当衰周之时,贤圣不作久矣。及年至五十,得《易》学之,知其有得,而自谦言无大过。则天之所以生己,所以命己,与己之不负乎天。故以知天命自任。命者,立之于己,而受之于天,圣人所不敢辞也。”
孔子学《易》,乃知天命。吾人虽闻天命,未必能知,须先信赖圣言,以求知之。
5、花甲
花甲之年:指60岁。
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
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
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花甲: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6、古稀
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
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古稀寿:指70岁寿辰。源于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诗句。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明 李贽 《观音阁》诗之一:"如何古希人,不识三伏苦。"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瑞文端公重瞳》:"公早贵,致位宰辅,寿臻古稀。"
《当代》1981年第6期:"他后悔自己的鲁莽行动,年届七旬,古稀高龄了,干么还这么不知轻重。"
7、耄耋[mào dié]
耄,《盐铁论·孝养》中写道:“七十曰耄。”《礼记·曲礼》说:“八十九十曰耋。”
耋,《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
把上面几种说法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寿,大约是“七老八十”了。
耄耋:泛指晚年。耄,八九十岁的年纪。耄,七八十岁的年纪。耄耋指八九十岁。毛传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后人因称八九十岁的老人为“耄耋”。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九十岁也可称耄耋之年。
8、期颐
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
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指一百岁。“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
《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期颐之年:指百岁。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