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申报。
申报拓展知识如下:
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原全称《申江新报》,"申"字常被用来代表上海,于是就缩写成《申报》,是上海历史上第二个创刊的中文报纸。它从1872年4月30日(清同治十一年三月廿三日)创刊,至1949年5月27日停刊。
前后办了77年,共出版25600号。初由英商安纳斯·美查(Ernest Major)等人集资创办。1909年为买办席裕福收买,1912年转让给史量才,次年由史接办,先后创办《自由谈》等副刊,发民主自由言论。
1934年史量才被蒋介石派遣特务暗杀后,言论又趋保守。1937年7月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2月15日,因日军检查新闻,自动停刊。抗战期间,曾在日伪控制下出版。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接收,成为CC系报纸。
1949年上海解放时停刊。申报前后历时78年,记录了从清末到民国近八十年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上海图书馆为全国《申报》收藏最全的单位,藏有全套原版《申报》。
申报是旧中国在上海出版的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报纸。但由于年代久远,仅上海图书馆藏有全份(略有缺失),也因纸质泛黄发脆,不易保存,难以使用。
为此50年代至60年代中央和上海市文化宣传部门曾多次想将它影印,终因各种原因未能实现。1981年上海市出版局批准由上海书店影印。
自1982年开始筹备,至1987年10月全部完成。上海书店为了把《申报》印好,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除得到上海图书馆的大力支持外,还向北京、南京、桂林、常熟等地图书馆配补齐全,又对原报油迹、污损之处进行修描。
为了使影印本能长期保存,又向有关厂商专门订制了优质纸和优质装订材料。《申报》影印本比原报缩小一半,为8开本,全套400册,正文164824页,合41206印张,每套用纸41.2令,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部纸质出版物。
影印本共印550套,实得578套。发行以后受到各方面的欢迎和好评。1989年获得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