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
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服务业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被重视,但很多人把服务外包简单理解为服务业的外包,这种理解是非常片面的。事实上,服务外包并非特指服务业的外包,而是服务环节的外包,服务环节既可以来自服务业也可以来自制造业。将服务外包狭义理解为服务业的外包,不利于充分理解服务外包的概念,也会脱离服务外包的发展实际。
事实上,目前国际服务外包作为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一种重要形式,对深化经济体之间的经济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外包业务中服务产品交付时是否离开本国,服务外包可分为在岸服务外包和离岸服务外包。
服务外包发展的理论:
1、全球价值链理论。
Porter率先提出价值链概念,并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生产经营、运输销售以及物流服务等定义为企业基础活动,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技术开发等定义为企业辅助活动,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共同组成了企业价值链活动。
商品生产中的不同环节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分工,使得不同的企业或机构围绕这种商品的生产而纳入同一个生产网络中,从而提出了全球商品链。
2、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于一八一七年首次提出,该理论是对绝对优势理论的继承和完善。按照比较优势理论的描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各国的劳动生产率不同,以及由此造成的生产成本的差异。比较优势理论系统解释了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可以进行贸易活动的经济现象,使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更加具备合理性和科学性。
3、核心竞争力理论。Poter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就是企业为其顾客所带来的价值高低。从其他角度来看,也是企业如何通过优化自身的技术水平、管理效能等,进而获得更多客户的能力。正式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理论。
根据该理论,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品牌设计、产品开发、技术升级、营销售后、运营管理、企业文化等领域具有的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可以帮助企业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