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覆亡之战
太平天国覆亡之战
李秀成《自述书》中提到,天京陷落时,城内能打仗的士兵只有3000余人,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没有战斗力。换句话说,太平天国主力军团并未参与天京保卫战,湘军入城后斩杀多人,基本都是平民;30年后,谭嗣同游历南京,居民对湘军之暴行依然十分痛恨。
主力军团并未参加天京战斗,他们都在哪里呢?扶王陈得才20万大军在湖北,后被僧格林沁八旗马队团灭;侍王李世贤、康王汪海洋等率30万大军转战江西、福建、广东,战斗力比较强悍。天京陷落之际,李世贤、汪海洋等驻军并浙江、江西交界处,因京城没有足够粮食,他们并未投入战斗,实力保存完整。
30万大军在手,李世贤、汪海洋起初打了不少胜仗,悍将偕王谭体元在射猎凹设伏,摧毁湘军营垒15座,阵斩总兵丁得胜。如此,左宗棠只好再次挂帅出征,主持闽浙军务,围剿南方太平军,与李世贤、汪海洋部作战。
左宗棠大军压境,太平军老毛病又犯了,就是相互内斗,争夺最高指挥权。起初,李秀成女婿纪王黄金爱投奔汪海洋,而汪海洋却找个理由杀了他,说黄金爱是张松,是湘军混进来的叛徒。那么,黄金爱是叛徒吗?非也,黄金爱资格老,汪海洋为树立威望,故而杀之。
1865年7月,李世贤在漳州战败,化妆成和尚,昼伏夜出,去投奔汪海洋。结果呢?汪海洋乘着夜色偷袭,将李世贤及其亲信全部处死,然后说侍王叛变,堵住众人嘴巴。
清军追尾堵截,汪海洋却诛杀同僚,真让人寒心。杀李世贤无疑是最大错误,因为李世贤是洪秀全后期重新组建“五军主将”制时的左军主将。此时,韦俊早已叛变,陈玉成、李秀成已死,杨辅清则下落不明,只有李世贤有资格号令全军。
李世贤一死,“五军主将”不复存在,太平军内部更加混乱,无法团结一致作战,失败乃早晚之事。幸运的是,汪海洋转战江西时得到一支强大生力军,就是南下投靠天平天国的“霆军”,鲍超麾下悍将黄矮子起义,倒戈一击,与曾经队友作战。
黄矮子起义,原因很简单,清朝拖欠饷银,“霆军”半年没领到钱,在金口哗变,黄矮子带部分军队南下投奔汪海洋,与清朝作战,充当开路急先锋。
1865年12月,汪海洋突破汀江防线,从福建杀入广东,沿途清军闻风丧胆。黄矮子率起义“霆军”一路拼杀,攻占嘉应州(梅州),这是南方太平军占领的最后一座城市。
起初,汪海洋只想在嘉应州过年,并休整部队,然后突围去北方联合“捻军”,直接威胁清朝京师安全。谁知,左宗棠速度也很快,太平军还没站稳脚跟,湘军就杀到嘉应州城下,围攻汪海洋。
此时,左宗棠亲自督师作战,鲍超、刘典、康国器、黄少春、席宝田等悍将悉数出动,清军围城兵力8万,声势十分浩大。其中,鲍超战斗力最强,号称湘军第一猛将,一生大小战斗500余次,身受108处伤疤,却未曾一败。
湘军重兵围攻,王海洋决定抢先下手,派军队从西门杀出,破坏湘军防御工事。左宗棠早已预料汪海洋会来这招,于是在工事附近埋伏。谁知,带头的黄矮子太过凶猛,硬是将埋伏湘军击败,搞得左宗棠很没面子。
此后,黄矮子经常带兵出战,斩杀清军无数,太平军士气高涨。湘军作战不利,左宗棠只好采取“长围战术”,挖掘两道壕沟,构筑栅栏,修筑炮兵阵地,并日夜轰炸。
消耗战,汪海洋打不起,因为太平军没有粮食。为此,汪海洋决定提前突围,从福建北上浙江、安徽,进入中原。突围战斗时,汪海洋一马当先,勇猛无敌,刘典军团被杀退,湘军死伤2000余人。接着,太平军主力杀出,全部投入战斗,清军防线岌岌可危。
此时,叛徒丁太阳告知清军汪海洋位置,刘典让“洋枪队”朝着黄旗下齐射,“枪炮齐施,子如雨注”,汪海洋头部中弹,不治身亡。主帅殒命,太平军无心作战,只好撤入城从长计议。
汪海洋死后,众将推举偕王谭体元主持大局,组织人马突围。可惜,叛徒奉王黄十四将突围路线告知清军,太平军途径黄沙嶂时遭遇埋伏,谭体元掩护主力撤退,亲自断后,与湘军展开激战。
湘军人多势众,谭体元力战不支,纵马跳下悬崖,摔断了腿。清军搜索队将其擒拿,押往广州凌迟处死。接着,湘军乘势追杀,宗王汪起潜、周王汪麻子力战而亡。东平王何明亮被围攻,后率3万余人投降,包括家属。
何明亮投降,却并未换来部下性命安全,清军将730余位太平军高官查出,全部处以斩首之刑,何明亮本人也被斩首。至此,太平天国主力全军覆没,史学家罗尔纲先生言:嘉应州战败,标志太平天国灭亡。
此时,北方遵王赖文光、首王范汝增还在继续作战,但兵力不多,只能借助“捻军”,也是不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