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击炮的特点和优势
迫击炮的特点和优势
迫击炮
追击炮是用座钣承受后坐力,发射追击炮弹的曲射火炮。迫击炮射角大,一般为45°~85°,初速小,弹道弯曲,最小射程近,杀伤效果好,通常发射带尾翼弹。迫击炮体积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随同步兵行动。它便于选择阵地,可以消灭遮蔽物后的敌人,摧毁敌障碍物及轻型土木工事,为步兵开辟道路。
最早装备迫击炮始于红军时期。1930年7月,彭德怀元帅指挥红三军团攻打长沙,缴获2门山炮和6门迫击炮,成立了红军第一个炮兵团,其中6门迫击炮编成2个连队。从此,红军有了自己的炮兵。
迫击炮按炮膛结构分为滑膛式和线膛式,按装填方式分为前装式和后装式,按运动方式又分为便携式、驮载式、牵引式和自行式。大口径迫击炮射程一般在9~13公里左右,中口径追击炮射程一般在5公里左右,小口径迫击炮一般射程为3~5公里。
迫击炮通常由炮身、炮架、座钣和瞄准具4部分组成。发射时,炮身的后坐力通过座钣传至地面,靠土壤的变形吸收后坐的能量,控制炮身的运动,提高射击的精度。在野战的情况下,座钣设置的一般方法是:挖一个深20厘米左右的前倾的梯形坑,将迫击炮的座钣置入坑内。
这种设置方法的优点是座钣比较稳固,射击时下沉量小,不易跳动,可获得较好的射击精度。这种设置只适用于轻型迫击炮,如中国1967年生产的82毫米迫击炮,美国的60毫米连用迫击炮,以及英国的81毫米迫击炮。而大中型追击炮的设置则有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