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有哪些缺点?
人脸识别的原理是大规模地采集人脸图像后,在海量的照片中提取图像特种,将其与数据库内人脸进行比对,从而确定身份,但也有其中的很多风险。
可以复制,有很多网络平台过度掠夺信息,人脸识别技术存在图片未经允许在公开场合被传播、图片被窃取用于分析个人的面部和生理特征、图片被PS软件伪造修改后进行造谣生事、人脸识别数据和时间以及位置结合又会暴露个人的行踪信息。
过度使用人脸识别可能会导致信息泄露,人脸识别数据可以通过图像识别和情感分析技术用来分析个人的情感信息这些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问题,人脸信息的泄露会危害人身和财产安全。
只要拥有人脸信息,个人行踪轨迹和行为内容就可能一直被监控。其次,如果人脸识别被用于深度伪造,不仅可能侵犯肖像权、名誉权、知识产权等权利,还可能被用于诈骗等犯罪活动。
再次,人脸识别技术可能导致歧视,造成新的不平等。通过人脸识别出不同的种族、性别、身份等信息,个人可能受到不公平对待,算法歧视问题可能更严重。而且还有不稳定,脸部画上浓妆、过敏、受伤、整容都会导致脸部特征发生很大变化,影响人脸识别准确率甚至无法识别。
还有就是没有明确的法律来约束人脸识别,缺乏着法律的规范。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应遵循目的正当性原则。收集和处理人脸信息必须基于具体而明确的正当目的,企业不得出于非法牟利目的而滥用人脸识别技术,公共机构不得以宽泛的“维护公共利益”为由而强制收集和处理人脸信息。
在人脸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使用等各环节应设置边界。即使合法收集的人脸信息也可能被滥用,所以要同时规范人脸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行为。一旦目的完成,就应当及时删除销毁存储的人脸信息。完善人脸信息所有人的同意和撤销机制,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必须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充分保障个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在大数据时代,绝不能让“以隐私换取便利”成为常态,而应在有效保障隐私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