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明太祖朱元璋年表
不是简历,要他的年表就是他多少岁做了什么事,发生了什么事的那种。我只有二十分,望哪位高人知道,回答一下,感激不尽。...
不是简历,要他的年表就是他多少岁做了什么事,发生了什么事的那种。
我只有二十分,望哪位高人知道,回答一下,感激不尽。 展开
我只有二十分,望哪位高人知道,回答一下,感激不尽。 展开
1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明太祖(1328-1398),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本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17岁时,因父、母、兄皆死于瘟疫而孤,不得已入皇觉寺为僧。不久以行童游食于淮西一带。 祖籍为江苏沛县,祖、父后定居濠州(今安徽凤阳)。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红巾军农民起义爆发。次年朱元璋于至正十二年闰三月初一日,投郭子兴部下,子兴见元璋状貌奇伟,异于常人,遂留置为亲信兵,屡次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子兴大喜,署为镇抚,复将养女马氏给与元璋为妻,后为高皇后。至正十五年三月,郭子兴病逝,其子郭天叙代领其众,时韩林儿出诏封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朱元璋慨然曰:「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遂不受。但念林儿势盛力强,可利用以成帝业,乃用其年号以令军中。九月,郭天叙、张天佑二人皆战死,于是郭子兴部将尽归太祖。朱元璋率军断缆渡江,取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下太平(今安徽当涂),并于次年攻占集庆(今江苏南京),改名应天。此后,朱元璋以应天为根据地,相继攻取常州、江阴、常熟、徽州(今安徽歙县)、扬州等地;并接受徽州老儒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在应天屯田,兴修水利,恢复农业生产。
朱元璋消灭东南的孤立元军后,即开始与元末各割据势力展开较量。至正二十三年(一三六三年)二月,张士诚遣将吕珍围安丰,杀刘福通。韩林儿派人告急于朱元璋,刘基(伯温)谏朱元璋不可往援。太祖曰:「小明王被围甚急,我向奉他龙凤年号,不忍袖手旁观,因此不得不往救。」遂率徐达、常遇春往援,击走吕珍,迎林儿归滁州。此时小明王已成为太祖的傀儡,但朱元璋仍奉他龙凤年号,以借题发挥。二十三年他与陈友谅决战于鄱阳湖,友谅败死。
至正二十四年(一三六四年)正月,朱元璋自立称为吴王,建百司官属,所用封拜除授及有司文牒,称云皇帝(小明王)圣旨,吴王(太祖朱元璋)令旨。二十七年俘张士诚。至正二十六年(一三六六年)十二月,刘基密禀太祖命廖永忠,以迎林儿南来为名,行至瓜步覆林儿舟,沉于水,遂遭溺毙。
韩林儿既死,朱元璋乃成为最高领袖。于是朱元璋改明年为吴元年(1367)。此后,他在南征浙东方国珍、福建陈友定的同时,派出大军北伐中原,发布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对北方人民反抗民族压迫颇具号召力。在南征北伐的顺利进军中,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一三六八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即皇帝位,国号「明」,建元「洪武」,是为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号曰:「大明」。七月,徐达率领的北伐军逼近大都,元顺帝携后妃、太子仓皇出逃上都,统治中国98年的元代灭亡。此后,统一战役仍在继续,同年,汤和率领的南征军灭方国珍、陈友定,福建、两广尽入版图。洪武四年(1371),四川平定。十四年平云南。至二十年,山西、陕西以及东北平定,全国统一。
朱元璋削平群雄,统一南北的同时,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着手稳固新建王朝的统治,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和发展。在中央废中书省和丞相,政归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与大理寺、刑部合称三法司。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又设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合称都、布、按三司,各自直属中央。又创立了卫所制。为削弱将领的军权,于洪武十三年设五军都督府。朱元璋实行安养生息的经济政策,采取奖励垦荒,实行民屯、军屯、商屯等屯田制度,兴修水利,在全国推广桑、麻、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等一系列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成功地使明社会经济较快地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他还下令清丈土地,编制赋役黄册、鱼鳞图册,建立里甲及粮长制,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他的限制和打击旧豪族地主、规定工匠轮班制、放松对手工业者的人身控制等政策,对恢复和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也起了促进作用。为充实官僚机构,朱元璋采取荐举、学校、科举三途并用的办法选取官吏。他鉴于元代官吏贪污腐败以至亡国的教训,决意整顿吏治。甚至以剥皮囊草来惩办贪官污吏,办法之严酷为历史上所罕见。他的厉行整顿虽有一定效果,但因其性格猜忌多疑,也滥杀了不少无辜。为强化皇权,解决统治阶极内部矛盾,朱元璋借胡惟庸案、蓝玉案大肆诛戮功臣;为保证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他制订了《明律》和《大诰》,还特别设立锦衣卫特务机构。
明初,朱元璋还实行分封制,将24个儿子和1个从孙分封到全国各地,以巩固统治。由于北元回归大漠后保有相当强的军事力量,对明朝北部形成极大威胁,故朱元璋分布在北方边防线上的塞王兵力尤为雄厚,洪武后期,这些塞王已掌握边防军事指挥权,防止了军权旁落。但他的第四子朱棣(见明成祖)后来却因此夺得他的继承者建文帝的皇位(见靖难之役)。
朱元璋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影响深远,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并奠定了明朝200多年的统治基础。但他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发展到空前程度,以及由此对社会经济产生的阻碍作用,也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转入后期的历史特色。洪武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五日病逝,葬南京钟山孝陵。立庙号太祖,初谥高皇帝。永乐初,加谥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嘉靖十七年,增谥为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朱元璋共在位三十一年,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朱元璋创建明朝后勤奋治国三十一年,整肃吏治,严惩贪官,创立卫所,巩固边防,重视农业,对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统一和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 朱元璋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善于驾驭战争,掌握主动权。在群雄对峙中,巧择战机,各个击破。每战持重用兵,力避两面受敌,并适时集中兵力歼灭敌人。注重招贤纳士,广采众议,严格治军,完善军制,练兵育将,强调将领要识、谋、仁、勇兼备。主张寓兵于农,且耕且战,保持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其军事思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他大兴冤狱,诛杀功臣,设立锦衣卫,对官民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废除丞相制,抑制贤能的辅佐,使权臣和宦官更容易控制政权,导致明末宦官专权,民乱纷起。
朱元璋为了使江山永固,恢复了周代的分封制度,将自己的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并且统领军队,以北方的九个边塞藩王统兵最多,朱棣即为其一。由于藩王的权力过大,明太祖在世时,曾有言官上书,以晋八王之乱为例,指责太祖分封的隐患。但是明太祖没有表态。至太祖暮年,诸王的兵权日盛,尤以燕王朱棣、宁王朱权为最,皇太孙朱允炆曾经忧虑,一旦祖父架崩,自己如何来制约这些手握重兵的叔叔。明太祖死后只有四年,朱允炆政权就被四叔朱棣推翻,而且朱棣一上台,就消除了藩王的兵权,至明中叶之后,藩王只有虚号,而无实权.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本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17岁时,因父、母、兄皆死于瘟疫而孤,不得已入皇觉寺为僧。不久以行童游食于淮西一带。 祖籍为江苏沛县,祖、父后定居濠州(今安徽凤阳)。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红巾军农民起义爆发。次年朱元璋于至正十二年闰三月初一日,投郭子兴部下,子兴见元璋状貌奇伟,异于常人,遂留置为亲信兵,屡次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子兴大喜,署为镇抚,复将养女马氏给与元璋为妻,后为高皇后。至正十五年三月,郭子兴病逝,其子郭天叙代领其众,时韩林儿出诏封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朱元璋慨然曰:「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遂不受。但念林儿势盛力强,可利用以成帝业,乃用其年号以令军中。九月,郭天叙、张天佑二人皆战死,于是郭子兴部将尽归太祖。朱元璋率军断缆渡江,取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下太平(今安徽当涂),并于次年攻占集庆(今江苏南京),改名应天。此后,朱元璋以应天为根据地,相继攻取常州、江阴、常熟、徽州(今安徽歙县)、扬州等地;并接受徽州老儒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在应天屯田,兴修水利,恢复农业生产。
朱元璋消灭东南的孤立元军后,即开始与元末各割据势力展开较量。至正二十三年(一三六三年)二月,张士诚遣将吕珍围安丰,杀刘福通。韩林儿派人告急于朱元璋,刘基(伯温)谏朱元璋不可往援。太祖曰:「小明王被围甚急,我向奉他龙凤年号,不忍袖手旁观,因此不得不往救。」遂率徐达、常遇春往援,击走吕珍,迎林儿归滁州。此时小明王已成为太祖的傀儡,但朱元璋仍奉他龙凤年号,以借题发挥。二十三年他与陈友谅决战于鄱阳湖,友谅败死。
至正二十四年(一三六四年)正月,朱元璋自立称为吴王,建百司官属,所用封拜除授及有司文牒,称云皇帝(小明王)圣旨,吴王(太祖朱元璋)令旨。二十七年俘张士诚。至正二十六年(一三六六年)十二月,刘基密禀太祖命廖永忠,以迎林儿南来为名,行至瓜步覆林儿舟,沉于水,遂遭溺毙。
韩林儿既死,朱元璋乃成为最高领袖。于是朱元璋改明年为吴元年(1367)。此后,他在南征浙东方国珍、福建陈友定的同时,派出大军北伐中原,发布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对北方人民反抗民族压迫颇具号召力。在南征北伐的顺利进军中,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一三六八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即皇帝位,国号「明」,建元「洪武」,是为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号曰:「大明」。七月,徐达率领的北伐军逼近大都,元顺帝携后妃、太子仓皇出逃上都,统治中国98年的元代灭亡。此后,统一战役仍在继续,同年,汤和率领的南征军灭方国珍、陈友定,福建、两广尽入版图。洪武四年(1371),四川平定。十四年平云南。至二十年,山西、陕西以及东北平定,全国统一。
朱元璋削平群雄,统一南北的同时,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着手稳固新建王朝的统治,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和发展。在中央废中书省和丞相,政归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与大理寺、刑部合称三法司。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又设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合称都、布、按三司,各自直属中央。又创立了卫所制。为削弱将领的军权,于洪武十三年设五军都督府。朱元璋实行安养生息的经济政策,采取奖励垦荒,实行民屯、军屯、商屯等屯田制度,兴修水利,在全国推广桑、麻、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等一系列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成功地使明社会经济较快地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他还下令清丈土地,编制赋役黄册、鱼鳞图册,建立里甲及粮长制,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他的限制和打击旧豪族地主、规定工匠轮班制、放松对手工业者的人身控制等政策,对恢复和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也起了促进作用。为充实官僚机构,朱元璋采取荐举、学校、科举三途并用的办法选取官吏。他鉴于元代官吏贪污腐败以至亡国的教训,决意整顿吏治。甚至以剥皮囊草来惩办贪官污吏,办法之严酷为历史上所罕见。他的厉行整顿虽有一定效果,但因其性格猜忌多疑,也滥杀了不少无辜。为强化皇权,解决统治阶极内部矛盾,朱元璋借胡惟庸案、蓝玉案大肆诛戮功臣;为保证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他制订了《明律》和《大诰》,还特别设立锦衣卫特务机构。
明初,朱元璋还实行分封制,将24个儿子和1个从孙分封到全国各地,以巩固统治。由于北元回归大漠后保有相当强的军事力量,对明朝北部形成极大威胁,故朱元璋分布在北方边防线上的塞王兵力尤为雄厚,洪武后期,这些塞王已掌握边防军事指挥权,防止了军权旁落。但他的第四子朱棣(见明成祖)后来却因此夺得他的继承者建文帝的皇位(见靖难之役)。
朱元璋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影响深远,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并奠定了明朝200多年的统治基础。但他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发展到空前程度,以及由此对社会经济产生的阻碍作用,也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转入后期的历史特色。洪武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五日病逝,葬南京钟山孝陵。立庙号太祖,初谥高皇帝。永乐初,加谥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嘉靖十七年,增谥为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朱元璋共在位三十一年,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朱元璋创建明朝后勤奋治国三十一年,整肃吏治,严惩贪官,创立卫所,巩固边防,重视农业,对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统一和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 朱元璋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善于驾驭战争,掌握主动权。在群雄对峙中,巧择战机,各个击破。每战持重用兵,力避两面受敌,并适时集中兵力歼灭敌人。注重招贤纳士,广采众议,严格治军,完善军制,练兵育将,强调将领要识、谋、仁、勇兼备。主张寓兵于农,且耕且战,保持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其军事思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他大兴冤狱,诛杀功臣,设立锦衣卫,对官民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废除丞相制,抑制贤能的辅佐,使权臣和宦官更容易控制政权,导致明末宦官专权,民乱纷起。
朱元璋为了使江山永固,恢复了周代的分封制度,将自己的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并且统领军队,以北方的九个边塞藩王统兵最多,朱棣即为其一。由于藩王的权力过大,明太祖在世时,曾有言官上书,以晋八王之乱为例,指责太祖分封的隐患。但是明太祖没有表态。至太祖暮年,诸王的兵权日盛,尤以燕王朱棣、宁王朱权为最,皇太孙朱允炆曾经忧虑,一旦祖父架崩,自己如何来制约这些手握重兵的叔叔。明太祖死后只有四年,朱允炆政权就被四叔朱棣推翻,而且朱棣一上台,就消除了藩王的兵权,至明中叶之后,藩王只有虚号,而无实权.
展开全部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始于太祖朱元璋,终于思宗朱由检,共16帝。
明朝是元朝灭亡后,汉族人在华夏大地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他的建立改善了汉人的地位,使得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人民再一次回到平民的位置上来,为今后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公元166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身亡,明朝至此宣告灭亡。
明朝的疆域不及元朝,但极盛时,北控蒙古、西有西域、东北征服女真、西南管辖西藏、南方建立了交郡,其间又有郑和远航扬威于海外,号称 「四海咸宾」,实远逾于唐,而不逊于清。明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卫所制度和土司、土官制度,促进了中华多民族的统一和发展。
由于明朝在统治上相对比较稳定,故而明朝社会在各方面都有所发展。到明朝中期,不论是在生产工具上,还是在产量上,农业的发展都已远远超过前代,而进一步促进了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明朝的青花瓷器、宣德炉等手工业产品已成为今天不可多得的艺术品。另外,明朝的科学文化发展更是迅速,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三本就是出于明朝,而作为科学著作出现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天工开物》以及《徐霞客游记》等著作成为今日我们研究和借鉴古代技术的珍贵的文献资料。在永乐年间,我国著名的的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曾率远洋船队六次出使,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加强了明王朝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上的往来,为中国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明帝王谱
历史长河
帝王
帝王介绍
期间历史事件
公元1368年登基
公元1398年去位
太祖(朱元璋)8
出生:公元1328年--去世:公元1398年(在位30年)
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年号“洪武”.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他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明灭元 ,水浒传,三国演义,胡惟庸案,
明灭元
发生时间:1368年
朱元璋大致扫平南方群雄后,为了彻底推翻元朝,乘红巾军基本摧毁元主力军的有利时机,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命徐达、常遇春率军25万人北伐。并提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来争取汉人的民心,又向蒙古人和色目人提出:「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这对北伐的顺利进军有颇大的推动作用。
朱元璋军由淮河入黄河,北取中原。北伐军连克淮安、寿光、临淄、高苑等地。山东诸州县尽为朱元璋军所有。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建明。二月,其北伐军队夺取河南,不到一月又克通州,元顺帝只得携带家眷及宫廷官僚北走上都,继续元室的统治,史称北元。八月二日,徐达师入大都,北伐取得了彻底胜利,元朝灭亡。
水浒传
发生时间:1370年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一般认为是长篇小说《水浒传》最早的创作者。关于其生平,至今尚无确切的资料,据说他生于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原名耳,又名子安,祖籍苏州.
《水浒传》,中国长篇小说。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著,明罗贯中等增补。主要描写发生在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6)的宋江起事。它因声势极盛,在民间流传极广,施耐庵就是在长期民间传说、话本和元杂剧的基础上加以整理、组织和加工而成,后人亦有多加增饰者。《水浒传》在后世流传的版本很多,各本都有差异,较流行的是70回、100回、120回三种。
三国演义
发生时间:1371年
罗贯中,生卒年月不详。元太原(今属山西)人,号湖海散人。卒于明初,其生平事迹后人所知甚少。
《三国演义》,元末明初文学家罗贯中著,以民间广泛流传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参采史实写成的文学巨作。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大小军阀在镇压了黄巾起事后,乘机发展势力,扩充地盘,为争夺全国统治权而展开的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作者把历史上以寡敌众,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等描绘得有声有色,并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小说以拥刘反曹的政治倾向贯穿全书,表现出浓厚的正统观念。小说渲染刘备「仁」、关羽「义」、诸葛亮「忠」,寄托了作者「圣君贤相」、「忠臣义士」的传统政治理想。《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长期被人们所喜爱。
胡惟庸案
发生时间:1380年
胡惟庸案,明代党狱。胡惟庸,安徽定远人,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归顺朱元璋于和州(今安徽和县),为元帅府奏差。后历任主簿、知县、通判、太常寺卿、中书省参知政事。洪武六年(1370年)至十三年间,任左丞相,专权树党,威胁皇权。洪武十三年,以「谋不轨」罪被杀,罢中书省,权分六部,秦汉以来行之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就此废除。朱元璋藉此大兴党狱,洪武二十三年,太师韩国公李善长、吉安侯陆仲亨等以夥同胡惟庸谋不轨之罪名被杀,并作〈昭示奸党录〉颁布天下,株连三万余人。
明朝是元朝灭亡后,汉族人在华夏大地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他的建立改善了汉人的地位,使得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人民再一次回到平民的位置上来,为今后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公元166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身亡,明朝至此宣告灭亡。
明朝的疆域不及元朝,但极盛时,北控蒙古、西有西域、东北征服女真、西南管辖西藏、南方建立了交郡,其间又有郑和远航扬威于海外,号称 「四海咸宾」,实远逾于唐,而不逊于清。明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卫所制度和土司、土官制度,促进了中华多民族的统一和发展。
由于明朝在统治上相对比较稳定,故而明朝社会在各方面都有所发展。到明朝中期,不论是在生产工具上,还是在产量上,农业的发展都已远远超过前代,而进一步促进了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明朝的青花瓷器、宣德炉等手工业产品已成为今天不可多得的艺术品。另外,明朝的科学文化发展更是迅速,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三本就是出于明朝,而作为科学著作出现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天工开物》以及《徐霞客游记》等著作成为今日我们研究和借鉴古代技术的珍贵的文献资料。在永乐年间,我国著名的的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曾率远洋船队六次出使,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加强了明王朝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上的往来,为中国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明帝王谱
历史长河
帝王
帝王介绍
期间历史事件
公元1368年登基
公元1398年去位
太祖(朱元璋)8
出生:公元1328年--去世:公元1398年(在位30年)
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年号“洪武”.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他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明灭元 ,水浒传,三国演义,胡惟庸案,
明灭元
发生时间:1368年
朱元璋大致扫平南方群雄后,为了彻底推翻元朝,乘红巾军基本摧毁元主力军的有利时机,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命徐达、常遇春率军25万人北伐。并提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来争取汉人的民心,又向蒙古人和色目人提出:「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这对北伐的顺利进军有颇大的推动作用。
朱元璋军由淮河入黄河,北取中原。北伐军连克淮安、寿光、临淄、高苑等地。山东诸州县尽为朱元璋军所有。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建明。二月,其北伐军队夺取河南,不到一月又克通州,元顺帝只得携带家眷及宫廷官僚北走上都,继续元室的统治,史称北元。八月二日,徐达师入大都,北伐取得了彻底胜利,元朝灭亡。
水浒传
发生时间:1370年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一般认为是长篇小说《水浒传》最早的创作者。关于其生平,至今尚无确切的资料,据说他生于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原名耳,又名子安,祖籍苏州.
《水浒传》,中国长篇小说。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著,明罗贯中等增补。主要描写发生在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6)的宋江起事。它因声势极盛,在民间流传极广,施耐庵就是在长期民间传说、话本和元杂剧的基础上加以整理、组织和加工而成,后人亦有多加增饰者。《水浒传》在后世流传的版本很多,各本都有差异,较流行的是70回、100回、120回三种。
三国演义
发生时间:1371年
罗贯中,生卒年月不详。元太原(今属山西)人,号湖海散人。卒于明初,其生平事迹后人所知甚少。
《三国演义》,元末明初文学家罗贯中著,以民间广泛流传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参采史实写成的文学巨作。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大小军阀在镇压了黄巾起事后,乘机发展势力,扩充地盘,为争夺全国统治权而展开的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作者把历史上以寡敌众,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等描绘得有声有色,并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小说以拥刘反曹的政治倾向贯穿全书,表现出浓厚的正统观念。小说渲染刘备「仁」、关羽「义」、诸葛亮「忠」,寄托了作者「圣君贤相」、「忠臣义士」的传统政治理想。《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长期被人们所喜爱。
胡惟庸案
发生时间:1380年
胡惟庸案,明代党狱。胡惟庸,安徽定远人,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归顺朱元璋于和州(今安徽和县),为元帅府奏差。后历任主簿、知县、通判、太常寺卿、中书省参知政事。洪武六年(1370年)至十三年间,任左丞相,专权树党,威胁皇权。洪武十三年,以「谋不轨」罪被杀,罢中书省,权分六部,秦汉以来行之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就此废除。朱元璋藉此大兴党狱,洪武二十三年,太师韩国公李善长、吉安侯陆仲亨等以夥同胡惟庸谋不轨之罪名被杀,并作〈昭示奸党录〉颁布天下,株连三万余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23-05-11
展开全部
朱元璋(1328年-1398年),明朝的建立者,是明朝的第一位皇帝。以下是他的年表:- 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今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的贫苦农家。- 1344年:朱元璋前往南京附近富阳学习李觏的义理学。- 1352年:朱元璋加入红巾军,开始反元起义。- 1356年:朱元璋攻占南京,建立南明朝政权。- 1368年:朱元璋攻占北京,建立北明政权,即明朝。并改名为洪武,成为明朝的第一位皇帝。- 1371年:明朝的国都由南京迁至北京,这个时期称为洪武初年。- 1380年:朱元璋颁布《大明律》《大明令》,制定了明朝的法律规定。- 1381年:朱元璋设立三藩之乱,以维护朝廷的权威。- 1398年:朱元璋逝世,享年71岁,由其孙朱标继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23-05-14
展开全部
1368年:朱元璋自封为大明皇帝,建立明朝,年号洪武。1369年:设立六部官制。1370年:开始征服云南、贵州、广西等地。1371年:南京成为明朝首都。1372年:开始设立经略司和行省。1373年:设立刑部。1374年:陈友谅叛变,朱元璋亲自征讨,并设义军制度。1375年:将首都迁至南京。1378年:设立广东经略司。1380年:开始设立经略使。1381年:发动靖难之役,铲除太子朱标势力。1384年:出兵辽东,降服倭寇。1387年:出兵云南。1391年:太监魏忠贤被任命为内阁首辅。1398年:朱标被废为庶人,朱允炆继位。1399年:朱允炆发动靖难之役,导致明朝政治危机。1402年:永乐帝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年号永乐。这是简要的明太祖朱元璋年表,具体情况还需参考其他历史。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07-01-04 · 知道合伙人数码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