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的死水是从那4方面写的

 我来答
自乃逍遥去
2010-08-24 · TA获得超过404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3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71万
展开全部
诗人闻一多曾经留学美国。在美国期间,他深深地感受到了美国的民族歧视。这激起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情绪。他的诗作《洗衣歌》就是这陵羡种心情的摹画。1925年夏,不堪忍受美国种族歧视的诗人毅然提前回国。他满以为让他魂牵梦绕的祖国一定会给他带来慰藉,然而他所接触到的却是军阀混战,生灵荼炭,如死水一般黑暗的现实。梦想幻灭了,剩下的只是深切的悲哀和愤恨。在诗作《发现》中激烈地宣泄着自己的失望和愤怒“这不是我的祖国,不是不是”。诗人为处在水深火热中的黎民百姓感到悲哀,对丑恶而腐朽的社会感到愤恨,然而他又对这一切无可奈何。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情感下,1926年他创作了《死水》一诗。

《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全篇深刻揭怒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全诗共五节,第一节是对死水的总体印象,用“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来象征军阀统治的黑暗。第二节至第四节分别描写了死水的丑恶状况。第二节诗人用“铜”、“铁罐”、“油腻”、“霉菌”来修饰“翡翠”、“桃花”、“罗绮”、“云霞”这些美好的形象,正是对现存社会“金玉其外,败絮之中”的丑恶本质的反讽。这种表面繁华的外表只不过是“破铜烂铁”生出了锈渍,“剩菜残羹”发生了霉变。第三节对死水进行了本质的揭露,所谓的“绿酒”、“白沫”、“小珠”、“大珠”、“花蚊”只是死水腐烂发酵结出的恶果,让人不得不对这个恶水横流、花蚊猖獗、行将毁灭的“死水”产生厌恶和绝望之情。第四节诗人让青蛙在死水中“叫出了歌声”,可谓是绝妙的嘲弄。“一沟死水”本该死气沉沉,而由死水养活的青蛙唱起了正毕“鲜明”的赞歌,反动派的厚颜无耻的嘴脸跃然纸上。第五节诗人提出了对“死水”的毅然决绝的态度,“死水不是美的所在”,“让丑恶去开垦它”。诗人的言外之意是让“这沟死水”尽情狂欢去吧,所谓“恶贯满盈”,只会死路一条。其中隐含了诗人对未来朦胧的期望。正如朱自清曾指出的:“闻一多真是一团火。就在《死水》那首诗里他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去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朱自清《闻一多全集·序》)黑暗中隐藏着光明,绝望中蕴蓄着希望。这就是闻一多爱国主义思想的辩证法,也是其爱国诗的力量之所在。

这首诗在艺术上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对“恶”的歌咏,受到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来尔《恶之花》的影响。这首诗在艺术上最主要的成就还在于对于新格律体诗体的创造。在闻一多加入新月社之后,针对五四白话新诗的过分直白和散漫无羁,主张“诗应该带着镣铐跳舞”,并具体提出了“三美”的主张,也就是“音乐美”,即音节的和谐;“绘画美”,即辞藻的美;“建筑美”,即形式的整饬。这首《死水》就是他的诗学主张的具体的实践。《死水》是闻一多自认为“第一次在音节上最满意试验”的作品。全诗每一行均由一个“三字尺”和三个“二字尺”组成,三字尺在诗行中处于一个颤动的过程,即由第一句的第三个音尺到第二、三、四行的第二个音尺;隔行压韵,最后都以双音节词收尾,读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节奏感和韵律感很强。全诗共五节,每节四行,每一行都是九个字。汉字被称为方块字,每个字都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建筑体。这样每一行就形成了一个长方体;而四和长方体又构成了一个大的长方体;而全诗是五个大长方体,这就是构成了一个更大长方体。从整体外形上看,尺清拍结构工整、章法整饰,节与节之间匀称,行与行之间均齐。这样的外形,与中国传统的律诗非常相象。再说绘画美。诗中“绿酒”、“白沫”、“翡翠”、“罗绮”等词汇,错彩镂金,色彩斑斓,让人产生一种眩目的视觉效果。而且作者还不满足于此,他充分运用了诗歌的语言特性,不但写了翡翠等静止的意象,而且写了青蛙的叫声这样的动的意象,动静结合使意象相互反衬,产生张力,画面更加活泼起来。这样的“三美”手法的运用使《死水》形成了总体的整齐凝重的风格,作者的那种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的人格特征更是跃然纸上。

闻一多是最早提倡和实践新诗格律的诗人,他的主张和实践不但对匡正五四新诗的诸多缺憾起到了更大作用,而且在中国现代诗学和传统诗学之间架起了通达的桥梁。而《死水》就是这桥梁上的典范性作品。
勇者九
2010-08-24 · TA获得超过10.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5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8亿
展开全部
第一方面写了诗人对“死水”一般的旧中国腐败现实的激愤之情。

第二方面,诗人对“死水”进行则斗了细致描绘

第三方面,具体形象地揭露出了旧中国腐朽颓孝凳败的社孙慎磨会现状,表达了对旧中国憎恶、愤怒、嘲讽的感情。

第四方面表达了诗人诅咒现实,迫切希望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笑若溪prince
2010-09-02
知道答主
回答量: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万
展开全部
这里有几篇范文,你看哪个合适

《死水》教案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把握《死水》的思想感情和内涵。
二、领会《死水》“反讽”“象征”的手法。
三、鉴赏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四、诵读指导贯穿全诗教学,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和能力。
〔难点、重点分析〕
一、“死水”象征什么?
《死水》一诗,从创作、发表到结集出版,随时、地不同,一般有三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从《死水》的创作时间看,“死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
第二种看法:从《死水》的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
第三种看法: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
二、如何理解诗中的“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形象构思的作用?
分析:诗人营造了一种反讽的氛围,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词语描写一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美与丑交织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越写得美,越引起反感,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实感情,增加了促人思考的魅力。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幼年爱好古典诗森中词和美术。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赴美留学,研习绘画、文学。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谨春手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艺术上,闻一多的诗歌想象奇特,结构整饬,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二、初读《死水》,整体感知。
引导题(只思考,不必回答):
1 说说读这首诗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2 说说读这首诗想到了哪些画面。
3 你觉得作者意在表现什么样的情感?
以上问题,学生们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不难感受。
(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作品的基础上,把握诗作的大意)
全诗5节。
第1节,总写这沟凝滞的死水。风吹不动,腐烂呆滞,没有一点儿活力和生气,已是它的特征。爽性让它彻底烂掉,使丑恶更加昭彰。
第2节,直承第1诗节的3、4句,主要从色彩、光泽上静态地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
这4句类似反语,“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看成是正面写死水的美。
第3节,从动态上描写了死水的腐烂变质。霉烂的死水“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那些腐臭的产物——“水珠”们如鱼得水,发出洋洋自得的“笑声”,与那些借机生事的“花蚊”臭味相投,共享这“一沟绿酒”。
第4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沉寂。诗人以“青蛙”的歌声,有力地突出死水的沉寂,仿佛空山闻鸟语般以动显静。
第5节,总之,诗人围绕死水的呆滞、肮脏和霉烂,创造出一系列丑恶的意象,将痛恨的感情隐藏在“反讽”的背后。
三、二读《死水》,探究意象意义,体会诗人的感情,分析诗歌“三美”。
讨论:你觉得如何朗读才能表现诗人的情感,说说理由。
明确:体味意象的情感、重音、节奏。
(一)分析意象特点,探究形象意义。
引导题:
1 死水的“绝望”表现在哪里?
(学生可以根据诗中一些具体的意象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诗人是这样描写死水的外表的:一池的“绿酒”,上面有绿的“翡翠”、红的“桃花”、闪光的“罗绮”和灿烂的“云霞”,还“飘满了珍珠”,又有“歌声”。诗人又是这样揭示死水的内里的:里面有的是“破铜烂铁”和“剩菜残羹”,这些污秽的东西在这里霉烂、发酵;那“翡翠”便是破铜之绿,“桃花”是烂铁之锈,“罗绮”是油腻的光,“云霞”是霉菌,“绿酒”是一沟臭水,“珍珠”是臭水上的泡沫。可见,死水的“华美”祥嫌,处处是污秽和垃圾的霉变,这些意象的共同特征就是绝望、无生气。
2 如何表现这种“绝望”的?(手法分析)
分析:诗人营造了一种反讽的氛围,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词语描写这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美与丑交织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越写得美,越引起反感,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实感情,增加了引人思考的魅力。
3 探究形象意义。
形象大于思想,诗尤其如此。意象是诗人创造想象的产物,怎样体会诗中的意象,取决于吟诵者的再造想象。一个人所处的时代、所站的立场、所经历的生活以及所具有的思想倾向等,都会影响其审美趣味。你认为死水象征什么呢?
(怎样理解“死水”这一意象的寓意,不要强求统一。可以具体到一条臭水沟,也可以抽象到物极必反的哲理。象征的是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时期,抑或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的中国,还是表面极其繁荣的美国,甚至是整个世界,应由学生去联想,允许他们见仁见智。让学生在吟诵中把握诗中的意象,再造想象,创造出各自心中的诗的意境。从而体味诗人经过运思而构成的寓意深刻的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投影:
象征意义的三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从《死水》的创作时间看,“死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
此诗的后面,署有创作时间:“1925年4月”。这是在美国芝加哥留学的闻一多先生准备提前回国的前夕。留美期间闻先生的情绪,有两个突出的方面:一是由于他在美国身受种族歧视之苦,对美国社会那种在繁华掩盖下的腐朽与罪恶感到愤怒与厌恶;一是对自己的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思念。在这种情绪支配下,他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反帝激情的诗篇,如《孤雁》《太阳岭》《忆菊》等。这种爱国反帝的激情,更集中地表现在他回国前夕所写的《洗衣歌》《七子之歌》《醒呀》《死水》等诗中,如诗人所说,这些诗是“历年旅外因受尽帝国主义的闲气而喊出的不平的呼声”。华美外表的下面是污秽和罪恶。这样的“死水”,不正是美国社会最真实的写照吗?
第二种看法:从《死水》的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
1926年3月18日,就是鲁迅说的“民国以来的最黑暗的一天”,段祺瑞北洋政府血腥屠杀请愿的爱国学生,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闻一多先生怀着满腔义愤,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他选择此时发表《死水》,正是用以表达自己对北洋政府的深恶痛绝:这个北洋政府已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那就让它见鬼去吧;“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态度是这样的决绝、激烈!
第三种看法: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闻一多先生对于祖国的美好希望破灭了。他结束了诗人的生涯走进了学者的书屋。1928年,他编成他自己的第二部诗集,取名“死水”出版,作为向诗坛的告别。他亲自为诗集设计了封面与封底,采用的是通盘的黑纸,只有封面的上方贴有小小的金色签条,写着书名与作者。整个封面封底散发着忧郁、沉闷的气息。人们看到这以“死水”命名的黑色诗集,心中就会浮起“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的诗句。这个时候,《死水》一诗和《死水》这一书,又有了另外一层寓意了。到这时候,在闻一多先生心目中,“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实激愤而又失望的情绪,也表现了他与反动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
小结:本诗通过对“死水”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二)确立重音、语调、语气。(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诗歌,并说说这样读的理由)
示例1: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绝望”“半点”要重读,强调诗人的主观感受,也写出了污秽、滞塞、完全丧失了生命力、无可救药的特点,任凭清风吹过也毫无生气。这里的“清风”的象征意义也不难理解;“不如”“爽性”正是诗人忧愤的心情的写照,要读出决绝的语气。)
示例2: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也许”是一个假想,可以有一个心理停顿。“绿成”“绣出”等动态的词语要强调,这里运用了“反讽”的手法,语调要用曲折调,读出讽刺的语气。)
示例3: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那么”指代上文,要强调。其他处理同“示例2”。)
示例4: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诗人在前4节冷嘲热讽的基础上,忍不住内心的激愤,揭露了“死水”的真面目。诗人看透这沟死水毫无希望,惟有创造一个新世界,才能找到“美的所在”。“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句,不是简单的重复,与第1节相比,要读出情绪的变化,语气要更加肯定。“断不是”应重读,“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中“丑恶”究竟怎么理解,几十年来看法不一。朱自清先生在给《闻一多全集》写的序言中引了这四句,他认为“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性让‘丑恶’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臧克家不同意这一说法,认为“应该把‘丑恶’意会为黑暗现实的反面,也就是理解为革命”。“丑恶”究竟作何解,应允许学生从作品的实际出发,见仁见智。)
以上的处理要在师生、学生之间读读议议中完成,使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朗读中表现理解。对一些“点”的理解、鉴赏可以穿插其中。
(三)三读《死水》,分析句式上的特点,体味“三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1 确立朗读停顿,体味节奏特点。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2232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2322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2322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2322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2232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3222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2232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2232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3222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3222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3222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2322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2232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2322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2232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2232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2232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2322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2232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2322

小结:《死水》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之一。从形式看,全诗五节,每节四句,每句九字,排列非常整齐,内部又有变化,结尾双音节收尾;从韵律看,二四句为脚韵,每节有所变换,读起来十分和谐。每行诗又以四音节为主。由于内在节奏的高度和谐一致,加上严格的双行押韵、每节一韵的音响效果,使全诗的节奏十分鲜明。从这个角度上说,体现了音乐之美。
2 分析“建筑美、绘画美”。(学生可以理解到句式整齐、全诗遣词造句多绘声绘色即可)
四、四读《死水》,体味诗人情感。(形式可以多样,如分组读、男女分读、指名朗读)
五、小结。
六、作业:读下面几首诗,就闻一多先生诗歌中意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任选角度,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

---------------------------

《死水》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 体味本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提高学生现代诗歌阅读鉴赏的能力。
2、体会诗歌中“以丑为美”的艺术手法。
3、反复诵读,理解“死水” 这一意象的寓意。
4、学习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点
1、诵读来感知《死水》的“三美”;
2、揣摩诗中的爱国之情。
三、教学准备
1、让学生熟悉了中国现代格律派诗的“三美”诗歌理论主张。
2、学生预先读读闻一多的诗歌:《色彩》《红烛》《太阳吟》《忆菊》《发现》《一句话》《静夜》。
四、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把自己知道的有关闻一多的情况和大家交流交流,并且说说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获知的。
2、播放《七子之歌》,同学欣赏这首优美的歌曲。
1)导入:闻一多先生虽然离行我们半个多世纪,但是他还活着,他活在他的诗歌里,活在历史书中,活在优美的歌声中,活在我的心中,也活在你们的心中,他永远活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今天,我们学习他的诗歌,是对他的一种纪念。我们不仅要学习他精湛的诗歌艺术,更要学习他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
2)学生集体朗读《忆菊》最后三节,教师朗读《死水》。
A、让学生谈谈前者与《死水》在诗歌形式和感情色彩上有何异同。二者情感色彩差异极大,前者感情高亢奔放,是在热情讴歌,后者低沉,充满憎恨之情。
B、探讨“闻一多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从闻一多的经历和当时的历史背景中思考。
3、教师介绍闻一多写《死水》前的经历:闻一多1922年留学美围,在异国他乡受到民族歧视,于是更加魂牵梦绕着自己的祖国。刚才同学们读的《忆菊》就是他这时期的诗篇。闻一多在一个发达国家生活了三年。1925年他归心似箭,于是他一踏上祖国的土地,目睹当时国内的情形——可以说满目疮痍,贫穷落后,混乱不堪,就像《赞美》里描述的那样,再与当时的美国一比,心里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我们读读他的诗《发现》就知道了。指定一个男生读《发现》,然然让同学们体会一下当时闻一多的心情。闻一多当时的心情是失望、痛苦、悲哀,就好像一腔热血时突然被劈头浇了一身冷水。正是在这种情笼罩下,他看到一个又臭又脏的死水沟,于是灵感迸发,《死水》诞生了。

4、学生自由朗读《死水》一遍,然后听录音朗读带。讨论这首诗的朗读问题,然后再安排一个学生朗读。总结:朗读好这首诗,还需要具体深入地分析。
5、自由阅读,分析全诗,填写下表。

诗 节 “死水”
具体情形及特点 诗中
体现情感色彩的短语 对立两极
情感 “死水”
象征意蕴

第一节,总写这沟凝滞的死水。风吹不动,腐烂呆滞,没有一点活力和生气。
第二节,主要从色彩、光泽上静态地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这四句类似反语。“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看成是正面写死水的美。
第三节,从动态上描写了死水的腐烂变质。
第四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沉寂。
第五节,总写诗人围绕死水的呆滞、肮脏和霉烂创造出一系列丑恶的意象,将痛恨的感情隐藏在“反讽”的背后。
1)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小组代表在班级交流。
2)提醒学生:将诗中华丽的词语与流露作者感情的短语联系起来,有什么发现?
体会:作者将“死水”描写得愈美,表达的厌恶和绝望之情愈强。这是反讽的艺术手法。
3)交流、探讨这首诗的象征意蕴。
6、结合读诗理解,学生再朗读一遍《死水》。
1)思考问题:“如果闻一多顺着这个思想感情往下发展,他还能成为民主战士么?但事实是闻一多最终成了名彪炳史册的民主战士。怎样来理解呢?”
2)探讨《死水》思想情感对立两极的另一极。
思考、讨论、认识:绝望包含着希望——对崭新、美好的祖国的希望;否定丑恶的现实就是追求美好的未来;极度憎恨腐朽的当时社会正是热爱祖国的强烈表现!闻一多先生的内心并非就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死水里有活火。
3)读读闻一多在1943年11月写给臧克家的一封信:“我只是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却始终没有能力炸开那禁锢我的地壳,放射出光和热来。只有少数人跟我很久的朋友才知道我有火,并且就在《死水》里感觉出我的火来。”

提问:“如果说创作《死水》时,闻一多就像一座没有爆发的火山,那么什么时候他这座火山爆发了呢?是什么给了他巨大的生命爆发力?”
联系当时抗日战争后期国统区如火如荼的民主斗争情景、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的情景,感受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4)要求同学们带着这些理解再来读一读《死水》,读出死水中的绝望之情,同时也读出死水中的火来;读出极度的憎恶,也读出强烈的热爱来。
7、小结本课
8、布置练习:
1)学生集体背诵这首诗。
2)对比阅读〈忆菊〉,比较手法和情感的异同,写成300字以上的赏析文字。

板书设计:

死水
闻一多
建筑美:外形整齐
形式: “三美” →音乐美:节奏鲜明、韵律和谐
绘画美:绘声绘色绘形
技巧:“反讽”→以丑为美:突出丑,强化憎
内容: 死水→旧中国的黑暗社会现实
感情:
---------------------------

《死水》教案
宁夏石嘴山市第七中学 马久林

学习目标
一. 通过学习,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把握《死水》的思想感情和内涵。
二. 领会《死水》“反讽”“象征”的手法。
三. 鉴赏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四. 诵读贯穿全诗教学,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和能力。
难点重点分析
一.“死水”象征什么?
分析:“死水”一般象征意义有三种看法。第一种看法,从创作时间看,“死水”象征美国社会。第二种看法,从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北洋政府。第三种看法,从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黑暗的中国现实。
二.如何理解诗歌中的“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形象构思的作用?
分析:诗人营造了一种反讽的氛围,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用这些华丽词语描写一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美与丑交织反差,造成独特的表达效果。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作者简介
闻一多,湖北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1922年大学毕业赴美留学,1925年回国后在北京武汉清华大学等校任教。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46年7月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闻一多的诗歌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 初读《死水》整体感知
引导题(只思考,不必回答)
1.说说读这首诗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2.说说这首诗想到了哪些画面?
3.你觉得诗人在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全诗五节。
第一节,总写这沟凝滞的死水。风吹不动,腐烂呆滞,没有一点活力和生气。
第二节,主要从色彩、光泽上静态地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这四句类似反语。“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看成是正面写死水的美。
第三节,从动态上描写了死水的腐烂变质。
第四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沉寂。
第五节,总写诗人围绕死水的呆滞、肮脏和霉烂创造出一系列丑恶的意象,将痛恨的感情隐藏在“反讽”的背后。
三. 二读《死水》探究意象意义,体会诗人的情感,分析诗歌的“三美”。
引导题:1.死水的“绝望”表现在哪里?
分析:诗人是这样描写死水的外表:一池的“绿酒”,绿的“翡翠”,红的“桃花”,闪光的“罗绮”,灿烂的“云霞”。诗人写死水的内里“破铜烂铁”“剩菜残羹”,这些意象的共同特征就是绝望、无生气。
2.诗人如何表现这种“绝望”的?(从手法上进行分析:象征、反衬)
3.你认为死水的象征是什么?(学生分析后,再加以概括)
四. 三读“死水,体味“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1.确立朗读停顿、体味节奏特点。
诗句排列整齐,内部有所变换,有脚韵,读起来和谐有双行押韵,每节一韵的音响效果,体现音乐美。
2.分析“建筑美”“绘画美”。(句式整齐,用词造句绘声绘色即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