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滚滚红尘》 赏析 10
展开全部
毛自杀以后,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文章,一句句浸透爱意的话语,倾注了多少港、台、大陆人士痛惜的哀思。但死亡原因仍揣测纷纭,就连她的母亲至今也认为是"一团谜"。三毛没有留下迹象,没有留下遗书,留下的是"没有答案的答案",让人们永恒地去思索。
三毛的死,是一场人生悲剧。按照鲁迅先生的话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有价值的东西"为什么要被毁灭?社会原因是重要的、大量的,有时,个人性格中的弱点也是可致命的。像顶天立地的英雄项羽,因骄傲虚荣、优柔寡断等性格缺陷而导致兵困城下、自刎乌江;像智勇兼备的关羽,死于骄傲轻狂;勇猛过人的张飞,死于急躁鲁莽……这类不是同于社会,也不是由于环境,而仅仅是由于自身性格缺陷所导致的某种灾难性命运或陷入某种厄运的悲剧,我们称之为"性格悲剧"。
三毛的猝逝,就是一出典型的性格悲剧!
三毛还是小学时代,她的作文就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十四岁开始练习写作,十七岁在《现代文学》杂志上发表作品,十九岁起浪迹天涯。她的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一版再版,并译成了十多国文字,流存于港、台、大陆、西欧、美、加和日本,为她带来了八百万新台币的身价,和每月三万多元的生活费。1989年回大陆探亲观光,每到这处,倍受欢迎,男女大学生们在校园里排着长队与她握手,请她签字的人数不胜数。1990年底,她又荣获被誉为"诺贝尔西班牙语文学奖"的"塞万提斯文学奖"。对一个东方人来说,这可说已是极高的荣誉了。
可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名满天下、收入极高的著名作家,何以会在四十八岁这正当盛年之时而陷入自缢身亡的绝境?
悲剧是在瞬间发生的,但其根源却是久远的。
三毛早在十三岁时自杀过一次。自幼性情孤僻、感情脆弱的三毛、读初二时由于代数成绩很差。平时对毛就十分冷谈的那位代数老师,那天因三毛做不出习题,便把她叫到讲台上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讲:"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再请她吃两个。"说完,用蘸饱墨汁的毛笔在三毛眼睛周围画了两上大黑圈,然后叫三毛"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当时,三毛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便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老师等同学们笑够了,叫三毛到教室角落一直站到下课。等到下课,老师又罚她从有众多同学的走廊和操场绕一圈再回到教室。全校同学看到三毛这副模样,都尖叫起来。
这件事发生后,三毛没有掉眼泪,也没有告诉父母--自己在学校受了这样大的精神刺激和侮辱。晚上,她躺在床上拼命地流泪。这件事有后遗症直到第三天才显现出来:早晨去上学,走到走廊看到自己的教室时,立刻就昏倒了。接着,她的心理出现了严重障碍,而且一天比一天严重,以至一想到自己要去上学,便立刻昏倒失去知觉。三毛在1986年所写的《生之喜悦篇》里回忆当时"是因为不能适应学校生活,内心焦虑逐日俱增所致而自杀"。虽被及早发现,但三毛从此患了严重的心理疾病--自闭症。她的性格已变得扭曲成病态,她再也不肯到学校去,越来越怕接触外面的世界,怕接触所有的人。她好像给自己穿上了无形的盔甲,并在周围筑起无形的堡垒,以防止他人再进犯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来。为了把自己更加严实地"封闭"起来,她还在自己的闺房外面加上了铁窗,门内外加了锁,高兴时把它们打开,不高兴时就把它们全部锁起来。这种自我封闭的生活整整延续了七年,直到十九岁,她又才慢慢地重新接触社会。那七年的囚禁代价就是那一瓶墨汁和一枝毛笔所造成的,那个代数老师是第一个造成三毛悲剧性格与改变三毛命运的人。
二十六岁的三毛又出现了第二次自杀。那是从美回台在文化大学教一年书后,因"今生心甘情愿要嫁又可嫁的人"突发心脏病死去,感情受到挫折,便在朋友家吞服大量的安眠药。
三毛被抢救活之后,又到了西班牙,与暗恋者荷西重逢。荷西曾在六年前与三毛相约:"你再等我六年,让我念完大学,两年服兵役,六年一过,我要娶你。"他们重逢时,恰好六年。
1973年夏天,三毛与她"生命的一切"的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结婚了。她成为沙漠里最快乐的女人,过着神仙眷属般的生活。不幸的是这种幸福生活仅仅延续了六年,就在她创作文思如泉涌的年代。1979年中秋节,荷西在爱琴海潜水时发生意外。丧生于漆黑的海底。三毛看到打捞起来的荷西的尸体时,已经半疯了。她在小屋里独自守灵,握住荷西的手,一遍又一遍地喃喃自语:"荷西,你不要怕,我上有高堂,有父母,不能陪你一起走,现在我握住你的手,那边会有神来接你。你勇敢地走过去,再过几年,我会赴你的约会……三毛已坚定了要与全心全意相爱的人在世外约会的"死"的决心。
三毛的心干枯得像撒哈拉沙漠,她又再次回到"瞬息万变"的可怕境地,从此不能自拔。每次与人说及荷西,她都无不双掩面,泣不成声,像孟姜女哭倒长城,像娥皇女英泪洒斑行。这些年来,有不少人曾向三毛求婚。她也"总希望有个贴心人在身旁","但总是事与愿违",甚至还遭骗婚勒索。加上病魔缠身,没有子女,没有寄托,还一直备受道统派的垢病,使她感到眼前这种身处人群的"无形"的孤独,比以往那七年间脱离人群的"有形"的孤独要寂寞十倍,难受十倍。她越来越看破红尘,并常把"死"挂在嘴边。她外表虽然潇洒,而心灵深处却"几乎是一片空白",总是在寻找与荷西"赴约的方式"。她花心血最多的《滚滚红尘》最佳编剧的败落,精神再次受到刺激,加速了她悲剧性的结局,"急性解脱","再活就嫌累赘"了,两周后的"吉羊"之年的元月四日凌晨二时许,以"自闭"为生命基调的三毛,终于选择了她认为最好的:"赴约"方式--"丝袜"。
总之,三毛是一个悲剧性很浓的人物。由于她性格中的自我封闭、过分敏感、孤独、厌世等缺陷,虽然事业成功,但悲剧性结局总带有了历史的必然性"即使今天不发生,早晚也要发生"。
三毛的死,是一场人生悲剧。按照鲁迅先生的话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有价值的东西"为什么要被毁灭?社会原因是重要的、大量的,有时,个人性格中的弱点也是可致命的。像顶天立地的英雄项羽,因骄傲虚荣、优柔寡断等性格缺陷而导致兵困城下、自刎乌江;像智勇兼备的关羽,死于骄傲轻狂;勇猛过人的张飞,死于急躁鲁莽……这类不是同于社会,也不是由于环境,而仅仅是由于自身性格缺陷所导致的某种灾难性命运或陷入某种厄运的悲剧,我们称之为"性格悲剧"。
三毛的猝逝,就是一出典型的性格悲剧!
三毛还是小学时代,她的作文就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十四岁开始练习写作,十七岁在《现代文学》杂志上发表作品,十九岁起浪迹天涯。她的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一版再版,并译成了十多国文字,流存于港、台、大陆、西欧、美、加和日本,为她带来了八百万新台币的身价,和每月三万多元的生活费。1989年回大陆探亲观光,每到这处,倍受欢迎,男女大学生们在校园里排着长队与她握手,请她签字的人数不胜数。1990年底,她又荣获被誉为"诺贝尔西班牙语文学奖"的"塞万提斯文学奖"。对一个东方人来说,这可说已是极高的荣誉了。
可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名满天下、收入极高的著名作家,何以会在四十八岁这正当盛年之时而陷入自缢身亡的绝境?
悲剧是在瞬间发生的,但其根源却是久远的。
三毛早在十三岁时自杀过一次。自幼性情孤僻、感情脆弱的三毛、读初二时由于代数成绩很差。平时对毛就十分冷谈的那位代数老师,那天因三毛做不出习题,便把她叫到讲台上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讲:"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再请她吃两个。"说完,用蘸饱墨汁的毛笔在三毛眼睛周围画了两上大黑圈,然后叫三毛"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当时,三毛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便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老师等同学们笑够了,叫三毛到教室角落一直站到下课。等到下课,老师又罚她从有众多同学的走廊和操场绕一圈再回到教室。全校同学看到三毛这副模样,都尖叫起来。
这件事发生后,三毛没有掉眼泪,也没有告诉父母--自己在学校受了这样大的精神刺激和侮辱。晚上,她躺在床上拼命地流泪。这件事有后遗症直到第三天才显现出来:早晨去上学,走到走廊看到自己的教室时,立刻就昏倒了。接着,她的心理出现了严重障碍,而且一天比一天严重,以至一想到自己要去上学,便立刻昏倒失去知觉。三毛在1986年所写的《生之喜悦篇》里回忆当时"是因为不能适应学校生活,内心焦虑逐日俱增所致而自杀"。虽被及早发现,但三毛从此患了严重的心理疾病--自闭症。她的性格已变得扭曲成病态,她再也不肯到学校去,越来越怕接触外面的世界,怕接触所有的人。她好像给自己穿上了无形的盔甲,并在周围筑起无形的堡垒,以防止他人再进犯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来。为了把自己更加严实地"封闭"起来,她还在自己的闺房外面加上了铁窗,门内外加了锁,高兴时把它们打开,不高兴时就把它们全部锁起来。这种自我封闭的生活整整延续了七年,直到十九岁,她又才慢慢地重新接触社会。那七年的囚禁代价就是那一瓶墨汁和一枝毛笔所造成的,那个代数老师是第一个造成三毛悲剧性格与改变三毛命运的人。
二十六岁的三毛又出现了第二次自杀。那是从美回台在文化大学教一年书后,因"今生心甘情愿要嫁又可嫁的人"突发心脏病死去,感情受到挫折,便在朋友家吞服大量的安眠药。
三毛被抢救活之后,又到了西班牙,与暗恋者荷西重逢。荷西曾在六年前与三毛相约:"你再等我六年,让我念完大学,两年服兵役,六年一过,我要娶你。"他们重逢时,恰好六年。
1973年夏天,三毛与她"生命的一切"的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结婚了。她成为沙漠里最快乐的女人,过着神仙眷属般的生活。不幸的是这种幸福生活仅仅延续了六年,就在她创作文思如泉涌的年代。1979年中秋节,荷西在爱琴海潜水时发生意外。丧生于漆黑的海底。三毛看到打捞起来的荷西的尸体时,已经半疯了。她在小屋里独自守灵,握住荷西的手,一遍又一遍地喃喃自语:"荷西,你不要怕,我上有高堂,有父母,不能陪你一起走,现在我握住你的手,那边会有神来接你。你勇敢地走过去,再过几年,我会赴你的约会……三毛已坚定了要与全心全意相爱的人在世外约会的"死"的决心。
三毛的心干枯得像撒哈拉沙漠,她又再次回到"瞬息万变"的可怕境地,从此不能自拔。每次与人说及荷西,她都无不双掩面,泣不成声,像孟姜女哭倒长城,像娥皇女英泪洒斑行。这些年来,有不少人曾向三毛求婚。她也"总希望有个贴心人在身旁","但总是事与愿违",甚至还遭骗婚勒索。加上病魔缠身,没有子女,没有寄托,还一直备受道统派的垢病,使她感到眼前这种身处人群的"无形"的孤独,比以往那七年间脱离人群的"有形"的孤独要寂寞十倍,难受十倍。她越来越看破红尘,并常把"死"挂在嘴边。她外表虽然潇洒,而心灵深处却"几乎是一片空白",总是在寻找与荷西"赴约的方式"。她花心血最多的《滚滚红尘》最佳编剧的败落,精神再次受到刺激,加速了她悲剧性的结局,"急性解脱","再活就嫌累赘"了,两周后的"吉羊"之年的元月四日凌晨二时许,以"自闭"为生命基调的三毛,终于选择了她认为最好的:"赴约"方式--"丝袜"。
总之,三毛是一个悲剧性很浓的人物。由于她性格中的自我封闭、过分敏感、孤独、厌世等缺陷,虽然事业成功,但悲剧性结局总带有了历史的必然性"即使今天不发生,早晚也要发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看过,忘了《《
不过好像记得有点颓唐,似乎有张爱玲文字味道
不过好像记得有点颓唐,似乎有张爱玲文字味道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