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时的四更天相当于现在的几点啊?怎么换算的?
凌晨一点到三点。
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
一更天:戌时 19:00 - 21:00
二更天:亥时 21:00 - 23:00
三更天:子时 23:00 - 01:00
四更天:丑时 01:00 - 03:00
五更天:寅时 03:00 - 05:00
“鼓角”、“钟鼓”都是古时用来打更的器具。电视上打更时人们还会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等提示语。
扩展资料:
打更是古代中国民间的一种夜间报时制度,由此产生了一种巡夜的职业——更夫,更夫也俗称打更的。打梆子或敲锣巡夜报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打更是个较为普遍的职业。在古代,人们缺少精确的报时手段,晚上的报时就几乎全靠打更的了。甚至很多农村城镇都有打更的。那时候大家晚上少有文化娱乐生活,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听到更夫的打更声,便知道了时间,按惯例该做什么。
口号如下:
19点-21点,戌时一更,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21点-23点,亥时二更,关门关窗,防偷防盗;
23点-1点, 子时三更,平安无事;
1点-3点, 丑时四更,天寒地冻;
3点-5点, 寅时五更,早睡早起,保重身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打更

2024-12-11 广告
一更天:戌时 19:00 - 21:00
二更天:亥时 21:00 - 23:00
三更天:子时 23:00 - 01:00
四更天:丑时 01:00 - 03:00
五更天:寅时 03:00 - 05:00
“鼓角”、“钟鼓”都是古时用来打更的器具。
电视上打更时人们还会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等提示语。
民间鸡叫的传说:一更火 二更贼。 就是说鸡在一更天叫 将会有火灾 二更天叫有贼(听说80%是准确的)。
还是你的答案好,秒懂。谢谢
中国古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个小时。时辰用地支作名称,从夜间十一点算起,第一个时辰是子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
时辰
子时 二十三点到一点
丑时 一点到三点
寅时 三点到五点
卯时 五点到七点
辰时 七点到九点
巳时 九点到十一点
午时 十一点到十三点
未时 十三点到十五点
申时 十五点到十七点
酉时 十七点到十九点
戌时 十九点到二十一点
亥时 二十一点到二十三点